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五味中医辨证治_第1页
口中五味中医辨证治_第2页
口中五味中医辨证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中五味中医辨证治疗一、口苦。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 15 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 克,生地、黄芩各12 克,甘草 8 克。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2 次。二、口甜。又称“口甘”,多为脾胃功效变态所致。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跟脾胃气虚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美味之品,繁殖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治宜清脾泻火。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 15 克,栀子、石膏各 10 克,甘草 8 克,防风 2 克;或清

2、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 10 克,生地、丹皮各 12 克。水煎服,逐日 1 剂,日服 2 次。后者多由年迈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 虚热内生, 脾受津灼所致。 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正人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 克,生地、藿香各12 克,砂仁、炙甘草各8 克。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2 次。三、口咸。多为肾虚所致。 如伴有腰膝酸软、 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即“肾阴虚口咸”。治宜补益肾阴,滋阴降火。方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

3、、山药、丹皮、茯苓各 10 克,熟地 15 克,山茱萸、泽泻、附子 12 克,肉桂 8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四、口酸。口中自觉有酸味,但并无酸水吐出。多为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口感酸者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治宜泻肝和胃。方药选用左金丸与六君子汤加减:黄连、吴茱萸、茯苓、白术各 10 克,人参、甘草各 8 克,陈皮 15 克。日服 2 次,每日 1 剂,水煎服。五、口臭。口中出气臭秽,自觉或为别人所闻。一般有三种情况: 1?胃火上蒸: 舌红或口舌腐烂生疮,或牙龈肿痛,.口吻热臭,并兼有口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苔黄等症状。治宜清泻胃火。方药选用三黄泻心

4、汤:大黄、黄芩各10 克,黄连 5 克。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2?胃肠食积:口臭如酸腐,或夹有生食味,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腐秽,舌苔垢腻等伤食症状。治宜消食化积。可用中成药保和丸或山楂丸吞服。每日2 次,每次9 克。 3?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蛀牙或口腔炎症。可用黄芩、藿香、石膏、生地各 10 克,甘草4 克,煎水漱口。六、口淡。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发淡而无奈尝出饮食味道,多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上重要分为脾虚和湿阻两型。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神疲气短,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 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药选用六君子汤加砂仁、焦谷麦芽等。后者可见口淡黏腻,恶心怀闷,苔腻脉濡

5、等湿阻脾胃症状。治宜芳香辟浊,化湿醒脾。方药选用藿朴夏苓汤:藿香、赤苓、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各10克,半夏 8 克,白蔻仁2 克,薏苡仁12 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次。.此外,要想治愈口中异常味觉,除踊跃用药治疗外,还应注意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癖好,避免房劳适度,坚持口腔卫生。口苦:临床视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口淡: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 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感到口舌淡而无味。口淡在炎症沾染中也常呈现,但大多

6、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 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示,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思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体系疾病也常有口淡,辨证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证,但要留神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经临床测定,重大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涌现广泛升高的景象。.口甜: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研讨证实,消化系统功能杂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样,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添,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下降, 舌触觉感触异常时,可出现口涩。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

7、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严峻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单调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中医认为是脾肾没落,气血瘀结!口酸: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畸形人增高, PH偏于酸性反映。.口咸:口咸以脾虚湿盛, 肾虚火旺为多。 因中医认为 “咸为肾味” ,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 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生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

8、性反响。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 22时, 正凡人的舌温大多在33 35, 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 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祖国医学认为人口内的津液,与心、肝、脾、肺、肾五脏是相通的。对于健康颈椎病的人来说,一般情况下口中是没有什么异味的,也没有什么不舒畅的感觉。如果口中出现苦、甜、咸、酸、辣、淡等异常滋味,则解释五脏已经出现了功能阻碍或出现了病象。.一般人常常认为这只是 " 小事 " 、" 小结石问题

9、 " ,但从技术中医的角度来说则是 " 小事不小 " 。对这些易被疏忽的 " 小结石问题 " ,假如联合身体的其余状态,予以剖析并加以中药调节,常可有效地防备某些疾病秋季,对保护身体健康颈椎病大有裨益!一、口苦:黄帝内经指出: "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 ,即若出现口苦则象征着可能有内在的弊病。以口苦为主的状况有以下几种:口中苦味甚为男科明显,身体感到疲劳,口不渴,舌质红,舌苔黄而厚腻,脉有力或偏快。可用:柴胡10 克,龙胆草5 克,藿香8 克(后下),白蔻仁6 克(后下),石菖蒲10 克,鸡骨草15 克,茵陈10 克,萆12

10、 克,生薏苡仁20克,甘草6 克。加水煎成300 毫升,日分2 次温服。(凡注明后下的药,待其它药将煎好时再放入,正常再煎510分钟即可。下同。).随症加减:1。除口苦男科显明外又觉得胃脘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舌红苔黄厚者,可于上方中去石菖蒲、茵陈、萆、生薏苡仁,加蒲公英15 克,佛手 10 克,砂仁 6 克(后下)。2。如伴少许流涕、喷嚏或头痛等明显感冒症状者,在上方中去萆、茵陈,加荆芥10 克,蔓荆子6 克,防风8 克。3。口苦而兼全身疲倦,关节成年人肌肉酸痛,舌苔甚为黄腻而潮湿者,上方去茵陈、石菖蒲,加羌活、独活各6克,黄柏8 克,苍术 10 克。煎服法同上方。4。如口苦甚伴大便稀烂,

11、腹部隐隐作痛,大便里急后重者,上方去茵陈、萆、生薏苡仁,加炒土金银花15 克,广木香 8 克(后下),胡黄连 6 克。煎服法同上方。.5。一慢性胆囊炎患者性情,经检查治疗已好转,但近日因多吃了油腻煎炸问答食物,又出现口苦,右上腹隐隐作闷痛,舌红苔黄,脉弦(把脉时,指下有按琴弦之感者称弦脉。 - 编者注)略快,尿黄,这种情况提醒胆囊炎有发生之象,可急用:柴胡 10 克,枳壳 12 克,青皮 8 克,鸡骨草 30 克,延胡 10 克,炒山栀子 6 克,蒲公英 20 克,龙胆草 6 克,广木香 8 克(后下)。煎服法同上。如曾喝酒者,加葛花15 克,枳栀子 20 克;曾食大批糯米或麦食者,加麦芽、谷

12、芽各20克。二、口淡:吃东西时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在没吃货色时也感到口淡,舌苔多白而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显著感冒之后,身体欠佳;有的是胃肠接收功能差。笔者综合心绞痛数十年各方面的丈夫研究显示,口淡者的身材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抗病才能弱。因而对口淡不能轻易视之。普通常见的口淡及自疗方式如下:口淡,身体疲倦,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腻,脉搏略缓,可用:藿香 10 克(后下),白蔻仁 6 克(后下),砂仁 6 克(后下),炒白术 12 克,生薏苡仁 15 克,陈皮 8 克,神曲 10 克,山楂(炒香) 12 克。煎服法同上。口淡,大便稀烂者,在上方中加炒扁豆 15 克,葛根 20 克(炒半焦);气短

13、或乏力者加党参 15 克,柴胡 6 克,升麻 4。 5 克,当归 6 克;伴腰酸无力者加川杜仲(淡盐水炒断丝)、炒狗脊各 15 克。三、口甜:有的人经常感到到口有甜味, 甚至喝白开水也好象喝糖水个别。这种情形,技巧中医以为是脾有湿热。张启齿常可见到又厚又黄而潮湿的舌苔。在检讨医治受骗以芬芳化湿为.主,可用:佩兰15 克(后下),白蔻仁5 克(后下),石菖蒲 6 克,苍术 10 克,鸡骨草12 克。煎服法同上。随症加减:1。胃脘胀闷,胸闷欲呕者加枳壳10 克,半夏10 克,藿香 6 克(后下),川厚朴8 克。2。素常喜饮酒者,加葛花 12 克,枳栀子15 克。3。大便稀烂者加炒扁豆12 克,炒土

14、银花15 克,滑石10 克。4。身体感到发烧, 但体温又正常者, 可加炒黄芩10 克,炒山栀子8 克。四、口咸:.有些中年人, 常感到口中有咸味, 男科明显者好象口中含有多少粒盐一样。技术中医学认为这是肾虚津液上泛所致。调理分以下2 种情况:1。一些中年或老年人食品常感口有咸味,有的还可感到轻度耳鸣,口微干而苦;或感到腰酸痛,舌质红,偏干,可用:黄柏 6 克,短母 10 克,牛膝 15 克,肉桂 2 克(后下),泽泻 12 克。加水煎成 300 毫升,日分 2 次服。2。如感口咸,腰膝酸软或记忆力减退;或血压偏低,耳鸣,舌质淡红者,可用:熟附子 4。 5 克,肉桂 3 下),熟地 15 克,巴

15、戟 12 克,肉苁蓉 15 克,石菖蒲牡丹皮 8 克,泽泻 12 克,甘草 6 克。煎服法同上。克(后10 克,五、口酸:.即终日感到口内有酸味,非常好受, 甚至吃甜的东西也感到酸,这种现象多出现于中年人。技术中医学认为是肝热乘脾。可用:鸡骨草15 克,茵陈 15 克,胡黄连5 克,淡吴萸 2 克,茯苓 10 克。煎服法同上。随症加减:1。如感胃部胀痛者,加佛手12 克,枳壳8 克,青皮10 克。2。常泛酸者加乌贼骨20 克或瓦楞子30 克(打坏)。六、口辣:即在不吃辣的东西的情况下, 却感到口内有辣味, 甚至连舌头也有麻辣之感。 技术中医学认为是肺热的表现。 可用:天冬 12 克,桑白皮 1

16、5 克,土地骨皮 20 克,黄芩 10 克,知母 12 克,沙参 10 克或雪梨皮 2 个,甘草 5 克,煎服法同上。.随症加减:多黄痰加鱼腥草15 克,葶苈子 10 克;口渴甚加川石斛10 克,生石膏30 克。口苦的治疗办法自发口中有苦味。胆汁味苦,其化生,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苦属火,火盛则苦。故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的病变。引起口苦的原因良多,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汗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口腔自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其他如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至于患有某些肿瘤的病人,那口苦就更多见了。一般性的口苦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严重的口苦不仅

17、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还会使患者味觉减退而影响食欲。.有一种大家比拟熟习的药物 维生素 C 片,对任何起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维生素的用法是天天三次,每次 23 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有服药 23 次就可消散。即便是重的口苦症,持续服药 34 天也能解决问题。服用维生素 C 无副作用。当然,应用维生素 C 片治疗口苦症只是救急之法,治本不治标,而口苦仅仅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涯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独自存在的疾病。因此为预防和根治口苦症,最好的措施是治疗原发疾病,戒除生活中的不良爱好,如抽烟、酗酒,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等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觉是清新舒服的, 只是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稍微

18、的口苦或口里酸涩的感觉。疾病状况下不少人会有味觉异常:油腻、干涩、酸、甜、苦、辣、麻等,其中口苦的味觉异常最多见。味觉异常不同于口臭,它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四周人无法休会。精力性口苦或情感性口苦常在精神缓和、愤慨、焦躁、焦急、胆怯、局促不安、失眠时出现或加重。海内有医生考察分析的 286 位口苦病人中 171 位( 60)为精神性口苦,他们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等。俄罗斯医生弗罗里根叶的材料表明,功能性疾病患者30有味觉异常, 其中 54为口苦; 伏洛尔基耶医生也描写神经由敏的病人会有精神性口苦、精神性口臭、精神性喉中异物感和精神性呕吐等症状交替或同时出现;卡拉列伊金

19、也察看到神经虚弱的病人的口苦易与负性格绪同时出现。精神性口苦一般并无特殊临床意义, 当口苦成为明显的症状时,常引起病人对本人健康的忧愁:是不是什么主要器官出了缺点?对严峻的精神性口苦,重要的是对患者予以心理劝导,放松情绪,转移注意力,防止应激,重复阐明单一口苦症状并无特别临床意义更是不可少的。外感热病气分热盛可见口干多饮,伴高热。该病证初起,多以燥热为主,着重清热,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药用生石膏 30 克、知母 10 克、甘草 6 克、粳米 20 克、生地 20 克、太子参 15 克、黄连 6 克、栀子 10 克。病程较久,阴虚与燥热互见,用玉女煎加减,药用生熟地各20 克、麦冬15 克、生石膏 20 克、知母10 克、甘草 6 克、栀子 10 克、川牛膝10 克、生甘草6 克。.阴虚津亏燥热证相称于古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临床症见口渴多饮、或有口苦,伴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舌质红,苔薄黄或苔黄,脉弦细滑数。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头痛、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治法: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 药用生石膏 30 50 克、知母 10 克、甘草 6 克、粳米 20 克、天花粉 15 克、太子参 10 克,伴咳嗽、胸痛者,加川贝 10 克、竹茹 10 克;心中烦热加栀子、芦根。此类病证,见于乙脑、流脑、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属气分热盛者。胃火上攻证症见口渴喜冷饮、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