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近年来, 我国的建筑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各种现代化的建筑 如雨后春笋班快速出现, 小村镇的城市化也促进房建、 市政建设的迅 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种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土木工程 建设者既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任务,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所谓任 务,即全国城乡开展的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可谓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做重大的贡献;所谓挑战, 即各种工程的质量事故,会给国家财产造 成重大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学习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从工程事故中吸取教训,以改进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同 类事故的发生。 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有利于对正面学习到的规律和知 识理解得更深刻
2、、运用得更正确。掌握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因设计和施工的事物或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事故, 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 遇到的。如何正确处理事故,对事故原因分析、残余承载力的判断即 修复加固的措施等问题, 这与设计和建造新建筑有较大的不同, 而掌 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事故的分类很多, 按照事故发生的阶段分, 有施工过程中发 生的事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改建是或改建后引起的事故。按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有地基基础事故、主体结构事故、装修 工程事故等。按结构类型分, 有砌体结构事故、混凝土结构事故、钢结构事故 和组合结构事故等。按事故的责任原因分, 有因指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如下
3、令 赶进度而降低质量要求。 有施工人员不按规程或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 的质量事故,如浇筑混凝土随意加水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等。事故原因综述管理不善;1.勘测失误,地基处理不当; 2.设计失误; 3.施工质量差,不达 标;4. 使用,改建不当。 5. 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6. 基本情况调查; 7.结构及材料检测; 8.复核分析; 9.专家会商; 10.调查报告。结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则1. 单一安全系数的评判方法; 2.直接加荷实验评定方法; 3. 按房 屋可靠性评定标准检定。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常规的外观检测;强度检测;内部缺陷 的检测;材料成分的化学分析。1. 砌体结构的检测; 2. 混凝土
4、质量的检测; 3.钢筋的检测; 4. 钢结构构件的检测。砌体结构设计方面主要原因: 1. 设计马虎,不够细心; 2.整体方案欠佳, 尤其是为注意空旷房屋承载力的降低因素; 3. 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 体总的承载力的计算,但忽视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 4. 未注意构造要求。施工主要原因: 1. 砌筑质量差;在墙体上任意开洞、或拆了脚手 架,脚手架未及时填好或填补不实,过多消弱了断面; 2. 有的墙体比 较高,横墙间距又大,在其未封顶时,未形成整体结构,处于长悬臂状态; 3.对材料质量把光不严。砌体的加固方法: 1. 扩大砌体的截面积加固; 2. 外加钢筋混凝土 加固;3.外包钢加固; 4
5、.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 5. 增加圈梁、拉杆。钢结构 钢结构因其受力可靠、强度大、截面小、重量轻等许多优点而广 泛应用与单层工业厂房的承载骨架和吊车梁、 大跨度建筑物的房盖结 构、大跨度桥梁、多层和高层结构、板壳结构、可移动结构和轻型结 构等领域。在长期应用实践中, 人们在钢结构的材料性能、 设计方法、 制作安装工艺、防腐处理和维护加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 由于设计,制造,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缺陷,加上超载,重复 荷载、高温、低温、潮湿、腐蚀性和不善使用管理等外界因素的作用, 钢结构也有可能遭受各种损坏, 从而导致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造成的 影响和损失有时是十分惊人的。钢结构
6、的缺陷的产生, 主要取决于钢材的性能和成型前已有的缺 陷、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和安装工艺、钢结构的使用维护方法等因素。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冷弯;冲击韧性;可焊性;疲劳;冷脆; 腐蚀;时效;高温蠕变脆性。钢结构的缺陷, 质量主要取决于冶炼、 浇铸和轧制过程的质量控 制。如果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如碳等微量含量不合理、有害元素和杂 质含量过高、 钢锭冷却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 轧制温度工艺控制不严 等等,将会是钢材质量下降并含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主要有:发裂; 夹层;微孔;白点;内部破裂;氧化铁皮;斑疤;夹渣、夹砂;划痕; 切痕;过热;过烧;脱碳;机械性能不合格;化学成分不合格或严重 偏析。钢结构事故破坏
7、的形式: 1.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失效; 2. 钢结 构的失稳; 3.钢结构的疲劳破坏; 4.钢结构的脆性断裂; 5.钢结构的 腐蚀破坏。钢结构的加固: 1. 结构卸荷方法; 2.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 3. 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 4. 构件连接和节点的加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混凝土结构的表层缺损裂缝及表层破损的修补: 1. 抹表面,若混凝土表面只有小的麻面 及掉皮,可以用抹纯水泥浆的方法抹平。 抹水泥浆前应用钢丝刷刷去 混凝土表面的浮渣,并用睡冲洗干净。 2. 填缝法,对于数量少但较宽 大的裂缝或因钢筋绣胀使混凝土顺钢筋剥落而形成的裂缝可用填缝 法。3. 灌浆法,把各种封缝浆液
8、用压力方法注入裂缝深部,是构件的 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性得到加强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事故有: 设计失误引起的事故, 施工不良引起的事 故预应力混凝土的事故,结构使用、改建不当引起的事故。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加固方法: 1. 加大断面补强法; 2.外贴钢板补 强法; 3.粘结钢板法; 4.锚结钢板法; 5.焊接钢筋或钢板法; 6.碳纤 维不加固法; 7. 预应力加固法等。地基与基础地基:当天然地基能够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采用天然地基。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地基的要求时, 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 形成人工地基, 以满足建筑队地基的要求。 通常建筑物地基可分为天 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基础:
9、建筑物的基础将建筑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 是建筑物的 重要组成部分。按基础的深埋可分为,浅埋基础、深埋基础和明置基 础。按基础变形特性可分为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 按基础形式可分为 独立基础、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型基础等。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人方面1. 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 正确的了解; 2. 设计方案不合 理或设计计算错误; 3. 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4.环境条 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地基与基础加固方法1. 置换; 2.排水固结; 3.灌入固化物; 4. 振密、挤密; 5.加筋;6. 冷热处理 7. 托换;8. 纠偏。火灾燃爆火灾对
10、建筑结构的影响说到底是对建筑构件及建筑材料的影响。 主动防火设计最主要手段和措施是选择耐火性能强的材料及由这类 所组成的构件。防火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 应理解为关于防止火灾发生和 蔓延而采取的多中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措施。 主要措施有及风格方 面。1. 防止火灾发生; 2. 防止火灾蔓延; 3. 及时报警和灭火; 4. 发生 火灾时的扑救。对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燃爆事故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 在设计中贯彻防爆燃设计的思想。防爆设计的一般原则: 1.拉开距离; 2.隔断; 3.泄爆; 4.防止连 续倒塌。防爆构件的一般要求: 1. 泄压轻质屋盖; 2. 防爆墙; 3. 防爆窗; 4. 防爆门。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建筑业也伴随着腾飞, 建筑工程质量逐 年提高,成绩可喜。但是,建筑工程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 易发生一些工程质量事故, 轻者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 影响建筑外观, 重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前重在预防; 事中认真分析,确定最佳处理方案;事后吸取教 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3《进一步认识分数》课时练(含答案)
- 数词及其在各种题型中的运用解析教案
- 坟墓81号700字7篇范文
- 早产婴儿养育知识培训课件
- 磐安中考数学试卷
- 南通如皋高二数学试卷
- 房地产交易协议注意事项
- 健身中心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平顶山3模数学试卷
- 2024年山东金谷集团招聘高校毕业生考试真题
-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护理措施课件
- 《阿房宫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DB54T 0498.3-2025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 桥小脑角肿瘤护理查房
- 2025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纪律作风测试题及答案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缆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建筑师考试答案-建筑师考试答案解析
- 新疆的历史文化课件
-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