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探索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规律,推动新药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文献检索,综合、 归纳、分析、概括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方面的典型事例。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广泛应用, 不仅可对经典的含羧基、 羟基、 氨基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制成前药, 还可制成偶氮型前药、曼 尼希碱型前药、 一氧化氮型前药及开环、 闭环等新型结构的前药, 既保持或增强了原药的药 效,又克服了原药的某些缺点。利用前药原理设计新药投资少、风险小、成功率高,适合我 国国情,是值得推广的新药研究途径。关键词:前药原理 结构修饰 新药设计进入 21世纪 H 我国新药研究从仿制向创制转轨已成共识。 然而,新药创制是系统工程, 需要多
2、学科协同作战,难能一蹴而就。但是对我们 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服药的重要性 不亚于吃饱穿暖, 是迫在眉睫一天也不能或缺的国计民生大事。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新药 研究应以开发那些结构类型已知,疗效优于或近于现有同类产品的药物作为主攻方向【1】。前药原理是将已知有生物活性而又存在某些缺点(如:生物利用度差、 性质不稳定、作用时 间短、 有异味等)的药物经结构修饰制成新药即前药,后者体外无活性,在体内分解释放出 原药产生药效。 与原药相比,前药保持或增强原药的药效,又克服原药的缺点。前药属于结 构类型已知,疗效优于或近于现有同类药物的创新药物类型, 其特点为投资少、风险小,成 功率高因而在新药
3、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适合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中既有的实际情况, 为 推动我国新药研究工作的发展,现按照结构修饰类型综述有关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应 用。1、含羧基药物的前药设计1.1 成酯前药设计 氨苄青霉素是耐酸、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可以口服,但是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只有 注射给药的 20%40% ,分析结构表明, 氨卡青霉素分子中 C2 羧基与 C6 侧链氨基 ,在胃内 pH 情况下解离为两性离子 ,极性大是影响口服吸收的关键, 将羧基成酯 ,发现其简单的脂肪 /芳香 酯类不够活泼, 在体内酶促分解成原药的速度很慢, 血药浓度达不到峰值, 其原因是氨苄青 霉素分子中羧基邻位的两个甲基占有
4、较大空间, 其屏蔽作用阻碍酯酶水解所致。 而将其设计 成双酯型前药, 末端酯键位阻较小, 易于发生酶促断裂, 生成的羟甲酯不稳定,自动分解释 放出甲醛和氨苄青霉素, 产生药效,生物利用度提高 35 倍,口服几乎定量吸收 ( 98%99% )。近几年 !这种双酯前药设计广泛应用于含羧基药物的前药设计中*1.2 成醛前药设计 含羧基药物制成醛基前药,可增加原药的脂溶性,显著提高口服吸收效果,增加血药浓 度。如氟哌酸,为广谱抗菌药,作用强但口服吸收不完全,只有给药剂量的 35%40%,其 原因为分子中羧基与哌嗪环上的氮原子成两性离子, 不易透过生物膜, 做成酯不理想, 做成 醛以后,在体内经氧化形成
5、, ! 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因而含羧酸药物成酯不理想时, 可考虑做成醛化物一试 *2 含羟基药物的前药设计2.1 氨基酸酯前药设计氨基酸的羧基与母药的羟基成酯,其氨基与无机酸成盐 ! 以增加药物水溶性。如甲硝唑 -N,N- 二甲基甘氨酸酯盐酸盐 ,水溶性好 ,血浆浓度高 ,但水溶液不稳定 ,需在临用前配制 .其原 因为分子中的氨基在制 pH 值为 35 下质子化,有强的吸电子效应,活化了酯羰基,易受 OH-离子进攻,使酯键断裂研究发现 若在酯基和氨基之间引入一个苯基,使成为N-取代的胺甲基苯甲酸酯, 可完全阻止氨基对酯键的影响, 又不影响体内酶促水解反应, 如甲硝唑的这 种前药水溶性比母药
6、增加,水溶液稳定性增加,同样条件下可保存 14 年。2.2 磷酸酯前药设计 磷酸为三元酸,其单酯钠盐水溶液稳定,体内分解速度快,血浓度高,常用于水溶性前 药的制备。 如:苯妥英 N3_羟甲基衍生物与磷酸成单酯钠盐 ,水溶度增加 4500 倍,化学稳定性 好,便于储存 ,在体内经酯酶水解生成 N3_羟甲基化合物不稳定 !迅速脱甲醛产生苯妥英发挥 药效.3 含羰基药物的前药设计 分子中含羰基的药物很多,目前引人注目的前药有:希夫氏碱、肟、四氢噻唑、四氢恶 唑、烯醇酯等。 如氢化可的松是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局部用药时可使体内浓度高于正常水平 而引起一系列全身副反应!研究表明,分子中a,3不饱合酮的3
7、酮基是活性主要部分,因而将其制成前体药物, 选用半胱氨酸酯做前体基团制备了酮基前药。 局部应用时, 该前药 比母体药物活性大,全身毒性小。其机制可能是在体内噻唑环自发开环断裂CS 键,生成希夫氏碱中间体, 再与皮肤内细胞的巯基结合而积蓄于局部皮肤, 在炎症部位慢慢水解释放 出母体药物,从而减少全身毒副作用。螺噻唑烷前药的方法,已用于有抗癌活性的a,3 不饱合醛酮类药物以延长作用时间和降低毒性。4 开链药物的环状前药设计开链药物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衍化的基团,通过适当方法把这些基团桥连起来,生成环状前药,以改善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产生理想的药物疗效。如巴氯芬【2】为丫氨基丁酸的类似物, 有
8、防治癫痫的作用。 但由于其高度离子性, 给药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的药物不到 1%,将其制成环状化合物 3(对氯苯基 ) 四氢吡咯,在体内经羟基化开环、 在经氧化形成巴氯芬产生药效。 由于四氢吡咯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 易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而药效增加。5 环状药物的开环前药设计某些环状药物如果在环上引入某些前药基团有困难时,可考虑制成各种开环衍生物作为前药 !改善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如毛果芸香碱是治疗青光眼的常用药物,滴眼时不易渗入角 膜,生物利用度低,作用时间短,需频繁给药。将其制成开环双酯衍生物稳定性增加,室温 可贮存 5 年以上,生物利用度提高,作用时间延长,在体内经酯酶水解、环合,能定量形
9、成 毛果芸香碱。6 氨基 "酰胺类药物的前药设计6.1 酰胺前药设计 布洛芬为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它不仅能抑制前列腺素 的合成,而且对组胺、 5羟色胺、激肽及补体等其他炎症介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哌嗪类抗组织胺药作用强而持久,较少产生嗜睡,属于强效、长效H1 受体阻断剂 ,二苯甲基哌嗪是其抗变态反应的活性必要部分,将布洛芬与二苯甲基哌嗪拼合成酰胺产生协同作用,既增强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又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减少羧基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 36.2 偶氮化合物前药设计 5氨基水杨酸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但口服后通过胃肠道时大部分剂量已被吸收,因而在结肠
10、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将5氨基水杨酸重氮化后,与水杨酸偶合成偶氮水杨酸口服后几乎不被小肠吸收或分解, 到达结肠后才被分解成两分子活性的5氨基水杨酸,而无其他不良反应,疗效显著。该前药的分解是利用细菌体内的酶进行催化分解的。6.3 曼尼希碱前药设计 许多酰胺、亚胺、内酰胺及其他酸性类似物与适当的醛、胺反应,得到相应的曼尼希碱可获得理化性质较好的前药。如:抗癫痫药酚胺咪嗪,水中几乎不溶,只能口服给药。将其 与甲醛和二乙胺、二丙胺、哌啶反应形成不同的曼尼希碱,再做成盐酸盐,水溶性比母药大10 倍,血浆浓度比酰胺咪嗪高,显效迅速疗效好。7 季铵型药物的前药设计 解磷啶为季铵型有机磷中毒的解毒剂,极性大不易
11、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将其氢化为二氢 解磷啶, 为叔胺型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在脑内迅速转化为解磷。(脑内浓度比服用解磷啶高13 倍,本方法成为改善季铵盐类药物在全身及特定部位吸收的有效方法。8 一氧化氮载体型前药 【 4,5】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重要药物,疗 效肯定但长期用药易引起胃肠道溃疡、 出血、穿孔等, 因 此 患 者 很 难 坚 持 长 期 用 药,这是由于NSAID s抑制了对胃肠道有保护作用的PGs,使肠道中的粘液、碳酸盐分泌减少,粘膜血流量下降,白细胞向血管内皮处大量聚集而产生的。近来药理学研究表明: NO 是一
12、种信使物质,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粘液分泌,调 节粘膜血流量, 抑制白细胞的粘附和激活调节生长因子, 直接促进溃疡愈合。 设想在非甾体 抗炎药结构上偶联一个能产生 NO 的部分,当药物进入体内后,立即释放 NO 和 NSAID S, NSAID s可在体内通过抑制 COX的活性继续发挥作用,而NO则供给胃肠道的内皮,通过抑制嗜中性细胞聚集 ,增加粘膜血流量和粘液分泌,以及减少自由基生成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如 N D Aspirin 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血栓作用,但对胃肠道损伤明显减少。 N O Keto Profen , NO Indobufen 等抗炎活性
13、都高于母体药物。且无 COX2 心脏病风险, 是一类有前途的非甾体抗炎药的替代药。综上所述,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广泛应用,不仅能增加原药的溶解性,以改变药物的 给药途径; 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增强药效; 还可以矫正药物苦味、 异味, 使之易于服用。 另外还可增加药物的代谢稳定性, 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等。 总之, 对于药剂学不能改善的 那些药物的不利因素均可用前药的方法加以纠正。 因而,前药原理是新药设计的一条重要途 径。参考文献 (5 条)1. 姚和权 ;徐进宜 ;吴晓明 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与开发 2000(02)2. 李瑞文 ;张奕华 一氧化氮供体型非甾体抗炎药 2000(03)3.
14、王立升 ;周永红 ;刘百里 苯乙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变态、 抗炎和镇痛活性 期刊论 文-中国药物 化学杂志 2000(01)4. 徐文方 新药设计与开发 20015. 曾衍霖 我国新药研发值得商榷的四个问题 期刊论文 -中国新药杂志 2002(03)引证文献 (12 条)1. 杨友田 .顾明冬 新药研究与开发途径 期刊论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6)2. 李敏 前药设计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期刊论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5)3. 杜国新 .彭彩云 .方渡 磷酸酯类前药设计及其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中南药学 2008(1)4. 李永伟 .聂新永 .田金如 .刘玉真 .张慧丽 头孢妥仑酯侧链 4-甲基 -5-噻唑甲醛的合成 期刊 论文 -河北工业科技 2007(3)5. 严锐 .赵华.胡永琪 农药缓释剂的研究 期刊论文 -河北工业科技 2006(6)6. 胥俊 阿司匹林葛根素酯的制备及其药效学初步研究学位论文 硕士 20067. 陈竞洪 .李林 .屈英微 .王淑月 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期刊论文 -河北工业科技 2005(2)8. 阮启蒙 单硝酸异山梨酯衍生物及4,4'-二羟基二苯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作品著作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写作训练社团活动总结与反思报告
- 2025年员工合同解除及企业公益责任履行协议书
- 2025年智能办公设备集成与维护服务协议书
- 招投标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办法
- 小学全册英语教案及教学方案
- 销售人员劳动合同模版解析
- 培训机构合作策略及协议范本
- 校园活动审批流程与申请表范例
- 初中劳动技术擦鞋教学设计
- 继电保护专业考试题库
- 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历年真题
- 水泥厂安全资料之作业活动现场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 蚊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YY 1048-2016心肺转流系统体外循环管道
- GB/T 33808-2017草铵膦原药
- GB/T 25853-20108级非焊接吊链
- SL 537-2011 水工建筑物与堰槽测流规范
- 齐鲁医学机关领导干部健康知识讲座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 选矿概论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