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单片机的风能密度测试仪郭莉琳(浙江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系0802班 浙江 杭州 310000)摘要: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枯竭问题日益紧迫,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得到广泛重视。其中,风能的利用成为一个时髦课题。尽管目前风能技术效率低下且普及率不高,但它仍被看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大量投入使用。该测试仪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对风能密度进行监测的简单设计,以AT-89C51为内核,配以频率电压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程控放大器、RAM、显示器和其他辅助硬件电路,通过对从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风能密度的显示功能。电路结构简单

2、易操作。关键词:风能密度;单片机;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Wind energy density tester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Guo Lilin(Class 0802, Colleg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strument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0, Zhejiang)Abstract: Recently as environmenta

3、l problems caused by vast harnessing of traditional fossil fuel such as petrol, gas and coal, related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deple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pressing, exploration 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thus draw great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Among them, wind energy, despite of its lo

4、w efficiency as well as far less than available to all, is popular and believed to be largely put into use in the future. The simple design of this tester based on SCM(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used to examine the wind energy density with a AT-89C51 microprocessor core as the main control to dea

5、l with the signal of wind velocity,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from each sensor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FVC(Frequency-to-Voltage Converter),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PGA(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RAM, monitor and other ancillary hardware circuit.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

6、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Key words: wind energy density; SCM; wind velocity sensor; atmospheric pressure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EEACC:引言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储量非常巨大,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重要形式。风能观测是风能利用的基础。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

7、观测用来进行风能资源的评估,调查该地每年刮风的时间长短和强度,风能观测的具体因子有风速、风向、风能密度和湍流度。风能监测仪器应尽量采用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且省级气象部门能检测维修的气象设备,应尽量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性能稳定的器材来构成电源、通信及数据储存等辅助设备。 1.风能密度的定义和计算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即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v3W/m2 W瞬时风能密度 (W/m2)空气密度(kg/m3)v瞬时风速(m/s)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对于那些不能使风能转换装置如风力发电机启动或运行的风速,

8、例如03米的低速风不能使风机启动,而超过风机运行高速风有将会给风机带来破坏,我们在计算测量中要滤除,最后用所得的平均风速求出的风能密度称之为有效风能密度。2.风能密度测试仪的总体设计要想测出风能密度,必须测出实时的空气密度和风速。空气密度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m/M)RTp大气压强 (Pa)V气体体积(m3)n气体分子物质的量(mol)R J/(mol·k)T热力学温度 (K)m气体质量 (kg)M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空气取29*10-3 kg/mol)= m/V所以=pM/RT pM v3/RT W/m2kpv3/T W/m2其中 k= M /R1.74*10-3

9、可见空气密度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气压p和气温T得到,气压p用一个压阻式气压传感器转换为电压信号,气温T由一个温度传感器转为电压信号;风速采用叶轮光电风速传感器测量,该传感器主要由叶轮、旋转盘光电耦合器组成,将被测风速转化为脉冲频率信号输出,用FVC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这样,p、T、v信号通过程控放大器用多通道采集ADC输入CPU,由CPU分别进行数字滤波和相应数据计算处理后,实时输出显示,另外,CPU还要扩展一个外部RAM,用来存储采集到的信号,以便记忆输出平均风能密度。外部RAM显示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FVCADCCPU程控放大器vpT总体设计框图设计风速传感器与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图1

10、风速传感器与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光传感器与一个旋转风速计叶轮一起工作,提供与风速成正比的频率:FW=10 Hz/(m/s)。再经过由比较器、单稳态定时器、积分器和恒流源构成的FVC转换为电压信号。单稳态定时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控制模拟开关接地,恒流源不向积分电容充电;单输出为高电平时,开关接向积分电路,充电。Vo=-fRfIRtw气压传感器电路利用集成电路的扩散工艺,把硼杂质掺入硅片而形成力敏电桥制成桥式硅压阻器件。桥式硅压阻器件受到力的作用后,电阻率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效应称为压阻效应。本设计采用ic-sensors1210型桥式硅压阻器件作为温度传感器,双列直插封装结构,有0-50摄氏度的温度

11、补偿,参照温度25摄氏度,性能可靠,低功耗,激励电流为1.5mA。图2 气压传感器电路电路中C为去耦电容,运放A为电压跟随器,起阻抗变换作用,D为稳压二极管,稳定电压为1.5V,使得传感器输入电流为1.5mA。气温传感器电路根据气温信号的特性,采用由BURR-BROWN公司生产的XTR105温度传感器,利用铂电阻的温度特性制成,自带传感器激励源和内置线性化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调试方便,测温范围广,精度高,传输距离远。XTR105外形程控放大器电路本设计采用LH0084单片集成程控式仪用放大器,高速、高精度,输入阻抗1011,共模抑制比70dB。其内部电路由可变增益输入级、输出级、译码器和开关驱动器以及电阻网络等部分组成。图4 程控放大器电路采用+-15V供电电源,电源用0.01uF和0.1uF的电容并联退耦。芯片的14、15、16管脚接来自单片机的数字信号,从而经过译码开关驱动器选择增益。设计流程图是否上电复位定时器初始化5ms中断采集风速信号数字滤波立方运算送入RAM延时5ms采集气压信号送入RAM延时5ms采集气温信号送入RAM输出瞬时风能密度计算kpv3/T送入RAM保存将当前值送显示输出将若干个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