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通病_第1页
地下室防水通病_第2页
地下室防水通病_第3页
地下室防水通病_第4页
地下室防水通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砼构件引起的渗漏1、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局部钢筋密集或预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无法进入,振捣不实或漏振,跑模漏浆等。针对以上情况对混凝土应严格计量,搅拌均匀,长距离运输后要进行二次搅拌。对于自由入模高度过高者,应使用串桶滑槽,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分层进行,振捣密实。对于钢筋密集处,可调整石子级配,较大的预留洞下,应预留浇筑口。模板应支设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派专人值班“看模”。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极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

2、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防止施工缝部位渗水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施工缝应按规定位置留设,防水薄弱部位及底板上不应留设施工缝,墙板上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时,应与变形缝相一致。其次施工缝的留设、清理及新旧混凝土的接浆等应有统一部署,由专人认真细致地做好。还有设计人员在确定钢筋布置位置和墙体厚度时,应考虑方便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如发现施工缝渗水,可采用防水堵漏技术进行修补。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可由于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因素引起。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必须经过检测,杜绝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产品,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3、。对于地下室底板等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应遵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温度差。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诸多不利因素,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并合理设置变形缝,以适应结构变形。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产生渗漏的原因有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为防止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可采取以下方法:预埋件应有固定措施,预埋件密集处应有施工技术措施,预埋件铁脚应按规定焊好止水环。地下室的管线应尽量设计在地下水位以上,穿墙管道一律设置止水套管,管道与套管采用柔性

4、连接。二、防水工程引起的渗漏地下室防水,常规设计做法为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连续整体外防水设防施工设计方案。外防水主要防水机理为:在防水的同时,对建筑结构砼进行保护。使其免受地下水的侵蚀,造成对地下室室内的污染,增加其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下室防水一般采用刚柔复合防水层。即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高分子防水涂料的有机结合。刚性防水材料与地下室砼结构的牢固有机结合,渗透其内部,堵塞毛细渗水通道,因其同是水泥基材料,自成一体,互溶互补。柔性防水高弹、密封、整体,真正发挥材料自身的特性,充分利用材料各自的互补性能,达到其永久防水的目的。1、地下室底板防水在很多的土建工程中,都取消了附加防水层

5、。认为地下室底板较厚,靠砼自身的抗渗防水就行,无需附加防水层,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且不知这样一来,整个地下室底板常年受到地下水的侵蚀,难免有渗漏点,从而由点及面,全面突破,造成很多地下工程遭到弃用。当然,地下室底板有渗漏点,以现有技术,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堵漏处理,但由于底板受水侵蚀,其寿命缩短这一事实已是无法挽回的了。根据大量工程的实际经验,底板防水设防,最佳设计为:垫层上设二道三元乙丙卷材或采用焊接的PVC卷材,再在防水层设置隔离保护层,然后再扎钢筋浇筑砼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防水卷材的接缝进行处理。2、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外墙侧壁防水应与底板的防水整体密封连接,外侧墙上部防水

6、应做至0.00以下位置,或室外散水以下,或室外地坪以上500mm处。为了方便外墙面的后道工序装饰施工,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宜采用聚合物防水材料进行设防。外墙防水,如在潮湿的环境中,宜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类进行防水。在能确保基面干燥的情况下,宜采用非水性防水材料或自粘型的防水卷材进行防水。需注意的问题:刚性防水层a、所采用的砂浆必须严格按配比拌制。b、基层应仔细抹压密实,使面层坚硬、密实,不得出现龟裂起砂等缺陷。c、阴阳角处的防水层,均应抹成圆角,阴角圆弧R=50mm,阳角圆弧R=10mm。d、加强养护工作,防止早期脱水而影响水泥砂浆的水化反应。柔性防水层a、找平层要保证表面

7、抹压密实,转角处应作成圆弧形。b、卷材长短边的搭接长度分别不应小于100mm、150mm,上下两层及相邻卷材的接缝要错开,上下两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贴,转角处和管道处应增设附加层,收头粘结牢固,严禁有皱折、空鼓、起泡、翘边或收头、封门不严等缺陷。防水保护层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回填过程中防水保护层的保护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柔性防水在回填过程中容易被坚硬的回填物质划伤和破坏,采用合适的保护材料,比如苯板等质地比较柔软的板材,随施工的进展及时对防水进行保护,既可以保证防水质量又可以提高回填工作的进度。发现地下室墙面或地面渗漏,可以采用聚氨脂或环氧灌浆液用高压注浆机对裂缝或马蜂窝处进行处理,高压注浆又称化

8、学灌浆,分手压和机压2种,手压凿开处理效果很好。地下室质量通病成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发表时间:2011-03-25编辑:职称论文投稿:张老师QQ:812445863【摘 要】本文通过对地下室土建方面的质量通病(渗水、地面开裂、回填土下沉等)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Analysis of basement quality defects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an Xi-ping, Du Peng-fei, Chen Hai-yong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

9、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Based on the civil aspects of the basement quality defects (water seepage, ground cracking, subsidence backfill, etc.) cause analysis,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Basement; Quality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

10、发展和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更有效地利用可贵的土地资源而在建筑物之下修建地下室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因地下室大多作设备机房和停车场(部分兼有人防功能)使用,功能相对较为简单,且多不进行特殊装修,其质量控制工作往往不被施工、监理单位所重视,导致较为普遍的存在渗漏、开裂、翻砂、空鼓和室外回填土下沉导致管道拉裂等质量通病,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笔者通过对地下室质量通病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1 地下室渗水的成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1.1 地下室渗水的成因分析。 经调查发现,地下室渗水的主要部位有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等,其主要原因如下: 1.1.1 变形缝渗水的成

11、因分析 1.1.1.1 安装中埋式止水带时,在先浇一侧混凝土时端模板被止水带分为两块,给支端模固定造成困难,施工时端模支撑不牢,不仅造成漏浆,而且无法按规定要求进行振捣,使变形缝的砼密实度较差,从而导致渗漏水。 1.1.1.2 止水带的接缝是止水带的防水薄弱环节,如接缝不好易发生渗水。 1.1.1.3 施工保护措施不力,施工时不慎对预留的止水带进行了损伤或破坏,导致渗水。 1.1.1.4 止水材料质量缺陷也会导致渗水等。 1.1.2 施工缝渗水的成因分析 1.1.2.1 防水砼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容易造成渗水。 1.1.2.2 防水砼施工缝中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时,若安装不牢固,在浇注砼时导致

12、止水条错动或移位,导致渗水。 1.1.2.3 防水砼施工缝继续浇筑的施工质量不好,所浇砼不能紧密结合,使施工缝产生渗水等。 1.1.3 后浇带渗水的成因分析 1.1.3.1 后浇带的砼浇筑时间过早,后浇带砼收缩开裂造成渗水。 1.1.3.2 后浇带部位未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影响砼的防水抗渗功能。 1.1.3.3 后浇带未采用补偿收缩砼浇筑,其强度偏低,留下渗水隐患。 1.1.3.4 后浇带砼的养护时间不足,不能确保砼质量,导致渗水等。 1.2地下室渗水的防控措施。 1.2.1 变形缝渗水的防控措施。 1.2.1.1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位置要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

13、缝中心线重合)。 1.2.1.2 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1.2.1.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砼的端模应支撑牢固,防止漏浆。 1.2.1.4 止水带的接缝应为一处,设在边墙较高的位置上,接头应采用热压焊,不得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1.2.1.5 在砼未浇筑时,应对止水带采取覆盖防雨水措施(如用塑料薄膜或油毡等覆盖)。 1.2.2 施工缝渗水的防控措施。 1.2.2.1 底板的砼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1.2.2.2 墙体上不得留垂直贯通施工缝,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缝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尽量与永久变形缝结合。 1.2.2.3 遇水膨胀止水带应牢固的安装在施工缝表面,清除污尘后可用水泥钉将其固定在第一次浇筑的砼表面上,较厚的产品用水泥射钉枪固定,使其紧密地贴在水泥表面上。 1.2.2.4 防水砼施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使新老砼结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