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培训试题及答案1.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C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答案】【解析】从讲解信息中的“春秋时期”、“办教育”等信息课得知此人是孔子,他的政治主张应该是让君主爱惜子民,实行德政。选B。2. 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 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A .黄帝B .孔子C .孟子D .司马迁【答案】B【解析】 孔子

2、字仲尼,杏坛指学校,这里指的是孔子教育家的身份,因此选B3. 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 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A. 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 偏爱某些学生C .有教无类D .因材施教【答案】D【解析】孔子的各个学生风格各异,孔子为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道理和学问,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4. 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所说的是“对社会发展贡献大”,而不是对学生自身,所以只有A

3、项是对社会的意义,其他三项都是老师的教学方 法,学生的学习方法。5. 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C. 他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答案】C【解析】孔子兴办私学,招收的大多是平民子弟6. 以下对孔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A.孔子是中国史上伟大的教育家B.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C .孔子名丘、字仲尼D. 孔子生于战国时期【答案】D【解析】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为春秋末期出生。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

4、完成7. 根据提示,说出他是孔子的哪位学生? 他是最早的儒商 他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中最富有的弟子 他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 孔子死后,他守了六年的丧。A .子路B .子贡C .颜回D .曾子【答案】B【解析】 可回放课程,或查资料了解一下子贡的事迹。8.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A .子路B .曾子C .颜回D .子夏【答案】C【解析】 孔子欣赏颜回的好学、讲仁义,颜回被认为是他最得意的弟子。9“韦编三绝”成语中的主角是谁?A .司马迁B .孔子C .孔子的学生颜回D .阮籍【答案】B【解析】 史记中记载,孔子“晚年喜读易经”,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

5、 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 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10. 论语属于下列那种文章体式?A .纪传体B .语录体C .国别体【答案】B【解析】 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论语记载 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因此为语录体散文。11. 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魏晋名士风度?A .清谈B .饮酒C .服药D .作诗【答案】D【解析】 魏晋名士风度包括清谈、饮酒、服药和隐逸。12. 世说新语德行第九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

6、死矣, 子可去r巨伯曰:“远来相 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 所行邪r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 男子,而 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 相谓曰:“吾辈无义之 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 全。F列选项中对“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道义被打败了而我活了 下来,这是我荀巨伯该做的啊!B .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打败道义而谋求生存,这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啊!C.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这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吗?D

7、.我远道而来看见你,你却命令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这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吗?【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视:探望;败义:败坏道义。同时注意最后一句话是属于反问,表到的是否定 意思:我不会这样做。13.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 先君 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 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U j。F列

8、关于上述故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孔文举是李元礼的亲戚。B. 在座的宾客并不认可孔文举关于他是李元礼亲戚的解释。C. 陈韪小的时候跟孔文举一样是个聪明的孩子。D. 陈韪本来想讽刺孔文举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出息, 结果却自取其辱。【答案】D【解析】 根据文意,D项正确,陈韪被孔文举借自己说出去的话所调侃。14.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十二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 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 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 迁顽民于洛

9、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F列关于“蔡洪赴洛”故事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蔡洪虽然是亡国之民,但是却很有才华,善于应变。B .洛阳人不知道蔡洪可以凭借什么才能去参加这次举荐所以就 询问他。C.蔡洪最后的话是反讽洛阳人:难道你这么顽劣的原因就是因 为你是殷朝遗民吗?D.蔡洪并不认为圣贤诞生的地方一定要有固定的场所。【答案】B【解析】 洛阳人认为他是个亡国之民,所以数落他,认为他没有资格参加这次举荐。15. 世说新语政事第一、二两则: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仲弓 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 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陈仲弓为太丘长

10、,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主簿 曰:“贼大,宜先按讨。”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F列对于陈仲弓治理太丘的故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陈仲弓下令杀了撒谎请假的那个官吏,因为他觉得那个官吏 谎称母亲生病而要求请假是不忠不 孝的大罪。B. 陈仲弓认为即使狱吏拷问出撒谎请假的官吏有其他的罪行, 也不会比这个谎称母亲生病而要求 请假的罪名大。C. 陈仲弓做太丘县令时,有强盗抢劫财务杀了人,主管者想要 抓捕盗贼,请陈仲弓前去帮忙。D. 陈仲弓决定先处理生了孩子不肯养育的案子,因为他觉得骨 肉相残比劫财杀人还严重。【答案】C【解析】 陈仲弓做太丘县令时,

11、有强盗抢劫财务杀了人,主管者已经抓捕了盗贼,请陈仲弓前去处理。16. 世说新语政事第九、十两则: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王曰:“文王之囿, 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 惜!”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 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阅读上面两则故事,思考下列关于王安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A. 王安期按照纲纪处罚了偷鱼的小官,因为这水池里的鱼是公 家的,不能随便动。B. 王安期没有追究偷鱼小官的过错,因为古代文王的院囿尚且 与百姓共同享用,何况小小池中之 鱼。C. 那个违反宵禁的人不是故意而为之,只是因为

12、在老师家学习 到很晚,所以才很晚回家。D. 王安期之所以放过这个违反宵禁的读书人,是因为他觉得处 罚这样用功的读书人不符合治理的 根本。【答案】A【解析】“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中的“纲纪”指的是负责此案的官员。17. 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第三则,指出下列翻译中有误的一 项: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 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A .称旨:符合心意B .曳著:拉到C .须臾:过了很久D.复有:又有【答案】C【解析】须臾:过了一会儿。18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

13、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对于上面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 .郑玄家的奴婢知识匮乏,不怎么读书。B. 奴婢之所以被郑玄处罚,是因为其做了违背主人心意的事。C. 犯错的奴婢没有被鞭棍所打,而是被罚站在泥水当中。D .奴婢引用诗经当中的“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来委婉地 表达自己的委屈。【答案】A【解析】 原文说道:郑玄家奴婢皆读书。19指出对下列加粗字翻译有误的一项: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14、r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日期。B.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日中:日到中天,中午。C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抛弃。D .友人惭,下车引之弓I:招引;拉。【答案】A【解析】期:约定时间20.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r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关于上面这则

15、故事,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了在中午的时候一同出行。B. 到了中午,友人没有来到,于是陈太丘不等友人先行离去。C. 友人到后看见陈太丘已经离去,于是把气出在元方头上,还 对子骂父。D. 元方看见友人下车,为了避免愤怒的友人伤害自己,他头也 不回地逃回家门之内。【答案】D【解析】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是因为友人无礼无信。21. 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A. 四海之内皆兄弟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答案】B【解析】B选项出自孟子22. 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A .每篇的主题B. 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C .每篇第一章

16、的主题D. 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答案】B【解析】无,参照原文即可。23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 书”的是哪部著作大学道德经礼记楚辞【答案】A【解析】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4. 下列作品不属于“五经”的是A .诗经B .尚书C .春秋D .史记【答案】D【解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2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 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案】D【解析】“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是指要多从他

17、人身上学习,获得启发。对应的应该是几个人一起走,总有能成为我老师的人。”26. 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经常)B .不亦说乎(通“悦”,喜悦)C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D.不亦君子乎(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答案】A【解析】应翻译为“按时”27. 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B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 正。C. 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让他们改正。【答案】B【解析】注意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善于向他人学习,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所以,他看到别人的缺点,是自己改正,而不是要 求别人改正。28. 以下对“温故而知新”理解错误的是A.从温习过去的知识中可以得到新知识。B .“温故”是重温过去走过的路,“知新”是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的。C. “故”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D .“新”指未来怎么样和未来怎么办。【答案】【解析】这句话指具体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知识方面2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B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