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大家惠济民_第1页
秦腔大家惠济民_第2页
秦腔大家惠济民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腔大家惠济民艺苑百卉盛, 常闻赞花声; 余敬三杯酒, 含泪祭园丁。年,我到高陵化民社学艺谋生,幸遇名师惠济民、曾建堂、张兴民、张秀民联袂启蒙,自此师生共聚一堂,亲如父子兄弟,相处十载,如影随行,走南闯北,甘苦与共。已在秦坛享有盛名的惠济民先生,那时才三十多岁。他精力充沛, 生气勃勃, 每天起早睡晚, 陪着学生摸、 爬、滚、打,言传身教。他像严父一样,谆谆告诫我们: “戏剧是塑造人物的艺术,你们将来要扮演传奇中所描写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要想演啥像啥,就必须掌握扮演各种角色的艺术手段。不把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训练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你们就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演员。 ”经过半年的基本功

2、训练,惠先生和其它三位老师,根据学员本身的条件和爱好,给我们五十多名同学分了行当。雷化文长相端庄,嗓音特好, 言行文雅, 为人内向, 惠先生让他主工正旦、小旦;赵化俗人碎年小,天真活泼,聪颖机敏,学啥像啥,惠先生让他主工以表演见长的小旦、花旦;我的禀性刚直、不苟言笑,被分到须生行;王育民、刘正民、候养民声音洪亮,扮像英俊, 主工文武小生; 薛恒国豹头环眼、 声似洪钟,主工铜锤、架子花脸(净) ;解新民骨瘦如柴、小巧玲珑,被分到文武丑行那时候,曾建民、张兴民、张秀民三位老师还要参加正常的演出工作,给学员排戏的任务,就由惠先生一人承担。他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慧眼独具地在生旦净末丑诸行当中,挑选出几位

3、他认为可以驾辕的学员担任主演,一本审玉宽就把雷化文、王育民、刘正民、候养民等主工生、旦的演员排红了。紧接着,惠先生又给我们排演五典坡前后本。赵化俗主演飘彩 、击掌、哄窑、别窑;雷化文主演探窑 、赶坡、葬粮、登殿;我与王育民、刘正民、候养民等主演薛平贵;薛恒国主演魏虎。此戏上演之后,竟然轰动了渭北高原,观众给赵化俗送了一个“虼蚤红”的绰号,又给薛恒国送了一个“活魏虎”的桂冠。惠先生亲眼看着我们这些新苗破土而出, 他却毫无骄喜、懈怠之色,他要求我们:除演出外,每天坚持三堂基本功训练,他事必躬亲,陪着我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如此十年如一日地往我们身上压担子: 比翼鸟、蝴蝶杯、夜光杯、济南案、铡美案、

4、双明珠、三滴血、游西湖、一字狱、大报仇、五仗原、大拜寿、七人贤、善事亭、清风亭、双和进京、义犬抚孤、裙边扫雪、玉虎坠、回荆州、杀狗、打芦花、三娘教子等数十本(折)剧目,在惠先生言传身教、反复推敲、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之下,先后红遍了三秦大地。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个演员要红,一出戏要红,不知要花费教练、 导演多少心血! 我们那班同学,除赵化俗一人天赋较高、学啥像啥外,其余同学悟性皆属一般,兼之,我们都是十二三岁学戏的大文盲,这就给惠先生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前后十数年,排戏几十本,每本每折都是惠先生先在案头精心筹划,后进练功场苦心琢磨的产物。开排之前,他像说书一样,给我们讲那些

5、戏的时代背景,讲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讲角色的典型性格。然后一字一句地给学生教 道白,一板一眼地给学生顺 唱腔,给学生教台位 ,一点一滴地谈体会 。道白,那一句要轻,那一字要重; 唱腔,那一个音符要宛转悠扬; 动作那一招要细腻, 那一式要粗犷;表情,那一笑要含蓄,那一哭要扩张无论生旦净丑末,都是惠先生自己先表演示范,后让学生照猫画虎、反复练习,一遍不成来十遍,十遍不成来百遍,他千遍万遍的教,学生千遍万遍的练,直到精熟无误之时,他又反复强调: “不要一味照搬、模仿,要根据自己对角色的体会, 不断地发展, 大胆地创造。 ”“发展、创造”四个字,说起来倒很容易,做起来实在困难!我们那班同学,能把惠先生

6、活灵活现的示范表演模仿得惟妙惟肖,并且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者唯有赵化俗一人有那灵气, 因此,惠先生对赵化俗特别喜爱,他为了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经常对我们说:“棉真聪明透顶、天赋极高,他对角色的体会和表演,比我要求的还好,你们都要好好的向他学习。 ”至于我们这些天资平庸的学生,费尽千辛万苦,总难达到先生所要求的那种艺术高度!这时候,惠先生的板子还蛮起作用。我的几十本(折)须生戏,雷化文、赵化俗、王育民、刘正民、候养民等人的几十本(折)生旦戏,就是在惠先生那种高标准、严要求,千锤百炼、 精雕细刻, 外加板子的敲打下,才同观众见面的。按理说,戏一上演,教练(导演)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然而,我们的惠先生却

7、不这样认为, 他像母亲关心婴儿那样,关心着自己呕心沥血排导出来的艺术作品。开演之前,他忙前忙后地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开演之后,他坐在武场面,从头至尾、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我们的演出。 惠先生看戏的表情,全然是随着演员的表演而 “表演”,确切的说: 他的“表演”比前台做戏的演员“更入戏” ,“更忘我”,使那些喜欢看戏的演职员工,经常隔着幕帘相互示意,欣赏他那看戏的“戏味”。时间一长,许多同事说他是“戏魔” 、“戏痴”、“戏疯子”、“戏呆子”!每场戏毕人散之时,同学们的心情就有点紧张。戏演的再好再红火,惠先生还是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你这里没唱对,那里没演好,这个表情不太自然,那个动作不像角色! 总之,我

8、们的演出, 几乎没有一场使他满意的。对于老师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虽然不敢吭声,心里有时也觉得很不高兴,惠先生好象从我们的表情上能看透我们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艺海无涯,学无至境。你们不要不高兴,在成绩面前,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咱们的这点匠人成就,和其它名家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哩! 老实说,即使咱们穷尽毕生精力,恐怕也难达到把戏演到尽如人意的那种程度”这些至理名言,我们当时听罢,大多似懂非懂;后来用之律己,确是受用无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当听人谈论伯乐相马的寓言时,不知怎的,总使我想起惠先生。惠先生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他识

9、人善用,比常人高出一筹。有一次,惠先生闲暇无事上街理发,在理发店碰见了剃头娃马振华,他从长相、身段、言谈、举止等方面,一眼就看出马振华是个做演员的好料子。理完发,惠先生便和老板商量,想要马振华去学戏。理发店老板见执意要人,就把马振华当学徒,花费他多少心血,耗费他多少钱财的话,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惠先生明知老板唯利是图,想趁机敲他的竹杠,却又不忍马振华投错行当,只得按照老板的要求, 自己掏腰包, 付清了马振华在理发店的学徒费用,把他带到“化民社”改行学艺。经过三、四年的艰苦训练,春闺考试、柜中缘、拾玉镯三出戏,就使马振华头角崭露、 光泽明媚。 后来,惠先生把马振华带到 “庄正社”,又给他传授打

10、金枝 、走雪山、闹金街等传统剧目,演出之后,竟使马振华声名大振,得了一个绰号“万人迷”的头衔。当他们二次回到“化民社”后, 七人贤、玉虎坠、杀狗、教子、双和进京、裙边扫雪等十几本戏更是越演越红, “化民社”及其四大台柱“雷、赵、马、刘”的名字,在广大观众中不胫而走,这“马”指的就是剃头娃马振华。 如果说,马振华曾是一匹驰骋秦坛的 “千里马”,那么,惠先生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相马“伯乐” ,假如他们不曾相遇,“万人迷”可能还是个剃头的。惠先生在“化民社”工作了十年有余,他排导了数十本(折)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培养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演员,遂使“化民社”享誉秦坛。年后,惠先生曾在“牖民社”、“益民社”、“晓钟社”担任导演和教练。 “牖民社”的冯改正、王义民, “活周仓”王景民(金科)“益民社”的王益民、袁兴民、何玉花、王明花、高登云、 “活周瑜”唐利民“晓钟社”的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