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八中2014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_第1页
浙江金华八中2014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_第2页
浙江金华八中2014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_第3页
浙江金华八中2014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_第4页
浙江金华八中2014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华八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I:127Fe:56 Zn:65 Ba:137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 校对:第卷 选择题 (共54分)1、 选择题(本题20小题,112题每题2分,1322题每题3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和吸热反应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BCD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是因为其还原产物为O2,对环境没有污染 B利用ClO2对自来水消毒主要是因为ClO2具有强氧化性 C氨水能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 D新制备的氯水中存在二种分子,四种离子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纯净物,CuSO4·5H2O是一种混

3、合物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4.关于反应: 4Al+3TiO2+3C=2Al2O3+3Ti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l是还原剂,TiC是氧化产物 BTiO2是氧化剂,TiC是还原产物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生成1molTiC转移4mol电子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可以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A6.5 mol B10 mol C11mol D12 mol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4、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B0.5mol FeCl3滴入沸水可制备胶体粒子0.5 NAC0.1 L1 mol/L的Na2CO3(aq)中CO32与HCO3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而1mol NaHSO4熔融产生离子总数3NA D2.4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7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

5、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8室温下,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Cu2+、Cl、NO3 BK+、Na+、SO32、S2 CK+、Na+、AlO 2、SO42 DBa2+、Fe2+、NO3、I9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O2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a2FeO4处理

6、水时,既能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10.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网D恒温恒容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11如果我们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那么下列几种物理量没有变化的是(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3)摩尔质量 (4)O2的相对分子质量 (5)气体摩尔体积

7、 (6)ag C2H5OH的物质的量(7)98%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8)44gCO2所含的分子个数 A B C D12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L 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6.02×1023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2 C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6.02×1023 D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13 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

8、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氧化剂是H3AsO3; 还原性:ClAs; 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M为OH; SnCl62是氧化产物。A B C D只有14已知MO离子可与R离子作用,R被氧化为R单质,MO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如c(MO)=0.3 mol·L的溶液100 mL可与c(R)=0.6 mol·L的溶液150 mL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A4 B.5 C.6 D.715 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

9、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SO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NH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16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AFeBr2和Cl2 BBa(OH)2与H2SO4 CHCl与Na2CO3 DCa(HCO3)2与NaOH17.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Cl2

10、 FeBr2 FeCl3 KMnO4 H2O2 O2 MnO2 KClO3 浓盐酸 Cl2 KMnO4 浓盐酸 Cl2 MnCl2 A表中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FeCl3 B表中生成1mol的O2将有4mol的电子转移 C表中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还原产物是KCl18用密度为1g/cm3,质量分数是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盐酸,密度为2g/cm3,则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19.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某单质固体能导电,该单质一定是金属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某化合物熔融态

11、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20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石墨烯是目前科技研究的热点,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的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将氢气加入到石墨烯中可得石墨烷,根据下列四图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下图四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B石墨烯和石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相同C下图四晶体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D下图四者都是原子晶体 石墨烷结构21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

12、、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2. 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二、填空题(共46分)23(6分)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汞的矿源是朱砂(HgS)。朱砂炼汞的反应之一为(在加热条件下进行):HgS + O2 = Hg + SO2请回答:标

13、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gS与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每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4(6分)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右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氢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 。25(8分)甲同学欲配制0.55 mo1·L1 的NaOH溶液200mL(存在200mL容量瓶)。称量操作如下:(1)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

14、杯的质量。称量前先调节天平零点。用“”表示在天平右盘上放置砝码,用“”表示从天平右盘上取下砝码。取用砝码情况和游码读数如下:砝码质量502020105取用砝码情况先后先后先后烧杯的质量为 g。(2)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时。在天平右盘上放置好一定质量的砝码后,需将游码的位置移到 g的位置,往烧杯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直到天平达到平衡。乙同学欲用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2)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小的有_。A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的浓硫酸

15、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26. (12分)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志,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3I2+6OH-=5I- +IO3- +3H2O 、 KI+I2 KI3(1)某兴趣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第三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

16、试剂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写出名称);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用电子式表示)。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最先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I作为加碘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 ANa2S2O3 B. AlCl3 C. Na2CO3 D. NaNO2(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27. (8分)某

17、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含的酸性废水加FeSO4·7H2O含Cr3+、Fe2+、Fe3+的溶液加NaOH溶液至PH为9,过滤滤液滤渣焙烧(1)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3)第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 g FeSO4·7H2O。三、计算题:28(6分)在50mL a mol·L-1的硝酸溶

18、液中,加入6.4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时测得c(NO3-)=3 mol·L-1。 (1)求稀释后的溶液的pH 。 (2)若a=9,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将上述的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mol·L-1的NaOH恰好被吸收,求NaOH溶液的体积为 mL。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金华八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题纸1、 选择题(本题20小题,112题每题2分,1322题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二、填空题(共46分)23(6分) 标出电子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