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马玲第一单元语文教案(新)_第1页
01马玲第一单元语文教案(新)_第2页
01马玲第一单元语文教案(新)_第3页
01马玲第一单元语文教案(新)_第4页
01马玲第一单元语文教案(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序 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使用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使学生明白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1师

2、讲汪得净读书不做笔记的故事。2生听后讨论: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4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二、观看插图,让学生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上的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园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里看

3、出来的?(2)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用钢笔做笔记;书写要工整;笔记要做在专用的卡片上等等)(3)第2页下面的2幅图和第3页上面的3幅图,都是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1)摘抄。(精彩词句)(2)编写提纲。(概括主要内容)(3)写读后感受。三、引导学生说说学习收获第二课时一、看图揭题,了解工具书的意义1出示教学挂图,读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文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的主题。2指名回答。3教师小结。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常识 1先观察第4页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

4、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教师小结。3然后观察第5页上部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5教师小结。6最后观察第5页中间和下面的两面三刀幅图,说说这两面三刀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工具书。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他不理解“温馨”这个词语的意思,用上了工具书现

5、代汉语词典,准确地理解了这信词语的意思,并在课本上摘抄了这个词语的解释。5总结。第三课时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浓度尝试做读书笔记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3)摘抄重点词句,读后感以三言两语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3教师巡视指导,多做点拨。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三、教师小结 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浩hn”这个词语,要求查出“hn”的字形和这个词语的意思。2出示:“洋溢”这个词语中的“溢”怎么读?它的意

6、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3学生动手查工具书。4总结评比。五、总结全课,勉励鞭策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中,班级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备栏复备栏复备栏 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题是“园丁之歌”,由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组成。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

7、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古诗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继续了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诗歌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搭配,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习作1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由师恩难忘引开去,范文引路,写一两件事。练习1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语交际

8、和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2.能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读中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相关诗句。能通过诵读和欣赏题秋江独钓图,进一步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4.能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学会请教别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紧扣重点词句,细细研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2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要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9、和内蕴美。3口语交际要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流,学会如何请教,达成交际目的。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师恩难忘 两课时 陶校长的演讲 两课时古诗两首 两课时 习作 两课时练习1 三课时五、学情分析:1.师恩难忘序 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1.师恩难忘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3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

10、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将感情表达出来。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齐背老师,您好!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恩难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在重点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粗略知道文章大意。)2.交流反馈(1)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

11、是否读准了字音。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3.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4.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5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小结。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

12、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 指名分段读课文。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主阅读,读中质疑1.自主阅读。默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内容做上标记,比如画直线或问号。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并、筛选,直至形成有价值的重点问题。预计出现的重点问题是:(1)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或为什么说是

13、田老师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师恩指什么? (3)我为什么会难忘师恩呢?等等。三、自主探究,品赏感悟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1.教师引导发现:同学们,读哪些自然段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引导浏览后找出710自然段,细细品读这些重点段落,自主探究,理解感悟。2.全班合作交流。教师在关键处、理解难深入处进行点拨、引导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1)(1)引导抓住第7自然段中“我听得入了迷”体会对我的影响之大。可引导抓重点词语理解感悟。如结合“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理解赏析。教师小结方法:刚才,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得很好,这是一种不错的

14、读书方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结合第8自然段中的“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等内容体会对我的影响之大。(这一段也是理解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一难点,一是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赏感悟;二是可以联系已有知识如古诗春夜喜雨和已学过的春天的雨点等课文进行理解。 师小结:由此看来,田老师所编故事对我的影响犹如春雨点点,滋润了我的心田,所以我才在文学上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3)引导学生抓住第9自然段中“在文学方面,让我开了窍”理解体会田老师编故事对我的影响。“开窍”什么意思?从“让我开了窍”你体会到什么?(此是体会出田老师喜欢编故事,让我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并由此走上文学之路,说明影响之大

15、。)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影响之大。教师小结:田老师第一次上课编故事就让我入迷,就这样一编就是四年,上千个故事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我在从事文学创作方面开了窍。可以说对我走上文学之路影响深远。四、学习“故事”,感悟作用田老师编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特点才会让作者如此迷恋,以至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1. 引导学生找出田老师所讲的那个小故事。2. 默读思考,你觉得这个故事编得怎样?结合有关词句说说理由。3.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出所编故事的特点:(1)能让我们很好地理解小诗的意思;(2)故事编得有意思,贴近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学生愿听;(3)故事内容具体,具有教育意义,能让人在学到知识的同

16、时还能受到教育4. 自己先读一读并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再讲给同位听?讲完后同学互相评一评。5. 从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你体会出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6.此时,你就是作者,面对你在文学上取得的这些突出成就,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 7. 教师小结:难怪作者会这么喜欢这个故事,对它这么感兴趣,以至于始终难以忘怀。此时,开课伊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三两个问题都明白吧?指名说说师恩指什么,我为什么难忘?五、最后两段,品味师生情1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引导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教师小结师生情深。六、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教师小结

17、:田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编故事,从第一节课起就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事越听越多,慢慢的让我在文学创作方面开了窍,并取得了如此不同凡响的成绩。我却始终像40年前一样尊敬老师,终生都不忘记他,由此看出我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2. 生活中你除了感激你的老师之外,还有哪些人让你也感受到了他(她)的恩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备栏复备栏复备栏复备栏2陶校长的演讲序 号: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演讲的特点,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 养

18、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四问”,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将感情表达出来。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大家都渴望进步,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2板书:陶校长的演讲3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估计:陶校长是谁?演讲是怎么回事?给谁演讲?内容是什么?)4介绍陶行知:(出示课件)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

19、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双手和大脑,就是他写的,一起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会有创造。” 三年级第六册里也有写他的一篇课文,是放飞蜻蜓。这篇演讲稿是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同学们做的“每天四问”的演讲,以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二、初读课文出示问题: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0、读通句子,作好记号。2回答上面的问题:(陶校长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每天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3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4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出示词语:(否则、锻炼、堡垒、公德、需要、激励、鞭策)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并谈谈对词语的理解。三、再读课文,弄清层次1找6位同学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用心听,思考每一段写了什么?2.归纳层次:(三段,采用“总分总”的结

21、构方式)第1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总)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分)第6自然段希望同学们 “每天四问”,激励和鞭策自己进步。(总)3.自由读课文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四、指导写字:1.重点指导:锻和策 弄清结构,尤其注意“策”字的写法。2.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那你们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二、指导细读

22、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1启发: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读有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意思就是说:( )身体不健康,我们( )没办法寻找幸福。小结:同学们很厉害,在这儿,陶校长用了一个“因为”的句式,你们在陶校长的话中,又巧妙地用了另一个关联词语:如果就我很佩服你们。你还能用“因为”说一句话吗?(今天我来迟到了,是因为我生病去医院打针了。)2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读有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3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

23、算怎么做呢?读句子,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指导:垒”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知道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4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怎么才能记住呢?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试一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陶校长“第一问”的内容,练习复述,简单评价。三、按照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三、四、五节具体指导:1问的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问?3希望怎么做?4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5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

24、?说说。6还有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分别交流汇报。教师灵活处理。过程要简洁流畅。关联词义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词语:公德、私德 人格长城什么疑问吗?四、齐读课文最后“如果就”部分五、实践拓展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比如:读书有没有进步?写字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以后准备怎么做?小组内互相说说。3. 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25、:(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备栏复备栏复备栏复备栏3.古诗两首序 号: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学准备

26、: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目。2解题:知道什么是隐者吗?隐者是哪一些人?(隐居山林的,有一定才能,但不原出去做官的人),你知道哪些比较有名的隐者。这些隐者,在隐居时一般不说姓名,只有雅号,如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有些出家为僧为道的,只有法号。3寻:寻找。不遇:没遇到。4.是谁在寻找隐者呢?知道贾岛这个人吗?你了解的贾岛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其实,贾岛早年也算是一个隐者,知道原因吗?他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还俗了,因为遇上了谁?韩愈,当朝的大官,韩愈看中他的才

27、华,劝他去搏取功名,结果他在京城考了三十年,一无所成,所以只能苦吟。二、检查预习,初解诗意 1指名学生读古诗。2解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诗意。童子何人?与隐者什么关系?(待童,徒弟)言师,言,说,谁在说?(童子)说谁?(师父),童子在说师父什么?此:这,此山,这座山。深:云雾弥漫,浓得遮人视线。不知处:不知道去向。3同桌练说,再指名说说诗意。三、体会诗的凝炼,精妙 1看出来了没有?这里面还省去了几个具体的提问。2你能根据回答猜猜看,这里边诗人是怎么问的?(发言,初步了解)3那你能把这一段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自已说说。诗人问:童子回答:诗人问:童子回答诗人问:童

28、子回答:4同桌对练,指名表演。5读诗。四、体会诗人的情感起伏1想想看,当诗人听到童子的不同回答后,心情如何呢?(出示试题,图画)诗人来到松下,只见()诗人问:童子回答: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于是诗人又问:童子回答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于是诗人再问:童子回答:此时,看着(),诗人()2.同桌练说,指名分角色练说。3.总结: 这看似平淡的20个字背后,诗人留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想象空间啊,来,带着你的想像,再来读这首诗。4.读诗,读出情感的起伏。五、升华主题,体会诗人感情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2. 贾贾岛此番去,虽然没有见到隐者,但是有收获吗?(感受到了隐者的超脱,与世无争。)与隐者比起来

29、,诗人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世俗的世界。 3回到题目,诗人到底在寻什么? 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遇,俗世有什么?有诱惑,哪些诱惑?做官,做了官以后呢?感受贾岛的内心世界,矛盾,痛苦,遗憾,无奈,向往隐者超脱的境界,又受世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啊”!来,闭上眼睛,做一回真隐者,吟诵这俗羁绊,为无法再做一个纯粹的隐者而遗憾。 难首诗,不求一致,吟出自己的感觉。(配乐)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视线。(板书:画 播放牧童骑牛图)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3.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

30、 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4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一)赏牧童骑牛图: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复备栏复备栏复备

31、栏现于眼前? 10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二)鉴牧童捕蝉图: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2齐读后两句。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6指名说。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播放全诗,播放音乐)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

32、何等的亲密。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指名背诵。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2.创作诗歌。3.诗歌展示。4师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备栏习作一序 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习作一教学目标: 1学习例文,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2通过讨论交流学会选择典型事例,能自拟题目。3学习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

33、,做到细腻感人。教学重点: 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教学准备: 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教案】: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 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二、学习例文,借鉴方法1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1)初读片段,整体感

34、知。知道文章选的典型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再读片段,要求学生圈画出文中描写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然后讨论: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冯老师的。(3)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小作者是从动作、眼神等方面刻画冯老师的。老师强调:“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冯老师的动作、眼神这些细节描写,所以才能写得如此的细腻、生动。”(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十分细致了,那么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其他人的表现、感受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描写。2小结写法(1)师生联系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2)师相机板书:

35、选取典型事例抓住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相关人物的感受、反应(3)教师强调,凡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事情。这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借鉴例文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三、明确要求,指导选材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解决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自读,自己审题。2指导选材(1)确定写作对象: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刻画的人物是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2)组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生活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鼓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批评;可以是有形的帮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如:教师的人

36、格魅力、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通过这次讨论,尽可能地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避免了选材雷同,千人一面的问题。3小组互说(1)要求学生确定一位老师,选取他(她)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两件典型事例,可以结合师恩难忘一课的作业,互相说一说。说清楚老师为什么帮助自己,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要用上今天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事情说具体。(2)指名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指导四、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五、交流评改,完成习作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备栏复备栏练习一序 号: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

37、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3.写好钢笔字。能欣赏行款布局又能体悟每个字间架的匀称、合理。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

38、那里走过”收尾。(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学生自由续写。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2教学第二部分。(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分组交流,共同回忆。(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四、课堂小结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一)导入1.师:你发现了吗?这学期,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变成了“诵读与欣赏”,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会诵读,更要学习去欣赏,去品味。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代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3.再读读诗题,你从诗题中能获得什么信息?(可标示出“题、画”二字)4.PPT简介并板书:题画诗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