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 -19一、 A型题 ( 总题数: 36,分数: 90.00)1. 在 RNA和 DNA中都不存在的碱基是(分数: 2.50 )A. 腺嘌呤B. 黄嘌呤 C. 尿嘧啶D. 胸腺嘧啶参与组成 D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参与组成R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只有黄嘌呤是不存在于RNA也不存在于 DNA中的碱基,黄嘌呤是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2. DNA 分子较 RNA分子在化学结构上更为稳定的原因是(分数: 2.50 )A. 两者所含碱基不同B. 两者所含戊糖不同C. 两者所含核苷酸不同D. 两者核苷和磷酸之间的结合键不同戊糖是
2、核苷酸的重要组分。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D-2 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 -D- 核糖。 DNA分子较 RNA分子在化学上更稳定的原因正是因为两者所含的戊糖不同。3. 腺苷酸 (AMP)的磷酸连接在戊糖的(分数: 2.50 )A. C5" B. C4"C. C3"D. C2"生物体内多数核苷酸都是 5"核苷酸,即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 5 位碳原子 C5"上。4. 核酸分子中对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起关键作用的结构是(分数: 2.50 )A. 核糖B. 磷酸基团C. 磷酸戊糖骨架D. 碱基序列 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 DNA的骨架,
3、而核酸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依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5. DNA 分子的腺嘌呤含量为 2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分数: 2.50 )A. 20%B. 30% C. 40%D. 60%组成 DNA的碱基包括 A、G、C、T 4 种,两链碱基间互补的规律为 A-T、G-C配对,因此 A=T, G=C,由于腺嘌呤 (A) 含量为 20%,所以 A的含量为 20%, G、C的含量分别为 30%。6. 下列关于 DNA结构的不正确叙述是(分数: 2.50 )A. 碱基配对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B. 鸟嘌呤和胞嘧啶形成 3 个氢键C. DNA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相反D.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 3 个氢
4、键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 2 个氢键。7. 符合 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描述是(分数: 2.50 )A. 两股螺旋链相同B. 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C. 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外侧D. 螺旋的螺距为 0.54nm,每周含 3.6 对碱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又称 Watson-Crick 结构模型。 DNA是反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碱基位于内侧, 两条 碱基间严格按 A=T、 G=C配对存在,因此 A+G与 C+T的比值为 1。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外侧。 一条链的走向为 5" 3" ,另一条为 3" 5" 。 DNA为右手螺旋结构。螺
5、旋直径 2nm,每周 10 对碱基,因此 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 36°,螺距为 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0.34nm。横向稳定性靠双链碱基 间的氢键维系;纵向稳定性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系,尤以碱基堆积力最重要。8.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分数: 2.50 )A. - 螺旋B. - 折叠C. 超螺旋结构D. 双螺旋结构 -螺旋和 -折叠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碱基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DNA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指 DNA的超螺旋结构。9. 真核生物染色质 DNA的三级结构是(分数: 2.50 )A. 超螺旋B. 结构域C. 锌指结构D. 核小体
6、 DNA 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DNA还将进一步折叠盘曲成更高级结构。在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为超螺旋结构;在真核生物, DNA的三级结构为核小体,它是由 DNA双螺旋分子缠绕组蛋白八聚 体( 核心组蛋白 ) 形成的。其他如无规卷曲、结构域及锌指结构都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超二级结构形式。10. 下列关于 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 2.50 )A. 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B. hnRNA 是 mRNA的前体C. snoRNA参与 hnRNA的剪接、转运 D. 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参与 hnRNA剪接、转运的是 snRNA(核内小 RNA),不是 snoRNA(
7、核仁小 RNA)。11. 下列关于 m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 2.50 )A. 真核生物 mRNA有“帽子”和“多聚 A 尾”结构B. 在细胞核内由 hnRNA剪接而成C. 生物体中各利 mRNA的长短不同,相差很大D. 是各种 RNA分子中半衰期最长的一类mRNA的半衰期由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是各种RNA中半衰期最短的,而非最长的。12. 关于 mRN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 2.50 )A. 所有生物的 mRNA分子中都含有稀有碱基B. 大多数真核生物 mRNA的5"-末端是 7-甲基鸟嘌呤 -三磷酸鸟苷结构 C. 所有生物 mRNA的 3"- 末端都为
8、多聚 A尾D. 所有生物的 mRNA链的长短相同大部分真核生物 mRNA的 5"- 末端为 7- 甲基鸟嘌呤 -三磷酸鸟苷, 3"- 末端为多聚 A尾。生物体内 mRNA链的 长度差别很大, mRNA分子的长短决定了它翻译出的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不是所有mR-NA分子都含有稀有碱基, tRNA 为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RNA。13. tRNA 3"- 端的最后 3 个核苷酸序列是(分数: 2.50 )A. AAAB. CCA C. AACD. DHU所有 tRNA 的 3"- 端的最后 3 个核苷酸序列均是 CCA,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称为氨基酸接纳茎。
9、不同 tRNA 的氨基酸接纳茎结合不同的氨基酸。14. 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分数: 2.50 )A. mRNAB. rRNAC. tRNA D. 核仁 DNA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 tRNA中,其量可高达 5%20%。 DNA一般都不含稀有核苷酸。15. 不同的 tRNA最主要的区别是(分数: 2.50 )A. 含反密码环 B. 含密码环C. 含 DHU环D. 含 T C环已发现的 tRNA均呈三叶草样二级结构。从 5" 3" 依次为: DHU环、反密码子环、 TC环、相同的 CCA-OH 结构 (氨基酸接纳茎 ) 。反密码环内有反密码子, 反密码子的 3个碱基可与 mRN
10、A上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 具有碱基反向互补关系,可配对结合。不同的tRNA 有不同的反密码子,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就是靠反密码子来辨认 mRNA上互补的密码子,才能将其携带的氨基酸正确地安放在合成的肽链上。16. 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的原因是(分数: 2.50 )A. 嘌呤与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B. 嘌呤与嘧啶中有氮原子C. 嘌呤与嘧啶中有硫原子D. 嘌呤与嘧啶连接了核糖 核苷酸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 290nm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收,最大吸收值在 260nm附近。17. DNA的解链温度是指(分数: 2.50 )A. A280 达到最大值的 50%
11、时的温度B. A260 达到变化最大值的 50%时的温度 C. 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 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解链温度 (Tm) 是指 DNA解链过程中,双链解开 50%时的温度。 A 260 代表溶液在 260nm处的吸光度。18. 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 (Tm) 不同,以下关于 Tm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 2.50 )A. DNA中 G-C 对比例愈高, Tm愈高 B. DNA中 A-T 对比例愈高, Tm愈高C. 核酸分子愈小, Tm范围愈大D. 核酸愈纯, Tm范围愈大Tm 值与 DNA的碱基组成和变性条件有关。 DNA分子的 G-C 对含量越高, Tm值越高,这是
12、由于每一个 G-C 碱基对有 3个氢键,比只有 2个氢键的 A-T碱基对更稳定。 Tm值还与 DNA分子的长度有关, DNA分子越长, Tm值越大。此外如果 DNA是均一的,则 Tm值范围较小;如 DNA是不均一的, Tm值范围则较大。19. DNA 受热变性时 (分数: 2.50 )A. 分子中共价键断裂B. 在 260nm波长处吸光度下降C. 溶液黏度减小 D. 加入互补 RNA链直冷却可形成 DNA:RNA杂交分子DNA 变性时,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并不是分子中共价键断裂。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 DNA在 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 DNA解链后,溶液黏
13、度降低。核酸分子杂交时,热变性 的 DNA只有经缓慢冷却才能使 DNA、 RNA单链重新配对杂交。20. 下列关于 DNA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 2.50 )A. 将加热后的 DNA迅速冷却,有利于 DNA复性B. DNA复性的最佳温度是 25C. 复性时 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可形成氢键D. 复性时杂化双链只能在 DNA与 DNA之间形成在适当条件下, 变性 DNA的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双螺旋构象的现象称复性。只有在温度缓慢下降的条件下才可使其重新配对复性。若将加热后的DNA迅速冷却,几乎不能发生复性。一般认为复性的最佳条件是比 Tm低 25的温度。复性时,只要溶液中两
14、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就可 在不同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链可发生在DNA与 DNA之间,也可发生在 RNA与 RNA或 DNA与RNA之间。21. 下列有关核酸分子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 2.50 )A. 杂交可发生在碱基序列完全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B. 杂交可发生在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C. 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分子之间才能杂交D. RNA与 DNA分子之间可以杂交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在 DNA复性过程中, 将不同的 DNA单链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 或将 DNA和 RNA分子放在 一起,双链的再形成既可以发生在序列完全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在那些
15、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 DNA之间,或 DNA与 RNA之间。杂交发生在单链核酸分子之间,已具有双螺旋结构的互补双链无法进行杂 交。22. 若将一个完全被放射性标记的 DNA分子放于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复制三代后, 所产生的全部 DNA分子 中,无放射性标记的 DNA分子有几个(分数: 2.50 )A. 2 个B. 1 个C. 4 个D. 6 个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母代 DNA分子经复制产生子代 (第一代)DNA分子 2个,每分子中各含母代带放射 性的 DNA链一条。第一代 DNA分子再经复制则产生 4 个第二代 DNA分子,其中只有 2 个 DNA分子中各带有 母代 DNA分子的一条链,所
16、以带放射性,而其余两个DNA分子不带放射性。第二代 DNA分子再经复制,产生8个第三代 DNA分子,其中仍只有 2分子 DNA各携带母代 DNA的各一条链,所以带有放射性,而其他6个 DNA分子不带放射性。23. DNA复制不需要的酶是 (分数: 2.50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解螺旋酶C. DNA连接酶D. DNA拓扑异构酶DNA复制需要 DNA聚合酶、解螺旋酶 (主要作用是解开 DNA双链) 、DNA拓扑异构酶 (可稳定已解开的 DAN单 链) 、DNA连接酶 ( 连接随从链上不连续的 DNA片段 )等,而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后者是在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因为它能识别
17、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24. 关于原核生物 DNA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 2.50 )A. 包括 DNA-pol 、B. DNA-pol 的活性高于 DNA-pol C. DNA-pol 在复制链的延长中起主要作用D. 三种 DNA-pol 都有 5" 3"酸外切酶活性 请注意“ 5" 3"聚合活性”与“ 5" 3"外切酶活性”的区别 ! 由于新链的合成方向都是 5"3",因此催化 DNA复制的 3 种 DNA-pol 都具有 5" 3" 延长脱
18、氧核苷酸链的聚合活性。核酸外切酶活性是指能水解位于核 酸分子链末端核苷酸的能力,三种 DNA-pol 都具有 3" 5" 外切酶活性。25. 下列有关原核生物 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 2.50 )A. 它是催化复制延长的酶B. 具有 5"3" 聚合酶活性C. 具有 3"5" 外切酶活性D. 具有 5"3" 外切酶活性 在原核生物中, DNA聚合酶是在复制延长中真正催化新链核苷酸聚合的酶,是催化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 DNA的,属依赖 DNA的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除具有 5"
19、 3" 聚合酶活性外,还有 3" 5" 外切 酶活性,但无 5" 3"外切酶活性。26. 下列哪项与原核生物 DNA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有关 (分数: 2.50 )A. DNA-pol 具有 3" 5" 外切酶活性 B. DNA-pol 具有 5" 3" 外切酶活性C. DNA-pol 具有 3" 5" 外切酶活性D. DNA-pol 具有 5" 3" 外切酶活性DNA的合成方向都是 5" 3" ,由于 DNA聚合酶具有 3" 5&quo
20、t;核酸外切酶活性,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 读、修复和填补,故复制的错误率较低。27. Klenow 片段是哪种 DNA聚合酶的水解片段 (分数: 2.50 )A. DNA-pol B. DNA-pol C. DNA-pol D. DNA-pol 用特异的蛋白酶将 DNA聚合酶水解为两个片段,其中大片段含604个氨基酸残基,称 Klenow 片段。28. 下列与 DNA解链无关的酶或蛋白是(分数: 2.50 )A. DNase B. 解螺旋酶C. SSBD. DnaC蛋白DNase 即 DNA酶,其属于核酸酶,功能是催化 DNA降解,所以在 DNA解链过程中是不需要的。29. 原核生物复制过程
21、中,解螺旋酶的作用是 (分数: 2.50 )A. 辨认起始点B. 解开 DNA双链作为模板 C. 稳定已经解开的单链D. 理顺 DNA链解螺旋酶 (DnaB) 在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解开 DNA双链,作为复制的模板。 DnaA辨认起始点, SSB稳定已解 开单链,拓扑异构酶理顺 DNA链。30. 真核细胞中主要的复制酶是(分数: 2.50 )A. DNA-pol B. DNA-pol C. DNA-pol D. DNA-pol 真核细胞中主要的复制酶是 DNA-pol ,相当于原核细胞的 DNA-pol 。DNA-pol 参与引发起始, DNA-pol 参与应急复制。 DNA-pol 是线粒体内
22、的复制酶。31. 关于 DNA拓扑异构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 2.50 )A. 能水解 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B. 能连接 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C. 拓扑酶可切断 DNA双链中的一股D. 拓扑酶催化的反应要消耗能量拓扑异构酶对 DNA分子既能水解, 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拓扑酶可切断 DNA双链中的一股, 使 DNA在解 链旋转时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又能把切口封闭,使DNA变成松弛状态。拓扑酶催化的反应不需要ATP。拓扑酶在无 ATP时,切断处于正超螺旋状态的 DNA分子双链某一部位,使超螺旋松弛;在利用ATP的情况下, 松弛状态的 DNA又进入负超螺旋, 断端在同一酶的催化下连接
23、恢复。 DNA分子一边复制, 一边解链, 因此拓扑酶在复制全过程中起作用。32. 合成 DNA的原料是(分数: 2.50 )A. dAMP,dGMP, dCMP, dTMPB. dATP,dGTP, dCTP,dTTP C. dADP,dGTP, dCTP, dUTPD. dADP,dGDP, dCDP, dTDP合成 DNA原料中的碱基只能是 A、 T、G、C,且必须含高能的脱氧核糖核苷酸。33. DNA复制时辨认复制起始点主要靠(分数: 2.50 )A. 拓扑异构酶B. 解螺旋酶C. 引物酶D. DnaA 蛋白 复制起始时, DnaA蛋白辨认并结合于起始点上一些特有的重复核苷酸序列,然后几
24、个 DnaA蛋白互相靠近,形成类似核小体的复合体结构,此结构可促使其邻近的DNA进行解链。34. 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是指(分数: 2.50 )A. DNA两条链的复制都是单复制子复制B. DNA复制时,随从链连续复制,领头链不连续复制C. DNA复制时,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D. DNA的复制一条链是单复制子复制,另一条链是多复制子复制DNA 双螺旋的两股单链走向相反, 复制解链形成的复制叉上的两股母链走向也相反, 子链沿母链模板复制, 只能从 5" 3" 延伸。在同一复制叉上只有一个解链方向,故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复制,随从链的复制 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且为不连续复制,称为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35. DNA的合成一定是按 5" 3" 方向进行,因而 DNA双螺旋复制有连续合成 DNA的先导链和不连续合成的随 从链之分。这两链合成不同点是(分数: 2.50 )A. DNA聚合酶合成 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房屋的法律法规遵守)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场馆装修委托合同模板
- 2025茶具历史文化研究与应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沥青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与培训合同
- 2025餐饮加盟店加盟合同范本
- 2025版网红餐饮品牌门店租赁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架工班组承包合同风险预警与处理协议
- 2025版墙纸装修材料供应与施工质量保证合同
- 2025版特色主题婚礼专用礼堂场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企业品牌策划与营销管理合同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总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测试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县级医院运营管理制度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钢结构钢爬梯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1排列组合与概率必刷小题100题教师版
- 家庭房屋财产协议书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师读书分享
- 股东决策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家畜饲养员及繁殖学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