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课文分析1、集体背诵。2、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
2、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3、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4、内容与形象分析:由典故运用,
3、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4、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5、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课后记:学习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二、课堂训练1、熟背二词。(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2、根据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数、字数、调数,任选其中一个词牌试着填词一首。三、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初步接触风格迥异的宋词两大流派,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
5、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四、布置作业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思想、风格自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后记:训练1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做到;训练2只要求有能力有兴趣者完成即可。)教学设计方案 篇2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在语法教学与评价方面,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年纪偏大的老师仍抱着旧的观念和经验不放,一味地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遇到某个新问题、小问题纠缠不放;新教师或年轻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不要教语法或淡化语法教学,更不研究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是将教科书上的语法练习轻描淡写地过一遍。二是体现在测试性评价中,
6、无论形成性的评价还是终结性的评价,近几年从上至下的考试命题,语法知识和客观题所占比例明显降低。因为考试这个指挥棒,近几年的学生在口、笔头英语表达方面,其准确性也明显滑坡。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小组于对试验搞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程晓堂教授(北师大教授,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小组主要成员)就“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做了说明,其中有这样几段话:将“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修改“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主要是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
7、径”。修订稿则是“倡导注重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建议“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修订稿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任务型教学把握不好,以及过于强调用某一种方法,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我们应该领悟到:语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测试评估的一个内容。因为“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我们要
8、快捷、准确的学好这门语言,一定要学好语法。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调整教学策略:1、重视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但不能轻视语言知识教学;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语法,使语法教学将形式与意义、结构与功能、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3、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结合起来。4、测试评价中适当增加客观题的比例。选择以下几种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中学语法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单元常规教学模式“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
9、图,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问,采用“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2、语法专项复习模式“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 12进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学段复习时,教师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语法内容,通过对比和归纳,引导学生梳理语法规则,并加以巩固和运用。同时,注意设计语法练习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语篇中完成,避免学生死扣语法规则、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总之,语法教学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倡导学生探究-发现式和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适当的语境中感受语言规则的存在,再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观
10、察、发现、了解、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学会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一些具体事情,最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运用喜欢的识字方法,会认莫、汪、乘、踏、深5个生字,会认、会写董、雁、君、赠、伦、潭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音韵的和谐、情感的丰富。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想象及交流意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音乐、挂图学生:收集高适、李白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离别的诗词。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整体感悟1配乐配画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
11、习兴趣。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自由练读古诗别董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借助拼音,与老师、同学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及你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要求掌握的生字的字形。(注音字雁读yàn 不读àn。君字的部首是口。)3抽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三、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1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自己感受诗意,提出疑问。2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问。3全班交流,通过自己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补充。)交流预设:(
12、1) 我联系下文明白了题目告诉我们作者与董大分手时的情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值得学习。)(2) 我从诗句中读懂了前两句是写分别时的景,后两句是分别时作者对朋友董大的真诚相劝。(你能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吗?)教师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古诗。(3) 读了1、2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此时正值日落黄昏,天色昏暗,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我是先理解这两句话中的重点词黄云、曛,然后用从词到句的方法理解。指导朗读这两句,评议,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通过交流体会诗的背景。(4) 重点指导最后两句: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莫愁、知己、君、识的意思。再抽生读,并在评议读中感受诗意,感悟诗情。(朋
13、友间那份真诚,那份深情和那依依惜别之情。)(5) 齐读,男女生读,师读,全班读,朗读中反复揣摩,体味诗情。4用心朗读,理解背诵。(1) 对诗意方面的疑难可让学生相互交流解答。(2) 对诗的表现手法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略作指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例:生若提到为什么要写他们在这么坏的环境中分手,教师可适时介绍作者高适,介绍他的朋友董大,帮助体会诗境。指导朗读。(更慢、更缓。)(3) 师读整首诗,3、4句诗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并故意夸张一点。生学着读。(4) 生再读,抓别字展开,谈谈你的体会。在反复揣摩中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感悟,感悟诗的韵味美,体会诗的节奏美,读出音调起伏与情感升降。
14、感悟诗中蕴含的朋友间的真诚和诗人慷慨大度的气势。5指导背诵。(结合图画,结合体会,结合想象或是提示的方法均可。)6抽生表演。四、学习第二首诗,更放手让生自读自悟1欣赏古诗,整体感知。2交流作者资料,交流题目。(因作者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题目也简单。)3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注音。深读shen不读shn;乘读chén,不读shén;踏读tà,不读t;潭字的书写右边上短下长。(2) 抽生读,小组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4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1) 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2) 全班交流,抓1、2句体会形式特别的分别场
15、面。重点理解3、4句。抓送、深,谈谈体会。(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中韵味、节奏及其间蕴含的情感。)5指导背诵。6课堂小结。他们根据你的朗读理解,想象当时李白送汪伦的场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成一篇小短文。五、课后选作题你还读过哪些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课后收集,下节课进行交流。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相互评价。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相互评价。2.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
16、、意境美。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贴图、音乐CD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1、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生字词。2、齐读课题,继续学文二、发挥想象 感情朗读 培养美感1、读通课文,找出诗歌中出现的4个人物2、根据学生喜好随机教学第二、三小节教学第二小节(1) 指读第二小节,想想从中知道了什么?(2) 抓住“神奇”重点词理解,以读带讲(学生互相评价)(3) 发散思维:从桥上走过还会看到什么?(4) 再读第二小节教学第三小节(方法与第二小节雷同,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3、仿编儿歌用“ 说,彩虹是 。”的句式说话。(小组交流 个别说)4、教学四、五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读好问句(个读、小组读、
17、齐读、师生比赛读)(3)随文教授“巨”的笔画顺序5、教学第一小节(解释“彩虹”现象)6、教学最后一个小节7、齐读全文(配乐、表演读)三、拓展思维 发挥想象 表达感情(机动)四人合作画彩虹(这个环节也可放在课后)四、总结全文 激发兴趣 引导探索这彩虹多美啊!它是大自然妈妈那双巧手的杰作。你们感到大自然妈妈的神奇了吗?想要更多更好地探索大自然妈妈的奥秘,平时要多阅读科普类的课外书,就能成为一个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孩子!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
18、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教学重点:会朗读 会理解教学的难点: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
19、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二、了解诗人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
20、的学习目标)(1)提出听读要求: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问:“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学生回答)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行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老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欢、闲适的意境。)2、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会理解的学习目标)要
21、求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学全诗,看谁在自学后,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的理解最透彻。(1)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说说对诗中部分字词的理解。(2)学生谈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学生说说各句的大意,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板书)。3、考学生的欣赏的能力(完成会欣赏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全诗。(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欢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方案 篇6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
22、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知识目标: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
23、点。二、确立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一)教学环节设计: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是下雪的季节,我们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帮助我们的教学。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课前观察,激发兴趣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下雪后,小鸟、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2、谈话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说一说下雪的情景。下雪后,许多小动物来到雪地上玩,说一说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学
24、生会兴致勃勃的说出许多动物的脚印,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3、学生自读,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看到了下雪的美丽景象,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认识字形,使识字与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4、魔术激趣,识字写字识字写字都较为枯燥,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但是,识字写字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怎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
25、为此,我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和“字形小魔术”来帮助学生识字写字,效果不错。5、课文练习相结合,学习感叹句、比喻句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难点,在学习感叹句时,课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进行教学;教学比喻句时,则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进行教学。6、发散教学,突出重点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后,可启发学生: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二)学练结
26、合,落实教学目标1、认字写字:利用“字形小魔术”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加”字、“为”字的学习,同学们,我们来变个魔术“力”字加两笔,变成什么字?(为),加“口”字,变成什么字?(加);再如:“风”、“每”加上“木”字旁,变成什么字?等(结合语文天地“字形小魔术”进行学习)。2、句子学习: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3、理解课文: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
27、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4、朗读练习:这是一篇幅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带着童趣读出趣味,可以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7设计理念有了妈妈的爱,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大自然会更加美丽可爱。本文教学设计以“爱”为线索,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验活动中,在有意思的识字、写字中,让学生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引导学生用心去写这个“爱”字,并把那一份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潜移默化,那种爱,会在学
28、生生活中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教学重点1.认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2.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1.引入谈话:小朋友,你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2.读课题,指导写“礼”、“物”这两个生字。3.讲故事生日礼物,让学生整体感知特别的生日礼物与特别的祝福,激励学生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积累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交流识字成果,体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服装设计中的文化符号运用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供应链合作与创新考核试卷
- 纸浆的环保制程与优化考核试卷
- 植物油加工在医药辅料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印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考核试卷
- 畜牧业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构建考核试卷
- 电动门安全使用教育
- 肉类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跨境业务与监管考核试卷
- 互联网+心理咨询与治疗考核试卷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乡愁 余光中》教案 冀教版
- 2024中考英语必考1600词汇分类速记表
- 江苏泰州市泰兴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DL∕T 1709.3-2017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基础平台
- 考核办法和考核方案
- 化妆品生产OEM合同书
- 海上CANTITRAVEL平台桩基施工关键技术应用v7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课程教案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中国生产安全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