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4年无锡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1)_第1页
72014年无锡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1)_第2页
72014年无锡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2014 年无锡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1. A解析:钻石主要化学成分是金刚石,属于单质。2. C解析:氮氧化物是硝酸型酸雨的成因。3. B解析: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是大分子,以胶体粒子形式存在。4. D解析:NH4Cl 电子式为HNH,),H)HCl,,HNH,),H)H内 N 与 H 原子间是共价键。5. D解析:萃取和分离操作均要用到分液漏斗。6. A解析: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7. C解析:“野火烧不尽”隐含燃烧。8. D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同一元素

2、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9. A解析:铝在浓硫酸中“钝化”。10. A解析:B 选项,H与 HCO3结合生成 CO2和 H2O;C 选项,Al3、Mg2均与 OH反应生成 Al(OH)3、Mg(OH)2沉淀;D 选项,Ca2与 CO23结合生成 CaCO3沉淀。11. D解析:“53”表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31”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2. C解析:将分子中的化学键拆开需要吸收能量。13. A解析:B 选项,容量瓶选择错误;C 选项,烧瓶内溶液变红色;D 选项,被加热的试管中应略向下倾斜。14. B解析

3、: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是中性的,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15. D解析: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减缓食物腐败。16. C解析:A 选项,表示 S2的结构示意图;B 选项,正确应为 NaCl,;D 选项,正确应为 NaHCO3=NaHCO3。17. B解析:A 选项,电荷不守恒;C 选项,生成的 HClO 是弱酸,不拆开表示;D 选项,NH3H2O 是弱碱,应保留其化学式。18. C解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9. D解析:A 选项,28 g 氮气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B 选项,标准状况下 H2O 为液态;C 选项,缺溶液体积。20. C解析:CH3CH2OH CH3CHO,

4、失 H,发生氧化反应。21. D解析:金属与酸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22. B解析:由“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可知 X 是 O;由“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 可知 W 是 S; 由“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可知 Z 是 Si;由“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可知 Y 是 Mg。余下不难判断。23. C解析:若金属有剩余,说明溶液中有硝酸根,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相当于又存在了硝酸,金属均能溶解,故 A 正确;当铁的量较少时,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故 B正确; 硝酸中的化合价由5 价降到2

5、价, 得到 3 mol 电子, 产生 336 mL(标准状况)即 0.015mol 一氧化氮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015 mol(52)0.045 mol,显示氧化性的硝酸为 0.015 mol,还有一部分硝酸显示了酸性,所以硝酸的浓度 c0.015 mol0.05 L0.3 mol/L,即b0.3,故 C 错误;根据铁和铜与硝酸的反应,作酸性的硝酸在 Fe(NO3)3和 Cu(NO3)2中,为3y(1a)2ya mol,作氧化性的硝酸,得到的电子等于 Fe、Cu 失去的电子,由于 NO 是唯一的还原产物,所以作氧化性的硝酸为3y(1a)2ya3mol,所以硝酸的总量为43y(1a)2

6、ya34y1a3 , c(HNO3)4y1a3mol0.05 L80y1a3 ,因为硝酸还可能有剩余,所以 b80y1a3 ,故 D 正确。24.A. 化学与生活(1) C(1 分)A(1 分)B(1 分)(2) C(1 分)卫生填埋(1 分)甲醛(1 分)2NO24CO=催化剂N24CO2(2 分)(3) 塑料(1分)硫化(1分)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2分)石灰石(1 分)电化学(或吸氧)(1 分)锌块(1 分)B. 有机化学基础(1) BAC(2) HCHOC6H12O6同分异构体CH2OHCHOCHCH3COOOCOCHCH3(3) 醛基羧基消去反应2CH2CH

7、2OHCOOHO2 2CH2CHOCOOH2H2OnCHCH2COOH CHCH2COOH25. (1)AlCl3(1 分)(2)NaO,H(1 分)(3)Al(OH)3OH=AlO22H2O(2 分)(4)2NaHCO3=Na2CO3CO2H2O(2 分)解析:由“C 与水反应生成 D 和最轻的气体,D、H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可知 C 是Na, D是NaOH; 由“E(氢氧化物)跟NaOH或盐酸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可知E是Al(OH)3,由框图进一步得知 A 是 Al,G 是 NaAlO2,F 是 Na2CO3,H 是 NaHCO3。26. (1) 烧杯、漏斗、玻璃棒(各 1 分,共

8、 3 分)(2) 除去 Cu2(1 分)(3) 取样,加入 KSCN 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则 Fe3已全部被还原(1 分)(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各 1 分,共 2 分)(5)ZnCO32Zn(OH)22H2O(3 分)计算过程:分解最终生成氧化锌、二氧化碳与水,浓硫酸增重 0.72 g 为生成的水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72 g18 g/mol0.04 mol,碱石灰增重 0.44 g 为重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44 g44 g/mol0.01 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氧化锌的质量3.59 g0.72 g0.44 g2.43 g,其物质的量为2.43 g81 g/mol0.03 mol,则 n(ZnCO3)0.01 mol,nZn(OH)20.03 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