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明编辑:admin 时间:2009-1-17 20:30:00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 义的兴起, 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成 功,其最成功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最高 原则的又一追求 , 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需求, 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资本主义使人们摆脱封建枷锁和宗教禁锢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剥
2、削和压迫,这使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 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本质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 球的环境责任。生态社会主义由于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生态文 明也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 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
3、、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 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孰优孰劣,比的不是谁最能斗争,也不仅仅是生产力,还要比谁最公平公 正,谁最共同富裕,谁最有道德文化,谁最能可持续发展,谁最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谁最能使社会更加 和谐。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 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虽然现阶段生态社会主义的 理论和实践仍然相对单薄,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确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想象空间, 是对科学社会主
4、义的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经济危机是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华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西方环境思潮兴起四十年得出一个普遍规律,即环境问题是先由技术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进而又上 升为政治问题,最终将会是一个文化伦理问题。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其实是美国式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危 机,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危机。受“不借钱过日子”这一传统文化熏陶的华人群体总体来说受损害 比较小,这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多少年来, 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 仅就生态层面讲,由于中国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转移不出去, 本身的资源环境人口的国情又支撑不起。这次全球经济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只
5、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基础比西方差,再走下去不仅影响世界和谐,还会造成内部不和 谐。所以,这次危机是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即将人视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和中心,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 类无限欲望的对象。事实上,人的欲望可以无限,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既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的无限扩 张,也不能满足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西方工业文明在 300 年间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财富, 几乎等于传统社会的总和,但也消耗了亿万年的自然储备,带来了不可克服的经济危机和全球生态危机。文明总是在不断进化的。西方工业文明把人类带出农耕文明,做
6、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但它也必将走向历 史的尽头。时代正在召唤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全面和谐的生态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生态智慧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暴露出来的内在困境,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东方、转 向中国。世界不少文明古国,都曾有兴盛一时的文明,但终因破坏了自然,文明也就到了尽头。中华民族 之所以能够独自延续生存到今天,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环境文化惊人地 吻合,我们的文化理念蕴含着更加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伦理与制度充满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 的生活方式实践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华传统文
7、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即 中庸之“中”、和谐之“和”、包容之“容”。这套文化体系不仅有伦理准则,更有一系列政治制度与生 活实践。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 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度”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 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体现了 中华传统的伟大。以此精神为基础,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医学养生、棋艺茶道,无不展现着 人与自然的亲合关系,无不表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
8、无不浸润着天地人文的和谐美感。中华传统文明在生态方面更能进行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从思维方式到道德伦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本质区别可谓一览无遗。西方在不断地切分,越 分越细;中华则不断地求合,越合越强。西方有机械主义自然观,中华则有中和有机自然观;西方有人文 主义伦理观,中华则有和谐生态伦理观;西方有二元对立进化论,中华则有天道人道融通论。东西方文明在几千年前惊人相似的同时崛起,又在几千年后惊人相似的同时会师在生态文明的平台上。中华传统文明虽然是在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更能够进行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在 生态方面。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
9、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 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启 示性和借鉴意义。中国已经同时具备提前跨入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极大 地解放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 国民财富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这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一个承载千年道统的政治民族最终屹立于世界东方, 这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基础;充满生态智慧的中华道统在现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这是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人类三期文明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技术与医药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妆品行业个性化定制化妆品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机器人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环保行业可降解材料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前景展望报告
- 商场人员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天津市2025天津市机关后勤事务服务中心分支机构天津市迎宾馆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开区2025天津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用劳务派遣制用工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2025内蒙古兴安盟事业单位专项人才引进1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乐山市2025上半年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赴成都中医药大学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7人公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 2024年国考真题及答案
- 人音版小学音乐《法国号》示范说课稿课件
- 成吉思汗课件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 2024上海高考英语句子翻译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TS 206-2-2023 水运工程桩基施工规范
- 培养自我控制力意志力培养和自我discipline1
- 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模板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