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4年9月第22卷第3期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 l o f T aiy uan U niver sity of T echnolog 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楚永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是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政府职能残缺、融资体制障碍等。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模型,验证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影响。据此,文章提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保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设计。
2、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 062.6;F 30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0403-0017-04一、引言农村公共物品是指满足范围不同的农村居民生产、消费的,具有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的各类物质或服务产品,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不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致使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饮水难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缺乏等等,不仅会降低农民生活质量,加重农民负担,而且会成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
3、增长的重大障碍,并最终影响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于“三农”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理论界较多的是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税费体制改革及农民负担等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以及农民对公共物品需求与消费角度研究的则比较少。深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于消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障碍,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民奔小康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脱节,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从供给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匮乏,并远远低于城市的供给水平。首先,从国家财
4、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出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的绝对量从1991年的34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691亿元,但实际上财政用于支农的比例在整体上却呈现下滑的趋势(见图1;从国 图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资料来源: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家财政支农结构上看,当前财政支农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等项(见表1,其中“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主要是用于各级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事业费开支,这些名义上属于支农支出,实际上大部分却流向了城市,农X 收稿日期:2004-03-26作者简介:楚永生
5、(1970-,男,山东菏泽人,聊城大学副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产业组织理论。业投入的“非农化”现象非常严重。据估计,农业投资中实际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支出仅占一半左右。国家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支出比例过低和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匮乏或不足。表119852001年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亿元年份合计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费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支出农业基本建设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1985153.62101.04 1.9512.9037.737.66 1989265.94197.12 2.4815.7050.649.42 1990307.8422
6、1.76 3.1116.2666.719.98 1991347.57243.55 2.9325.6075.4910.26 1992376.02269.04 3.0018.9885.0010.05 1993440.45323.42 3.0019.0395.009.49 1994532.98399.70 3.0023.28107.009.20 1995574.93430.22 3.0031.71110.008.43 1996700.43510.07 4.9443.91141.518.82 1997766.39560.77 5.4840.36159.788.83 19981156.76626.029
7、.1458.90460.7010.69 19991085.76677.469.1342.17357.008.23 20001231.54766.899.7840.41414.467.75 20011456.73917.9610.2847.68480.817.7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其次,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城乡之间差距明显。据统计,2001年农村小学总经费733.4亿元,生均经费为900元;城市和县镇小学经费540.6亿元,生均经费为4015元。城市小学生教育经费人均占有量是农村占有量4.44倍。城乡教师配备,农村小学师生比为23:1,城市小学为19:1。1再次,从农村公
8、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水平分析,城乡差距更为明显。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限于城市,基本上还没有延伸到农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2001年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倒数第4位。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占15%,主要为城市居民,而近85%的农村居民没有医疗卫生保障。2002年,城市失业保险率已达71.7%,农村几乎为零。2最后,从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看,其供给水平已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据调查,全国仅有1/3的乡镇具有供水站,83%的村民不能饮用自来水。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电价尤为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5倍。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13%的村庄不通公路,53%的村
9、庄还不通电话。尽管有93%的村庄能接收到电视信号,但普遍存在信号微弱,电视节目少,画面模糊或者甚至收不到节目。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1999年对18796个农户所作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增加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尤其是电网改造、卫星接收设施、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等,将会推动农村对家用电器产品消费,能促进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匮乏或不足,其原因在于制度性障碍。(1城乡“二元供给体制”¹障碍。农村公共物品基本上由农村集体供给,而城市由政府供给,这种供给制度的直接结果是投资来源和投资量不同,从而形成供给的历史性差异。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农村公共物品集体供给
10、已随集体经济的基本退出而逐步丧失,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具体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相当部分是通过集资或摊派建设的,基础教育的经费也是通过地方收费解决的,农村公共医疗事业几十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农村社会保障至今尚未启动。(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障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一直沿袭“自上而下”3供给决策机制,成本分摊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物质成本由乡镇的制度外收入“三提五统”及“一事一议”的各项临时收费、摊派来分担;二是人力成本则是由农民的义务劳动来补偿。这种供给决策机制不能真正反映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状况。(3融资体制障碍。我国金融总政策仍然体现“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局面。随
11、着中国农18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¹农村公共物品的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是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后被广泛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发达城市工业经济和乡村落后的农业经济并存的经济格局。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对农村、农民的信贷减少,甚至缺失;而农村信用社贷款条件苛刻,农民很难从信用社取得贷款。相反,农民存入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流入城市。国家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逐年减少,使公共物品供给缺乏资金来源。(4各级政府职能角色“越位”、“错位”、“缺位”问题。“政府掏钱办企业,老百姓掏钱办教育”4是政府角色“
12、越位”、“错位”、“缺位”的鲜明写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理应由政府来提供,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角色的权限不清,造成真正提供者职能的缺失,影响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一般来说,农村公共物品按用途可划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大类。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治理、农村道路和公共性运输工具、部分大中型农用机械设备、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等;农村非生产性公共物品包括基础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电网、自来水设施、卫星接收设施、邮电通讯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行政服务、治安等。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满足农
13、村公共物品需求的行为,其供给水平最终决定农村公共物品固定资产存量,也由此决定农民对公共物品的消费水平。从公共物品消费与私人产品消费和生产的相关性上看,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与个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具有正相关性,或者有替代性。减少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就意味着增加对私人产品的消费,或者是降低个人私人产品的生产量。更进一步来说,公共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可以降低私人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私人的收益水平。5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而非生产性公共物品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对农民收入长期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14、。º假定农业总产值为Y ,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为x 1(亿元,农业流动资金为x 2(亿元,农业劳动力为x 3(万人,技术进步率为x 4(%,成灾率为x 5(%,L 为其他因素。采用C -D 生产函数模型的对数形式来测算生产性公共物品(以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作参数的供给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6则C -D 生产函数可表示为:ln Y =a 0+a 1õln(x 1+a 2õln(x 2+a 3õln(x 3+a 4x 4+a 5x 5+L .利用上述C-D 生产函数,对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下述模型:ln Y =10.31+0.64ln(x 1+0.48ln(x
15、2- 1.21ln(x 3+0.12x 4+0.00089x 5.(3.95(3.95(0.21R 2=0.99,D .W =1.56.从上述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生产性公共物供给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出弹性系数为0.64»,即每增加1元的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64元。不仅如此,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长期性发挥作用的特征。这样,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不仅具有短期边际收入效应,而且具有长期边际收入效应。中国学者(朱晶,2003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投入替代与私人成本下降的实证研究证明,每年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将会不断提高粮食
16、生产的单位产量以及总产量,并使单位私人投入成本下降。如果科研投入每年增加5%,到2020年,小麦、玉米、水稻在增产的同时私人平均成本将比1998年分别下降8.1%、4.2%和2.9%;如果科研投入每年增加10%,不仅增产更多,同时私人平均成本下降更多,分别为15%、8.9%和6.5%。因此,增加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如农业科研、水利设施以及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投入,生产者可以在私人物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或者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必须投入的私人成本,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粮食的价格、农业税收和提留以及非农收入等。假定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其
17、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考虑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决定农民对公共物19第3期楚永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¹º»我国学者李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公共物品在农户收入的贡献率是0.465,可能使用数据与数据处理上作者有所差异,可参见农村公共基础投资效益的数量分析载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非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难以量化,这里不作为分析的重点。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农村公共物品种类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标准,这里采用的划分标准便于下文的模型分析。品的实际消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农民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足,由此导致农
18、民收入水平达不到潜在收入水平。用图2来表示:Q 纵轴代表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量,Y 横轴代表农民的收入水平。OM 是从原点出发的45°射线,农村实际公共物品总供给曲线为S 0,由此决定农民实际总收入为Y 0。由于存在供给不足,缺口为S 0S e ,故无法达到潜在的收入水平Y e ,因而,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总供给可 以提高农民收入总水平。图2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量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关系四、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农村公共物品的特性、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决定了政府的制度安排在其供给上起着主导性作用。7制度安排合理与否对其有效供给和达到结构优化起到重要影响。从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消
19、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性障碍,形成一个完善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融资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是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渠道。1.深化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规范乡镇预算收支制度。一是合理确定农村税收,建立科学、公平、合理、规范的农村新税制;二是建立起新的有利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制度,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政策性提供转变为制度性提供。此外,费改税后,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之和的20%被作为农业税附加替代了村提留,资金实行乡管村用,这一资金的使用上需要予以规范,杜绝干部贪污行为和资金的滥用。2.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分担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范围,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事权
20、决定财权的原则,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和范围。凡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物品,则应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而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物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者共同提供。3.加快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于落后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转移支付。加强地区之间财政能力的平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体系中予以统筹考虑,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大致均衡的公共物品,维护社会公民平等的生存权。4.调整财政和国债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变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
21、纯公共物品全部纳入国家预算支出范围,同时为农村公共物品发行国债。增加国债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数量和比重,使农村能够获得较多财政资金,为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提供资金保障。5.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制度,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通过公共物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体制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短缺的必由之路。6.改革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通过推行村民自治,逐步使农民能够通过投票来表达对公共物品需求的意愿。引入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可以使农村推行的“村务公开、财政公开、民主理
22、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以保证公共资源或公共物品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杜绝贪污浪费的发生。参考文献:1叶兴庆.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4,(1:14-18.协调发展,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10-14.度J.南开经济研究,1998,(1:15-20.的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37-41.5岳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东社会科学,2004,(1:84-87.6罗光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双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2,(8:101-103.7李建国.论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N
23、 .光明日报,2004-03-23(理论版.(下转第47页20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长和发展的崛起,是一种希望能找到给邻国和世界带来好处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一个稳定的因素、发展的因素、和平的因素。参考文献:1张剑荆.中国的崛起是一场革命J.南风窗,2004,(3:19.选择N.解放军报,2004-03-29(11.3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96. 4P·帕拉梅斯瓦兰:中国军事力量增强引起美国担忧Z.法新社华盛顿2004年4月24日电.转引自美国军界涌动“中国军事新威胁论”N.参考消息,2004-04-27(
24、1.5程恭让.分别夷夏儒家传统面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心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6:13-19.6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N.环球时报,2004-02-27(15.7时殷弘.中西伦理传统与当代国际干涉J.学术界,2000,(4:63-75.8徐坚.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04,(2:6.9吕磊.美国的新保守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76.10刘小彪.唱衰中国的背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00.11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60.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nt
25、erpretation of China's Peaceful RiseWANG M eng(Institute o f Middle Eastern N orthw est Univer sity,X i'an shaanx i710069Abstract:The theory of China's peaceful r ise has thr ee far-reaching related implications:T he “rise”reveals greater ex pectation for China's futur e fro m the la
26、w of histor ical development;T he “peaceful”,as an attr ibute of r ise,derives fro m the rev iew and summarization of cultural interco urse;T he theory of peaceful rise w ill have been being a new g uideline o f China's diplomacy in the21st century.Its pro fundity indicates the changes of contem
27、 por ar y 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 logy:fro m g rievance to placidity,from timidity to self-confidence,from passiveness to initiative.Key words:China's peaceful rise;civ ilization inter course;China's diplomacy(编辑:彭希京(上接第20页An Analysis a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Public Goods andIncome in the CountrysideCHU Yong-sheng(Dep ar 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 orthw est University,X ian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报告(业主版)
- 杭州佩隆箱包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呼和浩特市中医院护理科研资源整合考核
- 赤峰市人民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与长期管理考核
- 2025年中国氯化镉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绥化市人民医院颈淋巴结清扫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伊春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冠状动脉介入准入资格理论考试题库
- 中国橡胶促进剂M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双鸭山市中医院护理质量根本原因分析考核
- 中国镉镍蓄电池项目创业计划书
- 配电箱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钢结构桥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前景趋势报告
- 2025年国企财务招聘笔试题和答案(基础知识测试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供应商分级管理办法
- 污水处理站安全管理制度
- 危重症例护理查房:妊娠剧吐合并重度低钾血症患者安全补钾及多学科协作实践
- 广州小升初密考数学试卷
- 赠送公司股权协议书范本
- 医院清洗服务方案-清洗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完整流程
- 装修款代替房租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