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06070231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1250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与辊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级:05成型(2)学生姓名:李小同指导老师:马劲红日期:2009年3月3日目录1概述1.21250中宽带生产工艺 1.2.1原料及产品介绍 12.2 主要设备的选择 2.2.2.1 立辊选择2.轧机布置2.粗轧机的选择:.4.精轧机的选择:4.绝热保温罩与炉巻箱的选择 6.3压下规程设计与辊型设计 7.3.1 压下规程设计 7.3.2道次选择确定7.3.3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7.3.4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 8.3.5校核咬入能力9.3.6确定速度制度 9.3.7轧制温度
2、的确定123.8 轧制压力的计算 1.33.9辊缝计算:1.53.10精轧轧辊转速计算 1.53.11传动力矩1.64轧辊强度校核与电机能力验算184.1轧辊的强度校核 1.84.1.1 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 1.84.1.2 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204.2电机的校核224.2.1 静负荷图224.2.2 主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22等效力矩计算及电动机的校核 224.2.4电动机功率的计算235.板凸度和弯辊245.1板型控制理论245.2 板型控制策略255.3板凸度计算模型 265.4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27541 轧辊热膨胀对辊缝的影响 28542 轧辊的磨损对辊缝的影响 29543 原始
3、辊型对辊缝的影响 29544 入口板凸度对辊缝的影响 295.4.5轧辊挠度计算 295.5弯辊装置31.5.5.1 弯曲工作辊3.1弯曲支撑辊3.15.6 CVC轧机的抽动量计算 3.1结 论33.参考文献33.1概述连轧时间短,温降少,占地少,产量高。1924年,自从美国第一台带钢热连轧机投产以来, 连轧带钢得到很大的发展。从手动调节到 PID设定,从简单计算机控制到计算机系统多层分 布式控制,加上液压压下,液压弯辊,CVC辊型控制等新技术的使用,热连轧机的产量、精度、板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热轧带钢生产线主要包括粗轧和精轧。粗轧轧件短,一般为可 逆轧制,精轧为67架连轧,成为1/2连轧或3
4、/4连轧。目前,粗轧轧机能力越来越大,控 制凸度能力显著增强,从粗轧就检测凸度和厚度,为精轧提供优质中间坯料,保证精轧稳定 轧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带卷。粗轧采用大压下,可以减少道次,提高中间坯温度。近来坯料厚 度也恢复原来220mm以上,为多品种、高档次产品生产奠定基础。21250中宽带生产工艺任何企业没有优质的产品质量就无法长期生存,没有众多的品种和高档次拳头产品,就 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领市场。板带轧制生产线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是保证板材厚度尺寸精度 和良好的板形的物质基础。简陋省略的工艺已经无法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获得利润。不同宽度的热带有不同的用途,也需采用不同工艺技术。热带300mm以下是窄带
5、,多用来生产焊管。300600mm为中窄带,常用来生产五金或焊接结构梁。6001000mm为中宽带,薄带卷可以冷轧用于家电。这些产品的轧机一般不安装昂贵的液压压下、弯辊、板型控 制设备,只能依靠坯料加热温度控制轧制力,调节板型。11001500mm为宽带,最宽为2000mm,它们的轧机都安装液压压下、在线弯辊、板型 控制。2000mm超宽热卷多是用于冷轧镀锌汽车板,因为宽带质量优良,国外主张取消中窄 带,用超宽带进行纵剪分切,得到不同宽度卷材,提高成材率。轧辊越窄,板型凸度控制越容易,且市场对于 1m以下冷轧板材,如家电板、家具板或 汽车辅助板有较大需求,故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典型产品为
6、1m板材,生产厚度精度 高、板型优良、表面光洁度高的高档次多品种、宽范围多规格热轧带卷。1250热带轧机适合轧制带宽为 6001000mm左右的板材。本设计要求既可以生产冷轧 需要的2.2mm薄卷,也可生产25mm结构用厚带。2.1原料及产品介绍依据任务要求典型产品所用原料:规格:板坯厚度:250mm钢种:Q195最大宽度:1050mm长度:8.5m产品规格:厚度:2.6mm板凸度:6坯料单重:18吨因为所给坯料宽度较小,并且在粗轧机前部安装有大立辊,所以侧压有效,可以少量控 制成品宽度。坯料选用250mm厚需要较多道次,但对保证压缩比,生产优质板材具有重要意义,生 产普板时可以降低原料厚度,
7、以减少道次增加产量。坯料宽度限定8.5m,加热炉内宽度9.2m,有利于设计高温(1350C)步进炉,以便为 今后生产高牌号硅钢、低合金管线钢储留设备能力。2.2主要设备的选择车L钢机是完成金属轧制变形的主要设备,因此,轧钢机能力选取的是否合理对车间生产 产量、品种和规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选择轧钢设备原则:(1) 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 轧机结构型式先进合理,制造容易,操作简单,维修方便;(3) 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4) 备品备件要换容易,并有利于实现备品备件的标准化;(5) 在满足产品方案的前提下,使轧机组成合理,布置紧凑;(6) 保证获得质量良好
8、的产品,并考虑到生产新品种的可能;热带轧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车间生产的钢材品种和规格。轧钢机选择的主要内容是: 选取轧机的架数、能力、结构以及布置方式。最终确定轧钢机的结构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 数。目前强力粗轧机已经达到单位宽度轧制力 2.6t,本设计1250轧机,取轧制力最大 3200 吨。立辊选择立压可以齐边(生产无切边带材)、调节板坯宽度并提高除磷效果。立压轧机包括:大 立辊、小立辊及摆式压力机三种,各自特点如下:大立辊:占地较多,设备安装在地下,造价高,维护不方便。而其能力较强,用来调节坯料 宽度。小立辊:能力较小,多用于边部齐边。摆式侧压:操作过程接近于锻造,用于控制头尾形状,局部变形
9、,提高成材率效果较好。缺 点是设备地面设备占用场地较多,造价较高。本设计采用连铸坯调宽,生产不同宽度带卷,选择小立辊齐边。轧机布置现代热带车间分粗轧和精轧两部分,精轧机组大都是67架连轧,但其粗轧机数量和布置却不相同。热带连轧机主要区分为全连续式,3/4连续式和1/2连续式,以及双可逆粗轧等。(1) 全连续式:全连续式轧机的粗轧机由56个机架组成,每架轧制一道,全部为不可逆式。这种轧制机产量可达500600万吨/年,产品种类多,表面质量好。粗轧全连轧布置见图1a。但设备多,投资大,轧制流程线或厂房长度增大。而且因为粗轧时坯料短,轧机效率低,连轧操作 难度大,效果并不很好,所以一般不采用粗轧连轧
10、设计。(2)3/4连续式二無二袈取匹無立霍e-4j-egsg»-Eh四辑町邃a>- 4(h)立辄图1各种热连轧及布置图然后设置1架可逆式轧机轧制3或5道,再。后面这两道看上去作业率不高,但它是保证3/4连续式布置形式是先用二辊轧机轧一道, 由后面两架轧机连续轧制一道(见图 1 (b) 中间坯尺寸和凸度的关键,使精轧产品质量和轧制过程稳定。另外,这种布置采用250mm厚坯,轧制压缩比大,产品种类全面,曾经是国外流行的布 置。(3)半连续式:半连续式轧机有两种形式:图1(C)中粗轧机组由一架不可逆式二辊破鳞机架和一架可逆 式四辊轧机架组成,一般使用坯料在 150mm以下,轧制5道次
11、,对凸度厚度控制难度大。主 要生产普通钢种带卷。高档品种开发难度大,较厚产品也较少生产。而且为保单卷重,常常 设计坯料很长(最高14米),使加热炉过宽,大大限制了加热温度。这类轧机如果使用230mm?坯,则轧制道次过多,温降过大。但这种布置如果粗轧机能力特别大,如太钢1549热连轧线,辅助必要的检测设备,也可达到道次少温降小,中间坯温度稳定的要求。图2-1(d)中粗轧机是由两架强力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这种布置即提高轧机利用率,又 能使轧机数量较少,稳定中间坯凸度,减少温降,故为当前流行方案。根据任务书要求,本设计采用 2架强力四辊可逆轧机组成粗轧机组,第一粗轧机前安装 小立辊轧机,对侧边进行有
12、效修正。粗轧机的选择:过去粗轧,为了增大工作辊辊径,提高咬入能力,多选择二辊轧机,但是二辊轧机产生 的挠度较大,不能满足凸度控制要求。现代四辊轧机,其工作辊直径已大大提高,并且安装 液压平衡弯辊,使轧辊挠度可控。本设计两架粗轧机详细资料如下:参考太钢1549及港陆1250生产实际,初步确定轧机各部件相关尺寸如下: 轧机类型:四辊可逆式轧机 工作辊:轧辊直径:1000mm辊身长度:1250mm轧辊材料:铸钢支承辊:轧辊直径:1450mm辊身长度:1250mm辊身材料:合金锻钢其中,第一架采用电动压下,行程大。第二架采用长行程液压缸,且装配弯辊装置,用 于控制板凸度,且要求粗轧都达到单位宽度 2.
13、5t,两架轧机能力为3200t。第二架粗轧还CVC 窜辊,提高中间坯板形控制能力。精轧机的选择:热轧带钢精轧机普遍采用长行程液压压下、板型控制。板型控制手段除弯辊外还有: CVC轧机、HC轧机、PC轧机。现将各型轧机简要介绍如下:CVC轧机:轧辊凸度连续可变的轧机CVC (contin uouslyvariablecrow n)轧机属于一种新型的四辊轧机。这种方式大压下,大张力时,辊系稳定好,国内外热连轧市场占70%图2为CVC轧机的轧辊原理图,轧辊整个外廓磨成 S型(瓶型)曲线。上下轧辊互相错 位180度布置,形成一个对称的曲线辊缝轮廓。这两根S型轧辊可以轴向移动,其移动方向一般是相反的。因
14、为轧辊具有对称 S型曲线。 在轧辊未产生轴向移动时,轧辊构成具 有相同高度的辊缝,其有效凸度等于零(a)图。 在上辊向左移动、下辊向右移动时,板材中 心处两个轧辊轮廓线之间的辊缝变大,此时 的有效凸度小于零(b)图。如果上辊向右移动 下辊向左移动的板材中心处两个轧辊轮廓线 之间的辊缝变小,这时的有效凸度大于零(c) 图。CVC轧辊的作用与一般带凸度的轧辊相 同,但其主要优点是凸度可以在最小和最大 凸度之间进行无级调整,这是通过具有 S型 曲线的轧辊做轴向移动来实现的。 CVC轧辊 辊缝调整范围也较大,与裹辊装置配合使用 时如1700板轧机的辊缝调整量可达600um 左右。因为工作辊具有S型曲线
15、,工作辊与 支撑辊之间是非均匀接触的。实践表明,这种非均匀接触对轧辊磨损和接触盈余不会产戸二门聂生太大的影响。精轧基本遵守比例凸度,各道凸度相对 图2CVC轧机的轧辊原理图于延伸率是确定值。各道最佳凸度是由轧辊原始凸度,膨胀凸度,弯辊凸度,CVC挠曲凸度,目标凸度根据来料凸度确定。HC轧机:HC轧机为高性能板型控制轧机的简称。当前用于日本生产的HC轧机是在支持辊和工作辊之间加入中间辊并使之横向移动的六辊轧机,其特点有:(a)HC轧机具有很好的板形控制性,多用于小辊径冷轧;(b)HC轧机可显著提高热带钢的平直度;(c)压下 量因为不受板型限制而可适当提高PC轧机:对辊交叉轧制技术(PairCro
16、ssRo)。PC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交叉上下成对 的工作辊和支撑辊的轴线形成上下工作辊间辊缝的抛物线,并与工作辊的辊凸度等效。虽然 可以安装在线ORG但使用效果欠佳,鞍钢1780、唐钢1810采用后证明稳定性稍差。所以,本设计F1F5采用当今主流轧制设备 CVC轧机。全部七架四辊精轧机纵向排列,间距为 6米;F1F7均有正弯辊系统,F1F7实行了长 行程液压厚度自动控制(AGC技术,使带钢误差控制得到全面保证。轧线上装设水雾冷却和除 尘系统,小车换辊技术,强力可调层流冷却设备,卷取厚度达到25mm。所有支撑辊采用油膜轴承静动压系统,增大支撑辊辊颈。225绝热保温罩与炉巻箱的选择为了减少输送辊道
17、上的温度降以节约能耗,近年来很多热带车间还在采用在输送辊 道上安置绝热保温罩或补偿加热炉,或在轧件出粗轧机组之后采用热卷取箱进行热卷取等 新技术。辊道保温罩绝热块的结构如图 3所示;它利用逆辐射原理,以耐火陶瓷纤维做成 绝热边,受热的一面覆以金属屏膜。受热的金属膜 (0.050.5mm厚)迅速升温至高温,然后 作为发热体将热量逆辐射返回钢坯。这种保温罩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采用它以后 可降低加热炉出坯温度达75C,从而提高成材率0.15%,节约燃耗14%,还可以提高板带 末端温度约100C使板带温度更加均匀,可以轧出更宽更薄重量更大及精度性能质量更高 的板卷,并且,可使带坯在中间辊道停留达
18、8分钟,而仍保持可轧温度,便于处理事故,减少废品,提高成材率。图3辊道保温罩逆辐射绝热块结构示意图1 绝热毡;2金属屛;3 金属屛的折叠部分; 4 安装件热卷取箱结构如图4所示。其主要优点为:1).粗轧后在入精轧机之前进行热卷取。以保 存热量,减少温度下降,保温可达 90%以上;2)首尾倒置开卷,以尾为头喂入轧机,均化板 带的头尾温度,可以不用升速轧制而大大提高厚度精度;3)起储料作用,这样可增大卷重提高产量;4)可延长事故处理时间约为89分钟,从而减少废品及铁皮损失,提高成材率;5)可使中间辊道缩短约为30% 40%,节省厂房和基础设施投资。因此在热轧带钢生产中采用 热卷取箱式发展的方向;6
19、)减少氧化铁皮,热卷取箱卷取的大量二次氧化铁皮剥落,进而提 高表面质量。炉卷箱参数:1060mm 允许带坯厚度:1530mm 带坯宽度:6001100mm 带卷重量:17T 单位宽度卷重:15.5kg 入口带坯温度:9001160C带卷内径:160mm卷曲速度:1.56.0m/s图4热卷取箱结构示意图反开卷速度:05.5m/s1 支撑辊;2托辊;3弯曲辊;4推杆3压下规程设计与辊型设计3.1压下规程设计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由一定的板坯轧成所要求的板、带产品的变形制度, 亦即要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 道次辊缝的位置(即辊缝的开度)和
20、转速。因而,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 及前后张力制度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选择,因而广义地来说,压下规程的制定也应当包括这 些内容。通常在板、带生产中制定压下规程的方法和步骤为:(a)在咬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按经验配合道次压下量,这包括直接分配各道次绝对压下量或压下率、确定各道次压下量分配率( h/ h)及确定各道次能耗负荷分配比等各种方法;(b)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 间并确定逐道次轧制温度;(c)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d)校验轧辊等部件的强度和电机 功率;(e)按前述制定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3.2道次选择确定轧钢机机架数目的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坯
21、料的断面尺寸、生产的品种范围、 生产数量的大小,轧机布置的形式、投资的多少以及建厂条件等因素。但在其他条件即定的 情况下,主要考虑与轧机布置的形式有关。本设计采用连续式布置,因此机架数目应不少于 轧制道次即可确定机架数目了。本设计根据板坯厚度为250mm;成品厚度为2.6mm,选择平均压下系数口 =1.36,则轧制 总道次N为: (1)式中N机架数目;由坯料到成品的总延伸系数;各道次的平均延伸系数。故:选总15道次,其中粗轧8道次(5+3),精轧7道次。3.3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根据板坯尺寸、轧机架数、轧制速度以及产品厚度等合理确定粗轧机组总变形量及 各道次压下量。其基本原则是:(1) 因为在粗
22、轧机组上轧制时,轧件温度高、塑性好,厚度大,故应尽量应用此有利条件 采用大压下量轧制。考虑到粗轧机组与精扎机组之间的轧制节奏和负荷上的平衡,粗轧机组 变形量一般要占总变形量的7080%。(2)提高粗轧机组轧出的带坯温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开轧温度,另一方面增大压下可能减 少粗轧道次,同时提高粗轧速度,以缩短延续时间,减少轧件的温降。(3)考虑板型尽量按照比例分配凸度,在粗轧阶段,轧制力逐渐较小使凸度绝对值渐少。 但是,第一道考虑厚度波动,压下量略小,第二道绝对值压下最大,但压下率不会太高。本设计粗轧机组由两架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各轧制5道和3道次,各道次的压下量分配如下:表1粗轧压下量分配道次R1
23、R2R3R4R5R6R7R8延伸系数分配1.341.351.361.381.401.391.361.33出口厚度(mm)2501941539871523828压下量(mm)565838271914107压下率(%)22.429.928.027.626.826.926.325.0轧件长度(m11.013.921.729.940.955.975.9101.23.4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精轧机组的主要任务是在57架连轧机上将粗轧带坯轧制成板形、尺寸符合要求的成品 带钢,并需保证带钢的表面质量和终轧速度。1)精轧各架压下量分配精轧连轧机组分配各架压下量的原则;一般也是利用高温的有利条件,把压下量尽量集
24、中在前几架,在后几架轧机上为了保证板型、厚度精度及表面质量,压下量逐渐减小。为保 证带钢机械性能防止晶粒过度长大,终轧即最后一架压下率不低于10%,此外,压下量分配应尽可能简化精轧机组的调整和使轧制力及轧制功率不超过允许值。依据以上原则精轧逐架压下量的分配规律是:第一架可以留有余量,即考虑到带坯厚度 的可能波动和可能产生咬入困难等,使压下量略小于设备允许的最大压下量,中间几架为了 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尽可能给以大的压下量轧制;以后各架,随着轧件温度降低、变形抗力 增大,应逐渐减小压下量;为控制带钢的板形,厚度精度及性能质量,最后一架的压下量一 般在1015%左右。精轧机组的总压下量一般占板坯全部
25、压下量的1025%。本次设计采用7架连轧,结合设备、操作条件直接分配各架压下量如下:精轧机组压下量分配及各项参数如表(2)所示:表2精轧机组压下量分配及参数道次F1F2F3F4F5F6F7延伸率分配1.31.421.41.351.31.31.3入口厚度(mm)21159.76.75.14.02.2压下量(mm6.05.33.01.61.10.80.6压下率(%)2.635.330.923.921.620.018.8轧件长度(m)141.7219.1317.2416.7531.3664.1871.33.5校核咬入能力热轧钢板时咬入角一般为1522。,低速咬入可取 20。,由公式3:-=arcco
26、s(1 ) ( 2) D将各道次压下量及轧辊直径代入可得各轧制道次咬入角为:表3粗轧各道次咬入角的校核道次:R1R2R3R4R5R6R7R8轧辊直径(mm)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压下量(mm)565838271914107咬入角(° )19.3019.6116.4-精轧机各架所轧轧件的厚度较小,精轧咬入角校核省略。3.6确定速度制度(1) 粗轧速度制度粗轧为保证咬入,采用升速轧制。根据经验资料,取平均加速度a=40rpm/s,平均减速度b=60rpm/s。因为咬入能力很富裕故可采用稳定高速咬入,考虑到粗轧生产能力与精 轧生产能力得匹配问题,确
27、定粗轧速度如下:咬入速度为ni=40rpm/s,抛出速度为n 2=20rpm/s(2) 粗轧轧制延续时间:每道次延续时间t j = tzh 0,其中t。为间隙时间,tzh为纯轧制时间,tzh t1 2设V1为t 1时间内的轧制速度,V2为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V二 Dn1 / 60,v2n2)/120(D 取平均值)减速时间t2减速段长12 “2V2 ,稳定轧制段长11 =t1v1 ,t二(I -l2)/V二(I -上2 V2 ) / Vi 0轧制第一二道次时,以第一架为计算标准,ni=30rpm/s , n2=30rpm/s,轧件长度I =250 8.5 = 10.95m,减速时间t?=匹
28、土 =辽旦=0s,减速时平均速度194b60V2 -(D(ni n2)/120 = 3.14 1000 60/120 = 1.570m/s,l2 = 0,V1=1.57m/s, t1 = (I -12)/v (l - t2v2)/ V)= 10.95/1.57 = 6.98s。则轧制延续时间为 6.98s。按照以上公式可求得粗轧各道次轧制时间:表4各道次轧制时间道次R1R2R3R4R5R6R7R8轧制时间(S) 7.0100138128174199269359速度梯形图如下:图5可逆轧制速度图因为两架粗轧机间距 7m,所以轧件尾部从前一架轧机出口到后一架入口所需时间 t12=7/1.7=4.1
29、s因为轧件较长,取间隙时间t0 = 3s所以粗轧总延续时间t=6.98+9.95+13.81+12.75+17.39+19.85+26.90+35.85+3*8=167.48s(3) 精轧速度制度确定确定精轧速度制度包括:确定末架的穿带速度和最大轧制速度;计算各架速度及调 速范围;选择加减速度等。精轧末架的轧制速度决定着轧机的产量和技术水平。确定末架轧制速度时,应考虑 轧件头尾温差及钢种等,一般薄带钢为保证终轧温度而用高的轧制速度;轧制宽度大及 钢质硬的带钢时,应采用低的轧制速度。本设计典型产品2.6mm,故终轧速度设定为12m/s左右。末架穿带速度在10m/s左右,带钢厚度小,其穿带速度可高
30、些。穿带速度的设定可 有以下三种方式:(1) 当选用表格时,按标准表格进行设定;(2) 采用数字开关方式时,操作者用设定穿带速度的数字开关进行设定,此时按键值 即为穿带速度;(3 )其它各架轧制速度的确定:当精轧机末架轧制速度确定后,根据秒流量相等的 原则,各架由出口速度确定轧件入口速度。根据各架轧机出口速度和前滑值求出各架轧 辊线速度和转速。各道轧件速度的计算:已预设末架出口速度为 12m/s由经验向前依次减小以保持微张力轧制(依据经 验设前一架出口速度是后一架入口速度的95 %)依据秒流量相等得:VH6 =Vh6 h6 / H6 =12 2.63.2 = 9.75m/sVh5 =0.95V
31、H6 -0.95 9.75 = 9.26m/s根据以上公式可依次计算得:表5各道次精轧速度的确定道次F1F2F3F4F5F6F7入口速度(m/s)1.141.712.613.985.517.409.75出口速度(m/s)1.622.483.785.237.039.2612.00(4) 精轧机组轧制延续时间精轧机组间机架间距为6米,各道次纯轧时间为Tzh=250 X 12/2.6/12=96.5s间隙时间分别为tji=6/1.62=3.70s ; tj2=6/2.48=2.42s ; tj3=6/3.78=1.59s ; tj4=6/5.23=1.15s ;tj5=6/7.03=0.85s ;
32、tj6=6/9.26=0.65s 则精轧总延续时间为Tzh ' tj =96.15 10.36= 106.36s。轧制节奏图表见图图6轧制节奏图表3.7轧制温度的确定(1) 粗轧温度确定为了确定各道次轧制温度,必须求出逐道次的温度降。高温轧制时轧件温度降可以 按辐射散热计算,而认为对流和传导所散失的热量可大致与变形功所转化的热量相抵消 因为辐射散热所引起的温度降在热轧板带时可按下式计算:"中需4(3)有时为简化计算,也可采用以下经验公式其中、一一分别为前一道轧制温度C)与轧轧出厚度,mmZ辐射时间即该道次轧制延续时间tjZ=tj ;Ti前一道的绝对温度,K;h 前一道的轧出厚
33、度。表6粗轧各道次的温降道次R1R2R3R4R5R6R7R8温降(C)35912.21.32.74.92.因为轧件头部和尾部温度降不同,为设备安全着想,确定各道次温度降时以尾部为准。根据现场生产经验数据,确定开轧温度为1200 C,带入公式依次得各道次轧制温度:表7粗轧各道次的温度道次R1R2R3R4R5R6R7R8T( C)1196119111821170114811161041949(2)精轧机组温度确定粗轧完得中间板坯经过一段中间辊道进入热卷取箱,再经过飞剪、除鳞机后,再 进入精轧第一架时温度降为920 C。因为精轧机组温度降可按下式计算:ho(to - t n )hntto-CA)C-
34、厂(5)hiJho - hn式中to、ho 精轧前轧件的温度与厚度tn、hn精轧后轧件的温度与厚度31代入数据可得精轧机组轧制温度:根据生产现场经验可以预定终轧温度为82o C,g卩tn=82o C,计算得:C=14.13,t i= (92o-14.13 ) *21/15 = 9oo.2 ; 12=899.4s ;13=875.7s ; 14=861.8s表8精轧各道次轧制温度卜)道次F1F2F3F4F5F6F7温度C900889875861845827805上述计算应当在现场同类车间进行实测验证,本设计为课程设计,没有现场数据验证, 待毕业实习到现场实测温度。3.8轧制压力的计算(1)粗轧段
35、轧制力计算粗轧段轧制力公式:P 二 Bl p(6) 求各道次的变形抗力:变形抗力由各道次的变形速度、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共同决定。变形速度按下式计算:;=2vh/R/(H h)(7)式中R、v 轧辊半径及线速度。根据变形程度、温度、变形速率数据,查Q195高温抗力曲线图,得到 Q195变形抗力列入表9。表9粗轧各道次轧件的变形抗力道次R1R2R3R4R5R6R7R8线速度V(mZ S)1.561.561.562.622.622.822.822.82温度2)1196119111821170114811161140949压下率£ (%)22.429.928.027.626.826.926.
36、325.0入口厚度(mm)2501941539871523828出口厚度(mm)194153987152382821屈服强度(T s(MPa)2842495466727679表10精轧各道次轧件的变形抗力道次F1F2F3F4F5F6F7轧件出口速V(m / S)1.542.503.815.277.079.3012.00温度W )905898887871851833820压下率£ (%)28.635.330.923.921.620.018.8入口厚度(mm)21159.76.75.14.03.2出口厚度(mm)159.76.75.14.03.212.6屈服强度(T s(MPa)8494
37、104124146164184 计算各道的平均单位压力:根据克林特里公式计算应力状态影响系数n= 0.785+0.25 l/h其中h为变形区轧件平均厚度,l为变形区长度,单位压力大时(300MPa)应考虑轧辊 弹性压扁的影响,因为粗轧时变形抗力不会超过这一值,故可不计算压扁影响,此时变形区长度| -.R.ih。则平均单位压力为:E =1.156(0.785 0.25丄),(8)h各道计算p列入表11。再将轧件宽度、变形区长和平均单位压力数据代入公式(6),可得各道次轧制力(见表11)。表11粗轧各道的轧制力道次R1R2R3R4R5R6R7R8变形区长度(mm)16717013711697837
38、059出口厚度(mm)194153987152382821屈服强度t (MPa)s2842495466727679平均压力(p)74.883.198.0109.9132.6150.5166.1179.9带宽(mm)10501050105010501050105010501050轧制力(P/kN)1314014860141801340913575132271233011183(2) 精轧段轧制力计算目前普遍公认的最适合于热轧带钢轧制力模型的SIMIS理论公式:P =BQpLcKKT (9)式中:P轧制力N;B轧件宽度mmQp考虑接触弧上摩擦力造成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Lc考虑压扁后的轧辊与轧件接触
39、弧的水平投影长度mmK决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以及变形的物理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及变形 程度的金属变形阻力 K=1.15 J ;Kt前后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系数;计算Qp时用西姆斯公式的简化公式克林特里公式Qp= 0.75 0.27LcH;H h其中Hm2 K可以按照粗轧时的计算方法计算,数据如前表 Kt按下式计算Kt =1 a b d fK因为前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较后张力小,所以a>0.5,本设计中取a=0.7,前后张力均取3MPa 接触弧投影长度计算:一般以为接触弧长度水平投影长度为V R表12精轧各道的轧制力道次:F1F2F3F4F5F6F7轧制力(KN)98987968767074
40、396782578851203.9辊缝计算:表13精轧各道的轧制力道次:F1F2F3F4F5F6F7轧机刚度(KN/mm)8000800080007500750060005000出口厚度(mm)159.76.75.14.02.962.6设定辊缝13.768.75.744.113.102.041.583.10精轧轧辊转速计算其中中性角精轧是带张力连轧,轧件出入口速度与张力大小密切相关。因而,轧辊转速是精轧轧制必需设定的操 作数据。它是由轧辊线速度求得。轧辊线速度与设定轧件出口速度相差前滑系数,故需要求得精轧各 架前滑值。按照巴甫洛夫公式,前滑计算如下-(11)轧辊直径选取如下:前 5架F1F5D
41、=500mm ;后两架FsRD=400mm。轧辊线速度和轧辊转速计算见表14。表14精轧转速道次:F1F2F3F4F5F6F7出口厚度(mm)159.76.75.14.03.22.6中性角3.543.382.692.051.731.661.46前滑值0.060.070.060.050.050.040.04出口速度(m/s)1.542.503.815.277.079.3012.00轧辊线速度(m/s)1.452.373.635.086.909.1411.78轧辊转速55.4606266718492(rpm)3.11传动力矩1 )传动力矩轧制力矩按下式计算 Mz =2P'. h式中* 合力
42、作用点位置系数(或力臂系数), 中厚板一般*取为0.40.5,粗轧道次*取大值,随轧件的变薄则取小值。各道次的 轧制力矩值如下表:表15各道的轧制力矩的计算(Mz/MNM)道次R1R2R3R4R5R6R7R8粗轧2.112.431.881.501.271.060.840.64道次F1F2F3F4F5F6F7一精轧0.372.780.200.140.110.070.05一传动工作辊所需要的静力矩,除轧制力矩外,还有附加摩擦力矩Mm,它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即M m = M m1 M m2,其中Mm1在四辊轧机可近似地由下式计算:Sg、Mm1 =Pfdz(12)1DZ丿式中f 支撑辊轴承的摩擦系数,取
43、f = 0.005 ;dz支撑辊辊颈直径,对于粗轧机:dz = 986mm对于精轧机:dz = 680mmDg、Dz 工作辊及支撑辊直径,对于粗轧机:Dg = 1000mm Dz=1450mm 对于精轧机:Dg = 500mm Dz =800mm代入后(12)可求的:粗轧机:Mm1 = 034; P精轧机:Mm1 = 1.7 P, Mm2可由1下式计算:Mm2 =( -1)(Mz Mm1)式中 传动效率系数,本轧机无减速机及齿轮座,但接轴倾角:_3,故可取=0.94,故得Mm2 =0.064 M z M m1表16各道摩擦力矩计算(Mz/MNM)道次R1R2R3R4R5R6R7R8粗轧0.18
44、0.210.170.140.130.120.100.08道次F1F2F3F4F5F6F7一精轧0.080.060.060.050.040.030.01一2)轧机的空转力矩轧机的空转力矩(MQ根据实际资料可取为电机额定力矩的3%6%,即粗轧机0.975 疋 5500、4Mk =(0.030.06)= 10.721.4 10 Nm60取 Mk = 0.150.15 MNm ;精轧机:Mk =(0.03 0.06)0.975 10000 = 9.2 16.310°Nm 取 Mk = 0.1 MNm60因此电机轴上的总传动力矩为:M =M z M m Mk表17各道的总的传动力矩计算(Mz/
45、MNM)道次R1R2R3R4R5R6R7R8粗轧2.442.782.201.791.551.331.080.87道次F1F2F3F4F5F6F7一精轧0.513.190.320.260.230.180.16一4轧辊强度校核与电机能力验算轧辊的破坏决定于各种应力(其中包括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接触应力,因为温度 分布不均或交替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以及轧辊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等)的综合影 响。具体来说,轧辊的破坏可能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1) 轧辊的形状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强度不够.例如,在额定负荷下轧辊因强度不够而撕裂 后因接触疲劳超过许用值,是辊面疲劳剥落等;(2)轧辊的材质、热处理或加工工艺
46、不合要求。例如,轧辊的耐热裂性、耐粘附性及耐 磨性差,材料中夹杂物或残余应力过大等:(3)轧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理。热轧轧辊在冷却不足或冷却不均匀时,会因热疲劳 造成辊面热裂;在冬季新换上的冷辊突然进行高负荷热轧,热轧的轧辊骤然冷却,往往会 因温度应力过大,导致轧辊表层剥落甚至断辊;压下量过大或因工艺过程安排不合理造成 过负荷轧制也会造成轧辊破坏等;设计轧辊时,通常是按工艺给定的轧制负荷和轧辊参数进行强度校核。因为对影响轧辊强 度的各种因素(如温度应力、参与应力、冲击载荷值等)很难准确计算,为此,设计时对 轧辊的弯曲和扭转一般不进行疲劳校核,而是将这些因素的影响纳入轧辊的安全系数中(为了保护
47、轧机其他重要部件,轧辊的安全系数是轧件各部件中最小的)。 为防止四辊板带轧机轧辊辊面剥落,对工作辊和支撑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应该做疲劳 校验。4.1轧辊的强度校核四辊轧机的支撑辊直径 D2与工作辊径D1之比一般在1.52.9范围之内。显然,支撑 辊的抗弯端面系数较工作辊大的多,即支撑辊有很大的刚性。因此,轧制时的弯曲力矩 绝大部分有支撑辊承担。在计算支撑辊时,通常按承受全部轧制力的情况考虑。因为四 辊轧机一般是工作辊传动,因此,对支撑辊只需计算辊身中部和辊径端面的弯曲应力。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支撑辊的弯曲力矩和弯曲应力分布见下图7o文爭驾曲施力 甘矿他Q布图7四辊轧机支撑辊计算图在轧辊的1-1断面和
48、2-2断面上的弯曲应力均应满足强度条件,即二 i=PG/(0.2di3)乞 Rb (13);_ 2/ = Pg/(0.2d二)&(14)式中P总轧制压力;d1-1、d2-21-1和2-2断面的直径;C1、C2 1-1和2-2断面至支反力 P/2处的距离; Ro 许用弯曲应力。支撑辊辊身中部3-3断面处弯矩是最大的。若认为轴承反力距离L等于两个压下螺丝的中心距Lo,而且把工作辊对支撑辊的压力简化成均布载荷(这时计算误差不超过913%),可得3-3断面的弯矩表达式m*£(15)辊身中部3-3断面的弯曲应力为3-3P(L° -L/2)0.4D;-Ro (16)式中的D2应
49、以重车后的最小直径代入。因粗轧机是可逆轧制,精轧机组性能相同故只需校核其中受力最大的一道即可,因 在粗轧机上轧制时第四道的轧制力最大,精轧机上第三架轧制力最大,故其支撑辊受力 最大,所以我们计算轧机支撑辊时只计算粗轧第二架和精轧第一架的弯曲应力。又因辊颈直径d和长度一般近似地选:d=(0.5 0.55)D、L/d=0.83 1.0 ,计算时以粗轧机为例:本设计取 d=0.68D、L/d=1.0 所以辊颈直径 d=986mm L= 986mm ci、C2, r的取值查轧钢机械(修订版)北京科技大学邹家祥主编P94。取 r/D=0.12,d = 54mm ci=180mm=266mm,di=986
50、mm, d2/= 1450mm上面 D2重车后的最小直径为:D=800mm,P=14860KN把前面的数据代入上式计算:c1J =Pc1/(0.2d131) =14860 1000 180/(0.2 9863) = 21.8MPac2 =Pc2/(0.2d23 14806 1000 266/(0.2 14503) = 10.1MPaP(L0L3/2)J486 1000(143493)=18.2MPa0.4D;0.4 14503本设计支撑辊为合金锻钢 Rb=140150MR,可见支撑辊的弯曲应力远远小于该许用 应力,故满足要求。精轧第一架用以上的方法计算得、匚2/、二3数值都满足弯曲应力要求。工
51、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因为有支撑辊承受弯曲力矩,故工作辊可只考虑扭转力矩,即仅计算传动端的扭转 应力。扭转应力为.二皿Wk式中Mk作用在一个工作辊上的最大传动力矩;W.工作辊传动端的扭转断面系数。驱动一个工作辊的传动力矩Mk1有轧制力矩M1、工作辊带动支撑辊的力矩Ms和工作辊轴承的摩擦力矩 Mf1组成,即M K1 二 M 1 M s M 门或 M = P a Ps s Pf -式中s反力对工作辊的力臂;-工作辊轴承处摩擦圆半径。:5:上式各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支撑辊对工作辊的反力:PsCOS® + Y)张力轧制时轧制压力偏离垂直方向的角度:二arcsin Tl一To2P其中一前张力;To 后张力;P 轧制力。工作辊与支撑辊连心线与垂直线夹角0 =arcs in e/(R i+R)(17)其中e工作辊相对于支撑辊的偏心距一般e=51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3472-2:2025 EN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road surfaces in situ - Part 2: Spot method for reflective surfaces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职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培训与发展理论实践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考核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影视特效化妆特效化妆材料供应与培训合同
- 子女医疗费用结算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合同
- 城市房产继承瑕疵修复与责任划分合同
- 矿产资源质量评估补充协议
- 悬疑小说改编权授权及悬疑主题剧本创作合同
- 植物提取物分类与提取方法课件
- 五音疗法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 《热爱生命》课件-初中教育-教育专区
- 医院感染与医疗质量管理
- 《公司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新农村太阳能路灯照明设计方案
- 计算机网络安全毕业答辩
- 带货主播经纪合同范本3篇
- 燃气管道项目审计要点
- 外科学(2)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医科大学
- 中医考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