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 ⅲ人民版7.4向距离挑战 学案_第1页
历史必修 ⅲ人民版7.4向距离挑战 学案_第2页
历史必修 ⅲ人民版7.4向距离挑战 学案_第3页
历史必修 ⅲ人民版7.4向距离挑战 学案_第4页
历史必修 ⅲ人民版7.4向距离挑战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 向距离挑战(二课时)一、【课程标准】 1以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一)结构化预习(一)立体交通的诞生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 。 (2)高效率内燃机的推广,推动了 、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概括项目时间人物国家成就陆1885年卡尔·本茨、戴姆勒德国制成最早的汽车水1887年无无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空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制成飞机,开创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3影响:人类从 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 时代。(二)穿越大洋的电波1电报 (1)183

2、7年,美国人莫尔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 。 (2)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 铺设成功。 (3)1866年,横跨大西洋连接 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2电话;l876年,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3无线电 (1)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被后人称为“ ”。 (2)1902年,马可尼横跨 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3)1916年,马可尼 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 通信技术的基础。(三)改变世界的网络1计算机的发明 (1)标志:1946年, 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发展:已经经历了电子管、 、

3、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研制第五代新型计算机。 (3)影响 为 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其“ ”功能,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部分地代替了人类的智力活动。2互联网的诞生 (1)条件: 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影响 有利于缩小 距离。 使信息能够大量、高速运行,有“ ”之称。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 的进程。(二)预习检测(2012绍兴一中高三期中考)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4、 D )A.文艺复兴 B.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功来源于工匠的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这些变化符合题干所述的内容。生成问题日期自评组评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一)图说历史载人云飞艇是法国法国马索德公司设计的新型飞艇。该飞艇长约700英尺(约213米),分上下两层,配备有豪华客房、餐厅、图书馆和健身室。设计人员表示,飞艇的最大时速为105英里,巡航时速为80英里,10天就可环绕地球一周。一直以来,与噪音巨大、耗油惊人的飞机等交通工具相比,空中飞艇被公认为人类未来最为环保的生态旅行方式。

5、从2005年开始,法国马索德公司和法国国家飞艇研究办公室就开始联合设计和打造一种名叫“载人云”的超级飞艇,这艘飞艇从外形看起来像一条大鲸鱼,它长约213米、宽约82米、高约52米,能够一次性搭载15名机组人员和40名乘客。从外观上看,它很像一头白鲸,但更像美国科幻大片雷鸟神机队中的“雷鸟2号”救援飞机,不过它的用途并非是救援。“人造云彩”的内部设计非常豪华,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一层设有餐厅、图书馆、健身房;二层设有20间客房,公共空间设有观景窗、温泉以及酒吧间。乘客们犹如置身“飞行酒店”,尽情欣赏6000米高空外的风景。根据法国马索德公司的计划,“载人云”飞艇要到2020年才会制造完工,

6、正式投入使用。“载人云”飞艇将利用氦气做动力,它由后部一个巨大的螺旋推进器推动,同时它也有两个朝向地面的推进器,从而能够使它垂直起飞。“载人云”飞艇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5英里(169公里),它的普通巡航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81英里(13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它只需花上10天时间,就能环游世界一圈。据悉,“载人云”飞艇加满氦气后,能够一次性飞行3100英里(5000公里)的距离,这意味着它不需中途降落就可以从英国横渡大西洋飞抵美国,然后再继续补充氦气,进行更远旅途的旅行。(二)互动解疑 1.西方近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2内燃机的应用,推动了哪些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立体交通有何积极意义?3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缩短时空距离的发明有哪些?各自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 课堂总结四、课后-内化迁移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成就开创了人类交通新纪元,它的发明者是A本茨 B莱特兄弟 C富尔顿 D西门子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在动力上的飞跃是 A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飞跃 B 从蒸汽动力向电力的飞跃 C从石油动力向电力的飞跃 D从电力向原子能动力的飞跃319世纪上半期,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准确含义是 A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B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C电力、汽车、地铁一起构成了交通运输的工具D内燃机成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械4

8、下列人物与发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发明电话机赫兹发明无线电通信 A B C D5下列有关向“距离”挑战的科技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立体交通时代B近代电信事业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话机的发明理论是电磁感应原理D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发展6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7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

9、说明 A电已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B电使人类从生产中解放了出来C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生产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8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泽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耳而有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9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A互联网 B报刊 C电视 D电影101982年,美同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

10、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义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哲学的困难好像在这里-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再从这些力去验证其他现象;书中第一、第二卷的一般命题就致力于这个目标。在第三卷中我们阐明了世界体系,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因为根据第一卷里用数学证明的命题,我们在第三卷里由天象推出把物体吸向

11、太阳和几个行星的重力。我们又从这些力,使用其他数学的命题,推演出行星、彗星、月球和海水的运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材料涉及了哪些物理学成就?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图二所示的动力催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奠定了图三历史现象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3)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领域有何不同?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12(选做题)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和汲取哪些信息? 四 向“距离”挑战结构化预习(一)1(1)电气时代 (2)汽车工业 3平面交通 立体交通(二)1(1)有线电报机(2)海底电

12、缆 (3)欧美 3(1)无线电之父 (2)大西洋 (3)短波远距离无线电(三) 1(1)美国 (2)晶体管(3)自动化 人工智能 2(1)电子计算机 (2)全球空间 信息高速公路 人类文明互动解疑 1.(1)14、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3)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4)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5)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2. (1)内燃机的应用产生了汽车、飞机、汽轮等新式交通工具。

13、 (2)首先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其次发达的交通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建立。3发明:(1)交通领域有汽车、飞机。(2)通讯领域有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影响:(1)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和各国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密切。(2)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尤其是互联网发明以来,信息能够大量、高速并行,迅速到达世界各地,并以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三、内化迁疑1B 2B 3B 4B 5B 6C 7A 8B 9A l0B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