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的方法_第1页
吃螃蟹的方法_第2页
吃螃蟹的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吃螃蟹的方法/ueditor/201712/09/8f419705ed27cfaada3735389352497a.jpg"width="400"height="250" border="0" vspace="0" />一、掀蟹壳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挑选公 / 母蟹,取出煮熟的螃蟹,待晾干后,用手掰开蟹的壳。小贴士:注意为了方便掰蟹壳,要将拇指和食指从蟹壳底部着手掰开。二、去蟹脐将蟹翻身,将螃蟹的蟹脐掰除, 因为蟹脐中有蟹肠都是脏东西,不能食用,即使是母蟹的蟹脐中有一些黄,如若手法不当,怕被蟹肠污

2、染,故也不建议食用。三、吃蟹黄 / 膏母蟹吃黄,雄蟹吃黄 ;蟹壳掀开后,先去掉蟹盖中的蟹胃,然后用勺子取蟹盖中的蟹黄 / 膏,蘸醋、姜丝食之。当然如果你吃功比较好的话,可以吸食包在蟹胃外面的一层蟹黄 / 膏。小贴士:蟹盖中的黑色蟹衣对于体寒者不要食用。四、吃蟹身1用双手将蟹身用力掰开, 蟹身横截面上的蟹黄 / 膏吸食之, 然后将手指抓住蟹腿根部沿蟹身纹理撕下蟹身段,蘸醋姜食之, 或用牙签挑取蟹身肉食之。五、食蟹腿吃完蟹身, 就可以吃蟹腿了,蟹腿主要吃其大腿。可掰下蟹腿,咬掉两端,巧力吸之,即可将蟹大腿整个吸出。如若吃功不够,可借助剪刀将蟹腿壳一次剪开,挑取蟹腿肉食之。六、吃蟹剪螃蟹最威武的就是

3、蟹角剪,所以留待最后一个吃它。蟹剪按其关节用手掰成三段, 其中最大的部分, 有一个蟹剪可以活动可以用力掰开后再用剪刀剪开蟹壳挑肉食之, 然后依次将其余关节中的肉挑出食之。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出的吃蟹大法, 是不是觉得食指大动了呢 ? 那就心动不如行动吧 !吃螃蟹的技巧不会吃蟹的人,是连壳带肉,一啖咬下去,然后嚼几下,连壳带肉吐出来,这样真正食入肚内的蟹很有限。有些人食蟹,是先掀起蟹壳,吮食蟹膏,然后再拗开蟹身分成两边,吃完一边又一边,最后吃蟹钳、蟹爪。这些人是不懂得食蟹的。正确的吃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圆形的盖子揭开,如果是母的,你会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黄澄澄的蟹黄。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东西。你也会在两

4、边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样的东西,那2是不能吃的。吃完蟹黄,就可以吃蟹肉了。蟹肉是白色像鱼肉一样的东西。最好把螃蟹掰成两半,这样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来。一般人最后吃螃蟹腿,因为吃螃蟹腿很费时间,而且腿里肉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尽量把腿吃完,有人觉得腿里的肉好吃,有的人则不想浪费。你得想办法把螃蟹腿里的肉弄出来, 可以用专门吃螃蟹用的夹子把腿的硬壳夹碎,也可以用牙签或者叉子把蟹肉弄出来。 (注意:螃蟹壳很硬,螃蟹的腿也很尖。别把牙咬坏了 !)食用螃蟹应注意一、忌吃生蟹: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食蟹时一定要蒸熟煮透。二、忌吃死蟹、买死蟹:死蟹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

5、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不宜购买。三、忌吃久存熟蟹:存放的熟螃蟹极易被细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 (最好是冰箱中 ),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四、忌吃太多: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泻。一般吃蟹一至两个即可,吃完蟹后最好喝上一杯姜茶祛寒。快速鉴别螃蟹好坏之四大秘笈:1、是否坠手:放在手中沉不沉。32、用手按爪以检查蟹的肉质干不干净。3、蟹膏是否够多,则以蟹的尾端饱满或鼓起为上品。4、如果蟹膏鲜艳,蟹脐两旁会透出红色 (行内俗称“红

6、印” ),则属好蟹。螃蟹的作法1、蒸是经典:清淡口味是螃蟹的经典做法。 现在的人们食蟹还是以蒸、煮为第一要义,最多不过加点姜醋去腥驱寒,而即使有了调料,会吃蟹的人第一口还是不去蘸,因为原汁原味才是品尝蟹之美的阳光大道。2 、清蒸蟹要吃就吃原汁原味: 将蟹逐个洗净,放入水中养半天,让其排净腹中污物,然后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避免加热时因蟹挣扎导致蟹脚脱落,蟹黄、蟹油流出,影响口味和美观)。加适量啤酒将蟹上锅蒸 15-20 分钟。注意在蒸的过程中不能断气、开箱,要一下到底把螃蟹蒸透,否则便影响蟹的口味。蟹取出后解去细绳,整齐地放入盘内。吃时蘸上由糖、醋、姜末、鲜酱油等按一定比例调好的小碟调料,专用餐具上席,由食用者自己边掰边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