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         11-05-29 15:46:00     作者:李荷亭    编辑:studa090420【摘要】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病者采用局麻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注射前后测定脑光电血流图。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

2、横突,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0.125%布吡卡因10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500 g复合液。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1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结果  级完全缓解(优)21例,治愈率65.6%;级好转(良)7例,好转率21.9%;有效(一般)3例,有效率9.4%;无效1例,无效率3.1%。结论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阻滞了头部的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头部血管舒缩,

3、使头部血管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目的,尤其是对颈动脉系供血改善显著。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头痛         头痛是以一侧或两侧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脑血管病,主要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

4、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疼痛治疗中较为常用,是治疗多种头面部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有效手段。我院疼痛门诊自2004年2010年底,采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头痛32例,效果满意。          1 一般资料         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675岁。主诉偏头疼,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其它疗法效果欠佳。全部病例已排

5、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颅内占位及脑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疾病,病程129月不等,均确诊为头痛。头痛的诊断采用1988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制订的头痛诊断标准。          2 阻滞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阻滞

6、右侧时术者立于病人右侧,阻滞左侧时术者立于头侧,用左示指或示指、中指尖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压向外侧,这样使皮肤至横突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也使皮肤至横突之间的组织降至最少,这样穿刺经过的组织也最少,将穿刺对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损伤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在环状软骨水平处,垂直于穿刺点的皮肤进针,此处皮肤与第6颈椎横突距离最近。将针尖斜面对向尾侧注药易于阻滞星状神经节。皮肤常规消毒,采用气管旁接近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气管旁,胸锁关节上方约2横指处,用左手食指、中指尖端将气管和食管推向内侧,而将胸锁乳突肌和颈总动脉推向外侧。用5号针头垂直刺入,针尖抵达颈7横突,

7、退针少许(2-4mm)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将药液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7ml、0.125%布吡卡因10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500g复合液,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一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成功的主要标志为霍纳氏(Horner)综合征的出现:阻滞侧的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眼孔缩小、眼结膜充血、颊面潮红等霍纳氏综合征征象。        

8、60;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后头痛情况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四级:级完全缓解(优):VAS为0分,治疗后完全无头痛且随访1年无复发;级好转(良):VAS为1-3分,治疗后基本无头痛发作,劳累紧张后有轻度不适,休息后好转;级有效(一般)VAS为4-分:治疗后头痛症状减轻,发作间期延长,服用少量镇痛药有效;级(无效):VAS为7-10分,治疗后头痛无好转,放弃治疗。      &

9、#160;  4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15例,治疗2个疗程17例。其中级完全缓解(优)21例,治愈率65.6%;级好转(良)7例,好转率21.9%;有效(一般)3例,有效率9.4%;无效1例,无效率3.1%。      11-05-29 15:46:00     作者:李荷亭    编辑:studa090420   

10、    5 结论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阻滞了头部的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头部血管舒缩,使头部血管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目的。         6 讨论         目前一般认为,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同时伴有一种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失调状

11、态,但引起血管异常反应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而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与肽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等介质异常释放有关,该介质可导致颅内血流的分布异常,使神经性头痛周期性发作,也有研究认为与家族遗传有关。典型头痛表现为发作性头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失眠,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利血平、食用高酪胺食物或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头痛发作。         星状神经节位

12、于颈后血鞘管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每侧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因颈下神经节的形状像星星,所以也称为星状神经节,属于自主神经交感链,支配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及痛觉传导等,被阻滞后主要效应为其支配区域内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对导致神经性头痛的脑血管痉孪及脑血流量下降有明显的针对性治疗作用,阻滞侧前后30MIN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对大脑半球,尤其大脑半球前2/3的供血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虽然阻滞前后椎动脉血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据文献报道,供应大脑的前、中、后动脉系从脑基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上的吻合发出,而椎动脉系统

13、供血仅占大脑流量的10%-20%。因此,大脑的血供受椎动脉系统的影响不大。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头痛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充分发挥自愈力和抗炎作用;局麻药又可阻断交感神经传出分支所致的正反馈,加之激素的抗炎,减少组胺的释放,改善局部供血等作用而显效。一般认为SGB具有中枢和外周两方面作用:其中枢作用是通过调节下丘脑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外周作用则是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交感神经支配的血管运动、肌肉紧张、痛觉传导也受抑制。SGB

14、治疗PEPH的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1)SGB通过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扩张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等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可以增加脑脊液的生成量,适当增加颅内压。(2)SGB可以调节脑血管运动神经功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管挛缩或扩张的异常活动,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对血管壁的水肿、无菌性炎症亦有抗炎作用。(3)SGB可以降低应激反应,从而降低P物质的含量。         本组对32例头痛患者采用1%利多卡因7ml、0.125%布吡卡因10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500 g复合液复合液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药物的使用首选1%利多卡因7ml。SGB药物的使用有个演变过程,刚开始用1%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ug,地塞米松5mg,用了地塞米松后少数患者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加重了心理负担。经观察发现,在神经阻滞时,不使用激素和维生素B12,也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已经明确由于星状神经节本身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