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_第1页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_第2页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_第3页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_第4页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主备人:邵三群 审核:孙孝智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2. 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3. 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指导预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字词。3、品味鉴赏诗歌。二、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一)走近作者1、李白(701-762),代伟大的,号 ,有“ ”美誉,与杜甫并称为“ ”。其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

2、浑瑰丽,风格雄奇豪放,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2、王安石(1021-1086),字,晚号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为: 、 、苏洵、 、苏辙、 、王安石、曾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3、常建,4、杜甫(712-770),字代伟大的诗人,后人尊称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其诗因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而被誉为“ ”,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有杜工部集传世。5、曹操(155-220),字,其诗以 见称。以三曹(曹操、

3、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二)字词梳理1、注意下列字音:岱宗( ) 决眦( ) 碣石( ) 澹澹( )万籁( ) 竦( )峙( ) 萧瑟( ) 钟磬( ) 哉( ) 2、解释加点字词(诗中有些词语的含义比较重要,对理解诗歌内容很有帮助,请你把它们的含义记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 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万籁此都寂 万籁: 岱宗夫如何 岱宗: 夫(f ú): 齐鲁青未了未了: 造化钟神秀 造化: 钟: 阴阳割昏晓 阴: 阳: 决眦入归鸟 决: 眦 会当凌绝顶 会当: 凌: 一览众山小 一: 览: 水何澹澹何: 澹澹: 山岛竦

4、峙竦: 峙: 幸甚至哉幸: 至: (三)朗读背诵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直至读懂诗歌大意。2、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反复品味其妙处。3、请按照你的理解,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4、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力争熟读成诵。【合作探究】1、把握文学常识与主题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 、登飞来峰C 、题破山寺后禅院 D 、望岳 E 、观沧海在五

5、首诗中,属五言律诗的是: 属七言绝句的是:属唐代作品的有: 即景生情,饱含哲理的是: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五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题破山寺后禅院:望岳:观沧海: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熟读背诵五首诗,赏析诗歌,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二、复习反馈三、学习过程:【诗文赏析】1、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2、赏析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6、该如何理解?答:3、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答:(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了什么内容?其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答:4、赏析杜甫的望岳。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 的景色。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岳心情的激动; 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答:5、赏析观沧海(1)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 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2)这首

7、诗哪个字统领全篇,哪几句写实景,哪几句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作者这样虚实结合来写有什么用意?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答:(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答:三、名句积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其中运用拟人手法,借明月表达怀念朋友、对友人宽慰的诗句:登飞来峰一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