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范本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范本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范本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范本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通过自主地入情入境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钓鱼的启示一课,通过记叙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许多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

2、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文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

3、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主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 、挂图,字词卡片。、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直奔“启示”、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选入课文时题

4、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理解题目意思:“启示”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二、整体感知,初识“启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随机释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指名交流。、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请你用“( )”画出作者在钓鱼中收获了一个什么启示。指名读。三、品读赏析,感悟“启示” 、初步了解情感: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

5、课文中的什么情感。(提问,学生随机回答。体会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做过高要求。)、深入体验“我”的情感变化: 自读:在钓鱼的过程中,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一直变化着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边读边体会,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可是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哭出了声。、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把鱼放回湖里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6、,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我”在这一过程中的心情变化:高兴、得意急切、着急委屈、乞求依依不舍、伤心、深入体验父亲的情感: 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这一系列情感变化,那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指导交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出示相关语句: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

7、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爸爸神态的细节和相关词句,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感悟“启示”: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没有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

8、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 学生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转眼间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

9、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指导朗读这段话。四、引起共鸣,升华“启示”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五、课外拓展,延伸“启示” 搜集有

10、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请记住: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钓到大鱼:得意、高兴放鱼回湖:急切、着急委屈、乞求依依不舍、伤心受到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分析】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和

11、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教具准备】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教学重点认识生活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了解母女间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二、初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

12、读哪个自然段?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1、2自然段。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4、指导朗读: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四、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五、全文朗读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2、配生日歌读。六、扩展

13、活动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课后小结低年级的学习贵在实字上,扎实地读字,读词,读句,读文,能帮助学生垒好语文学习的每一块砖。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习书写本课4个生字。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二、分小组自学生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指导写字: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雨:

14、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三、复习巩固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2、分小组比赛。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四、想象故事的结尾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五、讲评小结课后小结注重各项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标达成的前提,真正落实还需要教师在课中通过调控让全体学生有效习得。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11个会认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

15、会“爱心”。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看到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学习“柔”。二、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城:理解字的意思,跟“乡”相对。牵:做动作理解字义。掌:形声字。惊惶失措:害怕紧张。三、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奥利亚:外国女孩名。四、朗读课文7、8自然段。笑:第七笔是撇。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适。善:注意写法。五、朗读课文9、10自然段。辫:与“辨、辩”区别学习。淡褐色:联系生活实物理解。六、朗读课文11、12、13、14自然段。痣:

16、形声字。互:查“一”部、互相。七、复习,认读生字。 八、书写生字。 九、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朗读生字。二、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讲了小姑娘找妈妈的故事。三、读16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得有意思?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为什么小女孩会这么说?同桌练习朗读对话。四、分别朗读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小姑娘会这样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同桌练习朗读这几段话,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说说,小女孩的妈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五、朗读最后两段,为什么小姑娘会很快找到妈妈?六、表演朗读课文。教学设计方案 篇4

17、【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教学准备】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夏令营的较量、其他有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大家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2、解题:“漂流”什么意思?(随着水浮动。)3、这部长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

18、回到英国的一件事。本课是该书的缩写,所谓缩写就是略去具体情节及细节描写,留下主干部分。4、鲁滨孙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5、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第二自然段) 。6、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

19、分找出来。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细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说说鲁滨孙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板书: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

20、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学生讲讲原著中的故事。(种麦子、做陶器、做独木舟。)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那么他究竟是靠什么在荒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坚韧不拔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技能。)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1

2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阅读资料后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发言。6、教师总结: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四、课外拓展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

22、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教法】范读法、点拨法、动作演示法。【学法】朗读法、自主感悟法。【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当巴金爷爷游览完鸟的天堂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总结。)二、分组学习,完成任务师:哪些自然段写了榕树美,哪些自然段写了鸟的多?(小组协商选择学习的内容。)1、出示各组学习目标: 学习榕树美的部分。 学习鸟多、快乐的部分。2、学习要

23、求: 默读课文:标画能体现榕树美的语句并在句子旁批注感受。 把你标画的语句用心多读几遍,感悟榕树的美。 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谈感悟。三、交流汇报,深谈感悟1、感悟榕树美的有关句子: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突出树的奇特。)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生汇报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谈感悟。师小结:大榕树不仅美丽,生命力也是如此旺盛,因此巴金爷爷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2、感悟鸟的欢乐场面的有关句子: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师:仅仅两句话作者就抓住了鸟的叫声、形状、颜

24、色等特点,突出了一个众鸟欢腾的场面。巴金爷爷刚到这儿就看到这样的场面了吗?(师生表演鸟儿一只只飞出的情景。) 我们注意地看着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那歌声真好听。师:画眉鸟会唱什么歌呢?(生汇报:歌唱环境美、生活幸福、人民爱护)师总结:是啊,榕树因为有了鸟儿显得更加年轻,鸟儿因为有了榕树显得更加快乐,这里的人们很懂得爱鸟、互鸟,他们说:亲亲小鸟,给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亲亲小鸟,给你一个自由呼吸休闲惬意的空间。于是一只小鸟飞来了,两只鸟儿飞来了,成千上万只鸟儿来到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四、思想渗透,激发情感师:文章学到这儿,你一定

25、有许多的感慨想说,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说的话写出来吧!(展示学生的感悟)【课后反思】每节课后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找到差距,弥补不足。讲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真想用切身体会对我们的老师说:大胆地放开你的羁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空间吧!设计这节课时,我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想省点力气,因为以往的课堂,我细致入微的讲解换来的总是学生的昏昏欲睡,这节课我就决定少讲,看看这帮孙猴子有多大的能耐。课上我让生分组学习课文内容,并出示学习目标,让生自己标画有关语句写出感悟。任务下达后,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默读,有的已经开始标画语句,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

26、已,但汇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仅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还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感悟更具说服力,如生1说:从一簇簇这个词让我感到了榕树叶子的多,而树叶真绿得可爱拟人的手法,让我感觉到叶子的青翠欲滴,我很喜欢这绿色。生2说:我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感受到榕树叶子重重叠叠,枝繁叶茂的样子,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又使我感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活力,好像无数的精灵在跳舞。多精彩的发言,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学生解决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精彩的发言来自于学生心灵与文本内容的碰撞,而这样的碰撞只有在无拘无束中

27、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松开羁绊,让我们的孩子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飞跃与遨游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认识本课12个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主动识字的兴趣。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头饰。【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28、、导学生自主认识本课12个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主动识字的兴趣。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2节。4、指导写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这几天池塘里的荷叶长得可好了,看,老师把它带来了。简笔画荷叶:出示“荷叶”,正音。谁有办法记住我们这位新朋友呢?2、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出示课件。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荷叶”)那谁能用自己的话夸夸荷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圆。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14荷叶圆圆: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句子:点击课件,出示

29、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5、指导朗读:能把你独特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导个性化朗读第一段,重点读好“圆圆的,绿绿的”感受荷叶之美,荷叶之可爱。二、动画朗读,整体感知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些荷叶,有好多小动物也很喜欢荷叶呢!你想不想知道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吧!看谁最先看懂,最先听懂。(课件出示课文动画朗读)交流:谁也很喜欢荷叶?(板书:小动物贴图)三、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记一记。四、自主识字1、(屏幕出现全文)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朋友不仅把课文读通顺,就连躲藏在课文里的12个生字娃娃都读准了。2、(课件出现12个生字)瞧!生字娃娃来了,跟他们打打招呼吧。赶快借助拼音,把它们读一读、认一认

30、。3、仔细看看,哪些字在你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对它比较熟悉?小结:只要在生活中主动地观察,主动地发现,就能认识好多好多的字啊!4、剩下的这些字,也许你不太熟悉,怎样认识它们呢?来,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模样吧。自己试一试,怎样记住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5、小朋友们一定还有许多识字的好方法,来,咱们每个同学选择自己记得最好的一个字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展示展示。6、相信大家已经记住了它们的样子。来,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点击课件去掉生字拼音。(读给同桌听听,互相考考,还有不会的生字,请同桌帮助帮助。)7、来,咱们来做个游戏青蛙跳远,看谁是跳远能手。出示游戏课件,请学生上点击生字,并点击响应

31、的拼音,这样青蛙就会跳到那张荷叶上,随之变成生字。找对了,学生齐读。五、美读第二节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你读了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加上动作表演。2、交流,结合: 指名回答读懂了什么?并指名朗读,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听他读,你听到了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摇篮吗?看课件。现在,让我们也来做小水珠,一起体会体会,轻轻闭上眼睛,小朋友,你现在变了,就是小水珠了,你躺在摇篮里,心情高兴吗?为什么这样高兴?试读(高兴)。现在小水珠睁开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好多,说说看到了什么呢?请你说一说。 (课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

32、下吧!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表演读。六、指导写字1、读生字:是、朵、美并组词。2、仔细观察: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老师范写,学生练习。4、展示台评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12个字,会写“我、机、叶”三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课文中小动物喜欢荷叶的心情,再一次体会荷叶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齐读生字。 开火车读。 游戏:青蛙跳伞。2、有感情朗读第1、2两节。3、导入: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啊,小水珠喜欢它,把它当作了摇篮。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它呢,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它的小伙伴吧!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播放动画

33、课件: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自由说出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几个小伙伴。教师引导:它们在这一池荷叶中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25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内容)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由读3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后自由汇报知道的内容。 再自由读一读: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充分质疑。 4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利用课件的分段学习,辅助解疑, 课件出示图片理解歌台、停机坪。 指导朗读:你最喜欢谁,选最喜欢的小动物读一读这一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然后表演表演。 指名读。 挑战读。 想象读,适时引导:小蜻蜓在荷叶上休息够了,又要起飞了,它要去干什么呢?小鱼捧起水花,在对我们说话呢?说了什么呢? 带上头饰表演读,评议:现在我们戴上头饰就是了,让我们也来做小青蛙、小鱼、小蜻蜓,一起体会体会,轻轻闭上眼睛,小朋友,你现在变了,就是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观看美景;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你们心情高兴吗?为什么这样高兴?试读(高兴)。学生上台表演读。三、拓展课文,实践感知1、还有好多的小动物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