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_第1页
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_第2页
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_第3页
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_第4页
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            作者:王菲 肖勇全时间:2007-11-24 14:12:00                     摘要:介绍了建筑群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济南某小区

2、在四种不同工况下,太阳辐射作用引起的温升情况,对不同建筑密度、下垫面材料、自然通风风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变下垫面条件,加强自然通风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关键词:室外热环境 热岛效应 CTTC模型 太阳辐射 0 引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及节能要求的提高,人们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外微气候。所谓微气候是指在建筑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室外微气候是人类直接感受到的室外气候,其与建筑物的耗能相关,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大量建筑材料的应用、绿化带的减少,以及人为放热等因素的加和作用,形成了与周边郊区气候迥然不同的城区气候

3、,也称为都市气候的“热岛”现象。城市“热岛”现象严重改变了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的能耗量及热反映。若能在建筑规划阶段,正确预测建筑室外微环境的空气温度,避免出现过高的“热岛”现象或“冷岛”现象,使建筑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将使规划不仅能从美观上而且能从舒适度上使用户获得满意,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室外气温是气候要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建筑能耗及人的舒适度紧密相关,太阳是地球获得热量的最重要能源,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不同的建筑群中,由于建筑布局、风速、下垫面材料、绿化率等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所引起的该地区的温升效果也不同。本文以CTTC模型为基础,模拟了不同建筑群吸收太阳辐射所引起的温升,并对

4、其进行了比较。为合理规划减少能耗及改善微环境提供了参考意见。1 数学模型1.1 建筑群空气温度模型该模型以气象站测得的逐时气温为基础来预测城市地区建筑群温度的变化,并把特定地点的温度视为几个单独因素作用的叠加,用公式表示为2: (1)式中:为所研究地点的空气温度,即建筑群空气温度,;为建筑群温度变化的基础温度,经实验确定为郊区的日平均温度,;为建筑群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引起的空气温升,; 为对天空的长波辐射引起的空气温降,。1.2 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升效果水平地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热是引起建筑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假定城市覆盖层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释放给空气,并服从指数衰减规律,Swaid和Hoffm

5、an给出温升变化的公式:(2)式中: 为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例如,沥青道路为0.800.95,土壤0.600.95;为综合换热系数,;为计算时刻,h;为单位面积上太阳直射辐射强度的平均步长变化,; CTTC为建筑群的热时间常数,h。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由于使用了一些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和沥青,而大大改变了城市地区的热平衡。它们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储存比同体积土壤更多的能量。由于这些密封性很强的材料代替了原来的植物带,下雨天不容易留住水分,因此水分蒸发吸热及植物蒸腾作用吸热均减小了。参数反映了结构的蓄热能力和透热能力,它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热时间常数”。因此,预

6、测模型也常称为CTTC模型,它的值可通过将所有活动面的热时间常数加权平均获得: CTTCgroundCTTCwall (3)式中:相对于小区面积的建筑面积;相对于小区面积的外墙面积;CTTCground地板的热时间常数,约为8h;CTTCwall墙壁的热时间常数,约为6h。CTTC模型认为建筑群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是造成建筑群温度波动的主要因素,对建筑群热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在建筑小区中,建筑物投下阴影,对太阳光形成了遮挡作用,并且这种遮挡效果在一天中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太阳辐射强度进行修正,求出平均的太阳辐射强度。公式如下所示: (4) 式中:时间时无遮挡的太阳直射

7、辐射强度,;时间时的遮挡面积率。综合热交换系数包含了辐射和对流的共同作用,对流热交换系数主要与沿下垫面的风速有关。城市地区的风速往往比空旷地区的风速要小。城市覆盖层下表面平均的综合热交换系数可由下式计算3: (5) 其中: (6) 式中:低温表面的发射率(;辐射热交换系数,平均表面温度为20时,的值为0.57;对流热交换系数,;为下垫面附近的风速,。2 计算区域的确定城市多是由许多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和纵横交错的街道或建筑物间的空地组成,纵横交错的街道或建筑物间的空地即为“城市峡谷”。我们所关心的往往是楼顶以下,峡谷内空气体的空气温度,并用集总参数的方法来研究,即不考虑峡谷空气体温度的差异。 3

8、模型计算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害多利少,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控制和减小日趋严重化的热岛现象,改善城市的热湿环境。城市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密度、高度的不断增大,人工铺装的路面、广场越来越多,这个立体化的下垫面能够比郊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它是形成热岛效应的基本条件4。本文模拟采用的气象数据来自清华大学开发的Medpha软件,该软件可以模拟全国197个城市(地区)的各种类型逐时气象数据。济南市位于经度116.98o,纬度36.68o。7月21日的平均温度为26.36,最高气温34.21,最低气温19.21。该日的太阳辐射强度从6:00至18:00如表1所示:表1 济南7月21日太

9、阳辐射强度表 时刻 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直射辐射 213.6 417.7 607.9 771.3 896.7 975.5 1002.4 975.5 896.7 771.3 607.9 417.7213.6本文根据济南7月21日的气象资料,对济南某小区4种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温升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4种工况如表2所示:表2 模拟工况表 下垫面吸收率 风速/(m/s) 小区建筑密度/座 工况1 0.74 3.0 9工况2 0.74 3.0 6工况3 0.64 3.0 9工况4

10、 0.74 2.5 9 3.1 计算结果根据编制的程序对4种工况模拟,计算的结果得到了白天6:00至18:00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升大小。基准温度取月21日的平均温度,为26.36。总体看来,其增长幅度情况是符合空气温度变化趋势的。 (1) 建筑密度的影响工况1代表建筑密度较大的小区,共有9座建筑,工况2代表建筑密度较小的小区,共有6座建筑。图1对这两种工况进行了比较。图1 建筑密度对太阳辐射引起温升的影响可以看出,白天太阳辐射对建筑密度小的小区的温升作用要大于对建筑密度大的小区。这种差异从早晨6:00开始逐步变大,到下午3:00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变小。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建筑密度

11、小的小区下垫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2)下垫面的影响工况1代表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工况2代表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图2对这两种工况进行了比较。图3 下垫面吸收率对太阳辐射引起温升的影响可以看出,太阳辐射对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这种差异也是从早晨6:00开始逐渐变大,下午3:00左右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变小。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较少,因此它    通过对流及辐射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小。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比较不包括草地、水景、树木等下垫面。草坪等下垫面

12、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并不全部释放到空气中,部分热量用于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及水分蒸发,这部分热量被消耗掉是这些下垫面可以起到降温作用的主要原因。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如下表所示:表3 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土壤(黑湿) 沙漠 草 水0.8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 0.740.84 0.9097(3) 风速的影响工况1代表风速较大时的小区,风速为3m/s,工况4代表风速较小时的小区,风速为2.5m/s。图3对这两种工况进行了比较。图3 风速对太阳辐射引起温升的影响可以看出,风速越大,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温升越小,其变化

13、趋势与前两种情况相同。风速越大,对流作用越强,同时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此结论与国内外很多研究结果相符。根据Sundborg对瑞典乌萨拉城乡气温对比与当地气象条件关系的观测和分析得出的回归方程、Emonds对德国波恩城市热岛的回归方程的热岛强度经验公式来看,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建筑群温度越接近气象站温度。根据周等的研究,我国北京地区不同季节热岛消失的临界风速是不同的,冬季热岛强度最强,热岛消失的临界风速也最大,夏季的热岛强度在四季中是最弱的,热岛消失的临界风速也是最小的4。4 结论CTTC模型能反映太阳辐射引起建筑群空气温升的真实趋势。通过模拟结果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小区建筑密度较小时,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充足,由此引起的小区温升较大。(2)尽量使用对太阳光吸收率较小的浅色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光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3)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可有利于市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5 不足与展望小区热环境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本文主要探讨了太阳辐射对温升的影响,它是影响小区热环境的最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