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 (1)病原:在园林植物生态系中,病害的发生可能受到一个因素或者两个以上因素的作用,直接导致园林植物病毒发生的因素。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病原菌。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是传染性的,因此称作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不适于园林植物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如营养物质,水分过多或过少,温度过低过高,光照强弱,有毒物质。凡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都无侵染性,也称生理
2、病害。(2)诱因:非直接致病的因素2感病植物:易受病原侵染的植物,对寄生生物来说称寄住3环境: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必须存在病原物和寄主植物 ,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非传染性病害也是环境条件,由于某种因子的不适宜超出了植物的适应能力4病变:寄生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在生理,解剖,形态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 生理病变:感病植物生理机能上的异常变化 呼吸蒸腾作用 组织病变:内部组织结构上的异常变化 叶绿素减少增加 形态病变:外部形态变化 肿瘤,丛枝,小叶,黄化5症状:园林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侵染后,其外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是内部发生病变的结果,是病状和病症的总称。6病状:寄主植物受病变后本身所表现的
3、不正常变化。 (1)变色 褪绿:黄化 花叶 褪绿: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叶片均匀变为淡绿或黄绿色 黄化:叶片全发黄,营养贫乏失调 病毒病害 和植原体病害 花叶:叶绿素形成不均匀,而使叶片颜色深浅不匀 (2)坏死 园林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根茎叶果受害部位不同表现不同症状 斑点:(叶片 果实 种子)局部坏死 腐烂:各种器官均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汁组织更易。由于真菌或细菌侵染植物细胞和组织后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使组织解体。 溃疡:(枝干皮层 木质部)形成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常被愈伤组织包围。树干上多年生的大型溃疡,其周围愈伤组织逐年被破坏又逐年生出新的愈伤组织,使局部肿大,称为癌肿 (3)萎焉
4、或枯萎 园林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枝叶萎垂的现象。有生理性(土壤水分过少,高温过强蒸发)和病理性之分(病原物从植物根部或干部侵入维束管组织,使水分的输导受阻,不可逆) (4)畸形 植物病后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而造成的形态异常(肿瘤 从枝 变形) 肿瘤 根干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肿瘤 从枝 植物的主侧枝顶芽被抑制侧芽受刺激而提早发育或发生许多不定芽,枝条的节间变短,叶片变小,枝叶密集成扫帚状 变形 植物受害器官肿大,皱缩,枝条带化失去原来的形状 (5)流脂或流胶 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7.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病部的各种结构特征(病原物经过寄主体内的生长发育后,在园林植物体表
5、出现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特征) 粉霉状物 锈状物 膜状物或线状物,颗粒状物 伞状物及马蹄状物 胶状物(溢脓)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原真菌一 真菌的基本形态 是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也不含维管束组织。营养体大多是丝状物,少数为单细胞。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型。典型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真菌是一种多态型生物,其生长发育过程先经过营养阶段,后进行繁殖产生各类孢子。(一)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由纤细的丝状体构 成,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菌丝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聚集在一起,菌丝的集合体称为菌丝体(一般分散的)。吸器:有些专性寄生真菌
6、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形成特殊的营养吸收结构。(渗透压作用)疏丝组织:菌丝体组成比较疏松。拟薄壁组织:菌丝体组成比较紧密。菌核:内层为疏丝组织,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形状多圆,黑色,质地坚硬(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环境适宜时可萌发生成菌丝体或直接生成繁殖结构)菌索:内层为疏丝组织,外层为拟薄壁组织。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平行交织相互集结成绳索状。外形如同根。(可抵抗不良环境,且有助于远距离侵染寄主和摄取养分)子座:致密的营养组织,形似坐垫。(形成产孢结构,同时具备提供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菌膜:菌丝体交织成的颜色或深或浅的存在于腐朽裂缝中的片状物。(二)真菌的繁殖体 1无性繁殖
7、及其孢子类型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产生于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由孢子梗顶端膨大而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随风飞散。游动孢子:产生于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由菌丝或孢子梗顶端膨大而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借水游动。分生孢子: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脱落。(开口盘状或杯状的分生孢子盘;近球形具孔口的分生孢子器)粉孢子:菌丝细胞分隔处收缩而形成的近圆形的链状孢子。芽孢子:从一个细胞生芽开始。当芽长到一定大小脱离母细胞或与母细胞相连而形成的孢子。厚垣孢子:有些真菌菌丝的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厚壁的休眠孢子,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适宜又萌发形成菌丝。 (2
8、)有性孢子及其孢子类型 有性孢子:真菌的有性生殖是指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三个过程阶段) 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结合而成。 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顶端融合成一个细胞,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形成二倍体厚壁孢子 子囊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结合而成。 担孢子:高等真菌的双核菌丝顶端发育成棒状的担子,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生成4个单倍体细胞核,并在担子上生成4个小梗,4个核分别进入4个小梗中,最后在小梗顶端形成4个外生孢子。二 真菌的生活史三 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五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无性阶段有游动孢子,有性阶段有
9、卵孢子 鞭毛菌亚门;(白锈菌,疫霉属 孢囊分化不显著)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无性阶段无游动孢子,有性阶段有接合孢子 接合菌亚门;(根霉属菌丝发达,有分枝)营养体多为有隔菌丝,有性阶段有子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核菌;白粉菌无需治疗)营养体多为有隔菌丝,有性阶段有胆孢子 担子菌亚门;(锈菌:五种不同孢子 锈孢子器及锈孢子 夏孢子堆及夏孢子 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担子及担孢子)无性阶段无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未知有性阶段 半知菌亚门;四 真菌的生理和生态吗 异养生物五 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原细菌一 园林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1形态 细菌很小,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园林病原细菌都是
10、杆状,都能游动,其体外生有丝状鞭毛(特殊蛋白质构成)。 2结构 细胞壁 细胞壁外围绕一层黏液状物质,其厚薄不等。厚的黏质层称为荚膜。园林病原细菌不明显。细胞壁内事半透明性的细胞质膜,成分是水,蛋白质和类脂质,多糖类。是能量代谢的场所(不同于真核细胞是在线粒体上)。 细胞核成分是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 3繁殖 裂殖二 细菌的分类和主要类群属名形状鞭毛革兰氏症状侵入途径寄主内分布假单胞杆菌属杆状束生 极鞭阴性叶斑 萎焉 肿瘤以自然孔口为主薄壁细胞组织,维管束组织黄单胞杆菌属杆状束生 极鞭阴性叶斑 叶枯以自然孔口为主薄壁细胞组织土壤杆菌属杆状周生(14)阴性瘤肿 畸形伤口薄壁细胞组织欧氏杆菌属杆状周生(
11、多根)阴性萎焉 腐烂伤口维管束组织,薄壁细胞组织棒形杆菌属棒形或不规则大多无阳性萎焉伤口维管束组织三 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1 斑点2 腐烂3 枯萎4 畸形5 溃疡四 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和防治特点1 传播途径:雨水是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 侵染来源:种子 土壤 病株残余 杂草 昆虫介体第三节园林植物病原病毒和植原体一 病毒: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中完成自身复 制的一个或一套基因组核酸分子。(主要成分核酸和蛋白质)特点:症状类型:变色 坏死 畸形系统侵染:绝大多数植物病毒病害是系统侵染的。病毒能由侵入点扩展至全株,而表现全株症状,以叶片、嫩枝表现的
12、最为明显,有时也表现在果实上,常造成种子带毒,特别是花粉带毒。潜伏侵染:病毒侵入寄主体内暂时潜伏不动,等条件具备时才活动引起植物发病。受到病毒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物称作带毒者。隐症现象:(环境条件有时对病毒病害的症状有抑制或增强作用。)由于环境条件的关系,使病植物暂时不表现明显的症状,甚至原来已表现的症状也会暂时消失。交叉保护:两种有一定关系的病毒,如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侵染一种植物,这两个株系在植物体内就会发生干扰作用。最明显的干扰作用是交叉保护,即先侵染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病毒的侵染,但通常是指同一病毒两个株系间,致病力弱的株系诱发对强毒株的抗性。二 植原体形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
13、间,是一种原核生物结构: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但有单位膜(两层蛋白质 一层脂肪)。成分: 细胞内含有大量脱氧核糖核酸繁殖:二分裂、芽植、形成小体后释放。 (典型的菌落是荷包蛋状)病状:丛枝、黄化、畸形三 病毒病和植原体的区分四 病毒和植原体病害的防治第四节园林植物病原线虫第五节寄生性种子植物一 寄生性植物:种子植物大多为自养生物,其中有少数因缺乏叶绿素或某种器官的退化而成为异养的寄生生物,寄生在其他植物的枝、干和根上引起病害,这类种子植物称为寄生性植物。半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分,但无真正的根,以吸根伸入寄主木质部,与寄主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的水分和无机盐。全寄生性种子
14、植物:无叶,或叶片退化无足够叶绿素,不能光合作用,也无根,以吸根伸入寄主木质部,与寄主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类群: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列当科第六节其他侵染性病原二 类立克次氏体的主要性状1 细胞壁 有坚实的有时呈波纹状的细胞壁2 形态 呈杆状3 生长与繁殖 在一般细菌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以二均分裂方式繁殖。4 敏感性 对青霉素、四环素族的抗生素敏感5 存在部位 感病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第七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一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的类型(一)(二)(三) 中毒 1.空气污染与烟害(SO2 HCL CL2 HF O3 H2S NO2)二 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诊断1 化学诊
15、断和药物治疗试验2 人工诱发试验3 指示植物鉴定法第三章: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致病性与致病机理一 寄生性和致病性的概念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上寄生,并可获得营养的能力。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上寄生而产生的一种破坏作用,是引起病害的能力。寄生物都具有寄生性但并不一定都具致病性。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称为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二 寄生性程度 活养寄生物(寄主组织死亡就不能生存) 半活养寄生物 死养生物三 寄生性的专化1 变种 是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只有微小的区别,只特异性的寄生在一定寄生植物上2 专化型 是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
16、无差别但对寄主植物不同种的致病性不同,而形成的专化类型。3 生理小种 在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生理、生化、病理特别是致病力上有差异的生物型(生理小种只能侵染一定的植物品种)四 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变异五 病原物的致病机理(一) 酶的作用 病菌分解的各种敏不但可以造成植物表皮和细胞壁的降解,还可以使细胞的内含 物降解,成为病菌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二) 毒素的作用 (三) 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病原菌可以通过产生生长调节物质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起到致病作用(四) 多糖类化合物 识别 阻塞输导组织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抗病性及抗病机制一 植物抗病性的分类按照寄主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质分:抗病 避病 耐病按照病原和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市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芜湖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计量光学滤光片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火车模型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湖南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公开招聘教师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瑞昌市部分市直事业单位公开考选工作人员【17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承德滦平县卫生健康局和滦平县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海南澄迈县专职社区工作者招聘以(第4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校园招聘教师24人(辽宁师范大学专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河南许昌市公安局招聘看护队员230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中证金融研究院招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含答案)
- 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短视频营销策略研究
- 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方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Home Sweet Home教案
- 城镇住宅建设调查技术实施方案
- 渔民安全培训课件
- 时空数据建模与预测算法-洞察阐释
- 汽车电路原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长江引航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压力性损伤的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