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稿_第1页
古代汉语讲稿_第2页
古代汉语讲稿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讲稿 ( 二)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古代汉语视频讲稿(第三讲) 文字知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同学们好 上一讲我们讲了汉字的形体结构 目的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探求词的本义 随着汉语词的孳乳分化 书写它的汉字也作出相应的增加或调整;又由于汉字历史悠久 使用它的人数多 地域广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情况 给阅读古书造成障碍 这一讲我们一起学习汉字知识: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就是为了弄清汉字与汉语词的复杂关系 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读懂古书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 上古文字数量少 常常是一个字写几个词 以致影响书

2、面交际 后世为了区别 就让使用频率高的词占据原字形 而为其他词造了新字于是形成了古今字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 我们把分化以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作 " 古字" 把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作 "今字 " 例如: "奉"字原有"两手捧着 " 、 "俸禄" 、 "恭敬地接受 "等意思 后来为了区别几个词 就让使用频率高的 "恭敬地接受 "这个词还用 "奉" 而为"俸禄" 另造"俸" 字 为"两手捧着

3、 "这个词另造 "捧"字 这样 "奉"与"俸" 、"捧" 就形成了古今字如果所有的书都把 "俸禄"这个词写成 "俸" 把"两手捧着 "这个词写作 "捧" 就不存在古今字的问题了 但在"今字" 分化出来以前的古书都用的古字; "今字"分化出来后 有的作家追求古雅 仍然用古字 这就给我们阅读古籍造成了困难 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识别古字 并按今字去理解 所以下面就谈谈 -2如何识别古今字 古今

4、字在形体上有某些联系 这就为我们识别古字 并把它替换成相应的今字提供了线索 教材上讲到 古今字的形成 有两个来源:一是词义分化而形成古今字例如"见"字 最初是看见的意思 后来分化出 "出现" 这个词义 "看见" 和"出现" 都用同一个字表示 影响交际 就把"出现" 这个词另造一个 "现" 字 这就出现了古今字二是同音假借而形成古今字 我们在第一讲中提到过的 表示一级行政单位的 "州"、 副词" 亦"、否 定词"莫"分

5、别是借用表示水中陆地的 "州" 、表示腋下的 " 亦" 、表示日 暮的"莫"来代替的 这些词都借而不还;表示水中陆地的 "州" 、表示腋下的 "亦" 、表示日 暮的"莫"就分别另造 "洲" 、"腋" 、"暮" 这就出现了古今字而两种原因形成古今字 构造今字的方法都有三种:一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变成今字如:其/ 箕 取/ 娶 昏/ 婚 莫/ 暮 家/ 嫁 要/ 腰 辟/避等二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变成今字 如:自

6、/鼻三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改变形符或略加变形构成今字 如:说/悦 赴/讣 敛/殓 振/ 赈 张/胀 大/太等四是脱离古字另起炉灶 就是说 古字和今字形体是没有什么联系 这主要是由于通假造成的今字 如:亡/ 无 伯/ 霸等第四种我们可以把它们仍当作通假字看 就前三种而论 我们读古书时感到某字在特定的环境中无法解释 而在这个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形符、 声符或更换一个形符就解释得通 那么这个字就是古字 例如" 位尊而无功 奉厚而无劳 "中的" 奉"字 我们按今义解释不通 而在它的左边加一个单人旁 就通了 因为"俸" (俸禄)和 "位&q

7、uot; (地位)相对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古字 增加一个偏旁或改变一个偏旁变成了今字;而文字改革时 又把增加的那个偏旁去掉或把改变的偏旁换掉 恢复古字的形体 变成简化字例如: "亲戚"的"戚"和"悲戚"的"戚"在上古是同一个字 后来"悲戚" 的"戚" 在古字下加了一个心字底 构成今字;文字改革时 把心字底去掉 变成简化字 同样的情况如:采-*- 采 没 - 殁- 没 占-*- 占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 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一组字 如&q

8、uot;歌咏"的"咏" 写成口字旁 或写成言字旁; "光辉" 的"辉" 写成光字旁或写成日字旁这个定义概括了构成异体字的条件:音义完全相同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字 才是异体字异体字的出现 是由于使用汉字的人数多、地域广造成的 同一个词 这个群体用这个字表示 那个群体用那个字表示很明显 异体字是书面交际的障碍 因此秦统一后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书同文 "的政策 废除了不符合文字规范的异体字 但在秦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异体字又不断出现解放后 随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深入发展 归并了异体字但古籍中还存

9、在着大量的异体字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 有必要学习掌握异体字2异体字的种类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造字方法不同而造成异体字如:*(形声) /岩(会意) 意) /* (形声)第二 造字素材不同而造成异体字 如:形符不同:咬 / 齿交声符不同:蚓 / 虫寅戾(形声) / 泪睹 / 者见杯/*裤 / 衤夸烟/*会意) 岳(会筏/ 木伐 俯/ 亻免声符、形符都不同:村 /诉 /*剩/*第三偏旁位置不同而造成异体字如:秋 /*期/*鹅/*(里)由于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所以使用异体字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 不过 由于文字改革时归并了异体字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只认识一组异体字中常用的一个另一个

10、或几个就不认识了需要查检工具书三通假字1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在某句话中 本来应该用某个字 却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 这属于别字 这种情况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 是有其原因的在印刷术发明以前 知识的传授靠口讲手记 书籍的流传靠辗转相抄 当人们一时写不出本字时 就顺手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 经过抄写流传 相沿成习 约定俗成 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通假字在两汉以前的古籍中比较常见;魏晋以后 随着文字使用的不断规范 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 通假字日渐减少;唐宋以后 使用通假字必须有古籍的依据 否则就被看成是写了错别字2通假与假借的关

11、系 通假字是本字的同音替代字 本字与通假字的形体没有什么联系 识别通假字的难度很大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 只有靠多记了 凡是注释 "某" 通"某" 的前一个是通假字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假借字假借字与通假字都是借用同音字 (通假字还可以借用音近的字) 来书 写一个词这是它们的相同点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其一 借假字是 "本无其字 " 即某个词没有造出相应的字 就借用某个同音字来书写它 例如:表示否定意义的 "没有人 "、"没有谁 "或"没有"这些词 在当时的口语交际中已经出现 但造不出字来记录 就借用了表示日暮的 "莫" 来代替 而通假字是 "本有其字 " 即某个词已经造出相应的字 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用本来应该用的字(本字) 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例如: "早晚"的"早"在当时已经造出字来 史记·项羽本纪 的一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却没有用 "早" 字而是用了与之读音相同的 "蚤" 字其二假借字对所借的字形往往是长期甚至是永久占用 以致人们不得不再造新字以与之区别;而通假字则只是临时借用 随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