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LB.XXXXX-XXXXICS 65.020.20CCS B 62 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Technique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of Haworthia cooperi var. pilifera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45/T 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

2、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倩、闫海霞、陶大燕、黄昌艳、邓杰玲、周锦业、关世凯、罗述名。IDB 45/T XXXXXXXX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组织培养方法、组培苗移栽、质量要求以及包装、标签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多肉植物玉露的组织培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B45/T 18232018 景天科多肉植物叶片扦插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NY/T 2306与DB45/T 1823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玉露 Haworthia cooperi var. pilifera (Baker) M.B.Bayer 日光兰科(Asphodelaceae)十二卷属(Haworthia)下的多肉植物,肉质叶排列成莲座状,叶色碧绿。在十二卷属中,有很多植物种类都被称为“玉露”,大部分为

4、变种及园艺种、杂交种,如姬玉露、白斑玉露、毛玉露、刺玉露、帝玉露、蝉翼玉露及冰灯玉露等。4 组织培养方法4.1 培养基各培养基参见附录A。4.2 灭菌和接种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玉露植株成熟叶片、花梗或花苞,用中性洗涤剂浸泡5 min10 min,然后在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25 s30 s,用无菌水冲洗35遍。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4 min6 min,用无菌水冲洗35遍。将叶片切成2.0 cm×2.0 cm或花梗段切成长1.5 cm3.0 cm,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初代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A中的A.1。4.3 初代培养培养基参见附录A中A.1

5、的要求,培养时间为10 d15 d,培养温度为24 26 ,光照强度为 5 000 lx,光周期10 h12 h。4.4 诱导培养4.4.1 愈伤组织诱导将初代培养获得的无菌叶片切成1.0 cm×1.0 cm,按叶面朝上,平放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培养时间为25 d30 d,培养温度为24 26 ,避光培养。4.4.2 愈伤组织分化将愈伤组织切成1.0 cm×1.0 cm,接入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见附录A中的A.2)。培养时间为35 d40 d,培养温度为24 26 ,光照强度为2 000 lx,光周期10 h12 h。4.4.3 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将获得的不

6、定芽切成单芽,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见附录A中的A.3),培养时间为30 d35 d,培养温度为24 26 ,光照强度为2 000 lx,光周期12 h15 h。4.5 生根培养切取生长健壮、叶片舒展的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见附录A中的A.4),培养时间为15 d 25 d,培养温度为24 26 ,光照强度为2 000 lx,光周期10 h12 h。4.6 炼苗4.6.1 炼苗标准植株完整,根、茎、叶俱全,株高3.0 cm5.0 cm,叶片34片,根数3条以上,根长2.0 cm5.0 cm。叶色正常,无微生物污染。4.6.2 方法将组培苗带瓶放置温室中5 d7 d,光照强度应控制为5 000

7、lx10 000 lx,环境温度控制为15 30 ,然后除去瓶盖继续放置1 d2 d。炼苗过程中污染的生根组培苗应废弃。5 组培苗移栽5.1 环境条件温度:15 28 ,空气相对湿度:7080,光照强度:5 000 lx8 000 lx。5.2 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1:1:1配制。在移苗前1 d2 d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淋透消毒。5.3 移栽准备移栽容器采用50或72孔育苗穴盘,穴盘规格为54 cm×28 cm。将配制好的基质填充到育苗穴盘,并高出穴盘0.5cm1.0cm。5.4 清洗炼苗后,将小苗用镊子轻轻夹出,用清水洗去基部培养基,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8、000倍水溶液或者0.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0 min,在阴凉处晾10 min15 min。5.5 移栽每穴种植1株,基质以刚盖过组培苗基部为宜,轻压根部,浇透定根水。6 移栽后管理6.1 光照栽植后90 d内光照强度控制在4 500 lx5 500 lx,90 d后控制在11 000 lx13 000 lx。6.2 温度15 28 。6.3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5以上,栽植后30 d内每天上午喷洒清水23次,保持基质湿润。6.4 施肥施肥时间以16:0018:00为宜。使用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0.1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5 d7 d施用1次;使用0.5复合肥(15-15-15)水

9、溶液淋根,7 d10 d施用1次。6.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通风透光、避免过于潮湿,及时清除病残叶片。每7 d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药液喷雾预防病害。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B。7 质量要求7.1 组培苗植株健壮,株高3 cm5 cm,叶片34枚,根数5条以上,根长2.0 cm4.0 cm,无微生物污染。7.2 穴盘苗植株健壮,株高5 cm以上,叶片6枚以上,根系充满穴盘孔,能轻易拔出而基质不散,无病虫害危害。8 包装、标签和运输按NY/

10、T 2306的规定执行。3DB 45/T XXXXXXXXAA附录A (资料性)培养基配方A.1 初代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A.2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MS培养基0.05 mg/L NAA0.40 mg/L IB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A.3 增殖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0.20 mg/L 6-BA0.40 mg/L IB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或MS培养基0.20 mg/L 6-BA0.02 mg/L NAA30 g/L白砂糖

11、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A.4 生根培养基配方1/2 MS培养基0.10 mg/L NA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IDB 45/T XXXXXXXXBB附录B (资料性)玉露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表B.1给出了玉露病虫害化学防治的方法。表B.1 玉露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农药名称稀释倍数使用方法备注白粉病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 0001 200倍叶面喷雾连续喷施23次,5 d7 d喷一次,农药交替使用。0.5己唑醇悬浮剂1 6001 800倍霜霉病7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叶面喷雾连续喷施23次

12、,5 d7 d喷一次,农药交替使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白粉虱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叶面喷雾连续喷施12次,7 d10 d喷一次,农药交替使用。5啶虫脒乳油3 5005 000倍炭疽病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叶面喷雾连续喷施23次,5 d7 d喷一次,农药交替使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蜗牛、蛞蝓6四聚乙醛颗粒剂300500 g/667m2撒施发生初期,用药5 d后,撒施第2次。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

13、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我单位申报的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获立项,立项编号:2017-0485。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负责起草。二、编制目的玉露(Haworthia cooperi var. pilifera)为百合科(Liliaceae)十二卷属(Haworthia)中软叶类多肉植物,原产于南非,植株低矮,叶片呈莲座状紧凑排列,叶色碧绿,叶片顶端具晶莹剔透的“透明窗”,故名为“玉露”,它是百合科中极具特色的花卉品种,外表华丽又可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倍受园艺工作者和花卉爱好者的青

14、睐。由于十二卷属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现在市场上的玉露多为园艺种和杂交种。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园艺工作者将从海外引进的玉露品种通过层层筛选,选择特征明显的优秀良种,再经过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育苗、选种的过程培育出了部分精品玉露,为保证这些精品玉露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叶插、分株和底座繁殖等繁殖方式,这些繁殖方法容易损害母本、繁殖系数小、繁殖速度慢、存在一定变异性、受季节限制大、小苗不易成活且生长缓慢,既无法达到高效繁育的目的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节约空间、能保持原优良性状及不受季节的限制等诸多优点,是种苗商品化繁殖的最有效途

15、径之一。组织培养正是解决玉露有性繁殖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可为其种苗高效繁育提供技术依据,是解决市场对其优质种苗供需矛盾的有力途径,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及挖掘。目前国内对该物种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少,国家暂无该种的相关标准,我区亦无相关标准的制定颁布,本标准的拟定、颁布填补了这一空白。三、编制过程(一)前期研究工作:标准起草单位自2013年期收集多肉植物资源,随后开展了多肉植物的栽培以及离体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在组织培养上,已建立了一些种类的多肉植物离体快繁体系。前期的理论研究与栽培实践工作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二)2017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地方

16、标准编制任务。为做好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成立了以宋倩、闫海霞、陶大燕、黄昌艳等为首、共8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及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及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启动了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三)2019年至2020年,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成员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对玉露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四)2020年12月,在基本构架的基础上,经起草小组成员反复地讨论修改,最终完成了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

17、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五)2021年1-3月,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报送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并进行网上征求意见。联系各领域专家,对多肉植物玉露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求。四、编制原则与依据(一)编制原则。规程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规程的前瞻性又顾及生产实际,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规程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生产指导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二)技术依据。组培快繁是多肉植物玉露优质种苗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标准提出的玉露的组培快繁技术是根据多次重复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1外植体灭菌与接种方法:取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叶片、花

18、梗,在超净工作台上清洗灭菌后切成小块,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结果:可用分别取叶片和花梗获得无菌外植体:用中性洗涤剂浸泡5 min10 min,然后在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25 s30 s,用无菌水冲洗3遍5遍。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4 min6 min,用无菌水冲洗3遍5遍。将叶片切成2.0 cm×2.0 cm小块,花梗切成长1.5 cm3.0 cm小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2初代诱导方法:将不同部位的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上,20 d观察生长情况。结果:将不同部位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上,通过诱导可获得愈伤组织,叶片和花梗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

19、0%、91.67%、,分化数分别为为0.29、0.12;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分别为7.10、3.19。由此表明叶片和花梗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可获得组培小苗。3愈伤组织的分化方法:将切割好的愈伤组织块,接入添加了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35 d后统计其愈伤组织分化数,筛选出最适愈伤分化培养基。结果:将切割好的愈伤组织块,接入添加了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最适宜的愈伤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5 mg/L NAA0.40 mg/L IB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4增殖培养方法:将初代培养获得的小芽切取下来,接在添加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30 d后统计并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培养基。结果:将段经过初代培养获得的小芽切取下来,接在添加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0.20 mg/L 6-BA0.40 mg/L IB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或MS培养基0.20 mg/L 6-BA0.02 mg/L NAA30 g/L白砂糖3.5 g/L4.0 g/L琼脂,pH值为5.86.0。5生根培养方法:将长约3 cm的小苗,转接于含有不同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