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_第1页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_第2页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_第3页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_第4页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说明】4月10日收到邓老师发过来的邮件,是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科说明(以下简称“考纲”)。我看到上面有对文言诗词的考查内容的说明,想到语文科“学在荆州”的资料上却没有与之配套的专题训练,于是产生了编写这个专题训练的念头。在借鉴往年的荆州资料和手头有限的资料的基础上,试着从如下几个栏目来进行训练:一、介绍选材范围;二、考点分析;三、答题技巧点拨;四、经典试题回放;五、知能测试。旨在起抛砖引玉之效,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选材范围】“考纲”里明确表述:2007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出自鄂教课标版语文教材的“诗词诵读”部分。选材

2、范围限制在如下10首诗词之内:    诗歌    作者     教材出处1过故人庄 孟浩然  八年级上册2浣溪沙    苏轼   八年级上册   浣溪沙    宴殊   八年级下册3如梦令   李清照  八年级上册4清平乐   辛弃疾  八年级上册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八年级下册6酬乐

3、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八年级下册7使至塞上 王维     八年级下册8虞美人   李煜     九年级上册9行路难   李白     九年级下册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九年级下册【考点分析】诗词赏析的考点主要有: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分清诗歌的文体变化;品析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名句,警句或主旨句;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等。【答题技巧点拨】解答诗词赏析题宜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写法赏析对诗词

4、从艺术手法方面鉴赏,可抓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可抓住表现手法中的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可抓住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二)情感赏析诗歌的情感内容大致可分为:友情(送别诗)、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爱国之情等。在赏析中,不仅要体会诗歌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感受与其他诗歌的差异。(三)内容赏析 诗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叙事、哲理、抒情等。对写景的赏析,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要注意虚实结合。哲理赏析,要阐明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抒情赏析,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点。(四)语言赏析揣摩诗

5、歌中的词语,领悟它在诗歌中的作用。它要么道出人物的典型特征,要么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体会词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词(曲)中语言的形象性和凝练性,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五)理解古诗词的意思首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明白词语含义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诗、词、曲中使用的典故;二是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这些语境意义常和一些修辞手法连在一起。理清句子结构的方法有二:一是将互相关联的景物组合起来理解;二是理清正常语序。再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诗句的语境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对上下文有关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二是要联系作者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体会诗句中的意境要在脑海中浮现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能设身处

6、地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感情基调,通过想象去理解所抒之情。此外,要善于抓住“诗眼”来理解。【经典试题回放】1(2004年荆州市中考题)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词略)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性情。词中“     &#

7、160;                 ,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人们赞赏的名句。 2(2005年荆州市中考题)阅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诗略)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

8、“东风“,指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9、60;        3(2006年荆州市中考题)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然后答题。(词略)从“               ”到“                 ”,写出了词中女子等待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10、0;              ”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解析04年题解析:题考查学生对情感的体验,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记诵;05年题: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题考查学生对名句意思的深层次理解;06年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知能测试】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1、#160;                                                 &

12、#160;      (孟浩然过故人庄)1诗中的      、       等动词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融洽的感情。2颔联写景的顺序是                     ,你感受到了山村    

13、                的气氛。3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14、#160;                   。4诗人的这首诗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了一个完整而又深邃高远的意境,把              的农村风光和           

15、的情谊融成了一片。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村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6、                       (苏轼浣溪沙)1词中点明了作者游清泉寺的季节、时间的词语分别有            、            和

17、             。2词的上片写景。按                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优美宁静的画面。其中“潇潇暮雨子规啼”运用了               &#

18、160;       的手法,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用“门前流水尚能西”印证了“                    ”的观点,使全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1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词中

19、0;     、      、      、      、      、      等形象可感,读来叫人赞叹不已。2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让人感觉美不胜收,试指出来。         3“ &#

20、160;                   ”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头两句交待往事发生的               、           和  &

21、#160;        ;中间两句写“          ”的奇异景象。最后两句写醒后渡“回舟”的有趣境况。4这首词的内容是写                          

22、       ,抒写片刻之间美的感受,表现词人                、                、          

23、60;             的情操。5末两句的意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试用自己的话描摹出来。                                

24、                                                  

25、     四、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26、160;             (辛弃疾清平乐)1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这首词风格是不一样的。由题目“村居”与内容可知是描绘                          的词。2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实写农村劳动

27、生活的具体片断。作者用         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好一幅劳动         画!3词人从生活中妙手偶得的佳句是                        

28、0;             。4作者为什么说“最喜小儿无赖”呢?试揣摩之。五、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首句写景,它既点明了季节是          ,又情在景中,包含着            &

29、#160;  、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2次句紧扣诗题,将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过”字,突现了诗人                         

30、60;                                          的感情。3你从哪些诗句中可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极为偏远?    

31、;                                                  

32、;                                      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       &

33、#160;                                                 &

34、#160;                                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思想: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练习: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是              、                。分别表达了怎样深沉

36、的感情?                                                 &#

37、160;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38、;                                         。它的含义有二:其一是:       

39、0;                                                 

40、0; ;其二是:                                                 

41、60;                                                 

42、60;               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                       的气概。诗歌的内容表现出     

43、60;            的关系,感情基调是                                。七、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

44、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45、#160;              (王维使至塞上)1首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             的代名词,这一联扣题,表明了诗人出使边塞的任务。2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个短语是         、  

46、;       3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47、160;  。它传神地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4点明将士们以身许国守卫边疆的诗句是                                          &

48、#160;        。八、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9、0;    (李煜虞美人)1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抒发的是                                          的感情。2面对

50、春花秋月这些良辰美景,词人为何高兴不起来呢?                                              &#

51、160;                                                  &

52、#160;                                                 &

53、#160;                                  3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无限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54、0;                                    。4说说你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理解。         

55、60;                                                 

56、60;                                                  &#

57、160;                                                 &#

58、160;                                                  &

59、#160;                                                 &

60、#160;           九、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1、0;                                        (李白行路难)1纵观全诗,“行路难”指的是       

62、                                                  

63、      。2         、          、         、         等四个动作展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激荡的感情变化。3诗中     

64、0;                  紧扣“行路”二字;                      紧扣“难”字,虚实结合,深沉含蓄。4诗人想到吕尚、伊尹的故事,这里的用典作用是   &#

65、160;                                    5最能体现李白自信豪迈性格的诗句是           &#

66、160;                                          ,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信念?     

67、0;                                                 

68、0;                                   6这首诗表现的内容是              

69、;                                     。因此诗歌的感情基调是            

70、;             ,然而诗人并不低沉萎靡,因为诗中还闪耀着理想和自信的光彩。十、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1、60;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这是一首干谒(指有所图而求见显达的人)诗。诗人运用              

72、;          的手法,表达了                                       

73、60;                     的愿望。2颔联是千古名句。试品析句中的“蒸”、“撼”两个动词的运用之妙。                       &#

74、160;                                                 &#

75、160;                                                  &

76、#160;                                                         3“欲济无舟楫”隐喻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