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周礼仪制度的影响古代流传了很多礼仪制度,你知道西周的礼仪制度吗?下面由 给 大家整理了西周礼仪制度的影响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西周礼仪制度的影响在西周社会,维持整个社会的核心,保证国家机器和社会秩序正 常运行的主要规范,是礼的精神,礼的规范。周代礼的制度奠定了中 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以后各个朝代都把定礼作为立国之本, 但基 本没有超出周礼的框架。传统礼乐文明有助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礼 乐无常制”,应该与时俱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 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比如其中对中和之美的爱好,对尽善尽美 的追求,对道器合一的向往,对人格尊严的歌颂,对社会和谐的规划, 对艺术目的的
2、设计,对教育功能的要求等等。传统的礼乐文明,有许 多值得当代人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孔子在对周朝礼乐制度有所损益的 基础上,对礼乐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儒家独特的礼乐精神。在道 德伦理、修身治国、构建融洽的社会关系方面都有生动的阐述,在解 决人自身矛盾,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矛盾方面俱有 值得今人继承和借鉴的宝贵品质。西周礼仪的发端在西周时期,“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squo;礼’是抽象的,是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及社会共识构成的,既作为人际交往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 又作为社会的一种观念和意 识,约束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 &squo;仪
3、’则是&squo;礼 ’的具体、有形的表现形式,严格遵循和依据&squo;礼’的规定及内容,形成了一套系统且完整的程序和形式”,“礼 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周人的礼仪教育,早在灭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在豳(今陕西旬邑县西)“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 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尝到甜头的熏育又来进攻,“欲得地与 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squo;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 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 ?民欲以我故战, 杀人父子而君之
4、,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 逾梁山,止于岐下”。此举实际上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礼让教育”,其 结果是“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 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亶父“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 别居之”。而且古公亶父还“作五官有司”,以处理政务,教化百姓。“民皆歌乐之,颂其德。”文王继位后,“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 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即在此 时投奔周。由于文王公正廉明,连诸侯们也“皆来决平”,即请文王 评理。如“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 俗皆让长。虞、芮之
5、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squo;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史记正 义引括地志云:“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squo;西伯仁人,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 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 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君相谓曰:&squo;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乃相让所争地以为闲原。”文王礼仪教育的效果由 此可见一斑。武王即位,“祭于毕”,“观兵至于盟津”,又先后举行了泰誓与牧 誓,这些既是盟誓礼典,同时也是对民众的礼仪教
6、育。而灭商之后的 大规模献俘礼和分封诸侯,更是声势浩大的礼仪演示会。当时,周人 按照名位、官阶品级制定了一整套礼仪等级制度, 相应配套有一系列 的礼节规范和仪礼容态,统称为礼数。正如左传?庄公十八年所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西周礼仪的特点(一)政府高度重视,定为治国之本周人对礼仪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视。礼记?乐记曰:“地之道, 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节。” 在各种教育中,礼仪教育最为重要。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hellip;…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7、,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 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 可不学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人 民,利后嗣者也。”强调的都是以“礼”固定人的名分,维护上下尊 卑的社会秩序。因此,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不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使之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的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间既有 分工,又有协作、配合,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养正于蒙,坚持不懈人在年少之时,性情
8、未定,可塑性很强,是教育的大好时机。此 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必要, 而且意义重大,很可能会影响他的 一生。周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了。母亲在怀 孕期间,其言行举止及饮食视听都与平日不同,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胎 儿健康发育,将来能够成长为有修养、懂礼仪、成大器的人才。在孩 子出生以后,礼仪教育更是贯穿于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天也不 松懈,并将持续到成年以后。而且,在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同时,家族 中的其他孩子及成员也受到了教育。(三)内外兼修,全面发展西周时期不仅重视礼仪教育的外在形式, 而且重视其内在的道德 要求。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 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 行
9、为规范,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同样,没有 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高尚品质、文化修养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和作用,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礼记 ?乐记所说:礼 的最高境界是“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德是礼的源泉和动力, 推行礼仪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修养, 让礼成 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达到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目的。(四)礼乐结合,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礼与乐密不可分。西周时,绝大多数礼仪活动都须配有相应的乐。 而且,乐与礼一样,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 以,周人在重视礼仪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乐教以及射 (体育)、御(实 践)、书、数等。此举在客观上提高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相 当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五)礼仪教育的客体以贵族子弟为主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又实行“学在官府”的制度,无 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其目的都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而严 格的家庭教育也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奴隶和一般平民是没有这种条件 的。所以,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上,礼仪教育的客体都是以 各级贵族子弟为主。当然,平民和奴隶们也须掌握必要的礼仪常识, 但内容仅局限于尊上和服从等少数礼仪,繁杂的贵族礼仪他们是没有 资格学习的。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后,接受教育的平民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高小颗粒爬梯教案
- 京剧《小放牛》教案
- 做手工玩具小花教案
- 儿童石头绘画水果教案
- 关于创意力幼儿教案
- 分数的几分之几教案
- 初中物理机械唱片教案
- 动画制作吹泡泡教案
- 古诗《江南春》教案
- 商务礼仪与时俱进教案
- 物业住宅小区的应急处理预案
- 2026沈阳市面向国内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44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河流与湖泊课件-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 市政道路电力、照明、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足浴服务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小红书运营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四川天府银行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请求权基础课件大纲
- 4.6.3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林区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