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_第1页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_第2页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_第3页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_第4页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利用            摘要: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主要采取放淤改土、改造低洼盐碱沙荒地,对黄河下游两岸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分析计算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特点,探讨渠首防沙的作用,分析灌区泥沙淤积分布特性与泥沙处理利用的关系,分析计算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及入渠泥沙的处理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灌溉 引水引沙 渠首 沉沙池  1 前言黄河下游引黄灌溉自1952年人民胜利渠开始灌溉以来,经历了试办、

2、大办、停灌、复灌和稳定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据1990年统计,黄河下游共有引黄渠首工程128处,万亩以上灌区156处。实灌面积由50年代30万hm2左右,发展到186万hm2,灌溉用水量112亿m3,引沙量1.2亿t,分别占黄河下游来水、来沙量的32.9%和18.2%。黄河下游两岸地势平坦,渠道坡降平缓,这些泥沙进入灌区,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渠道淤积,甚致引起次生盐碱。几十年来,黄河下游的引黄泥沙主要采取大规模沉沙放淤,改良低洼沙碱地,减少渠系泥沙,这样既防止或减轻渠道泥沙淤积,又可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下游引黄灌溉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几十年的灌溉沉沙,还能利用沉沙的低洼地、盐碱沙荒地不多了,“

3、以挖待沉”的方法既需很高的经费,还有挖出泥沙如何放置的问题,给黄河下游引黄泥沙处理带来新的问题。2 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和灌溉引水引沙概况2.1 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概况3,其中汛期240亿m333。45年的水沙过程,都呈减少的趋势。三门峡水库1974年以后,蓄清排浑运用,非汛期蓄水拦沙,下游来水量明显减少,而下游灌溉主要在非汛期,对灌溉引沙是有可能减少的。利津站19511996年平均水量为352亿m333333,下游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80年代的引水量超过100亿m33,下游引水量仍超过100亿m33。2.2 黄河下游灌溉引水引沙情况(表1)33,分别占黄河下游年平均来水量的4.7%和6.4%

4、;引沙量分别为0.55亿t和0.53亿t,入渠含沙量分别为河道含沙量的75%和67%。70    2007-04-23    3和113亿m3,为50年代的45倍,引沙量分别为1.66亿t和1.31亿t,分别为50年代的3倍和2.4倍。表1 黄河下游花园口利津灌溉引水引沙情况Situa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diversion from the Lower Yellow River for irrigation at HuayuankouLijin Reaches时 期耗水量(108m

5、3)分水比引沙量(108t)引水含沙量(kg/m3)分沙比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501990  3 渠首防沙黄河下游灌溉引水均为无坝引水,引水建筑物有涵闸、虹吸和抽水泵站三种,渠道进沙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河南境内游荡性河道黄河南岸的渠首,如花园口和黑岗口淤灌渠,渠首布置在险工上,引水渠较短,受坝垛挑流影响,入渠含沙量一般比黄河含沙量大1020%;第二类位于河南境内黄河北岸的渠首,如人民胜利渠和红旗渠,引水口位于老滩边,引水渠长,入渠含沙量较黄河含沙量小,一般偏小10%左右;第三类是布置在山东境内的弯曲河道凹岸的渠首

6、,如位山、打渔张渠,防沙作用较好,入渠含沙量为黄河含沙量的88%。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提出的含沙量在二维均匀流中的沿垂线分布公式    2007-04-23        3,计算花园口和利津站的悬移质不同粒径的含沙量垂线分布。该公式为S=S*(1+)/(+)2 (1)-0.11,z为悬浮指标。计算结果从表2可知,泥沙粒径小于0.03mm的含沙量沿垂线分布比较均匀,水面的含沙量比断面挟沙力偏小不到10%,而这部分泥沙占下游来沙量的64%;泥沙粒径大于0.04mm的含沙量沿垂线

7、分布随着泥沙粒径增粗,不均匀系数增加,如粒径为0.06mm时,水面含沙量比断面挟沙力偏小达30%,这部分泥沙占黄河下游来沙量的16%,即使按上述理想条件来防沙,对总沙量说,渠首防沙的作用不大。4 灌区泥沙分布特点由于灌区地形平坦,渠系比降平缓,大量泥沙进入灌区,必将引起渠道淤积。为防止或减轻渠道淤积,几十年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量把泥沙送到田间,有的灌区能把70%以上入渠泥沙送到田间,但大部分灌区送到田间的泥沙不多1。河南境内渠道比降大,送到田间泥沙可达43.3%,而山东渠道比降小,送到田间泥沙只有8.8%;进入排水系统的泥沙分别为11.5%和6.5%,除此之外,大部分泥沙必须进行处理

8、,否则就将淤积在渠道内,影响灌区的正常运用。由于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两岸堤背存在着大量低洼的盐碱沼泽地,以及历史上黄河决口形成的潭坑,将这些地方作为沉沙池进行沉沙,减少入渠含沙量,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黄河下游两岸利用引黄泥沙放淤改土,改造低洼盐碱沙荒地约20万hm2。但是,由于长期沉沙,可以放淤沉沙土地不多了,从而增加了处理利用泥沙的困难。表2 花园口、利津站不同粒径含沙量沿垂线分布计算成果Computing result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or different sizes at H

9、uayuankou and Lijin gauging stations DS*S/S* 站名   (mm)(kg/m3) 花0.025    2007-04-23         园 口      利   1.016    2007-04-23   

10、;     津   上述分析表明:下游引黄灌溉的泥沙主要沉在堤背的低洼地,从而增加堤背地面高程,减少临背高差,表3是山东河段临背高差的变化情况4。解放前临背高差普遍增加,平均每年升高0.067m,19511983年除东明上界至渠山十里铺平均每年升高0.032m外,其余堤段都不同程度的减少,平均每年减少0.0030.012m。河南河段堤根滩地大部分为高滩,很少上水,背河地面也曾有灌溉放淤,使地面升高,郑州河段内临背高差由1933年的3.69m,减少到0.85m,这是十分重要的现象,有人用黄河的临背高差来预测现行河道的

11、寿命,如果能有计划地处理灌区泥沙,改良盐碱沙荒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同时可以加固堤防,控制临背高差的发展,延长现行河道的年限。图1 引水引沙示意图图2 引水引沙对河道冲淤影响关系图Sketch of diversion water and sedimentRelationship curves showing the impact of withdrawing water and sedimenton channel deposition and erosion表3 山东境内历年临背高差的变化Variations of elevation difference of the ground

12、 surface bet ween innerand outer sides of leve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单位:m堤 段1933年1951年1983年东明上界至渠山十里铺(南岸)济南上界至上街子(南岸) 2.81    2007-04-23        陶城埠至鹊山(北岸) 鹊山至利津(北岸)    5 引黄灌溉对下游河道冲淤影响这是引黄灌溉中又一个重要问题,自古有“分流必淤”之说

13、,但佟二勋提出了不同看法5。我们从黄河下游常用的输沙能力公式出发,假定河道水流为恒定均匀流,灌溉引水引沙不变,分流后河床自动调整,河道很快恢复平衡,推导出灌溉引水对下游河道冲淤影响的经验关系式(图1)。5.1 河段灌溉引水引沙对本河段河道的冲淤影响其关系为(Ws1-2-Ws1-2)/Ws1=Ps21(1-aq/Ps21)-(1-q)2(2)根据(2)式计算了不同分流分沙比时对河道增加淤积的情况(图2)。图中纵坐标为增淤百分数,等于(Ws1-2-Ws1-2)/Ws1。由图可以看出:河段内引水对河道冲淤影响与原河道冲淤(Ps21)、分流比(q)、分沙比(a)和流量指数()有关,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4、(1)Ps21<1时原河道为淤积,Ps21>1时为冲刷。其他条件相同时,原河道淤积时引水对河道增淤作用较冲刷时小。2=2时,a/Ps212的情况下,引水不仅不增加河道淤积,反而减少淤积。所以分流不一定都会增加河道淤积。(2)分沙比对河道冲淤影响是直线关系,分沙比越大,对河道冲淤影响越小,而分流比是呈抛物线关系,即分流对河道有增淤影响,在其条件一定情况下,随着分流比的变化,引水对河道增淤影响有一个最大值,超过相应此值的分流比以后,对河道增淤影响的作用就越低。(3)实际上,当分流比很大时,分沙比是变化的,这种情况下引水对河道可能减少淤积,但由于河道流量减少,过水面积减小,泥沙淤在河槽内,使河道萎缩,这种影响更为严重。5.2 上段河道灌溉引水对下游河道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