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_第1页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_第2页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_第3页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_第4页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ol3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42012年4月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823 827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徐海涛1,李京1,梁红波1,熊磊1,高歌2(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南昌330063;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摘要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与溶剂组成的两相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电子束固化行为及固化后涂层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与

2、溶剂混合体系具有正触变性,绝对黏度变化符合Sedden 公式,黏流活化能约为44.8kJ /mol电子束固化后涂层性能(如热稳定性、硬度、附着力和光泽度优良关键词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流变性能中图分类号O63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0251-0790201204031收稿日期:2011-06-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103069、江西省教育厅基金(批准号:GJJ10722和南昌航空大学科研项目(批准号:201001033资助联系人简介:徐海涛,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功能涂层研究E-mail :htxu1982yahoocomcn 电子束固

3、化技术是一种环保技术,具有高效率、经济和节约能源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涂料、油墨和胶黏剂等行业中1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电子束固化预聚物,易与其它树脂混溶,具有良好的硬度、柔韧性、附着力及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等特点2,3聚氨酯丙烯酸酯一般采用二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或羟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产物为二官能度预聚物4 6此目标产物为线型嵌段聚合物,其可固化基团(双键的密度不高,因而对涂层的固化行为及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固化速度较慢、涂层的硬度不高及光泽度低等,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添加多官能度的活性稀释剂配合使用7,而活性稀释剂的使用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支化结构可降低

4、预聚物的黏度,改善预聚物的施工性能;较高密度可固化基团的引入可提高交联密度8、涂层的硬度和耐老化性能;在产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9则可提高电子束固化速度和涂层耐黄变性能本文将支化结构引入聚氨酯丙烯酸酯分子结构中,设计合成了具有支化结构的、可固化基团密度较高的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预聚物经电子束固化后,获得了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良好硬度、光泽度及附着力等性能的涂层,在微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分析纯,北京化工厂;丙烯酸羟乙酯,工业级,干燥后经减压蒸馏收集105 110/2000Pa 馏分;羟基含氟丙烯酸酯,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经干燥

5、处理;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对苯二酚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甲苯、丁酮和乙酸丁酯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美国Varian 公司Mercury-300BB 型核磁共振(NMR 仪(CDCl 3;德国Bruker 公司V70型红外光谱(FTIR 仪;美国Perkin Elmer 公司Diamond 型TG-DTA 仪(温度范围30 800,升温速度10/min ,氮气气氛;上海平轩仪器公司NDJ-7型数显旋转旋度计;德国Netzsch 公司Microse-1型高速砂磨机;湖北久瑞核科技有限公司EB120D /20/200型电子束扫描仪(电子束垂直于涂层表面入射;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及光泽度

6、等性能分别按国家相关标准GB /T1730,GB /T6739,GB /T9286和GB /T9754测定12实验过程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干燥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50.1g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0.21g 对苯二酚及0.01g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室温下搅拌1.0h ,用恒压滴液漏斗将20.1g 丙烯酸羟乙酯滴入上述混合物中,控制滴加速度使体系温度维持在(505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 75,以二正丁胺法监测体系中NCO 的变化,当NCO 达到理论值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丙烯酸羟乙酯,柱层析提纯后得无色透明黏性液体对苯二酚及0.01g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室温搅拌1.0h将上一步

7、合成的无色透明黏性液体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入烧瓶中,控制滴加速度使体系温度维持在(505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5 80,以二正丁胺法监测体系中NCO 的变化,当NCO 达到理论值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羟基含氟丙烯酸酯,得无色透明黏性液体,即为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合成过程如Scheme 1所示 Scheme 1Synthetic routes for fluorine-containing polyurethane acrylate2结果与讨论21 产物结构表征Fig1FTIR spectra of the FPA (a and electron beam cured coating a

8、t 60kGy (b 由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FPA 预聚物的红外光谱(图1可以看出,在2273cm 1处无NCO特征吸收峰,同时在810cm 1出现丙烯酸C C 吸收峰,1725及1687cm 1处出现C O 伸缩振动吸收峰,1531cm 1出现N H 弯曲振动吸收峰,说明N C O 已全部与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反应,分子链中存在大量NH C (O O 键3360cm 1处为分子间氢键的O H 伸缩振动吸收峰,2934cm 1处为CH 2对称吸收振动吸收峰,1465cm 1处为CH 3不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1375cm 1处为CH 3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1238cm 1处为C 2F

9、5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1074及42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ol33Fig21H NMR spectrum of the FPA1143cm 1处为C 2F 5不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766cm 1处为C F 键吸收峰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为预期的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图1谱线b 为辐射剂量60kGy 时涂层的红外光谱图2为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1H NMR 谱图,其归属为:6.42 6.46(1H ,CHC H 2,a ,5.86(1H ,CH C H 2,a ,6.16(1H ,C H CH 2,b , 3.85(2H ,NH C (O O CH 2C H 2,c ,4.32(2H ,NH C

10、 (O O C H 2CH 2,d ,2.10 3.17(12H ,(C H 26,e ,3.60(3H ,C (O O C H 3,f 因此,可以判断合成产物为预期结构的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2流变性能分析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与二甲苯混合体系的绝对黏度随组成变化见图3可以看到,随着二甲苯的加入,混合体系的绝对黏度迅速减少,可能由于二甲苯的加入削弱了氢键的相互作用力,导致体系流动性提高Sedden 等10曾提出一个混合体系绝对黏度随组分变化的公式:=Sample ·exp x s /,其中x s 为溶剂的摩尔分数,为特性常数(0.2160.004,Sample 为纯含氟聚氨酯

11、丙烯酸酯预聚物的黏度利用该公式可以将体系的绝对黏度作为溶剂所溶解的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的函数, Fig3Absolute viscosity of FPA and xylene mixturesTable 1Absolute viscosities (Pa ·s of mixtures *T /K Xylene mixture Butyl acetate mixture Butanone mixture 283154600200020002931524001600100030315140011000600313150900080003003231506000500020033315035

12、003000200*Rotor speed is 7.5r /min混合体系的绝对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混合物的绝对黏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 方程:ln =ln A +E /RT ,其中A 为指前因子,E 为黏流活化能,R 为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物的自由体积增大,活动能力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混合物的流动性提高,绝对黏度随温度升高以指数方式降低根据Arrhenius 方程计算得到混合物的黏流活化能E 约为44.8kJ /mol参照Heckroodt 等11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高速砂磨分散后,黏度变化的时间t 和转子转速D L 对混合体系的触变性能的影

13、响,结果见图4和图5从图4可以看出,所有混合体系的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正触变性高速砂磨时可打破分子间的部分氢键,使体系以较高的分散状态存在停止高速砂磨或在低D L 作用下,体系氢键结构逐渐恢复,分子间相互靠近,在整个体系中逐渐形成空间连续的网络结构,因而逐渐升高,表现为正触变性从图5可以看出,在D L =7.5,75,750条件下,混合体系的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具有正528No4徐海涛等: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 Fig4Absolute viscosity of xylene mixture (a ,butyl acetate mixture (b and buta

14、none mixture (c at different time KD L /(r ·min 1:a 7.5;b 75;c 750触变性随着D L 的增大,二甲苯混合体系的随时间的增加速率变小乙酸丁酯和丁酮混合体系在低D L 条件下的-t 变化趋势与此相似23电子束固化行为及固化涂层性能将混合体系用线棒涂布器涂敷于基板(铁板上(50mm 50mm 20m ,静置10min 使溶剂充分挥发,然后将基板放入电子束扫描仪中,通过电子束辐射使涂层固化涂层固化的程度通过凝胶率及红外光谱表征固化后涂层冷却至室温,测试各项性能由不同辐射剂量所对应的凝胶率作固化特性曲线(图6可以看出,凝胶率随辐射

15、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辐射剂量为60kGy 时,凝胶率达到99.5%;当辐射剂量大于60kGy 时,凝胶率在99.5% 99.7%之间变化;当辐射剂量大于90kGy 时,涂层发生降解辐射剂量为60kGy 时涂层的红外光谱如图1谱线b 所示可以看出,在810cm 1处丙烯酸CC 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说明C C 键完全转化,预聚物完全固化凝胶率未达到100%是由于溶剂未挥发完全所致由辐射剂量为60kGy 时涂层的TG 曲线(图7可以看出,涂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84,说明涂层的热稳定性优良12,13 Fig6Cur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g7TG curve of elect

16、ron beam cured coating at 60kGy固化后涂层性能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60 90kGy 辐射剂量范围内涂层各项性能优良涂层凝胶率在99.5% 99.7%之间变化,导致样品的性能不同,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辐射剂量控制在适当范围是实现涂层完全固化且具有优良性能的前提,若辐射剂量过高,涂层会发生降解Table 2Properties of the cured coatingRadiation dose /kGyPencil hardnessPendulum hardnessAdhesion degreeGlossiness /SG603H 21451846703H 209

17、31857803H 21171859903H21061854由表2结果可知,预聚物经电子束辐射固化后获得的涂层性能优良,铅笔硬度达到3H ,摆硬度达62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ol33到211.7,附着力达到1级,光泽度达到85.9SG以上数据说明该涂层在微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Laksin MRadTechReport J ,2010,24(2:12132Mahanwar PA,Thandu MPaintindia J ,2009,59(5:1011123Michael GAdhesives Sealants Industry J ,2010,17(8:25284Bao

18、F,Shi W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J ,2010,68(4:3343395Peruzzo PJ,Anbinder PS,Pardini OR,Costa CA,Leite CA,Galembeck F,Amalvy JIJApplPolymSciJ ,2010,116(5:269427056Patel MMIranian Polymer Journal J ,2009,18(11:9039157Digar ML,Hung SL,Wen TC,Gopalan APolymer J ,2002,43(5:161516228Wang F,Hu JQ,Tu WPP

19、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J ,2008,62(3:2452509Park SJ,Jin FLPolymer International J ,2005,54(4:70570910Seddon KR,Stark A,Torres MJPureApplChemJ ,2000,72:2275228711Heckroodt RO,Ryan WScience J ,1978,77:18020012Kim EH,Myoung SW,Jung YG,Paik U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J ,2009,64(2:20520913Chen XL,

20、Hu Y,Song L,Jiao CPolymAdvaTechJ ,2008,19(4:322327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Fluorine-Containing ElectronBeam Curing Polyurethane AcrylateXU Hai-Tao 1*,LI Jing 1,LIANG Hong-Bo 1,XIONG Lei 1,GAO Ge 2(1Department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China ;2College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China Abstract The fluorine-containing electron beam curing polyurethane acrylate was prepared by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triplolymer ,hydrox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