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 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_第1页
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 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_第2页
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 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 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08-05-06 08:41:00 作者:蒋永新编辑:studa20【摘要】 目的 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与完全培养基(CM)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及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分别用AIMV及完全培养基加入4种细胞因子(IFN、IL2、IL1及OKT3)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增殖高峰较晚(1417天),但增殖倍数高,在细胞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面两种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均无明显

2、的差别(P0.05)。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可代替完全培养基。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免疫 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肿瘤 0 引言 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IFN、IL2、IL1及OKT3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及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Critzapis等1报道,CIK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进一步提高免疫效应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治疗所需的CIK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所用的条件对细胞的活性有很大影响。现在常用于细胞培养的完全培养基,因含有人AB血清,虽经HBV、HCV及H

3、IV的检测,但仍有可能传播其他疾病,安全性低;并且存在批次差异、不宜质控,质量不能保证。无血清培养基则可达到生物洁净要求,成分明确,质量稳定,便于质控,克服了人血清的缺点,能减少病人意外感染的机会,对于免疫治疗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比较了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健康足月产胎儿脐带静脉血50ml(枸橼酸钠抗凝),产妇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正常。RPMI1640培养基、淋巴细胞分离液和无血清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细胞因子购自Bioscience公司, 流式试剂CD45FITC/CD4P

4、E/CD8ECD/CD3PC5、CD3FITC CD16+CD56PE和PI染液购自BeckmanColuter公司,胎牛血清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 1.2 方法 脐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作密度梯度2500r/min离心30min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分别用完全培养基(RPMI 1640,含10%胎牛血清,100/链霉素,100/青霉素)和无血清培养基调整细胞数为1106个/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930l/孔。第1天加入rhIFN 1 000u/ml,培养24h后加入rhIL2 300u/ml、rhIL1 100u/ml及OKT 350ng/ml继续培养,每隔4d更换培养基,调细胞数

5、为1106个/ml,补加rhIL2 300u/ml,每8d在补加rhIL2的同时补加OKT 350ng/ml。YTMLC、GLC和A549用含1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g/ml链霉素的RPMI 1640常规培养。设不加细胞因子的CBMNCs培养作为对照。 于培养的第0、4、8、10、12、14、17、21d对以上各组效应细胞进行分析,每组每次测4个复孔。 于培养的第0、4、8、10、12、14、17、21d分别取细胞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所培养的活细胞浓度,根据流式检测的CIK的比例,计量液量,推算CIK细胞总数。2、IFN、TNF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于培养的第0、4、8、10、

6、12、14、17、21d分别取细胞,充分洗涤,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ml培养24后,收集上清,用法定量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TNF,设4个平行孔。 2 结果 2.1 与完全培养基培养CIK细胞增殖能力的比较 实验表明,培养细胞较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增殖迟缓。完全培养基增殖高峰期在第12d,增殖平台为第1012d,最高增殖倍数为638.4倍;而培养基增殖高峰期在第14d,增殖平台为第1417d,最高增殖倍数为678.7倍。虽然培养细胞较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增殖迟缓,但其增殖平台期较长,增殖倍数较完全培养基高,见图1。 图1 AIMV与完全培养基培养CIK细胞增殖能力 2.2 与完全培养

7、基培养细胞表型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多,CD3+CD56+细胞在培养基中,增长高峰在1417d,所占相对百分率由(0.210.04)上升为(31.531.65),增长了150.14倍,完全培养基增长高峰在1214d,所占相对百分率由(0.210.04)上升为(30.902.28),增长了147.14倍。对照组CBMNCs培养体系中未出现明显的细胞表型转化,各种细胞成分均呈递减趋势,见表1、图2。 2.3 AIMV与完全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AIMV与完全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均分泌IL12,从第4d分泌量均稳定升高,都于12d达到高峰,第14d略有下降为,以后逐渐下降。但AIMV培养基第12d的IL2水平(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