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专业 08 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实际.名义.名义.实际1cd2.aa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 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 GDF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GDP则没有。GDP则没有。C3.a4.abC在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 ( b ) 低失业率和实际 GDP的高增长率。b.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实际GDP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 d价格稳定和对外贸易平衡。 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中,下列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外生变量 外国对美国的出口 b
2、 本国的出口 C 利率d 税收。计算GDP而采用的产品支出法和要素收入法: (b ).是用来衡量GDP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互不相关。 .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如果GDP以实际价格衡量,两种方法可得出相同的结果;如果GDP是以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两个7不同的结果。d .与环流图无关。 6.按照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下面哪项不包括在内(a. 小店铺主的收入b .居民购买小汽车的支出C.公司所得税d.企业的社会慈善捐款。18.以下项目可被记为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除了(a.购买新的轰炸机b .你的祖母按月收到的社会保障金C.美国军工厂建造一座新的防护墙d .纽约市雇用新的警察官员。5.a
3、bCd9、在GDP统计中,投资包括:(C ) .在该年中为政府生产的任何产品。 .对该年发行普通股票的购买。 .该年年底存货量比年初存货量的任何增加。 .由消费者购买但到该年年底并未全部消费掉的任何商品。已知一个经济体中的消费为 6亿,投资为 1 亿,间接税为 1 亿,政府购买为 1.5 亿,进口为 1.8亿,出口 2 亿,则( C )A、B、C、D、NDP=5亿GDP=7.7 亿GDP=8.7 亿NDP=8.7 亿6. 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d )a. 不可能发生。b产生于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折旧总额太大。C .如果在这一年中不建造楼房或设备,就会自动出现。d.可能是由于这一年中存货
4、大幅度减少而引起的。7. 在NDP统计中,负的投资数字:(b )a .不可能发生。b. 如果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折旧总额太大,就有可能出现。C.如果在这一年中不建造楼房或设备,就会自动出现。d.将意味着经济的生产超过消费。&如果你想从 NDP中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那么你不可能做的是: a .扣除折旧。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C.扣除间接营业税。d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9.如果1992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美元,若19901992年的价格水平上升了 20%,那么,以1990年价格衡量,1992年的实际GDP为:(a )a .3 000b .3 200e .3 400d .3 600亿美元。
5、亿美元。 亿美兀。 亿美兀。10.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资本报酬和劳务收入加上外国居民在本国的资本报酬和劳务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资本报酬和劳务收入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的资本报酬和劳务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净外国要素收入。(d )a.b.c.d.10.在收支相抵的收入水平上:.MP(等于 MPS.MPS等于0。.消费等于储蓄。.储蓄为0。abcd11. 假设人们并未将其全部收入消费掉,还假设他们把未花掉的金额存入银行,按照国民收入和产出的解 释,他们:(a ).是在储蓄而不是在投资。.是在投资而不是在储蓄。.既储蓄又投资。.既不
6、储蓄,也不投资。a b c d12. 实线(c )a . ABb . FDc . FAd .CC表示某家庭或社区的消费函数。如果消费支出的总额是EA那么可支配收入的数额- 1疋等于可支配收人13.同样,假设上图中的消费支出总额还为EA那么可支配收入的数额一定还等于:a . EAb . GBc . EDd . OA14 .如果消费函数为 CC,且可支配收入等于 GB那么储蓄一定等于:(a )a . GJb . HJc . FGd . DJ233445117 a bc d 18a b c d 19a b c d 20a b c d e 21ab)GDP。其用于消费的支出为6 000 美元。GDP:
7、( c实际GDP将超过e22abcd23其均衡水平 ? ( a )消费者储蓄的数额超过企业和其他部门意愿的投资的数额。意愿的消费的支出总额超过意愿的投资的总额。不存在非意愿的投资。意愿的投资总额加上意愿的消费总额超过现有。试问在何种情况下,15当收入为 0时,家庭消费为 2 000美元,而当收入为 6 000美元时, 假设消费函数是一条直线。这个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 a ) a bc d16以下那种情况发生时,会导致沿着投资需求曲线移动到一个新的投资水平?a. 公司利润税增加。b. 国会通过一项投资税减免政策。C.企业经理对未来发展更加乐观。d利率发生了变化。 下列哪一种情形是在衰退时期
8、你预期不会发生的: .对耐用设备减少商业投资。.失业救济的支付减少。 .来自公司和个人的税收减少。 .股票价格下降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下列哪一项是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 C .较高的价格通过减少劳动力的参与而减少潜在 .较高的价格引起利率下降,因而抑制投资。 .较高的价格引起利率上升,因而抑制投资。 .较高的价格刺激劳动力的参与,因此增加消费支出。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之间的相同点之一是两者都: .保持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依赖替代效应来解释需求。 .依赖货币供给效应来解释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在下列情况中,预期哪一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政府支出增加。 .
9、净出口减少。.劳动力参与减少。 .采用改进的生产技术。.美元价值减少。 在下列情况中,预期哪一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支出增加。 .净出口减少。.劳动力参与减少。 .税收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那么我们会发现假定GDP的均衡水平由于意愿的投资支出减少而改变, .下降但储蓄上升。.下降但储蓄没有变化。 .下降并且储蓄也下降。.保持不变但储蓄下降。 请考虑一个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的简单经济(两部门经济体)cGDP水 平。d。试问在何种情况下,实际GD P将低于24请考虑一个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的简单经济(两部门经济体) 其均衡水平 ? ( d )a 消费者储蓄的数额超过企业和其他部门意愿的投资
10、的数额。b 意愿的消费的支出总额超过意愿的投资的总额。c .不存在非意愿的投资。d 意愿的投资总额加上意愿的消费总额超过现有GDP水平。25.假定现在GDP水平为5000亿美元,消费者愿意将其中的3900亿美元用于消费。假定意愿的总投资支出为1200亿美元。这些数字表示 GDP ( b ).失衡且将来会下降。失衡且将来会上升。失衡,但是它是否会上升、下降或保持现有水平则不确定。处于均衡状态。abcd26 .当意愿的总投资超过意愿的总储蓄时:.GDP将下降到低于潜在.GDP将上升到超过潜在.假定GDP原先低于潜在 GDP水平,GDF将上升。abcdGDP水 平。GDP水 平。.只有在GDP原先处
11、于潜在GDP水平时,GDP才下降。 (c )27.当实际投资大于意愿的投资时: .家庭储蓄少于企业的预期。.经济将仍然处于均衡状态。.相对于家庭消费计划,企业生产了太多的商品和服务。 .经济中的资本折旧一定会增加。cd28.根据下面图形,经济中自主消费水平为:a . 0Ab. OBc . 0d. OD29.假定上题图中的点 F表示经济中的潜在 GDP E表示实际产出,根据这幅图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得 知该经济的均衡产出:(c ).处于潜在水平。.处于潜在水平之下,但正在向潜在abcd30.GDP移 动。.处于潜在水平之下,如果没有任何变动,将维持原状不变。.处于潜在水平之上,但正在移回潜在GD
12、PGDF在其充分就业水平处于均衡状态。政府认为有必要增加以确保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a )100亿元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想要 即它想使均衡水平的 GDF的净变化为0。把税收增加到充足的程度, 对此所需要增加的征税额将:a .超过100亿元。b .为100亿元。C.少于100亿元,但不为0。d .为 0。31 .在增加比如说10美元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和对个人征税减少 但却显著的区别。这是因为:(d )a .增加政府支出,通过增加收入可以刺激消费支出。b .削减10美元税收比增加10美元政府支出对政府的盈余和赤字的影响要大得多。C.减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而政府增加购买对消费者
13、支出的影响只是间接的。d .个人税收减少10美元并不能导致消费支出增加10美元,因为减税的一部分成为了额外储蓄。32.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 75,该经济体 GDP原来处于均衡状态。如政府增加购买支出20亿美元但没有增加税收,且由此产生的新均衡中没有通货膨胀,该经济的GDP将:(d )10美元的乘数效应之间,有着虽然很小a 下降b .上升c.上升 d .上升40亿美兀。20亿美兀。60亿美兀。80亿美兀。33.假定一年期债券到期时支付利息 少钱购买这种债券:(b )a . 1888 .b . 1944.c . 2000.d . 2160.88美元。44美兀。20美兀。50美兀。1
14、00美元,本金为2000美元。如果市场利率为 8%,那么你愿意出多34 .假定一年期债券到期时支付利息 少钱购买这种债券:(c )100美元,本金为2000美元。如果市场利率为 4%,那么你愿意出多a .1784 .00美兀。b .1888 .88美元。c .2019 .23美兀。d .2080 .20美兀。e .2184 .00美兀。35.实际利率等于:abcd(a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减去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除以通货膨胀率。36 .货币M严格的定义包括:(ca .硬币、纸币和所有的银行存款。b .硬币、纸币和定期存款。c .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
15、。d .所有的纸币和准货币。abcd37 .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货币能直接花费,而准货币则不能。.准货币包括银行账户中所有的存款,而货币却全不包括。.货币的流通速度快,而准货币的流通速度较慢。.准货币属于法定货币,而货币则不是。38. 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由:ABCD(c ).社会公众和法人的储蓄量决定;.国家的黄金储备量决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商业银行的货币信贷量决定。39. 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对货币需求的:交易需求量越大。 交易需求量越小。 资产需求量越大。 资产需求量越小。A .B .C.D.40. 一个经济社会的货币需求曲线由下图中的Li位置移动到L2,这表示:(c
16、 )A .B.C .D.41.货币的资产需求量:A.B.C.D.由于利率上升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由于利率下降导致货币需求量减少;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导致每一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都增加。 由于国民收入减少导致每一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都增加。a ) 随名义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名义利率下降而下降。随实际利率下降而下降。随实际利率上升而上升。42.当法定准备率为 20%时,某居民从商业银行提取支票帐户上的10万元, 这将使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减少:( a )50 万元。40 万元。10 万元。20 万元A.B.C.D.abcd44.货币需求是指:abcd43.若你根据自己的银行账户开出一张支票,则该支
17、票: ( d ).计为 M1 的一部分,只要它是一张有效支票,即在银行有存款。.计为 M1 的一部分,不论这张支票是否有效,只要得到这张支票的人接受。.计为 M1 的一部分,但必须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否则就不是。.并不计为 M1 的一部分,因为把它计入就会与它所开具的存款账户造成重复计算。d ) .在必要时可以根据固定或接近固定的价格将证券兑换成货币的愿望。.按任何给定的利率,企业希望借到的款数。.希望把收入中较多的部分储蓄起来以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同于“货币的资产需求以及交易需求”之和。( b )45 .假定我在 X银行存人10 000美元的纸币,这纸币已经离开流通领域很长时间了。对银行
18、的最少的法 定准备金为存款的 25%, X银行是众多银行之一。除非 X银行已经缺少准备金,否则如果它愿意,这笔存 款至少可以使该银行的贷款增加:a .大于30 000美元b. 7 500 美元。cd46的贷款最多增加:. 10 000 美元。. 30 000 美元。a .大于30 000美元b. 7 500 美元。. 10 000 美元。. 30 000 美元。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是指:由下列哪项组成: ( c ).虽然不是货币但却可以在货币需求增加时迅速兑换成货币的资产。 .银行持有的、超过其活期存款 100%的货币或准货币资产。 .银行持有的超过法律规定的那部分存款。.银行的货币资产
19、数量与活期存款数量之间的差额。 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指: ( c )假定增加贷款不会引起公众手中流通的硬币和纸币的任何增加,那么上题所述的存款将会使银行系统 d )cd47abcd48a 商业银行对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b 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 美联储买入或卖出政府证券。d 旨在使会员银行活期存款总量增加或减少的美联储的业务。49.如果联邦储备系统提高贴现率,作为一般性政策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14b .增加公众收入中的储蓄量。c .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在美联储的存款。d .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50.如果美联储向公众出售大量美国政府债券,其目的是
20、: .增加个人储蓄总量。 .减少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总量。 .增加会员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 .增加联邦储备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abcd51. 如果美联储向公众购买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那么:a.以银行准备金存款为形式的联邦储备负债将增加。b .以银行准备金存款为形式的联邦储备负债将减少。c .由公众持有的货币总量将减少。d .商业银行负债项目中的“活期存款”将减少。52. 如果美联储试图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下列哪一项不是其采取的措施: .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增加投资以提高总支出水平。 .提高利率促使现金持有者借出资金。.放松信贷条件。.增加活期存款。cd53. 对于货币需求的交易需求部分:a.若名义
21、利率上升,b若名义利率下降,c .若名义收入上升,d .若名义收入下降,d )货币需求向右移动。 货币需求向左移动。 货币需求下降。 货币需求下降。54. 对于货币需求的资产需求部分,则哪一个选项正确?( a.若名义利率上升, b若名义利率下降,c .若名义收入上升, d .若名义收入下降,55. 投资需求曲线: ( a .与货币需求曲线平行,利率高会降低投资需求。b精确地描述了实际利率与投资资金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C.斜率为负,因为实际利率较高会导致人们放弃新增投资项目。 d所有以上选项。56.如果潜在 GDP在 19791982年间增长了 9 %,但实际 会从a .b.货币需求量减少。 货
22、币需求量减少。 货币需求下降。 货币需求下降。d )GDP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根据奥肯法则,失业率c d 57a b c d 58cd59abc1979 年的 5.8 上升至:( b )61。103 o。112 o。88。 一个正在等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人属于: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非充分就业者。 如果一个人因病而不能工作,那么哪一个选项正确: a .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非充分就业者。假如一名大学本科生在毕业那天就进入一家家族企业工作, .根本没有什么变化。.略有上升。.略有下降。那么我们预期失业率将:d60abc d 61abc d 626364656667? ( d ) 是历史
23、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恒定不变。 包含摩擦性失业。d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传统的劳动市场理论预测,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将(A. 减少就业并提咼实际工资。B. 增加就业并降低实际工资。C. 对就业和实际工资均无影响。D. 增加就业并提高实际工资; 效率工资(教材中有,不列入考查范围)经常被认为是可减少偷懒。以下除一项外,均为对此的解释。b ).有轻微波动,先上升后下降。 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 b ).关键取决于凯恩斯关于工资并不会随着劳动市场上需求的增加而上涨的假设。 .关键取决于凯恩斯关于工资并不会随着劳动市场上供给的增加而下
24、降的假设。 .即使是古典经济学家也承认这一点。.在全面的失业统计中,只占很次要的地位。 下面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 ( d ).不同群体的失业率是不同的。 .当经济出现商业周期的波动时,失业率也呈现类似波动。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失业的持续时间趋于延长。.所有以上。那些由于经济衰退而失业的人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由于美国钢铁业衰落而失业的人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通货膨胀是: ( a ) a .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C.货币发
25、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进口增加。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下列关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B.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C.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D.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68 这一例外是:A. 效率工资使工人偷懒的成本更大,因为他的次优选择是工资更少。B. 效率工资在经济下降时为工人提供了保险。C. 效率工资与失业并存,后者将是偷懒者的下场,如果他被发现的话。D. 因偷懒而被解雇的工人最终只能得到
26、更低工资的工作。 69温和的通货膨胀: ( d )a .其特征是通货膨胀率大于两位数。b .其特征是相对价格不稳定。C.往往让人们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他们的账户收支平衡。d. 产生了相当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70.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潜在成本之一是:a .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 b .将财富从债务人手中再分配给债权人。 C.将财富从政府手中再分配给购买国债的人。 d .将财富从财产所有者手中再分配工薪收入者。 大多数恶性通货膨胀具备以下两个共同特征: 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减少, 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增加, 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减少, 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增加,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a )相对价
27、格的稳定性下降。 相对价格的稳定性下降。 相对价格的稳定性上升。 相对价格的稳定性上升。(NAIRU) 是指在这一失业率水平上: ( d )71abCd72abCd7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a )a.通常可以追溯到某种供给方面的价格冲击。b 通常可以追溯到总需求的某种上升。C .反映的是一种预期通货膨胀率,经济的大型机构都已根据这一预期做了调整。 d .具有高度不稳定性,无法预期。74.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b )a.通常可以追溯到某种供给方面的价格冲击。b .通常可以追溯到总需求的某种上升。C .反映的是一种预期通货膨胀率,经济的大型机构都已根据这一预期做了调整。 d .具有高度不
28、稳定性,无法预期。75.作用于价格和工资膨胀的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得以平衡。 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在没有向上的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经济能够长期维持的最低失业率。 所有以上选项。7677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 ( C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引起的。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以下组别中最有可能因通货膨胀而受损失的人是:A. 纳税人。B. 债权人。C. 指数化工资合同的工人。D. 财产所有者。滞胀指的是以下何种情况 ? ( a )A .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B. 咼通货膨胀与低失业率并存。C. 下降的通货膨胀与上升的失业率并存。
29、D .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率并存。二、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总供给、实际GDP名义GDP潜在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效应、投资乘数、商业周期、狭义货币供给量、 货币的资产需求、投资的风险、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需求 拉动型通货膨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自然失业 率)、奥肯法则、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菲利普斯曲线GDP(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广义货币供给量、货币的交易需求、1.2.判断题: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所带来的 如果政府雇佣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 如果两个
30、邻居互相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 付费,他们的行为对 GDP不会产生影响。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增量要比少卖掉一些带来的 GDP增量大。GDP不会改变。一个为对方修鞋,但他们实行亲兄弟明算账,都向对方GNP的一部分,也是中国 GDP的一部分。3.4.16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M1之中。四、1.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不包括没有经过市场的产品。GDP 核算的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只计入
31、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以前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产品。以“国土原则”核算。某出租车司机于 2006 年购买了一辆产于 200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 20 万的购车费应该计 入 2006 年的 GDP。GDP。劳务的提供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其创造的价值也应该计入 总投资增加,资本存量未必跟着增加。总投资不可能为负数。 净投资不可能为负数。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政府转移支付不被计入 GDP。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就为负。 如果个人储蓄增加,个人消费将按照相同的数量下降
32、。 当可支配收入等于零的时候,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必然等于零。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1,那么支出乘数趋向于无穷。 假如居民在各种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在消费曲线与 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实际利率越高,意愿投资存量越小,因而投资率越低。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 “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M2中有一部分并不是货币,但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可以称为准货币。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
33、平的提高或者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来实现。 过度的通货膨胀总是由快速的货币增加所引起。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 当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将增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总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如果中央银行期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将使利率下跌,投资增加,从而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转移支付增加 1 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 1 美元相同的。 成本推进型
34、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工资增幅过大。充分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 在通货膨胀时期,债务人将受益,而债权人将受损。 在经济衰退时,鼓励大众节约,减少消费,有助于度过难关,恢复经济增长。40在经济衰退期,中央银行应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恢复经济增长。简答题:解释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定义,并对 GDP 概念作出说明。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年以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在理解这个概 念时,应该注意:(1)(2)(3)(4)(5)2.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 答:产品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有经济主体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35、来计 算 GDP 。公式为: Y=C+I+G+ (X-M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在 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支出: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外国购买 X-M )。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 者对本国产品的支出:净出口,即商品和劳务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由 GDP要素收入法把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要素报酬加总
36、而成。 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计入的要素报酬包括: 工资或其他劳动收入利息、租金及其他财产收入间接税折旧利润。3. 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答: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两个概念在经济学意义上没有区别,都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这两个概念都是指总产出也即 总收入。但它们在核算统计上有区别, GDP 的核算采用国土原则,即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产出(收入) 都记入GDP,不管是否本国国民创造。GNP的核算采用国民原
37、则,即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都记入GNP,不管生产是否在国内。如本国企业或居民在另一国家投资的收益以及提供服务的收入记入本国的GNP,不记入本国的 GDP,这些投资收益和服务收入是另一国家的 GDP 的一部分。 GDP 和 GNP 核算关系如下:GDP=GNP+外国人在本国所得到的资本报酬和劳务收入一本国人在外国所得到的资本报酬和劳务 收入,也可简记为: GDP=GNP 净外国要素收入。4. 简述一个经济周期经历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答:( 1)繁荣:产出水平处于或接近于社会经济的最大产出能力,实现了充分就业,物价水平通常上升。2)
38、 衰退:总产出、就业水平以及贸易的持续下降(6 个月),许多部门经济活动广泛收缩。3)萧条:产出和就业降到了最低水平,往往伴有物价的持续降低。4 )复苏:产出增长处于恢复和扩张的阶段,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有可能上扬。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由于实际投资(I )恒等于实际储蓄(S),国民收入就一定是均衡的吗?为什么?答:在两部门经济中,实际投资(I )等于实际储蓄(S)时,国民收入不一定是均衡的。只有意愿投 资等于储蓄时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国民收入。而不论国民收入是否均衡,实际投资(I )必恒等于实际储蓄(S)。如果意愿的投资大于储蓄,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此时的国民收入是非均衡的,但实际
39、投资必等 于储蓄(因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导致库存下降,而库存下降的额度计为负投资,从而实际的投资额一定 等于储蓄) ;反之,如果意愿的投资小于储蓄,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此时的国民收入也是非均衡的,而 此时的实际投资也比等于储蓄(因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会导致库存增加,而库存增加的额度计为正投资, 从而实际的投资额一定等于储蓄) 。注:实际投资额 =意愿的投资额库存改变量 6.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意愿的存货投资和非意愿的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此时,非意愿的存货投答:均衡产出的定义是指意愿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产出(即总收入) 资一定为零;而意愿的存货投资可能达于零也可能等于零。如果该经济体系某
40、年度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该年中各经济主体意愿的总需求(总支出)大于总供给(总产出),将导致非意愿的库存减少,而库存减少的数额在核算GDP时记为负的投资额,此时,非意愿的存货投资小于零; 如果该经济体系某年度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即该年中各经济主体意愿的总需求 (总 支出)小于总供给(总产出),将导致非意愿的库存增加,而库存增加的数额在核算GDP时记为正的投资额,此时,非意愿的存货投资达于零。7. 请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答: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支出政策和收入政策。支出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购买支出预算来扩张或抑制 总需求,经济衰退和萧条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将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降低失业
41、率;经济过热出 现通货膨胀时,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将减少总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也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 收入来扩张或抑制总需求,经济衰退和萧条时,减税将提高总需求,增税则降低总需求。19GDP,这时的GDP不一定是均Y8.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不是均衡国民收入,为什么? 答: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生产出来的Yf是均衡产出;,NYf小于总供给RYf大于Y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当总支出曲线为AE0时,如果产出达到 Yf,这时的产出当总支出曲线为 AE1时,如果产出达到 Yf,这时的产出Yf不是均衡产出,这时的总支出 Yf ;当总支出曲线为 AE2时,如果产出达到 Y
42、f,这时的产出Yf也不是均衡产出,这时的总支出 总供给Yf 。9.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解释它们与国民收入及利率有什么关系。答: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是指在收入给定的情况下,以货币的形式持有其财富。 决定这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三种:(1)交易需求:为购买商品和劳务需要进行支付而持有的货币量。(2 )预防需求:家庭和公众为应付不时之需而持有的货币量。(3)资产需求:在资产增值和保持流动性之间选择而持有的货币量。显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和预防需求量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活动越频繁,收入 越高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越大;产出和收入越低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也减少;货币的预
43、防需求量 也与收入水平正相关。货币的资产需求量与利率成反向关系,利率升高时,公众追求资产增值而放弃 流动性,此时所愿持有的货币量减少,利率降低时,资产增值的幅度较少,公众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流 动性,对货币的资产需求量增大。10.商业银行体系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举例说明。答:在现代银行体系下,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率规定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信贷业务,并追求银行利润最大化。假设法定准备率为10%,新增加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为1000元,当这1000元从持有者张三手中存入商业银行后,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如下:资产负 债法定准备金100元超额准备金900元张三活期存款1000元
44、资产总计1000元负债总计1000元此时,张三的支付能力仍然是1000元,这1000元货币供给量有现金形式转变为活期存款形式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本身没变。但银行为了追逐利润一定会把超额准备金贷款给别人,又假设该银行把这900元柴额准备金贷给了李四,且李四也在该银行开户,则该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如下:资产负 债法定准备金190元超额准备金810元张三活期存款1000元李四贷款900元李四活期存款900元I资产总计1900 元I负债总计1900 元此时,货币供给量增加了900元,这是通过贷款增加的。但根据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率规定,该银行仍有810元超额准备金,为追求利润,将继续放贷,直至这100
45、0元全部变成法定准备金,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时候。如此,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就是900 + 810 + 729 + 656.1 + 590.49 +=9000元。可见,商业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下从事信贷业务可以创造存款货币。11.答: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到国民收入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图所示:匚二> 货币供给量增加(减少)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 加(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数额市场利率下降(上升)> 投资和消费增加(减少)20>总需求上升(下降)总产出(GDP)增加,失业 v> 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12.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答:通货
46、膨胀对社会经济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扭曲商品和资源的相对价格,导致价格信息失真,以 致经济资源配置失当、资源利用的效率下降。另外,通货膨胀会重新分配收入和财富,通货膨胀导致工薪收入者实际收入下降,而有利于财产收入 者,从而使贫富差距扩大;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通货膨胀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如企 业不断调整价格的菜单成本和居民为避免货币贬值不断进出银行的皮鞋成本都会增加;通货膨胀还会使税 率扭曲,影响税收的政策效力。当出现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降低通货膨胀时,会降低产出和就业水平。13.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效应。在
47、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下降,即出现货币紧缩,利率将上升,这会使投资和消费支出下降。因此,物价水平上升 时,总需求(总支出)减少。有的学者将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归结为:(1)实际余额效应:因为价格变动使金融资产真实价值改变,从而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余额效应。(有的教材中称之为财富效应,价格上升导致以真实 购买力表示的财富 缩水”人们变得比较 穷”了,结果减少了支出。反之亦然。(2)利率效应:物价上升 使货币交易需求上升,导致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3)外国购买效应:也称净14.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1
48、)(2)(3)(4)出口效应,即:物价上升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昂贵,替代作用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净出口 下降使总需求减少。这些因素主要有:任何使总支出发生改变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消费需求,尤其是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变化; 投资需求的变化;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净出口的变化。例如,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实现时的情况便是如此。15.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和程度分类,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如何克服这些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所导致的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
49、和成本上升造成的通货膨胀;(3)结构性通货膨胀,总需求并未超过总供给, 只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以至产业结构随之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在需求扩大的部门中工资和价格上升,而在需求萎缩的部门中工资和价格并不因此下 降,即工资和价格不具有向下的伸缩性,从而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这种通货膨胀称之为结构型通货膨28胀。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其程度可分为:温和通货膨胀(通胀率不超过10);严重通货膨胀(通胀率超过 10,不超过 100);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超过100 )。16.17.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50、(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 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什么是投资乘数?请简述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 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 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
51、成倍增长。18.请简单解释一下财富是如何通过通货膨胀进行再分配的?答: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来说,不可 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 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通货膨胀导致工薪收入者实际收入下降,而有利于财产所有者。前者手中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下降, 从而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分配的份额减少,从而使贫富差距扩大。但在更多的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再分配,而不会 只冲击某些单个群体。19.20.失业有哪几种
52、类型?分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对应于当今劳动力市场结构,经济学家将失业归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 性失业。其中:(1)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不停地变动,或者正在跨越生 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2)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在于: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3)周期性失业的原因在于:由于经济体对劳动力整体的需求比较低而造成的。什么是货币政策?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 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以下几种:(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准备金水平。(2)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决定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水平从而调整商业银行和 其他存款机构从央行借走准备金的水平。(3)规定准备金政策:即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上海-上海眼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3单元第7课第2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 新解读《GB-T 13085 - 2018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比色法》
- 投资券商面试题目及答案
- 练习册高二数学试卷
- 双流税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机构组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临猗县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 泸县五年级数学试卷
- 外墙高空蜘蛛人作业施工方案
- 2025年工业锅炉G1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6(200题)附答案
- CNAS-CC105-2016 《确定管理体系审核时间》(2018年第一次修订)
- 2025年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八年级下册逐字稿第25课马说
- 《船舶导航系统》课件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血液肿瘤科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广播工程系统施工方案
- 校园超市经营投标方案
- 新能源汽车概论 课件 5.1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