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_第1页
【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 5【2019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事例中, 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 )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B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 , 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 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 1mm 深。这个现象说明(A )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没

2、有斥力3 .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 D .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 ,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 ,内能不变D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

3、零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6. 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A )物质铝铁锌铅比热容3333c/J/(kgC)0.88X100.46X100.39X100.13X10A.铝 B .铁 C .锌 D .铅7.由 c=m(芒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

4、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 )A .比热容较大 B .比热容较小 C .密度较大 D .密度较小-2 - / 59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10.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5、因此(B)A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11 .高压下油可以渗透铁管壁流出来,这说明固体分子间有 间隙_。将一杯水倒掉后,无论怎么倒 ,总会有少量的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 力 _。一块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_。12 .因地球环境被破坏, 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 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 气温高达 50C,道路开始熔化,如图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

6、升,材料内能增 大 _(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13 .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_ 做 功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 ,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机 械 能;此车紧急刹车时, 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内 _能。14 .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如图所示)。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阻力 做 功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注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_大_,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15

7、.兵兵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比较液体 A 和液体 B 的比热容是否相同,他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取相同 质 量 的两种液体 , 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它们升高 的温度。他所用的公式是 c=鸟鸟吸。nnAt16.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 100g、初温是 24C的实心金属球吸收 2.3X103J这是通过_ 热 传 递,第 14 题图)错误!错误!第 13 题图)错误!-3 - / 5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到 74C,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 0.46X103_j/(kg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 钢、铁_。-4 - / 5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G)钢、铁0.46X103铝30.88X10铅0.1

8、3X103水银0.14X103沙石0.92X103铜30.39X1017.两个铝块的质量之比为 1 : 4,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2 : 1则两铝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 1 : 1 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1 : 2_o18.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19.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

9、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甲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2.1X103_J/(kg C-)o三、简答题(共 6 分)20.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明湖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凉都。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 ,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 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 周围环境的气温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_(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J

10、/(kgG)。,温度);加热 2min 水吸收的热量_)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不变等于2.1X103曲施器I虹外加 I-5 - / 52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6 - / 5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 _W热均匀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_。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水_吸热本领更强。22.(苏州中考)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

11、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_(选填 A”或 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_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_。五、计算题(第 23 题 9 分,第 24 题 13 分,共 22 分)23.吃早饭时 ,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 12C升高到 42C妈妈至少要用 60C的热水多少 kg?水的比热容为 4.2X102 3j/(kgG),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 2.5X103j/(kgG),不计热量损失3解:牛奶吸收的热量 Q吸=c奶m奶(t to奶)=2.5X10 J/( kg)X0.25kgX(42C 12C)=1.875X104J,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 Q放=Q吸,又因为 Q

12、放=c水m水(to水一 t),所以_ 1.875X04J_-m水=4.2X03J/(kgC ) X (60C 42C ) &0.5g2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升高的温度_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 , 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停表(计时工具都可)_。(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答出一个即可)250g 的袋装牛奶妈妈至少要用60 C 的热水质量屮乙-7 - / 524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每隔一分钟分别记录一次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8 - / 5项目水某种液 体时间/min012345012345温度/C151617181920151719212325请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该液体的比热容。C7K= 4.2X103j/(kg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