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5800计算器)添加隧道超欠挖_第1页
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5800计算器)添加隧道超欠挖_第2页
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5800计算器)添加隧道超欠挖_第3页
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5800计算器)添加隧道超欠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积分公式)通用程序 公路路线座标正反算由于现在计算机普及,计算机功能日益强大,宜采用较简单的积分公式,便于计算机处理。单线元通用积分公式如下M = (1.0/Re-1.0/Rs)/Ls;x=cos(Ta + L/Rs + 0.5*M *L*L),0,L;y=sin(Ta +L/Rs + 0.5*M *L*L),0,L;a(i)= Ta +L/Rs + 0.5*M *L*LRs:缓和曲线起点半径Re:缓和曲线止点半径Rs,Re (NE坐标系下,右偏为正,左偏为负)Ta:缓和曲线起点的真北方位角Ls:不完整缓和曲线长度。此公式为缓和曲线在坐标系下任意位置的通用积分公式,能完全适

2、应缓和曲线左偏、右偏、Rs Re 、Rs NE”:“2.NE=SZ”:?Q:Z12S:?S:Prog“QXJS-SUB0”Lbl 0:Q=1 = Goto1:Q=2 = Goto2:Lbl 1:?Z:Prog“QXJS-SUB1”:“N=”:N:“E=”:E:“F=”:F DMS: Goto3Lbl 2: “N=”:?B: “E=”:?C:BN: CE:Prog“QXJS-SUB2”: “S=”:S: “Z=”:Z: Goto4 Lbl 3: J0JJ+360:“FW”:J DMSGoto4SZ12:ZZ13Prong “SD”QXJS-SUB0 数据库子程序IF S*(线元终点里程):The

3、n*A(线元起点方位角):*O(线元起点里程):*U(线元起点X):*V(线元起点Y):*P(线元起点曲率半径):*R(线元终点曲率半径): *L(线元起点至终点长度): Return:IfEndIF S0.0001 = Goto1Lbl 2: 0Z:Prog“QXJS-SUB1”:(C-E) sin(F+90) Z隧道超欠挖程序程序名:SDProg“SD1”: A:”CQHD”?A:AZ15:0M:”Hc1=”?M:MZ8:Prog“SQX”:Cos(Z10) Z4 E: H+Z5 Z5: H+Z7 Z7: E+Z5 Z10:If Z8Z10:Then Goto R:Else Goto S:

4、IfEnd:LbI R: (Z13-Z9) 2+(Z8-Z5) 2 )- Z4-Z15 L:Goto L:LbI S: Z4-Z6 S: (S 2-(Z7-Z5) 2 ) SAbs(S)T:Abs(Z13-Z9)-TT:(T 2+(Z8-Z7) 2 )- Z6-Z15 L:Goto L:LbI L: Fix 3:CQW=: Locate 6,4,L: H=: Locate 6,4,Z8-H=:Locate 6,4,12:Z=:Locate 6,4,Z13:竖曲线计算程序程序名:SQXZ12KProng “S1”0.5R Abs(I-J)TIf I-J0: Then -1V:Else 1V:If

5、EndK-ZB:If KZ-T:Then BI+A H:Return:IfEnd:If KZ:Then A+BI-V(T+K-Z)2(2R)H:Return:IfEndIf KZ+T:Then A+BJ-V(T-K+Z)2(2R)H:Return:IfEndIf KZ+T:Then A+BJH:Return:IfEnd程序名:S1(线路1高程竖曲线要素子程序) LbI 1:If Z26157.8:Then 200000R:I:J:Z:A:Goto 0:IfEnd:If Z27421.915:Then 300000R: I:J:Z:A:Goto 0:IfEnd:If Z27889.029:The

6、n 1000000R: I:J:Z:A:Goto 0:IfEnd:LbI 0程序字母说明:R-竖曲线半径;I竖曲线前纵坡; J竖曲线后纵坡;Z-竖曲线交点桩号;A-交点桩号高程(未竖曲线调整的)程序名:SD1(线路1隧道参数子程序)LbI 1:Z4:Z5:8Z6:1.62Z7:Z9: 90Z10:LbI 0子程序中字母表示说明:Z4隧道上拱半径;Z5隧道上拱圆心至设计面高度;Z6隧道中腰部半径;Z7中腰圆心至设计面高度;Z9设计隧道中线与设计路基中线偏移值,左为负数,右为正数;Z10隧道上部拱跨半幅角度三、使用说明1、规定 (1) 以道路中线的前进方向(即里程增大的方向)区分左右;当曲线半径在

7、左时,P、R取负值,当曲线半径在右时,P、R取正值,当曲线半径为无穷大(即直线)时,P、R以10的45次代替。 (2) 当所求点位于中线时,Z=0;当位于中线左铡时,Z取负值;当位于中线中线右侧时,Z取正值。 (3) 当线元为圆曲线时,无论其起点、止点与什么线元相接,其曲率半径均等于圆弧的半径。 (5) 当线元为完整缓和曲线时,起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45次方代替;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止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45次代替;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 (6) 当线元为非完整缓和曲线时,起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设计规定的值;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止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