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简析:这是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 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 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 芦也长不成。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 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展开一个可笑的故事。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 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要改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如,“长满了绿叶”,“满”是说叶子长得 很多,郁

2、郁葱葱,十分茂盛的样子。“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挂” 就是“结”的意思。这里用“挂”比用“结”更准确,因为葫芦的柄 长,从藤上垂落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十分可爱。葫芦的柄很长, 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一个“挂”就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用“盯” 突出了那个人只要葫芦的形象。教学目标:1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 力。2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 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 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3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 的联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1、 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 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2 2、 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一一葫芦 huhu lulu (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3 3、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一一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4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不出声地 读“我要的是葫

4、芦”。边读边想,你想到些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 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 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1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课件)huhu lulu tengteng xiexie zhizhi葫芦藤花谢了治一治yaya dingding saisai lili n n蚜虫盯着比赛邻居2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 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

5、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3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 lulu,组成 词念轻声。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巩固了生字词。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 葫芦图)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

6、小葫芦哇! ”(课件出示 第一自然段)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 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3 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4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一一(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 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5 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6 6、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7 7、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 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

7、结果。(设计意图:孩子们的心是纯真的,他们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 活世界沟通在一起。此时此刻,孩子们真挚的感情喷发了出来,对小 生灵的爱如涓涓细流在班里的每个孩子心中汩汩流淌。)(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 一一可是告诉你们一 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2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3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 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

8、问号,你有什么 问题?2 2、孩子们,不光是我们关心这个问题,有一个“葫芦剧团”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你看,剧团寄来了一封信。(课件出示招聘启示为了解开“葫芦落掉”之谜,我们决定表演课本剧我要的是葫 芦招聘演员两名:“小糊涂”一一种葫芦的人;“小机灵”一一邻 居。招聘要求:1 1、会读:认真读读课本 2 2、3 3 自然段,用“一一”勾出“小糊涂” 所想所说的句子;用“”勾出“小机灵”所说的话,好好读一读。2 2、会说:同桌分角色认真练习“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对话。 一边读一边想象和体会。3 3、会演:分角色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 话的语气。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9、葫芦剧团20082008 年 1010 月 1010 日3 3、为了当上演员,我们一起努力吧!4 4、准备好了吗?我是“葫芦剧团”的团长,选拔演员现在开始。(1)第一关:谁会读。生自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一一”勾出“小糊涂”所想所说的句子;用“”勾出“小机灵” 所说的话。读出不同的语气。(2)看看你勾对了吗?师引读。(课件):小糊涂:有几只虫子怕什么?“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小机灵:“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 小糊涂:“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恭喜大家通过了第一关。(3)第二关:谁会说同桌分角色练习对话。到

10、底练得如何,我来检查一下: 请“小糊涂”站起来。“小机灵”坐端正。A A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师 1 1: 一天,“小糊涂”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而可爱的小 葫芦还好好地挂在葫芦藤上, 心想一一(生读):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 2 2:对, 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哼 (生读):有几只虫子怕什么?B B “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 师 1 1 他根本就没把叶子上的蚜虫放在心上,而是怎样做的,怎 样说的,能演出来吗?生:表演“盯” “自言自语”(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

11、达的信息。)师:看一会儿,是“盯”吗?,此时你的眼里只有一一(小葫芦)(有这么大声地对自己说话的吗?)师 2 2:真盼望小葫芦能长得更快些,更大些一一“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D D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师 1 1 在“小糊涂”的热切期盼中,蚜虫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变 黄,热心的“小机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说 (生读):“你别 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师 2 2: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再真诚地劝劝他:(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师 1 1 “小糊涂”一听,心中顿时冒出两

12、个大问号一一(生读): “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 2 2:是呀,老兄,是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 奇怪了一一(生读):“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解决课题上的?(课件)“小糊涂”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小机灵”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设计意图: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 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 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 “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 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E

13、E、我会演为了演好,先排练排练吧。排练的时候抽同学上台表演。F F、好,我要的是葫芦课本剧表演现在开始,(1 1)学生自我介绍:我是种葫芦的专业户一一名叫“小糊涂”;我是他的邻居一一名叫“金点子”;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评委,注意哪个角色演得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什么地方演得不够出色,你怎样改进。生表演。(两组表演)(2 2)老师戴葫芦叶的头饰采访“小糊涂”师:唉,“小糊涂”别走,我是你种的葫芦叶,我对你有意见! 你每天都来看小葫芦,可我们叶子呢,你从来没正眼瞧过。我身上长 了那么多的蚜虫,你也不管管!为什么?生表演师:“小糊涂”至 V V 底错在哪儿呢,同学们帮帮他。生答师:“小糊涂”明白了吗

14、?看来我们的“小糊涂”已经不糊涂了,现在应该改名叫“不糊涂” 了。师小结。(设计意图:我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 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 动性也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四、欢迎来到“作业超市”1 1、读一读葫芦叶我是一片小小的葫芦叶,借着太阳公公的光芒,我能制造养分,由葫芦藤输送给葫芦果,让小小的葫芦果快快成长。你们说我棒不棒?葫芦说我是丝瓜,我比他圆。说我是梨子,我比他大。我中间细,两头圆。年幼时,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我能做药,能制成艺术品;我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出我是谁?蚜虫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我们喜欢吸收叶子上的汁液。只

15、要有了我们,那葫芦,小树就惨了!啊,七星瓢虫来了,我们惨了2 2、画一画小画家,拿起笔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下来吧!3 3、讲一讲“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 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坐 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4 4、写一写看着种葫芦的人做了傻事,我们赶快来帮帮他,劝劝他。同学们, 把你真诚的劝告写下来吧,寄给今天还在做傻事的“种葫芦人” 。5 5、读一读,回答问题。拔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跑到田里 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他在田 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

16、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他筋疲力尽。他回到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 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 了。读读想想1 1 从哪儿看出那个人是个急性子?2 2.为什么稻叶枯萎了?板书设计:联系葫芦图- 葫芦叶图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属寓言性质。 文 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 篇课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 文理解课文中

17、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 “能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一、明确一种思想一一以读品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 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 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而对语言 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 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

18、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 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 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 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 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 色读、齐读、选择读,弓 I I 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 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 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 “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 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

19、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 惯,从而提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找准一个切入点一一以题导文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 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最佳角度, 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 教学我要的是葫芦 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顺 机启发学生提问。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 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 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一一 “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 么是葫芦?”三、 明确一条思路一一以“变”理文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教师要善于 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