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丨苏教版_第1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丨苏教版_第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丨苏教版_第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丨苏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理解两步计算实际 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能理清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加以整理,从而正确解答。【教学难点】:掌握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我吗?知道我姓什么吗?(大屏幕上有,看来你们很擅

2、长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早就听说二()班的小朋友特别善于观察和思考,果然名不虚传!这节课,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用聪明才智展示风采,有信心吗?好的,上课!、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一一感知数学模型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看动画片吗?都喜欢哪些动画人物? (2-3个)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两位动画人物,瞧,认识它们吗?(米奇和米妮)看来小朋友们对它们很熟悉,这节课咱们就和米奇和米妮一起乘坐快乐大巴畅游数学城堡,愿意吗?那就出发吧!(课件出示快乐大巴入场):1 .出示问题: 快乐大巴进站了,仔细看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信息?车上原来有 34人,到站后有 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

3、多少人?2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有谁要说?【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乘公交车的生活经验,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二、自主选择信息,探究解决问题一一建立数学模型(一)尝试自主解决,初建数学模型1提问:你们有没有坐过公交车,公交车到站,原来有34人,18人上车了, 15人下车了,车上人数多了还是少了?可以怎么办呀?(预设:估一估)我们除了估一估,还能怎么样?你能算一算吗?先看一下解决要求 :3 .出示探究要求:估一估:离站时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算一算:把你的想法用算式的形式记录下来。说一说: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明确要求了吗?明白的话就

4、按照要求完成在练习纸上,开始吧!1 .个性化的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收集展示资源。2 .资源呈现,序列交流:资源一:先减后加,顺应生活经验(1)介绍思路:师:你估的是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怎么估的?师:你能再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思路吗?生:离站时车上的人数多了。先用原来车上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车的人数,得到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预设:估计“少了"。做完之后发现一开始估计的对吗?为什么会少了?(2)提问:听明白了吗?还有其他同学也是选的这种方法,想来介绍一下的吗? (下车15人之后车上剩下的人数)(3)摆一摆:提问:为什么先减掉 15人呢?(顺势板贴下车15人)为什么第二步加 18人?所

5、以小朋友你们的算式是先减 15人再加18人,算出离站时车上的人数,哪些小朋友也是用的这种方法?(4)完善板书:谁来帮助我们把这种思路的算式写到黑板上。资源二:先加后减,运用逆向思维(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份作品是这样的,你能看得懂吗?同桌互相说一说。(2)提问: 谁来说说看,为什么加?为什么减?(下车15人之后车上剩下的人数)(3)摆一摆:他的思路和刚才一样吗?谁来摆一摆?师:这样想的小朋友算式是怎样列式的?资源三:求相差数,超越现实生活资源:我们班还有第三种方法,谁看得懂?(1)提问:这里的第一步算式你们看的懂吗?18-15是什么意思? 3是怎么得到的?表示什么意思? 大家说一说。预设:少3

6、人。谁比谁少?车上的人到底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反过来也就是。那我们一起把这种思路贴一贴。(2)师:上车比下车多 3人,所以现在车上比原来多 3人。刚才估计的时候哪些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一起把这种思路贴一贴,再算式写上黑板。快速反应:下车 18人,上车15人;上车16人,下车20人呢?(二)比较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模型1 .对比:经过我们集体的智慧,咱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快乐大巴上的数学问题。对比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引导:之前我们都是学习一部计算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学得是?(板书)2 .小结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3 .检验:问题已经解决了

7、,那解决的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检验。那怎么检验呢?估算:其实我们刚才在解决问题时先估计了一下最后人数是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你知道这个估计有什么好处吗?对呀,可以帮助我们粗略的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那怎么对解题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呢?(预设:再算一遍、用竖式计算。)评价:这些只是对计算进行检验,并不是对方法进行检验,要想知道方法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倒过来算的方法检验,想知道怎么倒过来算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教师带领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检验:37-18=19人19+15=34人 把得数和原来车上的人进行核对。(想象倒过来的情形:把上车的人叫下来,再把下车的人喊回去)4 .小结:其实我们用的三种不同

8、的方法,都得到了同一个结果,这也起到了一个检验的作用。所以我们以后在检验的时候可以用刚才倒过来想的方法检验,也可以换一种方法解题,看看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明白了吗?【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的数量关系,并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自然生成。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每一种数量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数学模型。这既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也是模型思想的构建过程。】三、解释应用拓展,寻求变与不变一一应用数学模型1.米奇和米妮坐上了快乐大巴,来到了数学城堡的第一站:唐老鸭超市。唐老鸭正在为进货的问题的发愁呢,咱们帮帮他好吗?(用箭头图呈现问题:)1.超市原有37根棒棒糖 一买进13根一次卖出20根一%还

9、剩 根口答思路并说说算式。 为什么用加?为什么用减?左边的同学说给右边听;右边的同学说给左边听。米奇和米妮又坐上快乐大巴来到了第二站:街心广场,广场上好热闹,大家为小朋友门带来了一组题目,有没有信息挑战?出示要求:1.找一找:找到条件和问题2.想一想:分析数量关系3.列一列:列式解答 4.查一查。清楚要求了吗?清楚了就开始把!题目:(直条图)3.用去88个,还剩多少个?交流:3.谁来分析一下第三题?用去的88袋在这个直条图的哪里到哪里呢?谁来指一指。剩下的是表示什么呢? 4.三种一起呈现,这种可以吗?这种呢?这种呢?看懂的和同桌说一说。三种再依次介绍。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题考考大家,后面结果知道

10、了,前面怎么算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总结:回顾一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解决的呢?(板贴)离开了热闹的街心广场,米奇和米妮朝着它们的下一个目标出发:体育场!这里正在举办冬季运动会呢,其中阳光班的运动员们正在紧张地准备比赛: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出示:他们班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分别有多少人?理解题意:题目中的两个表格告诉我们什么?分析:说说求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要选择哪些条件?求不会溜冰的人要选择哪些条件?通过刚才的分析明白接下来要怎么算了吗?试一试汇报思路:进行对比,解决两个问题时都需要先算什么?(全班人数)通过这三道练习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有多种方式,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不变的,小朋友以后在遇到比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整理哦。四、延续所学知识,体现数学方法一一再创数学模型1 .总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相信同学们可以用今天的收获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2 .猜想:今后可能还会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三步的、四步的、五步的 )师:试想一下,如果快乐大巴继续行驶,原来 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到了下一站,又上车13人,下车10人. 现在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