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8 【2019-2020】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 专题练习 第 15 讲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文意理解与信息提取 一、(2018 衡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 它来自土 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 别的细菌多是圆形、 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 上有时还挂着“果实”, 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 为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
2、种单细胞 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 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 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 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 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 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 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
3、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 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 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 已经发现了 5 000 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 4 000 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 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 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 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 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 (考点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2. (考点
4、二)这篇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 用。 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4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散发清香; 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能制造味精;是研究生物发育、 细胞分化的 便利材料。 5. (考点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 物的本质。 B. 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 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 “它们一般喜欢在
5、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二、(2017 山东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 / 8 DNA 存数据 王佳蕾编译 2016 年 4 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 DNA 上储存了 100 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DNA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 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 DNA 包含有 35 亿对碱基, 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 (0 或 1)形式记录,每个 字节要占 200
6、纳米(0.000_2 毫米)的空间;而在 DNA 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 0.20.3 纳米。 那么,DNA 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 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 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 0 和 1 的编码。然后研究 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 (A、C、G T)构成的 DNA 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 就能制成相应的 DNA 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 A C、G T 的机器)的帮助下,拷 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 DNA 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 每一 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DNA 储存的另一张王牌
7、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 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 DNA 还能成功将其 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 CD 还是 DVD 最多只能保存数 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读取它的机器了。但 DNA 储存就 没有此类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不过 DNA 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 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 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但数十年后,或许DN.A 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
8、求的信息, 我们就可以考 虑用 DNA 来储存。事实上,DNA 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室,还有诸如亚马 逊、Google 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 2016 年 4 月宣布,将购买 1 000 万条 DNA 用于研究数 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 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选自青年文摘2017 年第 2 期,有删改) 6. (考点一)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DNA 储存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高效性:能将数量惊人的信息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 持久性:保存时效可长 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不足:DNA 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 读取(排序),尤其是
9、写入(合 成)所需的时间还很漫长;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7. (考点二)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示例一】作比较,将一个字节在 DNA 和硬盘上所占空间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 DNA 储存的高效。【示例二】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DNA 储存的高效。 &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承上启下(过渡句),由上文对 DNA 储存信息高效 性的说明,过渡到下文对 DNA 己录视频过程的说明。 9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或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或许”表推测,是“可能”的意思,说明了数十年后,
10、 DNA 储存可能就会普及,这个 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0.(考点三)下列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A) A. 碱基是 DNA 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 B. 电影数码化是通过合成器将电影资料转化成二进制语言的。 C. DNA 片段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可见 DNA 储存都是在液体里。 3 / 8 D. 2016 年 4月,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购买 1 000 万 条DNA 储存了 100 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第 16 讲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 一、(2018 宿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鲨鱼是海洋
11、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 被贴上了 “整容师”的标签, 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 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 帮助它们及时发现 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 一定尺寸的尾 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 2018 年 1 月,西澳大利 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 导致多种鲨鱼 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
12、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 导致它们的形态 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 7 种不同的鱼 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 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 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 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 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 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 体宽、眼部和 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 46%尾鳍 尺寸小 40%。 研究人员解释说, 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
13、少, 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 小鱼的眼睛 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 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 生态系统。 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 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 就不会及时 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 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 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 水质环境会进一步 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 ”。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 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由
14、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称它为海洋系统 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 年第 4 期,有删改) 1 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于种群的健 康发展;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作比较、列数字。通过斯科特礁和罗利沙洲的鱼类的比较和具体数据, 准确地说明了鲨 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 3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 (1) 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
15、“悄悄”一 4 / 8 词?) “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物系统的影响缓慢的过 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 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 “清道夫”原指清扫马路的工人, 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清理海洋中腐烂的大型 动物尸体,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2018 娄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奇的瓦片 瓦,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 3_000 多年历史。随着 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 朴的粉墙黛瓦。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
16、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 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 一代产品“汉瓦”。 “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 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 还 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 也是现有市场里太阳能产品 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 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 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 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 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除了具有发
17、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 水、抗冰雹等特性。“汉瓦”具有玻璃材料、 U 型挡水条、F 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其中, 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 U 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 F 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 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 分别是曲面、平板、 倒 C 型三款。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选自东南快报) 4. 选文中这种神奇的瓦片有哪些功能? 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发电的功能,以及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 性。 5.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
18、(考点一)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 倒 C 型三款。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分类别、列数字。非常清晰明白地说明了“汉瓦”的种类和价格, 使读者一目了然,能 快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2) (考点二)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瓦,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 3 000 多年历史。 不能。“多”表概数,说明瓦的历史悠久,但又没有确定、精准的年代数字。如果删去, 就变成“迄今已有 3 000 年历史”,这与事实不符
19、。“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第 17 讲 文段的作用,拓展延伸 一、(2018 东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查莫维茨 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 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 5 / 8 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 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 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 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 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 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 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 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 保证空气对流,结果
20、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 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 它还真中了圈 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 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 3 -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 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 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 菟丝子当 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 1983 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 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 而那些较 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 受损柳树和临近的健康柳树之间, 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 也没有相互
21、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的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 即通 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 保护好自己! ”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 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 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 10 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 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 (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的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 (而非 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 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
22、株被 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 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 而花则会产 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一一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 4 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 2 张叶片 第 1 张被甲虫啃啮过,第 2 张没有;第 3 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 第 4 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 1、2、3 张叶片周 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 第 4 张叶片周围则没有。 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 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 将
23、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 的叶片封闭 24 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 4 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 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 照叶片相似一一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 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 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 结果 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 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 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 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 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 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 的其他叶片不受
24、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 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 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 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长城上的烽火台, 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 方式传递信号,警告 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 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 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 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 比 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 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 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植物 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
25、诠释。 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 6 / 8 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 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 它就能将气味信号 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1“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 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的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 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 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 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 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的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 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 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有些植物能 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 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
26、化学物质, 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 生理反应。 2.(考点一)简要说明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总结戴维罗德斯等人发现的结论、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 启下引出因马丁 海尔对戴维罗德斯等已有观点的质疑而进行的实验。内容上,在戴 维罗德斯的观点和马丁海尔的质疑与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 本段明确了下面的实验是在 戴维罗德斯等人实验基础上的深化和因果关系探索, 说明两者实验目的的不同, 说明的内 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介绍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 戴维罗德斯、马丁海尔等人的实验, 都举 出了具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发现的结论,
27、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 力。列数字。如第段介绍马丁 海尔的两次实验时, 使用了“三”“ 4”“ 2”“ 24” 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 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 受攻击的结论。打比方。如第段“就像长城上的烽火台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 了” 一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片受到侵害时, 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 自己的真相。形象贴切,生动有趣。 4.(考点二)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了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 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马丁 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 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
28、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 并 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 大胆假设,谨慎求证。 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 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 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 通过一系列 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文中科学家以发散 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 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 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科学研 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 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 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 二、(2017 兰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9、成后面的题目。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 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 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 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 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 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 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7 / 8 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榫卯的功
30、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 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 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 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 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 缺点就成 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 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 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 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 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 于是即使地震来袭, 也自岿然不动。山西XX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 1056 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 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 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 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 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 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 是距今 6 900 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 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装修合同北京范本
- 2025标准房屋买卖合同
- 2025房产交易补充合同条款
- 2025有关代理参展订货合同模板
- 店铺拆除承揽合同范本
- 地皮出售协议合同范本
- 2017林地流转合同范本
- 广告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工地工程的合同范本
- 2025济南市肉鸡委托饲养合同书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 眼科OCT基础知识课件
- 2025-2030中国还原铁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培训课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烤烟种植与管理技术精粹
- 财政投资评审咨询服务预算和结算评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半年度工作总结与规划》课件
- 《稻田养鸭技术》课件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