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流值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_第1页
微电流值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_第2页
微电流值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_第3页
微电流值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电流值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与碱离子微电流的关系,为快速诊断肿瘤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对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探测,观察恶性肿瘤与瘤旁正常组织的微电流值,并进行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照检查。结果  37例恶性肿瘤中32例组织内碱离子微电流达到或超过35微安培(A),最高者达5060A;34A者5例,其中30A者2例,癌旁正常组织多在18A左右,没有1例25A;恶性间质瘤(3例)达30A以上,但有2例在35A以下;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为

2、3034A。37例恶性肿瘤和癌旁正常组织微电流值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检验,2组微电流值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其符合率达到94.60%。结论  碱离子微电流探测仪检测能够减少手术中冷冻切片的用量,也能缩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的费用,与冷冻切片可起到互补作用。     【关键词】  微电流;恶性肿瘤;肿块探测     Study the value of microcurrent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s  

3、;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alkali ion microcurrent in malignant tumors in order to find a new method for tumor diagnosis.Methods  Alkali ion microcurrent was detected on both malignant tumors and “common” tissues beside the tumors using alkali ion microcurrent detector,f

4、rozen and paraffin imbedded tissue diagnosis were also done.Results  35A of microcurrent were detected in 32 cases among 37 malignant tumors,the highest data was 5060A;4 malignant tumors were 3034A;2cases were lower than 30A.An average data of 18A of microcurrent were detected in tissues beside

5、 the neoplasms and none of them were above 25A.3 malignant stromal tumors were detected higher than 30A,while 2 cases were lower than 35A.One ovarian dysgerminoma was detected between 30 and 34A.The malignant group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icrocurrent with tissue-beside group(P<0.001).The a

6、ccordant rate is 94.60% compared with regular pathology diagnosis.Conclusion  Alkali  ion microcurrent dete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lower expense,it may play a compensatory role in intra-operation diagnosis.     【Key words】  microcurre

7、nt;malignant tumor;detect neoplasm    长期以来,为了寻找传统的病理学和生理学研究方法之外的新的肿瘤研究方法,针对活体组织电子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细胞生长受细胞内外的离子,如Na+、K+、Mg2+、Ca2+、H+等调节,恶性肿瘤细胞中离子含量与正常细胞中离子不同,其总数明显增加1,尤其近年来有些学者发现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细胞中,钠离子的浓度会增加,达到正常值的35倍。这种浓度的增加与细胞分裂速度呈正比,恶性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的分裂速度快,所以钠离子的浓度就高,恶性程度越高,分裂速度越快,浓度也就越高25。笔者应用碱离子

8、微电流癌症探测仪来观察恶性肿瘤与碱离子微电流的关系,为快速诊断肿瘤寻求一种新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从澳大利亚菲尼康公司引进的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商品名:LEC-03癌症探测仪),是匈牙利工程师Laszlo Ungar在欧美多国医学科学家和电子工程师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细胞电化学原理开发出来监测组织细胞内阳离子浓度1,其工作原理是以电脑为基础,采用高频 率探测方式,通过测试人体组织中的电解质(Na+、K+)产生的微安级的流电电流,通过探针,测量细胞以及细胞内液体中的单价

9、碱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亦即正电荷)的数量。这些离子与探针的微型电池(毫库仑级的微型电化电池-原电池)内的电子(负电荷)产生电位差,在这个探针的两极之间就产生了瞬间微电流,这个微电流通过高质量的恒阻值导线传回感受器,感受器将微电流信号进行三级放大后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再将探头采集到的模拟信号通过多级放大、去除杂波再转换为数字信息,成为能量化分析的微电流数据(微安培)。微电流的大小与细胞内的阳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即可判断组织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以及恶性的程度。    1.2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9月2006年3

10、月随机收集的部分收治的恶性病例,共37例,均为术中临床新鲜送检冷冻切片标本,离体时间为230min。其中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68岁;部位分别为甲状腺10例、肝4例、淋巴结4例、乳腺4例、卵巢2例、十二指肠2例、四肢2例、胃2例、胆囊2例、子宫1例、脐部1例、网膜1例、胰腺1例、外耳道1例。    1.3  检测方法  将肿块切开,用温蒸馏水清洗干净肿块切面血迹或污物后用干净纱布轻拭之,去除蒸馏水,将探针垂直紧贴需要检测之肿块切面及其周围组织,每个标本探测至少4个位点,包括肿瘤实体中心、包膜、瘤旁组织,通过计算机记录所测得到的电流信

11、号。每例患者设自身对照,即同器官的肿瘤组织与肿瘤旁正常组织。所有病例同时进行术中冷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对照,明确其病变性质。    2  结果    2.1  癌旁正常组织与恶性肿瘤微电流值的测定  见表1。表1  癌旁正常组织与恶性肿瘤微电流值的测定(略)37例恶性肿瘤和癌旁正常组织微电流值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2组微电流值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2.2  37例恶性肿瘤碱离子微电流值与病理诊断  见表

12、2。 表2  37例恶性肿瘤碱离子微电流值与病理诊断  (略)其中30A者35例,35A者32例,34A者5例,<30A者2例,正常组织多在20A左右,没有1例>25A;但2例恶性间质瘤呈交界恶性改变,微电流值达30A,小于35A;另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为34A也呈交界恶性改变;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例淋巴结转移癌<25A;全部病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60%。假阴性原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肉眼可见明显水肿之乳头,水肿液稀释了肿瘤的Na+、K+离子浓度而造成;另1例为淋巴结转移癌,其被膜外淋巴管及对侧被膜内局灶性边缘窦仅有少许转移癌,因操作原因未检测到其微小

13、转移灶,导致假阴性结果。有1例癌旁非正常组织(炎症),探测时微电流值高达35A。2.3  良、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微电流值  分别见图1、2、3。    3  讨论    手术中肿瘤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冷冻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形态,即快速病理诊断,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或缺陷,需要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辅助快速病理诊断。    科学研究发现,最早的癌细胞形成通常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传统的检查方法尚不能测出。从良性细胞转变到恶性肿瘤,并初步显形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

14、。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细胞的分裂速度不断加快直至转化为恶性肿瘤细胞。在癌症细胞中,Na+、K+等阳离子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加,它产生了一个超过30A的微安级电流,通常在3560A之间。在慢分裂细胞中,电流值常低于25A。另一方面,在快分裂细胞(如脓细胞)中由于K+数量增加,所以检测到超过30A的电流值;而在交界性肿瘤往往也由于Na+浓度升高,通常为30A左右的电流值。    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检测组织的Na+、K+浓度,从而反映细胞分裂速度。笔者利用此仪器对37例恶性肿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的微电流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微电流值,二者之比为2.3

15、:1,经统计学t检验,2组微电流值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表明癌症细胞中Na+、K+等阳离子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加,因而其微电流值较正常组织明显上升。按LEC-03癌症探测仪使用制订的诊断标准:(1)恶性病变:微电流值35A;(2)交界性病变微电流值介于30A左右;(3)良性病变:微电流值25A。    笔者进一步分析37例恶性肿瘤的微电流值,发现其中35例达到或超过30A,提示恶性病变或交界恶性。2例出现假阴性,原因为:组织高度水肿,Na+、K+浓度被稀释(甲状腺乳头状癌例即为此因)、肿块组织上的血痂或坏死、黏液未洗净或擦净,探头氧化及未探测到

16、肿瘤所在部位(如淋巴结例因微小转移灶位于淋巴结门外淋巴管内及对侧边缘窦内未探测到)。    本病例组尚有1例癌结节旁部分组织因炎症改变,在探测时微电流值升高达35A,原因为脓细胞亦属快分裂细胞,其K+数量增加导致微电流值升高。因此,经验提示对肿块组织上的血痂、坏死、脓液、黏液要洗净或擦净,否则影响微电流的探测结果;在开始测下一个测点前,应清洗探头,以免探针上残留电解液导致错误的测量值;对高度水肿的肿块组织进行探测数据要具体分析,不要草率诊断,以免出现假阴性;另外,探头氧化及未探测到肿瘤所在部位,在检测标本微电流时更应引起注意。   

17、大多数情况下,碱离子微电流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在手术当中用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扩散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及肿瘤是否超出控制范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弥补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不足,并可减少冷冻切片的用量。其与冷冻切片相比,优势在于:(1)检测时间短,仅需23min;(2)简便;(3)便于术中检测,可进行体内探测,有助于发现肿瘤确切位置,提高术中病理取材的质量。由于本组检测病例数有限,难于进行微电流值与恶性肿瘤之恶性程度比较,其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青川,帝振宇,周景师,等.阳

18、离子微电流探测仪在腹部肿瘤术中诊断的应用.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5,9(3):140-142.    2  Cone CD Jr.Unified theroy on the basic mechanism of normal mitiotic and concogenesis.Theor Biol,1971,30:151-181.    3  Cameron IL,Smith NK.Energy 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i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s in relation to cell reproduction in normal and in cancer cel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