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和填空题1. 1 mol非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即Joule-Thomson实验)压力自p1降低到p2,下列何者为零 ( b) U; H; S; G;。2.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 b)。 ; ; 。3. 1 mol、300K、100 kPa的理想气体, 在外压恒定为10 kPa条件下,体积等温膨胀为原来的10倍,此过程的( d )。 0; 19.1 J; 5743 J; 5743 J。DST= nR ln(p1/p2)= nR ln(10)= 19.1448 J/K , DG=DHTDS=TDS=-5743.5 J4. p 压力下,2 mol、90的H2O(l)与1 mol、20的
2、H2O(l)在一绝热器中混合,此过程( a )。; ; d.不能判断的符号。5. 某纯物质的液体凝固时,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则该液体的凝固点随压力升高而( b )a. 升高; b. 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其变化。6. 298 K和101.325 kPa下,若把Pb和Cu(CH3COO)2的反应安排在电池中以可逆的方式进行。系统作出电功91.84 kJ,同时电池吸热213.6 kJ。则(d):a. U0,S0; b. U0,S0; c. U0,S0; d. U0,S0。DG=-91.84 kJ , Qr,m=213.6 kJ=TDS , DU=DG+TDS-D(pV)0 凝聚相的
3、D(pV)很小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一等温不可逆压缩过程,则有(C):a. S0; b. S0; c. S0; d. 无法判断S的正负。8. 封闭系统中时的等温等压化学反应,可用( C )式来计算系统的熵变。 ; ; ; 9. 在300K时,5mol的理想气体经恒温可逆膨胀,其体积由1dm3增加到10dm3,则S是 A ; a. 11.51R; b. 11.51R; c. 2.303R; d. 2.303R;。10. 1mol 373、101.325kPa水经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K、101.325kPa下水蒸气:恒温可逆蒸发,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功和热的关系为 A 。a W Q ; b W
4、 W,Q Q ; c WW,QQ ;d W W,Q Q 11. 1mol 液体苯在298K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同时放热3264kJmol-1,则其燃烧焓为 D 。a 3268 kJmol-1 b 3264 kJmol-1 c 3264 kJmol-1 d 3268 kJmol-1C6H6(l) + 7.5 O2(g)= 6 CO2(g) + 3H2O(l) , DVg 。13.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B 。a U = QV; b W = nRT ln(p2 / p1); cU = Q + W; d H = U + pV 14. 对于2H2 +O
5、2 =2H2O反应,反应进度等于1mol 表示 B 。a 有1mol 水生成; b. 完成了一个单位的化学反应;c. 完成了两个单位的化学反应; d. 指单位时间内生成了1mol 水。15. 在温度T时,反应C2H5OH (l) + 3O2(g) 2CO2 (g) + 3H2O(l)的rHm与rUm的关系为 B 。a rHm rUm; b rHm rUm; c rHm = rUm; d 无法确定。16. U/T2 ; 17. DrVm 18. 1 mol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压力自p1降低到p2,此过程的A ,=或,=,0、G0、S0、G无法判断 ;(3) 在0 、101.325 kPa下水结成冰
6、的相变过程 U0、H0、S (填写)。35. 在下列表示式中哪一个属于化学势的正确表示式(d)。(A) (B) (C) (D) 36. 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和H2S(g)达成平衡,其组分数C=(2)。37. A、B可形成完全互溶系统,在一定温度下,若 ,则当此二组分构成的混合液处于气液平衡时 D 。 (A) (B) (C) = (D) 均可能38.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通过相图可以确定一定条件下系统由几相构成 (B)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 (C)相图可表示出达到相平衡所需的时间长短 (D)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数量多少39. NH4HS
7、(s)部分分解成NH3(g)和H2S(g)达成平衡,其组分数C=(1 )。40. NaHCO3(s)部分分解为Na2CO3(s),H2O(g)和CO2(g)达成平衡,下列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表述正确的是( A )。(A) C=2, P=3, F=1 (B) C=3, P=4, F=1 (C) C=3, P=3, F=2 (D) C=2, P=2, F=2 抽真空选A,不抽真空选C41. 已知298K时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00 kPa,液体B的饱和蒸汽压为50 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C): (A) 1/3 (B) 1/2 (C)
8、2/3 (D) 142. A和B能生成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则A和B的T - x图中有 1 个低共熔点。43. 固熔体为 1 相。44. 一定温度下二元理想液态混合物中,若纯B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纯A的,则当增大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系统压力 C。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不一定45. 恒温恒压下,在A与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B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6. 在苯中加入苯甲酸后,测得苯的凝固点降低值,已知苯的凝固点降低系数,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bB=DTf/Kf=0.05
9、 mol/kg)。47. 冬季下雪时,通常要在路面上撒盐,所利用的物理化学的原理是( 稀溶液中析出固态纯溶剂时凝固点下降 )。48. 水的化学势为,水蒸汽的化学势为,在101.325 kPa,100条件下 = (填写)。49. 在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溶剂中溶解时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则当A和B的(气相平衡)压力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A,B量的关系为(b): (A)A的量大于B的量 (B)A的量小于B的量 (C)A的量等于B的量 (D)A的量和B的量无法比较50. 向溶剂中加入某溶质,形成稀溶液,则其沸点比纯溶剂的( d )。(A)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10、; (D) 无法判断51 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b)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 (c)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d)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组成52 A、B两液体混合物在T-x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 b 。 (a) 正偏差 (b) 负偏差 (c) 没偏差 (d) 无规则53 在200平衡时有48.5%的分解,而300平衡时有97% 的分解,则反应是 a 反应。 a.吸热 b.放热 c.无热效应54 恒T、p下化学反应,可用 b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 55 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阳极移动,表明 ( c )。(a)
11、胶粒带正电 (b) 胶团的扩散层带负电 (c) 胶团的扩散层带正电 (d) 电位相对与溶液本体为正值56 0.012 dm-3 0.02 moldm-3的NaCl溶液和0.1 dm-3 0.005 moldm-1的AgNO3溶液混合制得的溶胶电泳时,胶粒的移动方向是( c )。 (a) 不移动 (b) 向正极 (c) 向负极 (d) 不能确定57 在一定量的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其聚沉能力顺序为( b )。 (a)AlCl3 ZnSO4 KCl (b) KCl ZnSO4 AlCl3 (c) ZnSO4 KCl AlCl3 (d) KCl AlCl3 ZnSO458
12、 将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5的水中,测得毛细管内液体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若不考虑毛细管半径的变化,则h1_h2。59 液滴愈小其饱和蒸气压愈 大 。60 空气中肥皂泡的附加压力p= 4 g / r。61 水能完全润湿洁净玻璃,而Hg不能,现将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管内液面将_上升_,当毛细管插入Hg中,管内液面将_下降_。 (填 上升,下降,不变)62 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不同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表面张力也越_大_,固体物质一般要比液体物质更_大_的表面张力。63 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 a 的改变而改变。a 系统组成 b. 标准态 c 浓度表示方法 d. 化学反应计量式中的计量
13、系数64.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等电学性质均与 扩散层与胶粒 或者 固液两相 间的相对移动有关,故统称为电动现象。65. 合成氨反应N2(g)+3 H2(g) 2 NH3(g)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系统温度、总压不变(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d 。 a. b. c. d. 66. 反应 为负值, 当此反应达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则 C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67. 溶胶基本特征之一是 ( D )。 (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系统 (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系统 (c)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系统 (d)
14、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系统68. 处在溶液中的带电固体表面的固液界面层内形成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 B )。 (a) 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 (b) 滑动面处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 (c) 紧密层与扩散层分界处与溶液体间的电势差69. 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电解质( C )的聚沉能力最强。(a) K3Fe(CN)6 (b) MgSO4 (c) FeCl370. 直径0.01的球型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 D ),已知其表面张力为0.025 Nm-1。 (a) 5 Pa (b) 10 Pa ( c) 15 Pa (d ) 20 Pa71. 相同温度及压力下,一定体积的水分散
15、成小水滴,性质不变的是( D ) 。 (a) 总表面吉布斯函数 (b) 比表面 (c) 液面下附加压力 (d) 表面张力72. 一定温度下,凹液面的饱和蒸气压 ( C ) 水平液面的饱和蒸气压。(a) 等于 (b) 高于 (c) 低于 (d) 高于或低于73. 如图(1)所示,已知水能润湿毛细管,油则不能,若增加油层的量 (深度h ),则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h ( C ) (a) 愈小 (b) 愈大 (c) 不变 (d)无法判断74. 玻璃弯管两端有两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如图9所示,若开启玻璃管中间的活塞,使两端肥皂泡相通,则 ( A ) 。(a) 大气泡变大, 小气泡变小 (b) 大气泡变
16、小, 小气泡变大 (c) 无变化 (d)无法判断75. 某化学反应0, 则 B 。 1, 且随T而 1, 且随T而 1, 且随T而 1, 且随T而76. 对于胶体粒子,电势梯度愈大,粒子带电愈多,粒子体积愈小,介质粘度愈小,电泳速度愈 大 。(填写 大、小) 77. MgO(s) + Cl2(g)=MgCl2+0.5 O2(g) 达平衡后,增加总压(视为理想气体),则 c 。 a. b. c. d. 78. 化学反应等温式,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将改变, c 。 a.都随之改变 b.都不变 c.变,不变 d.79. 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电解质( C )的聚沉能力最强。(a) K3Fe
17、(CN)6 (b) MgSO4 (c) FeCl380. 将0.2dm3 0.01moldm-3的KCl溶液和0.2dm3 0.05moldm-3的AgNO3混合以制备溶胶,该溶胶的胶团表达式为 AgClmnAg+(n-x)NO3-x+xNO3- 。81. 憎液溶胶是热力学 不稳定 系统,能暂时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 稳定_系统。82. 封闭在钟罩内的大小液滴的变化趋势是 ( b )。(a) 小的变大, 大的变小 (b) 小的变小, 大的变大 (c) 大小液滴变为半径相等为止 (d) 不发生变化83. 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72.8 mNm-1, 汞的表面张力483 mN
18、m-1,而汞和水的表面张力376 mNm-1,则水 ( 能 ) 在汞的表面铺展开。(a) 能 (b) 不能 (c) 不确定单位面积上 DG=gH2O-Hg + gH2O-air - gHg-air=376+72.8-483=-34.2 J/m2 b=1/760q=bp/(1+bp)=0.5 = p=760 Pa85. 已知水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活度a关系为 = 0-Aln(1+Ba), 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 A与B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 ( c )。(a) (b) (c) (d) G=86. 溶液表面层对溶质发生吸附,当cB (表面浓度) cB,0 (本体浓度),则 ( a )。(a) 称为正
19、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 (b) 称为正吸附,溶液表面张力不变 (c) 称为负吸附,溶液表面张力增加 ( d) 称为负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87. 某气相反应当A与B投料比不同时M在平衡混合物中的浓度不同,其中A与B投料比为时, b 。a. A的转化率最大 b. M在平衡混合物中的浓度最大c. M平衡产量最大 d. A在平衡混合物中浓度最小88. 丁达尔效应是光的 散射 作用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_4 _次方成反比,与粒子的数浓度成正比。89. 已知25时,及水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是0.00501和0.01294。则该温度下离子的 0.01294-0.00501=0.007
20、93 。90 电池a. 与b. Hg|Hg2Cl2(s)|KCl(aKCl)|Cl2(g,pCl2)|Pt,其中 b 电动势与氯离子浓度无关91. 的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则其离子平均活度 0.013 ;离子强度I= 0.06 mol/kg 。92.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和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5 。Lm=k/C , k=G/Kcell =1/RKcell , Lm(1): Lm(2)=1/R1c1: 1/R2c2 =93. 电池在298K 时,E=1.015V,当电池可逆放电386库仑的电量时,则其反应进度变(z=2) Q/zF= mol, 吉布斯
21、函数变 -zFE-QE= J。 94. 电池应该用 KNO3 做盐桥。95.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 变大 ; 变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6. 298K时,欲使电池的电动势E为正值,则两个氢离子活度的关系为a1 ”、“”或“= ” )。97. 的溶液的离子强度为10 mol/kg 98. 已知的电极电势,的,则电极的电极电势= (2+ )/3=0.7213 V 。99. 298K,当溶液的浓度从增加到时,其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将( D )。 (a) 减小,增加 (b) 增加,增加 (c)减小, 减小 (d) 增加,减小 100. 在298K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
22、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B )。 (a) (b) (c) (d) 101. 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B )。(a) (b) (c) (d)102. 298K时,有浓度均为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D )。(a) (b) (c) (d) 103. 质量摩尔浓度为的溶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平均活度系数为,则的活度为( D )。 (a) (b) (c) (d) 104. 下列两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则两个的关系为( B )。(1)(2) (a) (b) (c) (d) 105. 某电池在298K、下,可逆放电热效应,则该电池反应值( A
23、 )。 (a) 100J (d) = 100J106. 298K时有如下两个反应()()两个电池的电池反应都可写成 。则两个电池的和之间的关系为( B )。(a) 和都相同 (b) 不同,都相同(c) 和都不同 (d) 相同,不同107. ,该反应可通过爆炸反应完成,也可通过氢氧可逆电池完成,两者的焓变分别为(1)和(2),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T,p均相同,则两个焓变的关系( A )。(a)(1)=(2) (b) (1)(2)(c)(1)(2) (d) 无法确定108. 在298K时,浓度为0.1和的HCl溶液的液接电势为,浓度相同而换用KCl溶液,其液接电势为,两者关系为( B )。(a) (
24、c) = (d)无法判断109. 反应反应速率( D )。(A) ; (B) ; (C) ; (D) 。110. 简单反应,已知abd,则速率常数关系( C )。(A) ; (B) ;(C) ;(D)111. 关于反应速率,表达不正确的是( D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 与物质B的选择无关; (C)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 (D)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112. 某反应,当起始浓度增加一倍时,反应的半衰期也增大一倍,此反应为( 0 )级反应。 113. 某反应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为多少,反应掉的60%时所需时间均相同,所以该反应为( 1 )级反应。114. 某反应在
25、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A,0/k,该反应级数为( 0 )115. 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116. 某反应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反应级数为( 2 )117. 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那么( D )。(A); (B);(C);(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118题图)(119题图)118. 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 C )。(C) ;
26、(A) ; (B) ; (D) 。119.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3COOH(A)、CO(B)、CH=CO(C)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C )。 (A)基元反应; (B) 对峙反应;(C) 平行反应; (D) 连串反应。 120. 放热对峙反应的正、逆反应均为基元反应,则( B )。 (A) ; (B) ; (C) ; (D)不能确定。121. 某反应DrUm为100 kJ/mol,则该反应活化能Ea( D ) 100 kJ/mol。(A) (B) (C) (D) 无法确定 122. 正催化剂的作用是( C )。(A)只加快正反应速率; (B) 提高反应物
27、平衡转化率; (C)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时间; (D) 降低反应压力123. 平行反应,若则升高反应温度会( 增加 )主产物D的产率。 124. 在光的作用下,O2可变成O3,当1molO3生成时吸收个光量子,此反应的光量子效率为( 3 )。125. 反应2A,若A的初始浓度,经反应后,A消耗掉3/4的时间为其半衰期的3倍,反应级数为( 2 )。126. 光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则此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 吸收光的强度)成正比,而与( 反应物浓度 )无关。 127. 某对行反应A+BC+D,当加入催化剂后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从变为,测得,那么 5 。128. 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
28、为多少,反应掉的时所需的时间均相同,所以该反应为( 1 )级反应。129. 某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为,则其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间关系为( )。130. 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倍,反应时吸热,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 240 )。131. HI在光的作用下2HI(g)H2(g)+I2(g),若光的波长为时,则1个光子可引起2个HI分子解离,故此反应的光量子效率为( 2 )。132. 反应(初级过程)的速率只与( 吸收光的强度 )有关。133. 当起始浓度增加一倍时,反应的半衰期减小一半,此反应为( 2 )级反应。134. 某双分子反应速率,则a+
29、b=( 2 )。135.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 + S(s) = H2S(g)K1 ; S(s) + O2(g) = SO2(g) K2 。 则反应 H2(g) + SO2(g) = O2(g) + H2S(g) 的平衡常数为(d): (a)K1 + K2 ;(b)K1 - K2 ;(c)K1K2 ;(d)K1/K2 。136. 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基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有利于增大 逆 (填正或逆)反应的速率系数。137处在溶液中带电固体表面的固液界面层内形成双电层,热力学电势是指 固体表面 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而电势是指 滑动面 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
30、差。138. 下列格式中,不属于纯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定义式是( b )。(a) ; (b) ; (c) 139. 今有反应CaCO3(s) = CaO(s) + CO2(g)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现在不改变其他条件,只降低CaCO3(s)的颗粒半径,增加其分散度,则平衡将( B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发生移动; (d) 不确定。140. 一理想气体在273.15K、及101.325kPa压力下,分别按下列三种方式膨胀; (1)绝热可逆; (2)向真空中。试填写表中两个过程的各热力学符号。(大于零填“+”,小于零填“-”,等于零填“0”)。物理量过程QWUH(1)绝热
31、可逆 0 - - -(2)向真空中 0 0 0 0计算和证明题一. 1 mol理想气体由1013.25 kPa,5 dm3,609.4 K反抗恒外压101.325 kPa膨胀至40 dm3,压力等于外压,求此过程的W、Q、U、H、S、A、G。已知CV,m=12.5 Jmol1K1;始态熵值S1=100 JK1。解: 或者 更正: 公式对,计算数据结果错,更正如下S=14.82 J/KS2=114.82 J/KG= -1.683 kJA=2.618 kJ二. 始态为T1=300 K,p1=200 kPa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经先绝热可逆膨胀使压力降到100 kPa,再恒压加热到T2=30
32、0 K,p2=100 kPa的终态,求整个过程的Q,U,H,S,G。解:T1=300K r.a. T2 dp=0 T1P1=200kPa - P2=100kPa - P2U=0, H=0T1P11-r/r= T2P21-r/r , r=7/5, 1-r/r=-2/7T2= KS=nRln(p1/p2) =Rln2G=H T1S=nRT1ln(p1/p2) =RT1ln2Q1=0, Q2=nCp,m(T2- T1)= , Q=Q2 +Q1=三.四. 甲醇(CH3OH)在 101.325 kPa 下的沸点(正常沸点)为 64.65,在此条件下的摩尔蒸发焓vapHm=35.32kJmol-1。求在上
33、述温度压力条件下,2 mol液态甲醇全部成为甲醇蒸气时的Q、W、U、H,S及G。视甲醇蒸气为理想气体。解:G=0更正: U=65.02 kJ , 其它都计算结果对。五. 设在273.15 K和1.0106Pa压力下,取10.0 dm3单原子理想气体,用下列几种不同方式膨胀到末态压力为1.0105 Pa:(1)等温可逆膨胀;(2)绝热可逆膨胀;(3)在外压恒定为1.000105 Pa下绝热膨胀。试计算上述各过程的Q、W、U、H、S。解:(1) DU=0 DH=0n=pV/RT =10310/8.3145/273.15=4.403142 molDS=nRln(P1/P2)= nRln(10)=84
34、.297 J/KQ=TDS= nRTln(P1/P2)=23.025 KJ = W(2) Q=0 DS=0g=Cp.m/Cv,m=5/3T2= T1 (P1 /P2)1-g/g= T1 (P1 /P2)-2/5=108.743 KDU=W=n Cv,m (T2- T1) =-9.028 kJDH= n Cp,m (T2 T1) =15.047 kJ(3) Q=0 W= n Rp2 (T1/ p1T2/p2)=U= n Cv,m (T2 T1)T2=174.816 KW= =U= n Cv,m (T2 T1)=H= n Cp,m (T2 T1)=S= n Cp,m ln(T2/ T1) nRln
35、 (p2 /p1)=六. 苯的正常沸点353 K下的vapHm=30.77 kJmol1,今将353 K及101.325 kPa下的1 mol苯液体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1)试求算在此过程中苯吸收的热Q与做的功W;(2)求苯的摩尔气化熵vapSm及摩尔气化吉布斯函数vapGm;(3)求环境的熵变Samb;(4)应用有关原理判断上述过程是否为可逆过程;(5)298K时苯的饱和蒸汽压是多大。解:(1)W=0, Q=U= n vapHm nRT=(2) vapSm= vapHm / T= , vapGm =0(3) Samb=-Q/T= (4) Siso =vapS+Sam
36、b= nvapHm / T-Q/T= 0 不可逆(5) 设298K时苯的饱和蒸汽压是p2,则ln(p2/p1)=- vapHm / R (1/T2-1/T1) 代入数据 ln(p2/101.325)=- 30770 / 8.3145 (1/298-1/353) 得p2= kPa七. 某二元凝聚相图如下图所示,其中C为不稳定化合物。(1) 标出数字所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2) 画出a,b和c三条虚线所示的步冷曲线,并描述步冷曲线转折点的相变化情况。(3) 相图中两条三相线的自由度数各是多少?并写出其三相的相平衡关系式。解:(1) 1. l 2. l+A(s) 3. A(s) +C(s) 4.
37、l+C(s) 5. l+B(s) 6. B(s) +C(s) (2) 见右图 (3) 相图中两条三相线的自由度数各是0与0。三相线的相平衡关系:上面的三相线 l+A(s) C(s) 下面的三相线 l B(s) +C(s) 八. 某二元凝聚相图如下图所示。(1) 标出数字所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2) 画出a,b和c三条虚线所示的步冷曲线,并描述步冷曲线转折点的相变化情况。(3) 相图中三相线的自由度数是多少?并写出其三相的相平衡关系式。解:(1) 1. l+A(s) 2. l+a (s) 3. A(s) +a(s) 4. a(s) (2) 见右图 (3) 相图中三相线的自由度数为0。l A(s
38、) +a(s) 九. 某二元凝聚相图如下图所示,其中C为稳定化合物。(1)标出数字所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2)画出a,b两条虚线所示的步冷曲线,并描述步冷曲线转折点的相变化情况。(3)当沿着a线冷却到c点时,系统中存在那两相?两相物质的质量比如何表示(用线段长度表示)? 解:(1) 1. l 2. l+A (s) 3. C(s) +l 4. C(s) +l 5. B(s) + C(s) 6. B(s) +l(2) 见右图 (3) 当沿着a线冷却到c点时,系统中存在A(s) + C(s)两相。两相物质的质量比为mA(s) / mC(s) = 。十.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写出电池反应(电子
39、得失数为Z=2)。计算时该反应的 (Z=2)解:写出电池反应: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电池反应: 25oC时 E=0.3724V, =+=63.14 kJ/mol = =8.730 kJ/mol十一. 电池|测得查得25, 写出电池反应。计算25时电池反应的,并指明电池反应能否自动发生。解:写出电池反应:阳极反应:CdCd2+ + 2e- 阴极反应:Cl2 + 2e-2 Cl- 电池反应:Cd + Cl2 = Cd2+ + 2 Cl- 25oC时 Eq=-=1.7608 V =RT/zFlnKqKq = exp(zF Eq/ RT)=E= Eq - RT/zF ln(aBvB) = Eq - RT/zF ln(a2Cl- aCd2+ pq/pCl2)=因为E0,所以电池反应能自发十二. 电池|测得,温度系数,查得,写出电池反应(电子得失数为Z=2)。求上述反应的和平衡常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tbe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电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厂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兼容原理课件接地
- 高端酒销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解读《GB-T 32151.11-20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1部分- 煤炭生产企业》
- Ochracenomic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Acetohexamide-d11-生命科学试剂-MCE
- MLN-591-MLN2704-antibody-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育大赛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版新版
- 口腔预防医学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JJF 1117-2010计量比对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厨房设备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