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例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例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例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例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例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一、导入由20xx年高考作文题导入: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

2、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二、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

3、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三、课文学习1、你读我念: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2、你翻我译:自学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3、抢答题: 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门外戏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相委而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文言句子: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补上句中

4、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3分钟背诵比赛。5、你扮我演: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6、你思我想: 对文中的三个人,你有何看法? 问题探究: 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7、你收我获: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四、小结与延伸1、词语积累: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例子:吾日三

5、省吾身 (多次)成语: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动手试一试: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3、中外名人讲诚信: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4、教师寄语: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了

6、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3、情感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2、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

7、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教学难点】1、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2、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屏风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课件展示)2、这些图片很漂亮,有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也许我们有的同学家中还在使用,但对

8、于我们大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二、走近作者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通过预习说说你对作者感兴趣的地方。)三、检查预习四、整体感知1、在生活中,你见过屏风吗?在哪里?2、教师配古筝乐曲,学生听音乐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 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3、读后学习小组讨论明确: “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

9、的问题。五、研读赏析1、请你来当设计师:了解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2、但是,你能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样的屏风呢?它有什么样的分类吗?明确: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3、你们能告诉我,总的说来,屏风的设置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呢?明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4、所以,难怪作者说,“屏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可见,作者对“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

10、”、“更觉得它实在微妙”)5、文中引用了不少与“屏”相关的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定义后是起了的作用)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放在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6、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和所介绍的古色古香的屏风相称,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7、赏析归纳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六、总结拓展1、课堂小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2、拓展延伸: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12、”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七、课堂拓展活动:“屏风”推销会1、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关于屏风的知识,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座屏风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2、分组准备发言材料:画好设计图、写好发言提纲。3、学生听完介绍后投票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奖,并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八、布置作业思考: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物品呢?请以“说?”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提示:可以写扇、铜镜、绣、瓷、墨、砚、陶)【教学设计说明】说“屏”一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要求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

13、”的有关知识,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读写能力,并能对课文知识活学活用。因此我的教学思路如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样处理,学生自然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14、。所以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有难易度,学习小组也由好、中、差三类学生共同构成,这样便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课堂上词语的检测练习,朗读课文的练习,整体感悟的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而且随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上完说“屏”只了解了屏风是什么,那么这堂课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知识用一用,给学生有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

15、生内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知识并加入美术知识的综合练习。由于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好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开端段,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第一课时是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

16、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教学中我先用大量的优美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设计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的环节,让他们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这个设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另外,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拓展活动中,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篇3写作特色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作色。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到的是60个人的安全,惟独没有想自己,这60与1的对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质;在人们混乱时,船长站

17、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两处对比,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慌。运用语言动作,突出人物性格。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道,简短有力的对话,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了人物果断、坚决的性格。运用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形象。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

18、作业4中的两个勺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

19、不理解的字词。(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调遣呼号斗殴克莱芒可怖(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哭泣:小声地哭。调遣:调派,差遣。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肇祸:闯祸。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深渊:很深的水。井然有序:形容严整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讨论:第一段(第

20、1、2自然段)第二段(第328自然段)三、作业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自救牺牲)二、精读训练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21、。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2)交流讨论: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3)朗读指导。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指名再读,及时鼓励。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3朗读理解第二段。(1)速读,找出最能表

22、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3)出示挂图。(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小组交流,讨论。(7)出示:没有一

23、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指名读。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伟大的灵魂指什么?(8)指导朗读第二段。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总结全文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2看板书总结。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

24、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四、质疑五、背诵第29、30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2、看板书总结。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3、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齐背指名学生背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

25、三、批改,订正。教学设计方案 篇4【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课前准备】关于重点句的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

26、的印象?2、字词检查。3、交流反馈。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

27、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

28、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

29、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

30、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

31、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

32、生动。4、交流反馈。教学设计方案 篇5【设计理念】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

33、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二、读课文初步感知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

34、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1、学认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2、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课前预习1、,查查不认识的字的拼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