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许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总结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长期城乡林业生态建设的坚实基础,经过全市上下、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艰苦努力,2007年4月5-8日,通过了国家森林城市专家组的考察验收。2007年4月26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发文正式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7年5月9日,在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亲自向李亚市长颁发“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牌。至此,我市率先成为全国中部地区和河南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这是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给予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回顾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经历,有许多值得
2、总结的经验。一、主要的经验体会(一)全民绿化、长期造林是基础我市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长期造林绿化的丰厚积淀,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0多亿元,先后承担国家“淮防林”、“防沙治沙”等林业建设工程4.2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2.08万公顷;对全市总长度约1827.3公里的县级以上道路、1773公里的乡镇道路和3516公里的林道进行造林绿化;对辖区内24条河流、522条水渠、29座水库全部进行水系驳岸植树造林,保护了水源湿地;全市11.2万公顷林业用地中,已绿化10.4万公顷,绿化率达到92.86,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1.5,沟、河、路、渠绿化
3、率95以上,6个县(市、区)全部达到省定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全市林木覆盖率27.2。全市花木面积已达6万公顷。城市建成区许昌市城区按500米的服务半径规划、建设了春秋园林广场、潩河园、董妃文化苑、双龙湖公园、帝豪公园、建安公园、运河公园等公园、广场游园19处,朝晖园、八龙游园、桥头游园等街头游园绿地58处,改建扩建了西湖公园、灞陵桥景区等大型公共绿地。市区39条新建道路已有34条达到省级绿化标准,占86%。市城区已有201个单位庭院、52个居住小区分别被评为市“绿化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小区”,分别占市城区261个单位庭院、72个居住小区的77%和72%。沿G311许昌鄢陵段和G107许昌长葛段
4、建设了两条花卉长廊;沿京珠高速公路和许禹路两侧建设了宽50100米的防护林带;沿市区内护城河建设了内环防护林带,沿清潩河、清泥河、许扶运河、运粮河、天宝河建设了中环防护林带,沿38公里环城快速通道和学院河建设了外环防护林带,8个出入市口建设了高标准的森林景观,形成了“两廊两带三环”200多公里的城市生态防护林体系。建成区绿地面积从1227公顷增加到2387.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从1410公顷增加到2689.47公顷,公共绿地从322公顷增加到516公顷,目前绿地率达37.9%,绿化覆盖率42.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6.5平方米。市区道路绿化普及率100%
5、,道路绿化达标率85.1%,主要干道绿地率达到32,次干道绿地率达到26;园林单位庭院达标率76%,园林居住区达标率73%;主干道路沿街单位拆墙透绿率92%;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95%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建卡率95以上%、造林成活率95以上,保存率92%以上;城市郊区林木覆盖率34.7,各乡镇所在地、小集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9.5%和47.6%。基本形成了以6万公顷花卉苗木为基础,以2000公里主干道路绿化为骨架,以28万公顷农田林网为脉络,以沟、河、路、渠和宜林荒山、荒地绿化为重点、以城区2387.7公顷园林绿化为亮点的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呈现出“城区绿岛、城郊林带、城外林网、城乡一体”的森
6、林生态景观。(二)市委重视、强化领导是关键2005年11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建设生态许昌”的重大决策。为加强对“创森”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创森”指挥部,市委书记毛万春任第一指挥长,市委副书记王金怀任指挥长,副市长王国华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宣传、资料、规划、督查四个专业组,每组由一名副处级干部负责。市政府落实了办公经费,配置了办公设备。“创森”办每周召开一次办公室会议,安排具体工作,“创森”指挥部每月召开一次指挥长办公会议,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创森”工作,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创森”工作进展,接受社会各界监
7、督,市领导还不定期进行现场督导,促进各项“创森”工作的进度,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了各项“创森”工作的顺利运行。(三)措施得力、机制创新是保障为切实把“创森”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县(市、区)长,市直各主创单位一把手为“创森”工作责任人,市政府与各主创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把“创森”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广场、绿地等公益事业,社会效果明显。创建过程中,采取“首问负责、责任追究、限时办结、评比排名、媒体曝光、有奖举报、奖励处罚”等督察考核机
8、制,极大地激励了各创建单位的工作质量和进度。(四)林权改革、落实政策是动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林业发展政策,在全市范围总结推广林权制度改革的四种类型9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城乡造林绿化事业的开展,尤其对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各项生态建设起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各种造林机制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造林缺资金、栽后无人管的问题。(五)社会参与、舆论宣传是导向一是通过全国性媒体宣传,提高许昌“创森”工作的知名度。在生态文化、中国城市林业等杂志刊登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署名文章;在农民日报刊登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
9、和谐许昌”专版;在中国绿色时报、经济日报刊登了许昌“创森”专题报道。二是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森”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许昌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市“创森”办和市教育局分别与许昌日报联合开展了“创森”有奖征文活动,征集文章1566篇,许昌电视台坚持每天播出“创森”宣传标语,累计播出“创森”宣传标语837条,并在今日关注、许昌零距离和聚集30分等收视率较高的栏目播出“创森”专题80余次;许昌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行风热线”、专题报道栏目和许昌晨报都对全市“创森”工作进行连续报道,累计报道350余条。三是加大户外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创森”氛围。在市区及各出入市口、主要路段、
10、城乡结合部制作“创森”大型宣传广告版31块,墙体广告122处,彩虹桥广告12处,灯箱广告300多个。同时,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粘贴“创森”标语700多余条,利用通信部门发送“创森”宣传短信600余万条。通过宣传,使我市的“创森”工作更加深入民心,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共鸣,掀起了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创森”工作强大的动力源泉。(六)信息畅通、上级支持是机遇我市的“创森”工作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市“创森”办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着畅通的工作联系,市“创森”办及时向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报送“创森”简报和各种会议文件等,取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市主管领导多次到北京向国家林业局领导汇报我市的“创森”工作
11、进展,特别是2006年参加长沙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后,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表彰向地、县级城市拓展的时机,邀请国家林业局领导和国家森林城市专家来许考察,展示我市“创森”成果,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赢得了主动,抢抓了机遇。二、下一步工作思路我市虽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但只能说是“建设生态许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全国城市森林建设先进单位,我们仍存在差距和不足。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为新起点,再接再励,更进一步。(一)今后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创新发展为理念,以建设生态许昌为目标,坚
12、持巩固、完善、提高,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不断提升许昌森林城市的整体水平。国家林业局明确表示对“国家森林城市”实行动态考核,每三年考核测评一次,不合格的要摘掉“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按照森林城市内涵的要求不断前进、不断提高。(二)认真抓好创森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巩固就是加强林木管护,就是要对我市现有造林成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以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为主的管护工作。市、县两级森林公安、林政部门加大执法宣传和对毁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在外环林带和推进区等重点区域加强执法巡
13、逻检查,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密切监测森林火情,依法打击滥伐林木、侵占和破坏林地等违法犯罪活动;市森防部门全方位监测林木病虫疫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侵入和危害;市林业科研和推广部门要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绿色文明和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市民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完善就是按照森林城市的指标体系找差距。在城区绿化建设中,重点围绕构筑以高大乔木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绿色长廊道路、绿荫广场、绿荫庭院,让群众确实享受到森林城市的实惠。在出入市口森林景观、外环林带、水系林带、农田林网、通道绿化、荒山绿化和村庄绿化建设中,高标准补齐空档,形成完整的森林景观。提高就是按照“精品、亮点”
14、意识抓提升。在市城区公共绿地、单位庭院、居住区和道路绿化中,精益求精,提高档次和品位,力求多层次、厚绿量,使重点道路形成景观,主要游园形成精品,出入市口形成亮点。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生态文化内涵,开发、利用生态文化资源,把生态建设与三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三)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措施一是继续加强“创森”组织领导工作。市“创森”指挥部办公室将继续发挥组织、协调和督导作用,工作机构不撤,工作人员不减,工作力度不降。要以更加勤奋的工作热情,创新发展的思路开拓新的“创森”局面。二是各级“创森”办要迅速开展去冬今春生态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核查,重点对林木成活和保存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存活,不能补救的,要尽早做出规划,等植树季节到来时及时补植。三是市“创森”办要在全市去冬今春生态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核查的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今冬明春生态建设任务,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四是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不建无主园。从今年造林核查情况来看,凡是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歌厅转让协议书范本
- 商务演出服务合同协议
- 正规租用合同协议模板
- 模板租赁销售合同协议
- 员工社保补偿合同协议
- 2025注册会计师聘用合同范本
- 2025规范版本的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合同
- 模具承揽合同协议格式
- 正规底商出租合同协议
- 商业用地分租合同协议
- 防汛行政首长培训课件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装备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 人卫版肺部疾病教学课件
- 敬老院运营服务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讲义课件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