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一课 在公共汽车上(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教学重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2、 进行新课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3.演一演 (1

2、)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 (2)仔细观察p2上的幅图画,小组讨论 三、总结评价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能够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称赞的或是应当批评的,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往往反映出了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一课 在公共汽车上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教学重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

3、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板书:公共场所 二、进行新课1.阅读P5上的两个短文,选其一谈感受。 2.出示图片P6,小组讨论:这起严重交通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3.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三总结评价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规则对我们每个人、对

4、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二课 想想他们的难处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3、 进

5、行新课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叙说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4.全班交流:三、总结评价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二课 想想他们的难处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教学重难点: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6、。愿意帮助残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 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进行新课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出示P12 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

7、么办?三、总结评价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三课 生死不离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教学重难点:学习英雄精神,传递至真至纯的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地震前美丽的汶川)说一说,图片上的汶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在群山的庇护中显

8、得那么宁静,人们生活是那么安逸)2.而2008年5月12日,一场人们意想不到的灾难却降临到了这个宁静的山村。3.地震无情人有情,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没有倒下,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废墟中求得生存。在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英雄。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被谁所感动,感动的原因是什么?2、 进行新课1.(出示四个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置身角色中感受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思考:他们能这样做,是怎么想的?2.从他们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地震中被压在危房下的同学,听到他们的话,你会怎么想?3.交流感受,体会小英雄们的品质。三、总结评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

9、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三课 生死不离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教学重难点:学习英雄精神,传递至真至纯的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发生后,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伸出了他们热情的双手。2.看图片,感受人们对灾区人们的关心。3.说一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曾经做过一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和身边的人之间曾经有过爱心传递吗?谈谈

10、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4.让我们点燃爱心的火炬,进行一次没有终点的传递;让我们用阳光的心态,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5.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生死不离,谈一谈你在听歌时的感受。3、 进行新课交流搜集的资料,再次分享我们的感动。(教师推荐文章爱的姿势)作业:制作一份主题小报,在班级交流、展览。四、总结评价复备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四课  伸出我的手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

11、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2.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2、 进行新课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1.放音频:歌曲爱的奉献2.想一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3.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

12、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 三、总结评价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四课  伸出我的手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学

13、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 3、 进行新课、想一想 1.自读P25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25 小资料 2.提问: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三、总结评价复备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

14、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上学,坐在教室里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五课 绿色小卫士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并从自己做起,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2.师小结,导入新课二:引入主题1.谈话,引入2.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2

15、)小组代表发言(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分组制作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3.学生分组创作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复备栏三、总结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五课 绿色小卫士 (第 2 课时)复备栏教学目标:1.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2.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

16、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走近生活,揭示环境污染的现状1. 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污染。2. .交流“课前调查”身边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2、 进行新课讨论交流,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1.出示印染厂的污水,引导交流水污染的危害。 2.讨论各种环境污染还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3.出示一组调查数据,揭示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4.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三)强化体验,感知环保人士的努力。1. 讨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2. 交流感受,体会环保人士的心愿。(四)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环保的热情。三、总结评价在许多地方,人们原来拥有的是美丽的土地,但现在却

17、不得不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挣扎。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六课 我们的民风民俗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后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 3、 进行新课网络学习,认识春节 1.(课件展示春节的热闹场面)

18、同学们,大家最喜欢的春节到了,让我们一起走入欢快的春节吧! 2.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 讲一讲春节的传说;演一演春节的活动;画一画春节的景象;谈一谈春节的经历 3.春节是如此多姿多彩,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 4.请学生再进行“猜猜看”活动,师动情总结:合家团聚仍是人们过年的首选。(配乐常回家看看)三、总结评价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六课 我们的民风民俗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19、部分。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悠扬的民乐茉莉花中,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后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进行新课1.动情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板书课题) 2.中华民族有哪四个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板

20、书:传统的节日 最隆重的是什么节日? 它们各有什么传统活动?板书:传统的活动教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着我们的祖国。三、总结评价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属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保持、延续下去,这是一笔富裕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七课 家乡的变化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

21、,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歌曲导入,走进家乡。1.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感受?学生展开讨论。2.同学们,在我们自己的家乡,你觉得有没有变化呢?今天就来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家乡吧。(二)、自由选择,了解家乡。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三)、巩固认识,热爱家乡。1同学们看了我们家乡变化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从录象中,同学们对家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了解呢?(四

22、)抒发情感,祝福家乡。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家乡真是变化太大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能把自己家乡的变化记录下来呢?学生交流。过渡: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变化中的家乡尽情讴歌吧。2.进行成果展示。(五)播放歌曲,歌唱家乡。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声中结束。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七课 家乡的变化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

23、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1.复习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2.导语:在我们家乡日新日异地发生着变化的同时,却也出现了这样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出示张图片)城市广场是人们娱乐的最佳场所。但在广场的一角垃圾遍地,恶臭难闻。这让人们极为扫兴。二、讲述故事,激发情感1.师讲述小故事执着少年爱家乡。(故事叙述了一位少年发现健身广场悬挂秋千的铁链断了,反复地向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了一场意外事故的发生。)2.师:是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乡的成员,对家乡的建设都应有一份爱和责任。三、畅想家乡的未来1.师:同学们,尽管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一些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祖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如果我们每

24、一个人都能为家乡,为祖国做一点贡献的话。2.学生完成作品;3.汇报:(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文章等来展示自己的设想。)四、总结师:同学们,相信有了你们今天的努力,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让我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努力吧!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 第八课 怎样到达目的地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2.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教学重点:1.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2.关注生活,关注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利的现实问题

25、。 教学过程:活动(一)、趣味谜语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激趣导入:2.提问: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 3.揭示活动主题:怎样到达目的地。活动(二)交通连着你我他1.出示多媒体课件:行驶着的飞机、火车、轮船、小轿车、客车等。提问: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2.观看多媒体生活录像片段:早晨大人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乘公交车上班;爸爸拿着旅行包乘火车出差;春节全家乘公交车去舅舅家。3.出示多媒体画面:(1)外地运来的芒果、椰子、苹果、荔枝等新鲜水果;(2)外地运来的名贵木材;(3)外地运来的医疗药品、器械等。讨论: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外地产的,这些物品是

26、怎样来到你所居住的地区的?4.播放多媒体动画片:交通工具擂台赛看后交流:你有什么看法?总结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八课 怎样到达目的地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2.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教学重点:1.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2.关注生活,关注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利的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1.从古到今,交通

27、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播放多媒体录像: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上,各种交通工具繁忙来往的情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陆运输、航空运输的飞速发展。2.出示“小辞典”,读一读后说说什么是“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活动(二)怎能忘记他们1.观看录像片段组合:交通警察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在岗亭上,为维护交通秩序付出了无数的辛劳;车辆厂的工人辛勤劳动,制造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筑路工人为了修筑好一条道路,艰苦拼搏,顽强战斗。2.讨论:当我们在感受各种交通便利时,你认为有哪些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为什么?3.交流:把你课前所了解到的其中某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4.听录音故事征战雪域筑天路。5.说一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总结评价:我们应当从内心尊重那些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复备栏 板书设计: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课 题:第九课 媒体连着我和你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电视、网络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