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生不息的K线(待续) 原创 2015-7-31 13:20:45 字号:大 中 小 K线图,它主宰着我们账户数字的变化,牵涉着我们个人及家庭财富的增减,每一次交易,都犹如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有刺激、有欢喜、有悲怆五味杂陈,同时,它也教会我们保持“敬畏”之心。对于这样一副图,你是否和我一样,心中怀有种种疑问,比如:是什么力量,主宰着K线永不停息的波动?资金吗,国家救市似乎都显得力不从心,何况所谓的主力呢。K线走势看上去有些混乱,但又不是杂乱无章,时常觉得有和谐之美,其背后有规律可循吗?或许你有
2、更多的疑问,需要得到解答,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探究K线的秘密。“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从老子道德经的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就像是万物发源的根源一样。同样,K线也离不开道,它也受“道”的支配,不能脱离“道”自成一体。回顾下,我们长期接触及使用的,都是来自西方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更像是K线的影子,始终未能解释K线本质的东西。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关注和研究中国道家学说的原因,这和当下的国学热也不无关系。循着这个思路,我们继续从“道”的角度去寻觅K线运行的规律。系辞传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构成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跟,相感替换,随道
3、而变,生生不息,用周敦颐的话说,“(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K线,亦是分阴阳、涨跌、上下,由阴阳二种元素构成,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波动起伏犹如前行的波浪。我们的问题就在这里,希望探究K线本质的东西,从道的角度讲,K线也是由阴阳构成,那么研究道家思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既然我们了解了阴阳,那么阴阳是如何作用于市场的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我们先解读此句的含义,前者“反”包括三层含义,分别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以及返回原点。物极必反和循环往复很好理解,字如其意。而返回原点大有妙处,暂埋下伏笔,后面重点解读。后者“弱”是指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以至于我们感知不到它的
4、存在。比如一波上涨行情,往往不是波澜壮阔的,而是阴阳交替缓缓向前推行。此文,我们重点是要了解,探究K线的本源,可以从道、阴阳的层面着手研究。“顺势而为”这个概念,几乎为每一个交易者所熟知,不知何时深深根植于投资者的心田,并被奉为圭臬,作为交易准则。对于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理念,你是否深信不疑?有怀疑过它的表述准确性吗?或者认可其有正确的一面,但有失偏颇。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探究下它背后蕴藏的逻辑。我们先审视下“顺势而为”这个概念本身,其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涉及到“势”的概念,注意这里仅仅只谈到“势”,事实上我们经常讲形势如何如何,那么“势”和“形势”是一回事吗?第二层含义比较好理解,就是“顺势
5、”。问题就在这里,“顺势”到底顺的什么势,“势”与“形”有何关系,搞不明白这个,怎么可以做到“顺势”呢?至此,我们看一看古人如何论述“形”与“势”的。“形”与“势”在孙子兵法中有经典的论述:“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让极高处的水库决堤一样,这是强大军事实力的表现,“形”即实力与布局。“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态势,如同在极高处的山上滚下圆石,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就是势。孙子指出致胜之道,一靠形或实力,一靠势或实力的有效展开。接下来再看下,风水学的开山之作葬书是如何论述“形”与“势”的。“势与形顺者
6、,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葬书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为形。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所结的静态形是顺的,即是说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逆,则主凶。“形”与“势”在兵法及风水学中被用作指导思想,其地位举足轻重,意义非凡。在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形”与“势”是何关系,有什么实际的运用价值呢?从兵法和葬书来看,此“形”非彼“形”,不是大家常规意义上理解的形状、外形之类的,而是可以转化为“势”的形。从唯物辩证法来讲,“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势隐于形中,形展于势上。寓动于静形,化静作动势。形是
7、力量的储备,表现为未动之静;势是力量的运用,表现为即动之威。正可谓,“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表面上看去风轻水静,一旦决堤如洪水猛兽,此形虽然看起不显山露水,但它波涛暗涌藏势于胸。“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圆石看似安静却如箭在弦上,一旦滚落其势不可挡,此势之所以看起威猛无比,是因为它暗藏危险的形。结合K线图,我们再看一看“形与势”是如何体现的。先回顾下查尔斯·道(美)创立的道氏理论,它几乎为每一位投资者所熟知,即使你没听说过,但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道氏理论判断趋势,画支撑位和压力位。道氏理论是这样定义趋势的,只要下一个上涨的水准超过前一个高点,而每一个次级的下跌其波底都较前一个
8、下跌的波底高,主要趋势是上升的,这被称为多头趋势;相反地,当每一个中级下跌将价位带到更低的水准,而接着的反弹高点不超过前面弹升的高点,主要趋势是下跌的,这被称为下跌趋势。在道氏理论基础上,后经江恩继续发展为“三日图”,尔后洛氏霍克继续完善,发展为一套交易体系“洛氏霍克交易法”,这据查尔斯·道1902去世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三位大师级前辈在探索K线的规律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竭力寻找K线的“形”与“势”,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对于道氏理论为代表的结构法,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与应用,不过通常对其认知仅仅停留在表层,我们非常有必要探究结构法背后的“形”与
9、“势”,如此我们方能真正体会到结构法的高明之处。而对于形势的辩证,鲜有像葬书这样全面且精辟的论述,我们采用其观点剖析K线的形与势,探究其是如何运作的。“远为势、近为形,势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 什么是形呢?每一个山川、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所具有的形状都是特定的地形;每一次价格拉升、回调、整理所形成的平台结构都是K线的形。什么是势呢?当这些山川、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构成了我国绵延起伏西高东低的地形,这就是地势;当一个又一个的平台结构不断抬升或降低构成上涨或下跌的形,这就是K线的势。形与势,即近与远、小与大、局部与整体、细节与轮廓等关系,两者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势如根本,形如
10、蕊英。英华则实固,根远则干荣”,此句非常鲜明的阐述了势与形的关系。那么势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形者势之积,势者形之崇。 势之积,犹积气成天,积形成势也。”从这里可以看出,积形成势,通俗讲势是由形累积的。以K线来说,结构平台的抬升推动了价格的持续上涨,进而形成了涨势,反之形成跌势。“势”成之后如何成“形”呢?“来势为本,住形为末,形乘势来”,形乘势来,涨势又推动价格上扬,继而形成上涨的“形”。势与形,如一对阴阳,相反相生,循环往复。简单的说,“积形成势”,形的累积构成了势,“势如根本”,成势方能立足,“形乘势来”,势又推动形的构成。当然,势与形相生相乘,须臾不能离开,引用原句是“形以势得
11、,无形而势,势之突兀;无势而形,形之诡忒。”这些思辨性,即属阴阳之道,也属哲学范畴。本文主要继承了道家哲学,从“道”的角度去阐述K线涨跌的内在逻辑。谈到这里,不得不提索罗斯的“反射理论”,他的逻辑主要是基于“人的认知偏向与市场”这两种元素,并引入正反馈和负反馈加以论证,他主要倾向心理学角度的思辨性。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里谈论的形与势,是出于道的层面、哲学的层面论述,主要为引入后面的技术做铺垫。K线的骨架-结构法与关键K线(一) 原创 2015-9-14 16:06:29 字号:大 中 小无论是生活
12、还是交易,我们时常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处境,往往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不能通览全局。尽管我们主观上不希望这样,可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就像人类存在认知缺陷,虽无法改变,不过接受和承认这一点,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不再那么傲慢,自以为是,可以让我们懂得谦逊的力量,变得豁达大度,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个人知识的局限,不断学习,打开思维,放眼全局,从自身突破改善现状。对于K线图来说,如果我们想看清它的走势,就不能停留在浅层的均线和指标上面,而应该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角度去寻找解决之道。本文主要谈的是K线图的结构骨架。为何要讲这一点呢?我们都知道,一棵树,它是由根、干、枝和叶组成,一幢
13、楼,它是由梁、板、柱和墙构成,知道树和楼的结构,就可以看清树和楼的轮廓与面貌。同样,倘若我们可以知道K线的结构,相对就比较容易看清市场的走势。是否存在这样的结构呢,如果存在,那就非结构法与关键K线莫属了,这也是资本市场问世以来前辈们苦苦寻觅找到的答案。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下结构法与关键K线。结构法关于结构法,其实在前文K线的源动力:形与势中已经提到过,它是经由道氏理论的创始人查尔斯·道,三日图的提出者威廉·江恩,洛氏霍克结构法的创立者JoeRoss先生等几代人的发展,可谓是万法归一,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此过程历时100多年之久,其间探索的艰辛便无从可知了。结构法的重要性,除作
14、为K线骨架的重要部分外,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明白,就是市场需要定义。譬如,人们发明经纬度,用来给地球定位,然后又运用GPS卫星和接收终端进行定位及导航,自从有了导航,妈妈再也不担心你迷路了。回想以前,在没有指南针和导航出现以前,交通的便利性可窥探一般。导航之所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定位,因为它是立足点,是核心。市场也一样,也需要定位,如果没有对K线定位,我们一样迷茫,现实中很多投资者正处于迷茫中,并且无法摆脱这种状态,更坏的结果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如果可以对K线进行定义,情景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定义K线图是图形分析的基石,是立足点,有了它就有更多延续的可能性,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
15、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看清市场,包括市场的趋势,当前所处位置及预期下一步走势等等。事实上,好的交易是建立在对市场正确且客观的认识之上,脱离对市场的认知谈其它,都没有实质的意义。如果我们希望改变交易的现状,客观的认知市场这一步,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接下来我们了解下结构法,这里主要讲洛氏结构。对于洛氏结构,在洛氏霍克交易法一书中已经有详细的注解,建议大家在学习结构法之前可以翻阅此书。而对于洛氏结构的看法,我认为有必要向大家进行简要的说明,以免在学习中陷入不必要的麻烦。洛氏结构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用来定义K线,明确趋势的开始、延续及结束,还可以明确区间概念,以发现支撑位和压力位。当然它作为K
16、线的基本结构,还有更广的延伸应用,这个在后面会讲。不过呢,每一项技术都只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有效,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不可求全责备。还有一点,洛氏霍克交易法一书将洛氏结构的形讲的过于具体,学习过程中容易让人执于具体的形,深陷其中。道德经有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合乎道的东西,如水一样,有形似无形,无形似有形,结构法的大用就体现在这里。对多数投资者来说,往往会偏执于有形的东西,比如喜欢具体的买卖信号,而对于无形的东西却容易茫然失措。我们要明白,这里是资本市场,价格走势如水如道,突破有形无形的心理障碍,我们方好上升另外一个层次。对于洛氏结构,我们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而是
17、取其大象大形。那么,洛氏结构到底是怎么定义K线图呢?它由什么组成呢?从图1洛氏结构图解中可以看出,它由A点、B点及RH与RRH结构组成,其中A定义为K线上涨趋势的起涨点,B定义为K线上涨趋势的结束点,RH/RRH结构是在趋势中因价格波动形成的K线高低点组成,两者总是成对出现,说明一下,这里定义的RRH结构指的是与RH结构相对应的高低点,而不仅仅是JoeRoss先生特指的反洛氏霍克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K线的高低点都能被定义。结合我长期对结构法的研究及使用体会,我认为洛氏结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结构平台和RH结构,其中结构平台是指整理区间的压力平台和支撑平台。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JoeRoss
18、先生谈到的1-2-3结构都可以看作结构平台,即使日线级别难以判断出区间平台,不过在小时K线中基本都可以找到,另外,30分钟及15分钟K线图的结构对于判断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参照。图1 洛氏结构图解而对于洛氏结构,它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定义趋势、明确趋势。用JoeRoss先生话说,“洛氏霍克结构只形成于趋势市场中,或者说趋势开始后才有洛氏霍克结构。”说到洛氏结构可以用来明确趋势,我们或许有疑问,洛氏结构对于判断趋势真的有效吗?是的,因为洛氏霍克结构它本身并不是主观的判断趋势,而是客观的定义趋势,它只是在市场趋势出现之后,做出客观的描述。无论怎样定义趋势,一旦趋势被定义,总是会形成洛氏霍克
19、结构,从而进一步形成趋势。而随后的每一个洛氏霍克结构只是对趋势的再确认,直到趋势走到尽头。我们需要想明白的是,趋势需要明确的定义,我们才好明确趋势的始终。很多时候,市场趋势展开了,我们还在那里犹豫不决,市场趋势结束了,我们还在那里抱有幻想,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对趋势的不明确引起的,市场趋势需要明确清晰的定义。那么,洛氏霍克结构又是怎么用来判断趋势呢?简洁一点就是,当突破结构平台压力时,就意味着即将展开一轮上涨趋势,这里即被定义为上涨行情的起涨点,比如图1中的A点,不过需要进一步确认。当价格跌破最后一个RRH结构点时,就意味着此轮上涨行情即将可能结束,比如图1中的B点,当然也需要进一步确认。在上涨行
20、情的起涨点和结束点之前,特点是后面每一个RRH结构点都高于其前一个RRH结构点,中间这一波就被定义为上涨行情,定义下跌行情道理一样。这就是洛氏结构定义趋势最基本的形态。洛氏结构在这里用来描述趋势,其实它更像是描述波动的高低点,如水波一样随波而动,近乎道,这也是后面可以与道相结合的原因,在后面还要重点讲述。在时间周期运用上,虽然适用K线各周期,但仍有主次主次之分,结合我的经验来讲,判断大级别趋势,以日线为主。判断大势中的小势,以15分钟为主,辅以30分钟和60分钟。交易策略涉及更小的周期,以5分钟为主,股指也可以1分钟辅助。当然,不同的交易者涉及到的投资周期会有所区别,但对于趋势的判断,日K线结
21、构的意义不可替代。对于结构法的发现,它的意义不亚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它们都产生同一个时代,每天为我们所用却不知。价值投资理论侧重点是阴极则阳生,反射理论侧重点是阳极则阴生,其中还包括从投资者与市场反馈的心理层面解读市场运行规律,这也好解释巴菲特为何喜欢抄价值底,索罗斯喜欢做空的缘由了。结构法则是遵循“反,道之动也”,从道的角度解释阴阳相反相生的运行轨迹,它包括阴极阳生、阴阳相成、阳极阴生的整个过程。对于投机客而言,我们相信势的存在,最大的疑惑就是如何跟随势,结构法及随后的理论可以解答我们的问题。K线的骨架-结构法与关键K线(二)待续 原创 2015-9-23 8
22、:16:45 字号:大 中 小关键K线讲到K线的骨架(包括结构法和关键K线),前面简要介绍了结构法,这里再引入关键K线这一概念。什么是关键K线呢?关键K线是指标志趋势发生变化或延续趋势的某根K线。这里是指上涨趋势中的大阳线和跳空的阳线,下跌趋势中的大阴线和跳空的阴线,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大阳线和大阴线都是关键K线,只是关键K线会在这些K线中产生。究竟什么样的K线可能会成为关键K线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个概念共振。共振是物理学概念,是指当物体所受激励的外来频率与物体本身的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的现象
23、。共振不仅在物理学上运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像我们家中经常使用的微波炉,食物中的水分子的振动频率与微波大致相同,微波炉加热食品时,炉内产生很强的振荡电磁场,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受迫振荡,发生共振,将电磁辐射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食物的温度迅速升高。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一队拿破仑士兵迈着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法国昂热市一座大桥,因步伐频率与桥的固有频率相近,引起桥梁共振,振幅超过桥身的安全限度,造成了桥塌人亡事故。有关共振的案例很多,比如弦乐中的共鸣箱、无线电中的电谐振、医疗中的核磁共振等等。上述这些案例,主要涉及物理学层面,运用范围比较局限,但其仅限于此吗
24、?其实共振的概念,就是同频共振,理解到这一层面,共振可以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属于共振范畴,意思是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可谓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源于人的气场能否与他人发生共振。像前文谈到的形与势,“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这是势与形的共振,当两者同频共振时,“往吉,无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天助自助者,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勇敢前行,当两者相向而行时,“宜静宜守,动则多咎”,在这种情况下停止所为则可化凶为吉,因为这样就不会犯灾触难。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什么样的K线可能会成为关键K线呢?共振的时候,就是说当结构平台与关键K线同时发生的时候,因为共振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爆发出了最强大的力量,此种力量强大到可以扭转势或强化势的地步。举例来说,图2中的关键K线下破结构支撑平台,关键K线的出现与结构平台的破坏同时发生,不但结束了2006-2007两年的大牛市,而且成功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废气治理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长期照护师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合同范本融资项目知识产权质押合同
- 2025年职业技能认证跨境培训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报告
- 压敏电阻器制造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还款合同样本
- 烟草制品转运设备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月考试题库加答案
- 妊娠期高血压考核试题(含答案)
- 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生殖医学伦理考试试题(附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2.5 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利用方式
- 建材销售购销合同范本
- 《火灾调查 第2版》 课件 第5-7章 火灾调查分析、放火火灾调查、电气火灾调查
- 加油加气站 反恐防范重点目标档案 范例2024
- 潮牌产品商业计划书
- 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2022版
- 混龄教育及带班技巧培训
- Q∕GDW 1480-2015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洪泽县LED道路照明及智慧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 储能柜质保协议
- 教学课件 《自动化制造系统(第4版)》张根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