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6 【2019最新】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 1.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2.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做H2还原CuO验时,先通H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 H2. A. B .C .D .全部 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 CaCl2、MgCb、NatSQ等杂质,
2、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加入稍过量的 NaaCO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NaOH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BaCla溶液;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A. B. C. D.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 CI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确定有 Cu2+存在 C.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 SO -存 4 在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 CO - 2 / 16 W1 5 6
3、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H、CQ、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 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p ( NH) p ( CQ) p ( Q) B. p ( NH) p ( Q) p ( CQ) C. p (CQ) p ( Q) p ( NH) D. p (CQ) p ( NH) p ( O2) 7.若以w和w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是浓度为 ci mol?L1和C2mol?L1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已知2w=w,则下列推断正确的(硫酸的密度比纯水的大) ( ) A. 2ci=C2 B. 2c2=ci C. C2 2ci D. CiV C2V 2ci &a
4、mp;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HzQ分子 B. imol. L1 NazCQ溶液中含有 Na+数目为22 C. 常温常压下,22.4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16g O2和Q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 NA 9.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 -1 A. 摩尔质量:g 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密度:g?mL-1 D.物质的量浓度:mol?L -1 10 .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 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 的一组为(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
5、方法 KNQ溶液 KQH 加入FeCb溶液,并过滤 FeSQ溶液 CuSQ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Q 通过盛有NaQ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Q CaCQ 溶解、过滤、蒸发 A.B .C . D. 11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钙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B.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 用蒸馏的方法从 NaCI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D.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 12 .某溶液中含有 Nh、Cl-、K+、SQ2-四种离子,测得溶液中 Na+、K+和SQ2-的浓度分别为 2mol?L-1、2mol?L -1 和 1mol?L-1,则溶液
6、 c (Cl -)中为( ) -1 -1 -1 -1 A. 2mol?L B . 0.5mol?L C . 1.5mol?L D. 1mol?L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mol O 3 的质量是 16g B. 32gO2中含有的氧气分子数为 2NA C. 1gHz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D. 0.5NA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64g 3 / 16 13 .从某NaQH溶液中取任意体积的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中NaQH的物质的量 B.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中Na+的数目 D.溶液的质量 14.将CO和CQ的混合气
7、体共8L通过灼热的炭层, 充分反应后恢复原状态, 得到纯净的CO 气体10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数值为( ) A. 29 B. 32 C. 36 D. 40 15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 C,相同温度下测 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 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 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单质A 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 1 : 4 B. 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 1 : 4 C. 在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 D. 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1 16.质量分数为a%勺NaOH溶液蒸发掉b g水后, 得到V mL质量分数为2
8、a%勺NaOH溶液, 则蒸发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三 mol . L1 B. mol . L1 2V 2000V C. : : mol . LD. mol . L1 V 80V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 6.02 X 10 6 7 8 9个CQ与 _molH2质量相等,与 _ gSO2含有的原子个 数相等. 18 . (1 )相同物质的量的 CO和Q,其分子数之比为 _,原子数之比 为 _ ,氧原子数之比为 _ ;质量相同的CQ和Q,其物质的量之比 为 _ . (2) _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_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 _ 属于酸的是 _ ,属于盐的
9、是 _ .其中属于 _ (填“纯净 物”或混合物). H2O NaCI H 2SQCa( OH 2FesOCuSO?5H2O HNGAgNONaHCO. 19 .某白色粉末由 K2SQ、NQCO、NaCl和BaCb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了鉴别该 粉末的成分,某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粉末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6 .某学生欲配制 6.0mol ? L1的HSO溶液100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硫 酸:480mL 0.5mol ? L 的硫酸; 150mL 25%勺硫酸(p =1.18g?
10、 mL );足量的 18mol ? L 1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 250mL、500mL、1000mL老师要求把、两种硫酸 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来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4 / 16 (1) _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_ ,可能含有 (2 )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3) _ 为了确定沉淀的成分, 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 . (1) _ 实验中25%勺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mol? L(保留1位小数) (2) _ 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_ mL (3) 配制时,该同学操作顺序如下, 并将操作步 完整. A. 将、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 _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
11、需的 18mol? L1的浓硫酸 _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 中.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 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E. 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F. 改用胶头滴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 _ 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_.(填“偏大”“偏小”或“无 影响”) (5 )进行操作 C前还需注意 _. 21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_ 装置A中的名称是 _ ,进水的方向是从 _ 口进水利用装置 B分液时为使液体顺
12、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_ (2) _ 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应选择装置 _ (填字母,下同);除去自 来水中的Cl等杂质,应选择装置 _ . (3) _ 从碘水中分离出 丨2,应选择装置 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_ . 22向某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 1.1g?m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沉淀的质量 5 / 16 恰好与盐酸的质量相等,求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6 / 16 2015-2016学年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 分) 1.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考点】化学
13、试剂的分类. 【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 不燃烧,结合在化学与生活中能够使用的化学物质分析 解答. 【解答】解:A.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故 A 正确; B. 警示标记为爆炸标志, 而浓硫酸不能爆炸,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B错误; C. 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C错误; D. 警示标记为能燃烧的物质的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燃烧,则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警示标记, 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及相应的警示标记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分清每个警示标记代表的意义,难度不大. 2. 以下关于化
14、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z、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做还原CuO验时,先通Hb后加热CuQ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 H2. A. B .C .D .全部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分析】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可防止试管局部过热而炸裂; 要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以免引起倒吸;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验纯,以防发生爆炸; H还原CuQ时要先通H,排净系统内的空气
15、 【解答】解: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可防止试管局部过热而炸裂,故正 7 / 16 确;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以免引起倒吸,故正确; 制取气体物质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造成药品的浪费,故正确;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验纯,以防发生爆炸,发生危险,故正确; H还原CuO时要先通H2,排净系统内的空气, 若先加热再通Hb会引起爆炸,实验完毕后仍 需通1-2以待试管冷却,若立即停止通 Hz,会引起氧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
16、键. 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 CaCl2、MgCb、NstSQ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加入稍过量的 NCQ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NaQH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BaCIz溶液;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A. B. C. D. 【考点】粗盐提纯.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 和硫 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 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 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 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 可以将过量的钡离 子
17、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 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 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 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 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 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 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 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故选A. 【点评】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除
18、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 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Q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 CI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确定有 Cu2+存在 C.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Iz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 SQ -存 4 在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8 / 16 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 CQ - W1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A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 B. 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 C. 可能
19、生成AgCI沉淀; D. 可能含有HCQ. 【解答】解:A.加入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生成 AgCI沉淀,可能生成碳酸银、 硫酸银等沉淀,应加入硝酸酸化,故 A错误; B. 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可确定有 Cu+存在,故B正确; C. 检验硫酸根离子,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如生成沉淀,可说明含有 硫酸根离子,故 C错误; D. HCQ也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侧重离子检验的考查, 涉及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检验中排除干扰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20、说法正确的是( ) A. 0.5mol O 3 的质量是 16g B. 32gO2中含有的氧气分子数为 2NA C. 1g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D. 0.5NA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64g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臭氧的摩尔质量为 48g/mol ; B根据分子数.来分析; H A C求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 1mol氢气中含2mol电子来分析; D根据质量m=nM来计算. 【解答】 解:A、臭氧的摩尔质量为 48g/mol,故臭氧的质量 m=nM=0.5m0K 48g/mol=24g , 故A错误; B 32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 N=勺= 二 ;=NA个,故B错误; M
21、A 32g/mol A C 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而1mol氢气中含2mol电子,故0.5mol氢气中含1mol 电子即NA个,故C正确; D 0.5NA个铜原子即 0.5mol 铜,其质量 m=nM=0.5moK 64g/mol=32g,故 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 关键,难度不大. 6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H、CO、0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 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p ( NH) p ( CQ) p ( Q) B. p ( NH) p (
22、 O) p ( CO) C. p (C0) p ( Q) p ( NH) D. p (C0) p ( NH) p ( 02)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据此判断. 9 / 16 【解答】 解:氨气的摩尔质量是 17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 44g/mol,氧气的摩尔质 量是32g/mol,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其压强大小顺序 是 p ( N) p (02) p (CQ),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23、问题能力,注意 把握比较压强大小的角度和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10 / 16 7.若以w和w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是浓度为 ci mol?L1和C2mol?L1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已知2w=w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硫酸的密度比纯水的大) ( ) A. 2ci=C2 B. 2c2=ci C. C2 2ci D. civ C2 2C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 度大于水,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HO分子 B. 1mol. L1 NazCO溶液中含
24、有 Na+数目为2NA C. 常温常压下,22.4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16g O2和Q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 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标况下,水为液态; B溶液体积不明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 ; 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A错误; 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 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故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则含 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小于 2Nx个,故C错误; D氧气和
25、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n= =1mol, log/lDOl 故个数为NA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 关键,难度不大. 9.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 _ 1 A.摩尔质量:g B.气体摩尔体积:L?molP 1 P 2, 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浓硫酸的密 11 / 16 C.密度:g?mL“ D.物质的量浓度:mol?L1 【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分析各物理量表示的含义,根据各物理量的表达式得出其单位,然后进行判断. 【解答】
26、解:A、摩尔质量表达式为: M=,单位是g/mol,故A错误; n B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式为: V=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 L/mol,故B正确; n C密度表达式为密度的单位为g/cm3,故C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各物理量的单位,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0.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 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 的一组为(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溶液 KOH 加入FeCb溶液,并过滤 FeSO溶液 CuSO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 C
27、aCO 溶解、过滤、蒸发 A.B .C. D.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 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 FeSQ中,硫酸根不是杂质,铜离子是杂质,可以用铁粉除去,再过滤; 二氧化碳可以用碱液除去; 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蒸发. 【解答】解:硝酸钾中混有氢氧化钾, 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 故错误; FeSQ中,硫酸根不是杂质,铜离子是杂质,可以用铁粉除去,再过滤,故正确; 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故正
28、确; 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蒸发,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本题给出试剂和操作方法, 分步骤进行分离,同学们 只要认真分析,根据除杂质的两个条件综合把握,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 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钙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B.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 用蒸馏的方法从 NaCI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D.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 D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 c= 1,单位是 mol?L 1,故D正确; 12 / 16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碳
29、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B. 乙醇与水混溶; C. 水易挥发; D. 植物油和水不溶. 【解答】 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可用过滤方法分离,故 A正确; B. 乙醇与水混溶,则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应选萃取剂苯或四氯化碳等,故 B 错误; C. 水易挥发,应用蒸发分离,故 C错误; D. 植物油和水不溶,可用分液分离,故 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 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 累,难度不大. 12 .某溶液中含有 Na、Cl、K+、S
30、Q2四种离子, 测得溶液中 Na+、K+和SQ2的浓度分别为 2mol?L、2mol?L1 和 1mol?L,则溶液 c (Cl)中为( ) 1 1 1 1 A. 2mol?L B . 0.5mol?L C . 1.5mol?L D. 1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溶液中的离子遵循电荷守恒, 即溶液中的阳离子带电的电荷量与阴离子所带电电荷 量相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溶液中Na+、K和 SQ2 的浓度分别为2mol?L 1、2mol?L 1和1mol?L 1,因溶 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带电荷相等, 则有 c ( Q +c (Na+) =c (Cl) +2c
31、(SQ2), 则 2mol?L +2mol?L =2X 1mol?L +c (Cl ), c (Cl) =2mol?L 1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难度中等,注意电解质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的计算,经常利用电荷守恒计算. 13. 从某NaQH溶液中取任意体积的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中NaQH勺物质的量 B.溶液中 2+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中Na+的数目 D.溶液的质量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溶液为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任意体积的溶液浓度都相同,结合 n=cV=-=计算. 【解答】 解:从某NaQH溶液中取任意体积的
32、溶液时,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由 n=cV可知,不同体积的 NaQH Na+的物质的量不同,则质量不同,只有 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 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溶液的特点,难度不大. 14. 将CQ和 CQ的混13 / 16 合气体共8L通过灼热的炭层, 充分反应后恢复原状态, 得到纯净的CQ 气体10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数值为( ) A. 29 B. 32 C. 36 D. 40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发生反应:C+CQ冋皿2CQ利用体积差量法计算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
33、的体积, 进而计算CQ二氧化碳的体积发生,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r( CQ x CQ体积分 数+Mr (CQ)x=氧化碳体积分数. 【解答】 解:设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V,则: C+CQ匕正2C0体积增大 1 1 V 10L - 8L=2L 故 V=2L,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8X - +44X0- =32, 8L 3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利用差量法计算二氧化碳 体积,理解掌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5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 C,相同温度下测 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
34、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 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种单质A 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 1 : 4 B. 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 1 : 4 C. 在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 D. 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1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 容器的体积固定,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 4倍,则气体的质量是 反应前气体质量的 4倍,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在生 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由于
35、不能确定 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 A B的 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A、由于不能确定 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 A、B的摩尔质量,故 A错误; B容器的体积固定,若产物气体 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 4倍,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 体质量的4倍,所以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 1 : 4,故B正确;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 量相同,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1: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在生成物中 A的质量分数为75%故B错误; D由于不能确定 A和B的物质的量的
36、关系,则不能确定 C中A 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故 D错误. 14 / 1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 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题意只能确定气 体的物质的量关系和质量关系,但不能确定固体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6. 质量分数为a%勺NaOH溶液蒸发掉b g水后, 得到V mL质量分数为2a%勺NaOH溶液, 则蒸发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 . L1 B. J mol . L1 2V 2000V C. J - - mol . LD. w mol . L1 V 80V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不变计算蒸发后溶液
37、的质量, 结合NaOH的质量分数计算 NaOH的质量, 根据n-:进而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利用 c=计算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H V 【解答】 解:设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 xg,浓缩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b) gx a%=xg 2a% 解得x=b, NaOH的质量为 bgx 2a%=2ab% g 所以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蒸发后所得溶液体积为 VL, 40g/mol 2000 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八H = 1 mol/L , VXio-yL 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
38、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的关键,注意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6.02 x 10 23个CQ与 22 molH2质量相等,与 64 gSQ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n=丄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 m=nM十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 % n=“计算氢气物质的量;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均含有 3个原子,二者含有原子数目相等,则 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 m=nM十算二氧化硫质量. 23 【解答】 解: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一厂八_-=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6. 02X1 1 1molx 44g/mo
39、l=44g ,与之等质量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一 =22mol;二氧化碳与二氧化 Zg/mcil 硫均含有3个原子,二者含有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故二氧化硫质量为 1mol x 64g/mol=64g, 故答案为:22; 64 .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15 / 16 18. (1 )相同物质的量的 CO和O2,其分子数之比为 1: 1 ,原子数之比为 3: 2 ,氧 原子数之比为 1: 1 ;质量相同的 CO和Q,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8: 11 . (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
40、是 .其中属于 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H2O NaCI H 2SQCa (OH 2FesQCuSO?5H2。HNGAgNGNaHCO.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1)根据n=:=_二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 (2)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 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 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 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
41、解答】 解:(1)由门=丄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 CQ和Q,其分子数之比为1: 1,原子数 % 之比为3: 2,氧原子数之比为1:1;质量相同的CO和Q,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上=8 : 44 32 11, 故答案为:1 : 1; 3: 2 ; 1 : 1; 8: 11; (2)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在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 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属于盐; 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纯净物.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分离, 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计算以 及概念的理
42、解,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相关概念的学习,难度不大. 19. 某白色粉末由K2SQ、N&CO、NaCI和BaCL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了鉴别该 粉末的成分,某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粉末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BaCb和NQCO ,可能含有 NaCI和KzSQ (2 )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zCG+2HCI=COf +2NaCI+H2。 (3) 为了确定沉淀的成分,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取少量沉淀, 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若 沉淀全部溶解, 说明沉淀为
43、BaCO,若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 BaCO和BaSO的混合物 . 【考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 某白色粉末由 SO、NaCO、NaCI和BaCb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取少 量粉末溶于16 / 16 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可能为 BaSQ、BaCO或两者的混合物,说明原混合 物中一定混有 BaCI2, K2SQ和NQCO中至少有一种;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 的气体产生,可知生成的气体为 CO,原固体中一定有 NaCO,据此分析解题; 【解答】 解:某白色粉末由 SO、NaCO、NaCI和BaCb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44、物质组成, 取少量粉末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可能为 BaSQ BaCO或两者的混合物,说明原 混合物中一定混有 BaCI2, K2SC4和N&CO中至少有一种;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有无色 无味的气体产生,可知生成的气体为 CO,原固体中一定有 NS2CO,则原固体中一定有 BaCl2 和NCO,可能有NaCI和&SC4; (1)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BaCl2和NazCO,可能有 NaCI和&SC4,故答案为:BaCb和NQCO; NaCI 和 KzSQ ; (2) 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 CQ,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QCQ+2HCI=CQf +
45、2NaCI+H2Q,故答案为:NazCQ+2HCI=CQf +2NaCI+HzQ; (3) 据分析可知沉淀中一定含有 BaCQ,可能含有BaSQ,因此可取少量沉淀,向其中加入 过量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为 BaCQ,若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 BaCQ和BaSQ 的混合物,故答案为:取少量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为 BaCQ,若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 BaCQ和BaSQ的混合物. 【点评】掌握物质的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 的条件,抓住突破口,导出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即可. 20. 某学生欲配制 6.0mol? L1
46、的HSQ溶液100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硫 酸:4 80mL 0.5mol? L 的硫酸; 150mL 25%勺硫酸(p =1.18g? mL );足量的 18moI ? L 1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 250mL、500mL、1000mL老师要求把、两种硫酸 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来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25%勺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0 mol? L (保留1位小数) (2) 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1000 mL (3) 配制时,该同学操作顺序如下,并将操作步骤 D补充完整. A. 将、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 用量筒准确量
47、取所需的 18mol? L1的浓硫酸 295.0 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 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 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 用适量的水洗涤杯和玻璃棒 2 - 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 E. 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F. 改用胶头滴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 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5 )进行操作 C前还需注意 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 . 17 / 16 【考点】溶液的配制. 【分析】(1)依据C=
48、 :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 (2) 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3 )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 为保证所有溶质都转移到容量瓶, 应将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并将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4) 依据C=分析如果省略操作 D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V (5) 容量瓶为精密仪器,移液前,溶液温度应降为室温. 【解答】 解:(1) 25%勺硫酸(p =1.18g? mL1)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0X25% XI, 18 * 卅快左斗 厂 =3.0mol/L,故答案为:3.0 ; 9818 / 16 (2) 配制6.0mol? L “的H2SO4溶液1000mL,所以应选择1000mL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 1000; (3) 则欲配制6.0mol ? L6 7 8的H2SQ溶液lOOOm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 V,依据溶液稀释过 程中所含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得: 6.0mol ? 1L=0.5mol ? 0.48L+3.0mol/L X 0.15L+18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足浴技师劳动合同范本与培训体系
- 2025版养老护理服务定向采购合同下载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户外广告设备安装与广告发布合同
- 2025年核设施运输安全操作规范合同
- 2025年智能音响独家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版水车租赁业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挖掘机租赁与维修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事业单位场地租赁合同书
- 2025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服务委托协议书
- 廉洁培训ppt课件-廉洁培训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 YYT 0681.2-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