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流动理论在高压离心风机设计方案中应用_第1页
三元流动理论在高压离心风机设计方案中应用_第2页
三元流动理论在高压离心风机设计方案中应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元流动理论在高压离心风机设计中的应用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设计计算 林林业业机机械械与与木木工工设设备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林业业机机械械与与木木工工设设备备三元流动理论在高压

2、离心风机设计中的应用王振东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 要 :通过对一些林业机械用高压小 比转数离心风机结构特 点及其气动损失 的分析 ,提 出了改进风机 叶轮结构 的措施 。依据三元流动理论,采用变分有 限元法对 叶轮 叶 道 内的流场进行 了计算 ,从理论上分析所采取措施 的正确性 ,并通过试验进行 了验证关键词 :离心风机 ;叶片;气动损失;三元流动中图分类号:()TH112 A08-0021-03文献标识码 :1001-4462 2004文章编号:离心风机作为一种通用机械 ,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有 限数 目叶片 的叶轮 中流动 ,叶片又具有一定厚度 ,所其在

3、林业机械 中也得到 了大量应用 ,如常用 的弥雾喷 以气体在 叶轮 内流动 时必然会产生能量损失 。其损失粉机 、风力灭火机 、气力播种机 ,及其它清扫和木材综 主要有 叶轮 叶道 内的摩擦损失、接近 叶轮 出 口处 的边合利用设备等 。由于林业机械作业对象和对机具性能 界层分离损失和 叶轮入 口处的冲击损失。的要求 ,在 弥雾 喷粉机 、风力灭火机 、气力播种机上所 由于叶道的宽度是随着叶片数变化的,叶片数多,气使用 的风机均系高压小 比转数离心风机 。 与叶轮接触面积增加,故而气体在叶轮中的分离损失减根据一般的设计规范,这类风机叶轮宽度相对很窄, 小,但摩擦损失增大。反之分离损失增大,摩擦

4、损失减小。而且叶片数又较多,为获得高压,叶片均系前 向。这样,在 另外,叶片数的增加,也会使叶轮入 口处的冲击损失增加。叶轮进 口处阻塞 比较严重,入 口冲击损失和摩擦损失较 由此可知 ,叶片数对 叶轮 的能量损失起着重要作大,分离损失也较严重。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上述用途用,减少冲击损失和摩擦损失与减少分离损失是相互矛的离心风机时,应考虑其结构特点和 内部流动特性,进行 盾 的。尤其是对高压小 比转数风机叶轮,其宽度较窄、叶合理设计,以期得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效风机 片数较多,叶轮 的气动损失比较大,造成风机效率低1.2改进措施1 风机 叶轮气动损失分析由于 叶轮 内气 体流动 的复杂性和

5、测试 困难 , 目前1.1 气动损失分析还 没有 建 立起 叶 片数 和 三 种 气 动 损 失之 间 的数 学模离心风机在实 际工作 中,由于气体具有黏性 ,且在 型,无法采用最优化计算方法确定叶片数 。所 以我们在收稿 日期 : 叶片结构上采取 措施 以减少气动损失,提 出采用长 、短2004-01-13!2003 年 10 月,由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3500kg 樟子松球果经干燥后 出种量为 70kg ,达到所研制 的该设备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营林局技术推广 了 50kg 球果 出 1kg 种子 的比率,比 自然晾晒提高近站安装 , 年 月对该设备进行 了调试验收,总烘干 倍(原

6、自然晾晒为每 球果 出 种子 )。现2004 4 50kg0.4 0.6kg量为 3500kg 樟子松球果,干燥周期为 5 天 ,球果开裂程 在市场上樟子松种子 的价格大约为 600 元 /kg ,这样就度达到 99%。随后进行 了种子成活实验 ,成活率达到 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98%。实验表 明,新型热源加热效率极高,最高可使干燥 该设备干燥周期短 ,热效率高 ,除可进行林木球果间内温度达到75C,并彻底杜绝 了火险隐患。由计算机调制外 ,还可 为 当地 的林副产 品服务 ,例如木耳 、磨姑自动控制干燥 间内温湿度 ,误差小,效率高 。采用层架 和 山野菜 的烘干 ,只需在干燥工艺上作一些

7、调整 即可 ,式结构装卸方便 ,球果受热均匀 ,开裂一致 。 这 为地方经济 的发展带来 了很大 的效益空间。21第 32 卷2004 年 第 8 期 Page 2设计计算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

8、设备林业机械 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林业业机机械械与与木木工工设设备备 叶片相结合并适当增加叶片数的方法。普通离心风机叶轮的叶片都一样长,如果为减少分离损失而增加叶片数势必使叶轮入口阻塞严重,使 冲击和摩擦损失增加。但如果在增加叶片数的同时,将 一部分叶片的前端截去,成为短叶片,这样就能减轻叶片入口阻塞,减少冲击和摩擦损失。而且在叶轮出口处叶片数又较多,减少了分离损失。可见,采用长、短叶片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解决前面提出的矛盾和问题根据上面提出的措施,设计试验了三种形式叶轮,图 2 S1 流面求解域示意图其结构示意图见图 1 。一是依据设计要求,按照一般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普

9、通长叶片的叶轮 1 ,叶片数为 12 ;二 量纲气动方程组:是保持叶轮 1 的其它参数不变,将其叶片一半变成短?(ty p wl ) + ?( T p w ©)=0叶片,一半仍为长叶片,长、短相间隔,得到叶轮 2 ;三是? l ? l)将叶轮 1 的叶片适当增加到 16 ,并把叶片设计成一半? wl + w© +wl Y =0为短叶片,一半为长叶片,得到叶轮 3 。三个叶轮的叶 片?©? l12 2 m" #都是由三段圆弧组成,以保持叶道为等当量扩张角。由p = 1-( w -u )$ 2m%于所设计的风机是高压离心风机,所以叶片为前向。下"

10、" #!式中: 分别表示 、 、 和声速的面利用三元流动理论对三种形式叶轮内部流场进行计wl w ©u p wl w © u p比值, ( )为 气体绝热指数, 、分别为气体的算,从理论上分析改进措施的合理性。 m=1/ k-1w u相对速度和叶轮的圆 周速度, 和 分别表示 流面T p S1厚度和半径。对具体叶轮取一个 叶片间距作为求解域,上面的气动方程组定解问题与一个有条件的变分问题等价。J*变分(©)为:( ) ()t q© dsJ*©= G入©+叶轮 1 ( n n pr叶轮 2&1d+ CA c +c3 &

11、#39; Ii1= 1IG =T Y 1-1 ?©2+ ?$2/ y 2-2u ?© / y mk$) *)* ) * *%1 k+ 2m ?入?$ ? $ ,式中: 为无量纲 势函数,( ) 为给定密流。$qn pr依据上面的公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得 到叶片吸力面和压力面相对速叶轮 3度分布,见图 3从三个图 1 试验叶轮结构示意图 叶轮的相对速度分布曲线看,叶轮 1 吸力面和压力面速度差最 大,叶轮 2 次之,叶轮 3 最小。2 叶轮内部三元流动的变分有限元分析 平均相对速度变化趋势是:对叶轮 1 ,从进口到出应用三元流动理论和变分原理

12、, 对叶轮、 的口整个过程都是减速的;对叶轮 2 ,进口处先减速,中间1 2 3 S1流面进行有限元计算。由于实际设计的叶轮进、出口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出口处稍减速;对叶轮 3 ,进口处先减相对叶轮直径很小,在计算时,假定 S1 流面是不同半径速,中间不变,出口处稍加速。下面依据计算结果对三处叶道宽度的中点连线绕轴线旋转而成,所以 S1 流面为 个叶轮性能加以分析。一旋转面,流面的厚度随半径变化,其值等于叶道宽度。由于叶轮 1 的叶片吸力面与压力面相对速度差较对图 2 所示的坐标系,当气体在以等角速度旋转 大,故其内部气流速度分布梯度大,速度不均匀现象较的叶轮内流动时,气体在 S1 流面上的流动

13、满足下面无其它叶轮严重,而速度越不均匀,分离损失越大。所以222004 年 第 8 期 第 32 卷Page 3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设计计算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14、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林业业机机械械与与木木工工设设备备流动状态,从而使出口段的气体分离情况得到改善,减少了分离损失。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知,在不增加叶片数的情况下,采用长、短叶片结构,虽然能改善进口段和中间段平均相对速度的变化趋势,使气体分离点向后移,但出口段流动情况基本没有得到改善。若采用长、短叶片后再适当增加叶片数,如叶轮 3 ,则可使叶道内的平均相对速度变为一种先减速、然后基本不变、最后稍呈加速这样一种合理的分布形式。据此可以预测叶轮 3 的性能应优于其它两个 叶轮。下面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3 试验结果及分析用同一蜗壳对设 计的三个叶轮进行了出气性能试通过试验可知叶 轮 3

15、 在压力、流量、效率等性能上都比其它两个叶轮好,叶轮 1 的性能最差。另外,叶轮 2和叶轮 3 的压力 流量曲线比较平坦,使风机有效工作区域变宽,这也是叶 轮内部气体流动得到改善的结果。对比理论分析和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二者是相吻合的,表明了理论分 析的正确性。4 结 论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以得到下面两点结论将三元流动理 论应用于风机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图 3 试验叶轮相对速度分布曲线 分析, 采用有限元法对叶轮内部流场进行计算求出相此预测所设计叶轮的气动性能是对速度分布形式,据从速度分布不均匀引起损失看,叶轮1 较其它两个叶验的工作量。可行的,并减少了试轮严重,叶轮 3 最小。数离心风机,在叶轮结构上采用对高压小比转从平均相对速度的变化趋势看,由于叶轮 1 的平长、短叶片并适当增加叶片数,能够改变叶道内气体相 均相对速度是一种减速结构,叶道内气体始终是处于对速度的分布形式, 减少气动损失,提高风机性能。另逆压梯度流动状态,也即自叶轮进口至出口气流的静外,还使压力流量 曲线变得比较平坦,扩大了风机的压逐渐增加。这样就易使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