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这样的死猪肉,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大量的羊、猪和鸡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砷元素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
2、,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多数使用的两种有机砷制剂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砒霜是两回事。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
3、很少。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长期大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
4、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炸弹般的功能。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计,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摘自果壳网,有删改)1.文章开头先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2.砷元素有哪些积极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2分)3.第段划
5、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4.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5.文章第段已经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那么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二)谁在催生“海底沙漠”“海底沙漠”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实际是指存在于台湾海峡的一处广阔浅滩。由于浅滩上分布着储量丰富的海底砂,且砂层一直在巨大暴风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处于改造和运动状态,浅滩上几乎没有或极少底栖生物,因此可以被称为“海底沙漠”。 “海底沙漠”的物质构成与动态变化,和陆地上的沙漠都极其相似。从地貌上看,“海底沙漠”同陆地沙漠一样,也有沙丘;从成分上,“海底沙漠”基本以沙粒为主,没有黏土或粉砂;在大风浪的条件
6、下,各种形态的沙丘都会被改造或削平,而风浪过后又会恢复或形成新的沙丘,就像陆地上的沙漠一样。和陆地沙漠不同的是,“海底沙漠”中的贝壳含量比较多。关于“海底沙漠”的成因,厦门大学蔡爱智教授认为,距今25000年到8000年前,海平面较低,台湾海峡尚不存在,当时的台湾岛和大陆是相连的。台湾西部的许多河流,带着大量泥沙从高处冲下,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厚沉积层的陆相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后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海水开始侵入到现在台湾海峡地区,后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而原来的河流的冲击扇,也被淹没在海水之下,成为了“海底沙漠”。有意思的是,“海底沙漠”一开始并不
7、在现在的位置,而是位于泉州和台中之间。后来,由于北面的海流和风浪比较大,使“海底沙漠”开始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运动,一直被冲到了现在的位置上。现在的“海底沙漠”东面与澎湖列岛相连,西接闽南漳浦沿海区的礼士列岛和粤东的南澎列岛,以30米水深为边界计算,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其储量若以砂层的平均厚度5米计算,总砂量将达数百亿立方米。如能成功开发,可满足海峡两岸未来百年以上的建筑用砂需求。据介绍,台湾浅滩有一半面积水深在30米以内,最浅的地方只有16米,但离实际的开采、利用还有较大距离,主要是因为开发利用成本太高。蔡爱智介绍说,由于“海底沙漠”中的沙丘状态会随着海流和风浪的情况发生变化,因此掌握“沙
8、漠”的变化规律,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砂会往哪里移动,这直接关系到开采成本的问题。相比河砂,海砂的价格要更加便宜,但在使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首先,在海水环境下,海砂的盐分很高,如果要用在建筑上,需要进行脱盐处理。另外,海砂中含有的大量贝壳也影响了它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目前海砂主要用于修路或作为地基材料。尽管如此,海砂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蓬勃发展,建筑用砂需求巨大,使砂资源需求紧迫,供应紧张。沿海和近河口的江河段采砂业乱挖滥采,引起堤坝河岸破坏,河岸海岸被侵蚀后退,土地流失,因此,寻找新的砂源地就变的很有必要,而“海底沙漠”巨大的砂储量,也许就能满足这一需求。希望两岸
9、学者多多合作,最终揭开这个世界海洋科学上的“谜”,进而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特殊资源。1.本文以“谁在催生海底沙漠”为标题,有什么作用?2.概括“海底沙漠”是如何形成的。3.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由于浅滩上分布着储量丰富的海底砂,且砂层一直在巨大暴风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处于改造和运动状态,浅滩上几乎没有或极少底栖生物,因此可以被称为“海底沙漠”。 (三)人耳可用于识别身份 一个春日的傍晚,一名男子以买饰品为由劫走了某金店一枚价值1.8万元的钻戒。侦查员迅速赶到了案发现场,却由于劫匪戴着手套作案,没有在现场采集到指纹等有价值的痕迹。金店里
10、虽有监控录像,但遗憾的是,由于探头视角的问题,劫匪的面部较为模糊。但细心地的侦查员经过勘察,在金店的玻璃门上采集到了一枚人耳的印迹。侦查员判断,有可能是劫匪将头贴在玻璃门上向店堂内张望时“不慎”留下的。人耳印记很快被送到了法医的实验室。法医把这枚人耳印迹的耳纹数据输送到耳纹数据库进行搜索比对,最终锁定了劫匪。耳纹为什么能在案件的侦破中起到关键作用呢?在第四届国际生物识别大会上,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授马克·尼克森指出,每个人耳朵的形状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双胞胎,尽管长相十分相似,但耳朵的结构尤其是外耳和耳垂部分并不相同。他们据此研发出了一套扫描耳朵形状的系统,将扫
11、描结果与之前已建好的耳朵形状数据库进行比对,可以识别身份。尼克森解释道,生物识别大部分的问题集中在人老后会出现什么变化。面部识别系统常会受到鱼尾纹或其他衰老迹象等问题。然而,耳朵不一样,自人出生起,其轮廓就已完全成形,随后慢慢按比例生长,仅耳垂可能会因重力作用被拉伸。但在870岁之间,耳垂的拉伸与耳朵整体结构生长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此间耳形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用来鉴定人身份的其他生物识别系统很容易受到干扰,或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例如,面部识别软件常会被人物表情的变化弄得“晕头转向”,所以人们必须保持表情自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不能化妆。另外,视网膜扫描系统要求被扫描对象近距离直视扫描仪。
12、指纹识别是鉴定人身份最好的手段之一,但对有些人来说,有时也并非那么有效。比如面包师和砖匠,他们手指上独特的旋涡很可能被磨掉,导致指纹不明显。尼克森介绍说,他们的耳朵扫描系统使用一种名为射线图像变换的技术,它能扫描出人耳所有的管状结构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使用起来也很简单,只需通过摄像头拍下耳朵的照片即可。尼克森研究小组测试了252幅不同的耳朵图像,研究发现,耳朵扫描系统能将耳朵与数据库中的图片匹配起来,准确率高达99.6%。耳朵识别唯一可能产生干扰的是头发,不过,红外线透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即便有人“掩耳盗铃”,也难逃法网。1.文章第一段写破案的过程,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耳朵可
13、以用来识别人的身份?3.第四段加点词“晕头转向”在句中有何表达效果?4.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一)1.引出说明对象(砷/有机砷/有机砷制剂);从社会热点入手,引发读者关注;使文章更贴近社会.实用性更强。2.灭菌杀虫;促进生长;改善品相。3.“长期”说明食用时间之长,“大量”说明摄入量之大;如果删去就变成短期微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数小时后”90%以上会排出体外,准确地说明了“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5.示例一:补充说明,在得出结论后,又补充说明猪排泄的有机砷会转化为无机砷污染环境,使文章内容更全面。示例二:警示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为改善生存环境不懈努力。(二)1.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示说明内容。2.众多河流携带泥沙,形成厚厚的扇形堆积体,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原来的扇形堆积体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底沙漠”。3.作比较、分类别,通过将“海底沙漠”与陆地沙漠在地貌、成分、形态等方面的对比,突出说明“海底沙漠”与陆地沙漠极其相似。4.不能删,“几乎没有或极少”表示程度,说明海底沙漠浅滩上底栖生物并非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奶茶品牌直营店授权与原料统一配送合同
-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数据接口扩展与技术服务补充协议
- 人力资源服务审核补充协议
- 高级审计中的证据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职业审计师技能提升的有效方式试题及答案
- 小学音乐-我的家乡情-课件
- 庆祝农历春节:文化传承与习俗介绍课件
- 工程项目管理实务课件
- 山地等高线地形课件解析
- 高级会计复习策略及试题及答案
- 台海局势之我见课件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形考任务6答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7002-2015
-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56:《齐人攫金》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印染厂染色车间操作手册培训教材
- 《学弈》优质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