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规程编写说明_第1页
工艺规程编写说明_第2页
工艺规程编写说明_第3页
工艺规程编写说明_第4页
工艺规程编写说明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控加工厂工艺规程编写说明1 总体要求1.1 本编制说明为公司工艺规程相关程序的补充。当本说明与公司程序矛盾时,按公司程序执行。关于工艺规程编制的相关管理程序有:GLC/J 110A0-6工艺规程的编制、使用与更改(CAPPGLC/J 110A0-9B关重要素控制工艺合格证的编制与管理GLC/J 110A0-12设计更改的贯彻与控制GLC/J 110A0-14设计更改的贯彻与控制(基于PDMK统)GLC/J 51100-11C关键件和重要件质量控制GLC/J 51100-12C关键工序控制GLC 11010-22C数控加工工序编制及程序命名的规定。1.2 工艺规程的内容应该让使用者能正确理解和

2、执行。语言应简明,技术术语符合有关标准和文件规定,单位、符号符合国标要求。1.3 工艺规程编写方法以草图为主,文字叙述为辅。草图清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规程应以说明为主,草图为辅,加工时程序为主,规程为辅。1.4 工艺人员应吸取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合理安排工序,编写出适合本单位工人的技术水平及设备加工能力的工艺规程。1.5 工艺规程编制前应确定所有对编制工作有影响的依据文件,并确保这些依据文件都贯彻到工艺规程中。工序安排应合理,文字叙述部分应与草图一致,内容应有输入条件(包括图样、数模、技术条件、工艺标准、说明书、零件供应状态表等) ,最终状态应符合设计文件或相关工艺文件的

3、要求。1.6 工艺规程中每一条要求、规定、数据、参数等都应有依据,没有依据的要经工艺组讨论通过。1.7 所有指令性文件必须贯彻:工艺指示单、指令性交接状态表、标准、 程序。当产品最终状态与设计图样不符合时,应在工艺规程封面状态表栏注明产品交付所依据的零件交接状态表或指令性状态表。中间工序状态表(包括单位内部发给下道工序的状态)不必放在工艺规程封面状态表栏,应在工艺规程封面补充说明处予以体现。1.8 状态协调:有状态要求的零组件,必须有状态表,并在工艺规程中明示,有状态要求且与图样最终状态不符的,必须在工艺规程中加以明确并贯彻。并且在有状态要求的工序及终检工序中体现“按XX状态表,尺寸不加工”等

4、内容享样。1.9 工装、刀量具、样板。所选用的专用工装、刀量具、样板应合理,图号或标准号应准确。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写注意事项2.1 封面2.1.1 种类。一般性规程Y/ 重要性规程Z/ 关键性规程G。2.1.2 零件名称。应与设计图样一致。2.1.3 加 工 路 线 。 按 工 艺 计 划 表 填 写 该 项 零 /组 件 的 加 工 路 线 。 格 式 为 1-12-37,XL-13 , XL-13-44-13-37 。 如该产品交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以“ /”相隔,例如 13-33/37 。2.1.4 成组下料。要求与规程内容一致。1 件以上的才是成组下料。不标单位,默认 mm 件。例

5、:45/3 ; 100X100/5。2.1.5 图号: 将该产品加工所依据的图纸都写全,特别是一些规程中引用的另一些图纸。 注意工艺规程编号001/002, 所引用的图纸都是900。 FZ1、 FZ2、 901/902应用的图纸为000。2.1.6 状态表。 当产品最终状态与工程图样要求不符合时,应在此栏目中输入所依据的零件交接状态表或指令性状态表编号; 否则, 应在此栏目输入 “无”。 包括指令性交接状态、零件使用单位提出的状态表、生产厂内部(零件与零件、零件与组件)提出的状态表。有状态要求的零组件,必须有状态表,并在工艺规程中明示, 有状态要求且与图样最终状态不符的,必须在工艺规程中加以明

6、确并贯彻。并且在有状态要求的工序及终检工序中体现“按XX状态表,尺寸不加工”等内容字样。2.1.7 图纸版次。有版次要求的图样,应输入图样版次。F 为“00”, H01 为 01(H01应一并写到版次栏内)。图纸换版必发更改单。2.1.8 图纸技术单。输入与该工艺规程有关的图样有效技术单编号;有版次要求时,将版次注在编号后面。2.1.9 图纸更改单。输入图样有效更改单编号;有版次要求时,将版次注在编号后面。其中图样上存在的发图单号可以写于更改单栏。如J11B、J11BS通用项,可将相关机型设计更改均记入规程首页。注意技术单经更改单更改后版次变化。以括号形式注于技术单后例如:J11B.6000.

7、B.000.000/J1 (00A)版次在技术单上有。一般J1 是 00A, J2 是 00B,J1 经更改单改过一回是00A1。2.1.10 工区:按厂内分工正确填写。1、 2、 3、 8、 9、 10。2.1.11 补充说明。当对加工、试验、安全操作、磁介子使用等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此栏目中加以说明,便于工艺文件齐全、统一。涉及外购锻件、铸件,将毛坯代号在补充说明中予以明确。41 热处理状态、14 滚丝、 45 插槽、19、 42 等单位的状态表号。数控介质编号等。2.1.12 工艺规程更改单。输入最新版次工艺规程更改单的生效批/架次;新编工艺规程不填此栏目。J8FR、 J11BS 机借用项

8、的工艺规程更改单编号分别按J8FR J11B机进行编制。当通用项零件涉及到工艺规程更改时,要在工艺规程首页和更改单上同时填写原机型及借用机型的有效批架次,在工艺规程的“补充说明”栏和更改单的“备注”栏内填写借用机型的有效批架次。2.1.13 工艺规程标记。关、 重件按程序要求加盖醒目 “关键件”或 “重要件”。J11B 飞机有重要功能附件控制文件, 有重要功能附件目录,J11BSJ15 等参照执行。 重要功能附件目录中产品顶级装配需加盖重要功能附件印章,次级装配无需加盖。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合格证。2.2 工艺规程内容2.2.1 工序号。 工步号应写在工序栏,首次编写时,工序号以5 或 10 进位

9、填写 ,如 5101520 。几个工序在同一页上时,工序间应至少留出三行空行。2.2.2 工步号。按单数编写,工步间留空行(方便加工步)。如因工装、设备等原因,一道工序需要由几个工步来完成时,可按“工序号工步号(单数) ”形式输入。例如第10 工序需由两个工步来完成则用“10-1 ”、 “ 10-3”形式输入。当增加工序(工步)时,可使用中间空号。2.2.3 工序(步)的名称。工序(步)名称统一、合理,车工、铣工、钳工、数控铳、链工、装配、试验,检验、分光、移交XX(XX秋砂、淬火、喷丸、振磨、振动强化、镀铬、镀镉、镀镉钛、硬阳极化、球磨、插槽、探伤、X光、磁力探伤、荧光检查、烧伤检查、消除应

10、力、热处理、喷漆、清洗、洗色) 。其后不用加工序例如“车工工序”。工序标记齐全,在代码栏中填写出相应码,系统中没有的,不要自行编制,易出现问题。2.2.4 工序内容。2.2.4.1 文字内容与图页内容一致。特别是一些留取余量区域,或多道工序共用草图的,必须表述清楚,不能由此产生歧义。在工序内容中,结合零件工装的压紧位置,单列一个工步说明零件装夹时的注意事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工步内容中尽可能说清楚。如果数控加工需要光刀的部位,要单列一个工步,单出一个程序,避免由工人手动调整切削参数及截程序段加工。工装、 设备、 刀量具。 输入本工序使用的专用工装、设备和刀量具的名称和编号。(通用设

11、备如无法确定机床型号,可只写出设备名称)。结合技术科出的工装标准校验块的相关规定,新提工装时,在不增加工装体积,与使用不发生干涩的前提下,校验块最好放在工装的左下角。在第一次校验的工序草图中说明校验块的三个方面作用。验证程序的编制要求按技术科的工装标准校验块的相关规定及板料标准校验块的相关规定中的程序编制要求及方法。并在工步中说明由操作者目视观察刀具验证结果。2.2.4.2 工装、设备、刀量具。输入本工序使用的专用工装、设备和刀量具的名称和编号。(通用设备如无法确定机床型号,可只写出设备名称)。2.2.4.3 试验料加工(试料应有单独规程,板材试料也可通过下料状态表形式由下料中心提供)。2.2

12、.4.4 引用图页号码正确。2.2.4.5 关键工序。必须有加工参数、重要或特殊检测工具,并有在合格证中记录的内容。2.2.4.6 数控加工工序。数控加工工序编制符合GLC11010-22C数控加工工序编制及程序命名的规定。2.2.4.7 工艺规程应有包装工序(不明确)。2.2.4.8 毛料检验工序应规范。(具体内容)2.2.4.9 按零件的标识文件,工艺规程应有标识工序。打标识应按图纸写出具体位置和内容( 如数模和图纸中无标识位置可在零件明显处示出标记位置 )。2.2.4.10 清洗工序应明确清洗介质(车间清洗时可明确介质,到22 清洗时规程不能控制外厂工序)。2.2.4.11单位、标点符号

13、应规范。2.2.4.12配套应该单独有工序(不应与清洗工序合)2.2.4.13 图纸要求标准为HB5300而现行标准为HB6103必须和设计协商要求设计改图,否则按图纸要求执行。2.2.4.14 尺寸按状态表加工的在尺寸后写状态表号。2.2.4.15 热处理移交工序将所带试料种类、数量等内容在移交工序中明确。2.3 工艺规程草图对于大型壁板类零件,建议草图尺寸标注可以简化,只标注几个典型尺寸即可,其他参照图纸检查;否则工作量太大;2.3.4 在工艺规程工序说明中,如果引用工艺草图表示,应注明“见草图X”。每个草图一般对应一道工序,并应在该工序结束的次页。数控粗加工引用的草图中, 允许标有代表性

14、的几处尺寸作为参考(缘条筋条各选几处尺寸,腹板可标深度尺寸及(用测厚仪检查)厚度尺寸)。数控精加工引用的草图,尺寸可根据需要标注 (对于易变形零件尺寸根据质量控制需要尽量标全), 原则上要标记缘条、腹板厚度,数控没铳到位的要标注清楚,包括下陷、R角等,数模上有的公差尺寸草图必须标注。2.3.5 。2.3.6 草图内容准确,正确反映加工流程,未加工内容不准出现在草图中。2.3.7 当零件加工与定位基准有关时,在工艺草图上要注明定位基准,至少使用工装或关键工序草图页必须标注明装夹方式(是装夹方式还是定位基准)。对于一般工艺规程,整本规程草图应统一标注定位、夹紧符号,否则都不标注。在加工某一区域时,

15、一般应使用一个固定基准,不要出现一个加工区域多个定位基准。2.3.8 共用草图余量内容必须明确。2.3.9 被加工表面用粗实线表示,非加工表面用细实线表示。(对于草图中被加工部位较少时适用,而对于草图中所有部位都加工时不适用,根据图示效果定粗细) 。2.3.10 草图按 GB/T 14692中规定的第一角画法绘制。粗糙度、尺寸、剖切、放大旋转等符号位置、方向按国标。虚线上不能标注尺寸。2.3.11 粗糙度符号正确,切削加工与无屑加工必须分清。草图页右上角粗糙度标注,图中无粗糙度符号不必写“其余”,否则需有“其余”字样。2.3.12 使用钻模加工的孔,明确定位尺寸等。2.3.13 两视图中心线不

16、能用一条表示。2.3.14 数控加工坐标系、原点等必须准确。2.3.15 按图样给定的标准或一些特殊文件执行的内容,可将文件编号在工艺内容和草图页中明确。2.3.16 装配中涉及加工内容的给出草图,加工区域尺寸、粗糙度。2.3.17 装配用或组合加工图中应标明零件图号。2.4 零件表、配套卡片2.4.4 组件工艺规程中零件表、配套卡片中的项目、数量应与设计图样细目单一致。2.4.5 工艺用保险丝、工艺堵塞、工艺用漆等不应出现在零件表、配套卡片中。3 工艺规程审签3.2 编制。工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编制日期按实际日期填写。3.3 校对。工艺室主任签字并注明日期。必须手写,编制日期按实际日期填写

17、。3.4 审校。对于关键性、重要性工艺规程由技术厂长在此栏目签字并注明日期;对于一般性工艺规程此栏目不签。3.5 审核。对于关键性、重要性工艺规程此栏目由主管工艺员签字并注明日期;对于一般性工艺规程,此栏目不签。3.6 审批。 对于关键性工艺规程,此栏目由工艺科科长签字并注明日期;对一般性、重要性工艺规程此栏目不签。3.7 批准。 一般性工艺规程由技术厂长在此栏签字并注明日期;重要性工艺规程由工艺科科长在此栏签字并注明日期;关键性工艺规程由总工艺师在此栏签 字并注明期。3.8 检验处。 关键性、 重要性工艺规程由检验处在此栏汇签,一般性工艺规程此栏目不签。对于关键工序的质量会签按GLC/J 5

18、1100-12 的要求执行。3.9 关键性、 重要性工艺规程除在正文首页进行审批和检验部门会签外,还要在具有关键工序的页次(包括草图页)进行审批。3.10 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在表面处理形成时,表面处理前加工工序形成的特性也应记录其实测值。4 工艺规程更改单4.2 写明批架次。参照2.1.124.3 更改说明中须写明更改前的内容与更改后的内容。4.4 对于全文换版的更改单,也应先写明更改内容。(内容更改是否可进行简单描述)5 工艺规程的评审5.2 关键性、重要性规程新发或换版,带评审表。更改涉及关键工序和关键工序所在草图页,对关重特性形成有影响的带评审表。5.3 更改除关键工序以外工序内容的不带

19、评审表。5.4 关键、重要工艺规程评审时,需附带编写依据。5.5 通用机型工艺规程的评审表经空、海 X审签。6 编制工艺规程中需注意的问题、6.1 共用工装既用于加工制造产品,又用来检查验收产品,集双重功能于一体,这样的工装称为共用工装。钻检夹等生产和检验共用工装在使用前要求校准(基本上是属于目视检查,具体见程序 GLC/J 11010-4A生产和检验共用工装检验前校准涉及检验前校准共用工装的工艺规程,应在共用工装行使检验功能的首道工序写明按GLC/J11010-4A程序要求校准工装。工艺员编制“校准共用工装目录”,并经如下审签:室主任校对、技术厂长审查、工艺科主管工艺员审校、工艺科主管科长审

20、批、总工艺师批准。 “校准共用工装目录”提供检验室一份。6.2 工艺规程更改与临时更改:工艺规程更改需考虑在制品和制成品。6.3 铸件不许校正。按冶金相关文件6.4 分光工序的安排问题,检验处发企业标准机械加工产品检验通用验收规定(Q/1AJY-4-2009)中有明确规定,第5.5条:”为防止错混料,需要时应在半成品检验前设置分光检验工序。 ”详见该企业标准。6.5 关于图纸中给出的形位公差检测问题。检测有无方法,采用检夹、量规、打表、测量机,其中对于工艺方法保证的,首件检、抽检。对于我厂自己无能力的,给计量处提目录。特别是关重件。6.6 镀覆状态协调问题:尺寸精度等镀前、镀后要求符合状态表和

21、表面处理选用规定对6789 级等轴或孔的精度要求。扣除镀层数量等按文件。GLC/J 51100-12C关键工序控制关键工序按以下原则和方法确定:按设计要求确定:即在本单位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工序。此类关键工序由各生产厂 (站) 工艺员自行确定。其中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在表面处理(如电镀、硬阳极化)形成时,其表面处理前加工工序和表面处理工序均应定为关键工序。必要时,涉及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在表面处理时形成的项目由零件厂以“目录”形式通知表面处理厂。新机型编制该目录,提醒表面处理车间最终尺寸精度由该单位形成。涉及关重件的尺寸是特性的要求我厂机加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也要求在关重要素控制合格证上记录实测结果。6.7 图样中有协调要求的要素,特别是孔的问题:按GLC 11500-7零件供应状态表的编制与管理(基于PDMS统)»执行。6.8 关键工序切削用量内容:6.8.1 按相关质量管理程序要求,关键工序须给定相关工艺参数。对于使用机床进行加工的关键工序,即形成关重特性的最后一刀加工要求给定相关工艺参数即切削用量。6.8.2 车工:要求填写转数(n) 、进给量(f) 、背吃刀量即切削深度(ap) 。6.8.3 铣工、 数控铣、 镗工: 要求填写转数( n) 、 进给速度 ( vf) 、 背吃刀量 ( ap)。6.8.4 磨工:由于存在平面磨、外圆(内孔)磨、无心磨、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