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_第1页
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_第2页
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_第3页
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_第4页
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纳米 TiO2的性能 应用及制备方法The PrOperties , App1icatiOns and PreparatiOns OfNanOmeter TiO 2Partic1es陈德明 , 王亭杰 , 雨山江 , 金 涌 (清华大学化工系 , 北京 100084 CENDe -ming , WANG Ting -jie , Y Shan -jiang , JIN YOng (Department Of Chemica1Engineering , Tsinghua 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摘要 :纳米 TiO2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 优异的颜色效应以及

2、紫外线屏蔽等功能 , 在光催化剂 化妆品 抗紫外线吸收剂 功能陶瓷 气敏传感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国内外文献对纳米 TiO2的性质 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 , 本工作对有关纳米 TiO 2的性能 应用及制备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 TiO2;光催化 ; 纳米颗粒 ; 制备 ; 应用中图分类号 :TB 3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381(2002 11-0042-06Abstract :NanOmeter TiO 2partic1es have unigue phOtO -cata1ysis , exce11ent cO1Oring e

3、ffect and u1tra-viO1et shie1ding functiOn . There are prOmising app1icatiOn prOspects in cata1yst , cOsmetics , anti -u1-traviO1et , functiOna1ceramics , gas -sensitive sensOrs and sO On . Many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prOperties , app1icatiOns and preparatiOns Of nanOmeter TiO 2partic1es in r

4、ecent years . In this pa-per ,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the prOperties , app1icatiOns and preparatiOns Of nanOmeter TiO 2 partic1e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nanOmeter TiO 2; phOtO -cata1ysis ; nanO -partic1es ; preparatiOn ; app1icatiOn纳米技术是 20世纪末出现的高新技术 , 在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 有望成为 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 纳米

5、材料的制备 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 , 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 , 纳米 TiO2因其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 优异的颜色效应及紫外线屏蔽等功能 , 在催化剂载体 抗紫外线吸收剂 功能陶瓷 气敏传感器件以及在相关军事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 1972年 Fujishima 等 1用 n -TiO2半导体和 Pt作为电极发现 , 用光照射半导体电极时 , 在较低的电压下就可将水电解为 2 和 O2,此后很多学者对纳米TiO 2进行大量研究 , 本工作综述了纳米 TiO 2的性能 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1纳米 TiO 2的性能纳米 TiO2除了具有与普通纳米材料一样的表面 效

6、应 小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 应等外 , 还具有其特殊的性质 , 尤其是催化性能 , 1. 1基本物化特性纳米 TiO2有金红石 锐钛矿和板钛矿 3种晶型 , 金红石和锐钛矿属四方晶系 , 板钛矿属正交晶系 , 一 般 情 况 下 , 板 钛 矿 在 650 转 变 为 锐 钛 矿 , 锐 钛 矿 915 转 变 为 金 红 石 , 结 构 转 变 温 度 与 TiO 2颗 粒 大 小 含杂质及其制备方法有关 , 颗粒愈小 , 转变温度 愈 低 , 锐 钛 型 纳 米 TiO2向 金 红 石 型 转 变 的 温 度 为 600 或低于此温度 ,纳米 TiO2化学性能稳定 , 常

7、温下几乎不与其它 化合物反应 , 不溶于水 稀酸 , 微溶于碱和热硝酸 , 不与空气中 CO2, SO 2, O 2等反应 , 具有生物惰性 , 纳米 TiO2具有热稳定性 , 无毒性 2,1. 2光催化性纳米 TiO2是一种 n 型半导体材料 , 禁带宽度较 宽 , 其中锐钛型为 3. 2eV , 金红石型为 3. 0eV , 当它 吸收了波长小于或等于 387. 5nm 的光子后 , 价带中的 电 子 就会被激发到导带 , 形成 带 负 电 的 高 活 性 电 子 e -, 同时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的空穴 h +, 吸附在 TiO 2表 面 的 氧 俘 获 电 子 形 成 O 2-, 而 空

8、 穴 则 将 吸 附 在 TiO 2表 面 的 O-和 2O 氧 化 成 具 有 强 氧 化 性 的 O, 反应生成的原子氧 氢氧自由基都有很强的化学 活性 , 氧化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物 , 同时空穴本身也 可夺取吸附在半导体表面的有机物质中的电子 , 使原 本不吸收光的物质被直接氧化分解 , 这两种氧化方式 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同时起作用 , 对于不同的物质 两种氧化方式参与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 3, 这些原子24材料工程 /2002年 11期氧 氢氧自由基和空穴还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 ,生成 CO Z , H Z O 及一些简单的无机物 , 从而杀死细菌 ,清除恶臭和油污 4此外 , 半导

9、体表面产生的高活性 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 电子受体可直接接受光生 电子而被还原 , 故也可用来还原去除环境中的某些特 定污染物 , 如 :Cu Z +等有毒离子 5另外 , 光催化效 率 与 激 发态 电子 空 穴 到 达 表 面 的 时 间 有 关 , 纳 米 TiO Z 粒子作为光催化剂 , 其粒径越小 , 电子 空穴到 达反应表面的数量越多 , 光催化效率越高但是 , 由于 TiOZ本身禁带宽 , 产生的电子 -空穴 对不仅极易复合而且寿命较短 , 光响应范围较窄 , 使 光催化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且利用的光谱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影响 TiOZ光催化活性的因素很多 , 例如

10、TiOZ粒子的晶型 粒径 表面形态等 , 实验表明 ,锐 钛 型 纳米 TiO Z 较金 红 石 型纳 米 TiOZ具 有 更 高 的催化效率 6为了改善 TiOZ光催化活性 , 提高光催化效率 , 有关 TiOZ微粒的制备方法 掺杂金属离子 掺 杂有机染料 催化剂载体 负载贵金属 表面处理 在禁带引入中间能级 不同气氛处理等方面一直是 TiO Z 光催化剂的研究热点 7 l 02纳米 TiO 2的应用2. l 光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由于纳米 TiOZ的粒径小 , 表面分子比例高 , 比表 面积 表面能及表面结合力大 , 表面活性中心多 , 催化效率高 , 且纳米 TiOZ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 在

11、污水净 化 抗菌杀菌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已发现纳米 TiOZ能处理 80多种有毒化合物 , 包括工业 有毒溶剂 化学杀虫剂 防腐剂 染料及油污等 ll , l Z ;纳米 TiOZ对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糖菌 沙 门 氏 菌 芽 枝 菌 和 曲 霉 菌 等 具 有 很 强 的 杀 菌 能力 l3TiOZ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悬浮液 , 如 TiOZ , TiO Z /SiO Z , TiO Z /ZnO , TiO Z /Pt 等悬浮液等 ; 二是固定态 , 如 TiOZ负载于沙子 水泥 玻璃纤维 木屑等 , 纳米 TiOZ偶联于硅铝空心球 陶 瓷 颗 粒

12、 陶瓷 空心 球 或 实 心 球 , 空 心 玻 璃 球 负 载 于 TiO Z 薄膜 , TiO Z 和 CMC -Na 混合负载于玻璃等 日 本名 古屋 工 业技 术 研 究 所采 用 多 孔 性 硅 胶 中的微孔作为 TiOZ纳米粒子的载体 , 生产出比表面积高于 450m Z /g 的适用于染色废水脱色处理的 TiO Z 光催化剂 , 并已工业化 但该法中 TiOZ与多孔性硅胶间需用粘结剂 , 常使 TiOZ降低部分光催化活性 l4日本 神 户制 钢 所采用特殊 的 阳 极 氧化 法 和 表 面 处 理 技 术使金属钛材表面形成光催化活性很高的锐钛型 TiO Z 膜 , 在水处理中显示

13、了极高的催化活性 , 而且这种膜 可重复使用l989年 , 通用汽车公司 Donald beck 研究用纳米 TiO Z 去除 汽车 废气 (含硫化氢 D 中的硫 , 表明纳米 TiO Z 在 500C 经 7h 后从模拟废气中除去的总硫量比 用通常 TiOZ除去量约高 5倍 而且纳米 TiOZ至少可 以 经 历 l Z 次 的 反 复 使 用 而 保 持 光 分 解 效 率 基 本 不 变 , 连续 580min 光照下保持其光化学活性2. 2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纳米 TiOZ无毒 无味 , 不分解 不变质 , 吸收紫 外线能力强 , 对长波 (3Z 0*400nm D 和中波 (Z 80*

14、3Z 0nm D 均有屏蔽作用 , 且纳米 TiO Z 自身为白色 , 可 以随意着色 , 在防晒霜 粉底霜 口红 防晒摩丝等 化 妆 品 中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在 化 妆 品 中 添 加 的 纳 米 TiO Z , 金红石型优于锐钛型 而且纳米 TiO Z 的粒径对 紫 外线的吸收能力和遮盖力影响很大 , 一般以 30* 50nm 粒径为最佳在作为防晒物质的应用中 , 为了封闭纳米 TiO Z 的催化活性 , 提高耐候性 稳定性和分散性 , 需要对 纳米 TiOZ进行表面处理 用无机物 (如铝 硅 锆 D进行表面处理 , 可以封闭 TiOZ的光催化活性 , 提高耐 候性与稳定性 ; 用

15、有机物 (如月桂酸 硬脂酸等 D 进行 TiOZ表面处理 , 可以改进 TiOZ在不同介质中的分 散性 l52. 3在光电转化方面的应用将纳米 TiOZ制成覆盖于染料薄膜的半导体纳米 TiO Z 多孔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 , 由染料承担吸收光和给出电荷的作用 , 半导体纳米 TiOZ多孔膜 则承担支撑染料 接受激发态染料给出的电荷和传导 电荷的作用 , 它涉及的是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 , 晶体 缺陷可降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 , 大大提高光电转 换效率和稳定性 这种新型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工作时 没有净变化 , 只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 因此 , 该光 电转换体系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的效率 ,

16、具有重大的应 用价值 l62. 4在气敏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PTC 元件方面的应 用纳米 TiOZ的电学性能随周围 气 体 组 成 而 改 变 ,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 , 会迅速引起表面或界面离子 价态和电子运输的变化 利用这种性质可进行气体成分监测和定量测定 , 如纳米 TiOZ酒精气体传感器和纳米 TiOZ湿度传感器 l7纳米 TiOZ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等特点 另外 , 纳米 TiO Z 是制 造 PTC 元件所用固相 复 合 铁 电 材 料 baTiO 3的关键原料2. 5在调色剂方面的应用纳米 TiOZ具有随角变色特性 , 利用纳米 TiO Z 与 34纳 米

17、TiOZ的 性 能 应 用 及 制 备 方 法云母珠光颜料复合制成汽车等金属闪光面漆 , 所形成 的涂层 , 在照光区呈现出一种多黄色亮点 , 而在侧光 区则呈现与蓝色相似的乳光 , 并能增加金属面漆颜色 的饱合度和视角闪色性 纳米 TiO2的颜色随粒径变 化 , 粒径越小 , 颜色越深 因此 , 在制备印刷油墨时 , 可 以 通 过添 加不 同 粒径 的 纳 米 颗粒 来 调 节 油 墨 的 颜 色 16z. 6在陶瓷方面应用1987年美国和西德同时报道 , 成功制备了具有清洁界面的陶瓷二氧化钛 18在陶瓷中添加纳米 TiO 2, 可以使陶瓷具有更好的形变性和断裂韧性 , 大大提高陶 瓷 的

18、 强度 , 而且 它 的 应变 率 随 晶 粒 尺 寸 减 小 而 增大 纳米 TiO 2 陶瓷的这种塑性主要是因为纳米 TiO 2陶瓷中高浓度的界面和短距离扩散 , 原子在纳米 TiO 2陶瓷中可迅速扩散 , 原子迁移比通常的多晶样品快好几个数量级 , 短距离扩散增加了滑动的可能性 , 边界滑动造成初裂能移迅速得到原子愈合 纳米 TiO 2(约 8nm D 陶瓷在 80*180C下 , 外力作用下具有呈正弦形塑性弯曲的特性 , 即使是带裂纹的 TiO2纳米陶瓷也 能经受一定程度的曲变而裂纹不扩散 Siegel 制成的氧化钛系 (TiO2, 12nm D 纳米陶瓷具有可弯曲 100%的良好韧性

19、 19同时 , 用纳米 TiO2粉末制作的纳米陶瓷 , 在较低 的温度条件下即可获得致密的烧结体 , 可以大大提高功能陶瓷的性能 , 降低烧结温度 利用纳米 TiO 2的光催化作用 , 将纳米 TiO2制成的瓷釉涂在陶瓷制品表 面 , 具有抗菌消毒 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另外 , 在电子陶瓷中 , 金红石型纳米 TiO2还是制造高介电常 数的陶瓷电容器 微晶活性材料和钛酸盐铁电压电陶 瓷的主要原料z. 7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纳米 TiO2粒子对不同的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作 用 , 能有效地吸收入射雷达波和红外线 , 而且其尺寸 小于雷达波和红外线的波长 , 透射率也较高 , 从而可 以使雷达波和红外线

20、的反射信号大大降低 , 如在战机表面涂上一层纳米 TiO2吸波材料 , 可起到 隐形 作 用纳米 TiO 2 和 Al2O 3, SiO 2, Fe 2O 3等的复合颗粒在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作用 , 它们与纤维物复合能 制成远红外功能织物 , 这种纤维对人体释放的红外线 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 同时织物以高效发射出同样波长 的远红外线 , 这样人体皮肤吸收远红外线 , 转换成热 量向人体内部传播 , 能够增强保暖效果 另外 , 纳米 TiO 2添加在织物中 , 还能使其具有防紫外线和抗菌的 作用另外 , 将纳米 TiO 2 填充在塑料中 , 可以提高塑料的 强度 韧性 耐酸碱性 如用 2%的

21、NDZ -101处理过的纳米 TiO2填充不饱和聚酯 , 大大提高了材料的 强度 韧性与耐酸碱性 203纳米 TiO z 的制备制备纳米 TiO2的方法很多 , 基本上可分为气相 法 液相法和固相法3. 1气相法3. 1. 1物理气相沉积法 (PVD D 21,22用 电 弧 高频或等离子体 等 高 温 热 源 将 原 料 加 热 , 使之汽化或形成等离子体 , 然后骤冷使之凝聚成纳米粒子 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 TiO2纯度较高 分布 均匀 粒径小 分散性好 , 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可 以通过改变气体压力和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但技术 设备要求高 , 所以成本高3. 1. 2化学气相沉积法 (CVD

22、 D一般采用等离子气相合成纳米 TiO2,有直流电弧 等离子体法 (DC 法 D 高频等离子体法 (RF 法 D 和复 合等离子体法 (Hybrid PlaSma 法 D DC 法是利用电极 间电弧产生高温将反应气体等离子化 , 但电极易溶化 或蒸发而污染产品 ; RF 法没有电极污染 , 但相对于 DC 法其能量利用率低 , 稳定性较差 ; 复合等离子体法 是将 DC 法和 RF 法相结合 , 利用二者的优点 , 多用于 超细陶瓷粉末的制备(1D 气相合成法 23,24利用钛醇盐 Ti (OR D4经喷雾和惰性气体激冷形 成亚微米级的液滴 , 然后同水蒸气反应 , 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纳米 T

23、iO2其化学反应为 :nTi (OR D 4(g D +2nH 2O (g D -nTiO 2(S D +4nROH (g D采用该法制备纳米 TiO2纯度高 单分散性好 , 但 技术 设备要求高 , 产量低 , 成本高(2D 气相氧化法 25该法一般以 TiCl4为原料 , O2为氧源 , N2, Ar 作 为稀释气 (或载气 D , 把 TiCl4蒸汽带入反应器 , TiCl 4与 O2在 900*1400C下反应 , 其化学反应式为 : TiCl 4(g D +O 2(g D -TiO 2(S D +2Cl 2(g D采用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 , 制备的纳米 TiO 2粒 度好 , 单分散

24、性好 , 透光性好 , 但技术 设备要求高 , 生产能力低 , 产品成本高(3D 气相水解法 26该法通常以钛醇盐为原料 , 用氮气 氦气或空气 作载气 , 把钛醇盐蒸气和水蒸气分别导入反应器的反 应区 , 进行瞬间混合和快速水解反应 , 其反应式为 : nTi (OR D 4(g D +4nH 2O (g D -44材料工程 /2002年 11期HTi (OH 4(S +4HROH (g HTi (OH 4(S -HTiO 2-H 2O (S +HH 2O (g HTiO 2-H 2O (S -HTiO 2(S +HH 2O (g 该工艺可以通过控制蒸汽的停留时间 摩尔比 流速 浓度以及反应

25、温度来调节纳米 TiO2的粒径和 形状 制得粒径 1O15O Hm 比表面积 5O3OO m 2/g的非晶型纳米 TiO 20 该工艺操作温度较低 能耗小 对设备的材质要求不高 可连续生产 0(4 气相热解法 27通常采用简单的单温炉 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加 热至所需温度后 导入反应气体 使之发生热分解反 应 最后在反应区沉积出纳米 TiO20其反应式为 : Ti (OC 4H 9 4(g -TiO 2(S +4C 4H 8(g +2H 2O (g C 4H 8(g +6O 2-4CO 2(g +4H 2O (g 该法制备的纳米 TiO2化学活性高 分散性好 可以 通 过控制 Ti (OC4H

26、9 4的 浓 度和 炉温 来 控 制 纳米 TiO 2的粒径分布 但投资大 成本高 0(5 气相氢氧火焰法 28该法以 TiCl 4 为原料 将 TiCl4气体在氢氧焰中(7OO1OOOC 进行高温水解而制取纳米 TiO 2其化 学反应式为 :TiCl 4(g +2H 2+O 2-TiO 2(S +4HCl (g 该工艺得到的纳米 TiO2一般是锐钛型和金红石 型 的 混 晶 型 产 品 纯 度 高 (99-5% 粒 径 小 (21Hm 表面活性大 分散性好 团聚程度较小 主 要用于电子材料 催化剂和功能陶瓷 电子化工材料 0该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高 但其过程温度较高 设备材 质要求较高 对工艺参

27、数控制要求精确 因此产品成 本较高 0国外应用该法比较多 如德国的 DeguSSa 公 司 日本的曹达公司 出光兴产公司等均采用此法生产纳米 TiO203-2液相法3-2-1胶溶法 29一般以硫酸氧钛为原料 加酸使其形成溶胶 经 表面活性剂处理 得到浆状胶粒 然后通过热处理使之分解即可得到纳米 TiO2粒子 0其反应原理如下 :沉淀反应 :TiO 2+OH -TiO (OH +TiO (OH +OH -TiO (OH 2溶胶反应 :TiO (OH 2+H +-TiO (OH +-H 2O 热解反应 :TiO (OH 2-TiO 2+H 2O用该法制备的纳米 TiO2粉体分散性好 烧结活 性好

28、但成本高 不易大量生产 03-2-2溶胶 -凝胶法 (Sol -Gel 3O 31该方法是以有机或无机钛盐为原料 在有机介质 中进行水解 缩聚反应 使溶液经溶胶 -凝胶化过程得 到凝胶 凝胶经加热 (或冷冻 干燥 煅烧得到产品 0反应过程为 :水 解 反 应 :Ti (OR 4+HH 2O -Ti (OR (4-H (OH H +HROH缩聚反应 :2TiOH -TiOTi +H2OTiOR +HOTi -TiOTi +ROH溶剂化反应 :Ti (OR 4+mR /OH -Ti (OR (4-m (OR / m +mROH水解反应可能包含对金属离子的配位 水分子的 氢可能与 OR 基的氧通过氢

29、键引起水解 在溶液内原 钛酸和负一价的原钛酸离子发生缩聚反应 生成钛酸 二聚体 并进一步作用生成三聚体 四聚体等多钛酸 0在形成多钛酸时 Ti O Ti 键也可以在链的中部形 成 这样可得到支链多钛酸 0而多钛酸可以进一步聚合形成胶态二氧化钛 0用该法得到的纳米 TiO 2粉体 均匀分布 纯度高 分散性好 煅烧温度低 反应易 控制 副反应少 设备和工艺操作简单 但原料成本 较高 工艺时间长 干燥 煅烧时凝胶体积收缩大 易造成纳米 TiO2颗粒间的团聚 0另外 张敬畅等人用廉价的无机盐 (TiCl4 为原 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 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 (SCFD 制备出粒径

30、为 36Hm 的球形的锐钛型纳米 TiO2粉 体 320该 方 法 先 用 Sol -Gel 法 制 备 出 TiO 2水合物 再转化为醇凝胶 将凝胶置于高温高压 釜中 使之达到临界状态 凝胶中的流体无表面张力 在恒温条件下缓慢释放流体 这样较大程度地消除了 凝胶团聚的表面张力 然后冷却至室温 这样即可得到白色纳米 TiO2气凝胶粉体 03-2-3沉淀法(1 直接沉淀法一般以硫酸氧钛为原料 用氨水为沉淀剂 沉淀出 TiO (OH 2然后经过滤 干燥 高温热处理分解即可制得纳米 TiO2其反应机理为 :TiOSO 4+2NH 3-H 2O -TiO (OH 2+ (NH 4 2SO 4TiO (

31、OH 2-TiO 2+H 2O该法设备工艺简单 技术要求不高 成本低 但沉淀洗涤困难 制得的纳米 TiO2的粒度分布较宽 易 引入杂质 0(2 均匀沉淀法 33该 法 不是直接加入沉淀 剂 而 是 加 入 某 种 物 质 (如尿素 该物质并不直接与 TiOSO 4发生反应 而 是通过它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沉淀剂 (如氨水 沉淀剂再与 TiOSO4进行沉淀反应 然后将沉淀物过滤 洗涤 热处理 (约 9OOC 即可 54纳 米 TiO2的 性 能 应 用 及 制 备 方 法得 i 纳米颗粒 反应原理为 :33i S 3iSi i s该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均匀 致密 便于过滤洗涤 是目前

32、工业化看好的一种方法 据报道 韩国最近采 用均匀沉淀法已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常温下水解 i l 制备纳米 i 的新工艺3. . 微乳液 W /法 3 微乳液通常由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通常 为醇类 油 通常为烃类 和水 或水溶液 组成 它是各向同性的 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在 W /型微乳液中 水核 被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 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界面膜所包围 其尺寸往往在 5 1OO nm 之间 是 很 好 的 反应 介质 i 颗 粒 的 成 核 晶体生长 聚结团聚等过程就是在水核中进行的 通过调整微乳 液的 组 成 和 结构 等因 素 实 现对 i 微粒尺寸 形态 结构乃至物性的人为调控

33、微乳液 法的优点是装置简单 能耗低 操作容易 粒径分布 窄 容易控制3. . 5中和水解法以 i l 为原料 将其稀释到一定浓度后 加入碱 性溶液进行中和水解 所得的 i l 水合物经洗涤 干 燥和煅烧处理后即得纳米 i 产品 其反应为 : i -ii i s该方法工艺简单 但制得的纳米 i 粒度分布 较宽 英国的 ioxide 公司用加碱中和水解法合成针 状金红石型纳米 i 产品3. 3固相法该法用固态物料热分解或固 -固反应进行的 它 包括氧化还原法 热解法和反应法 比较常用的偏钛 酸热解法制备纳米 i 该法工艺简单 操作易行 可 批量生产 但制得的纳米 i 粒径分布较宽4结语由于纳米 i

34、 的独特性能 已经成为国内外材 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热点 在纳米 i 的制备和应 用过程中 以下一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1 完善纳米 i 的制备工艺 研究制备工艺的 工程放大开发廉价原料如 i S i S i l 等可产业化的纳米 i 制备的工艺及设备3 研究纳米 i 颗粒有效的单分散方法提高纳米 i 颗粒的光催化效率及污水处 理中的利用率参考文献1Fujishiman A onda K . Electrochemical prote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J . ature 197 38 :37 38. Linsebiger A L Lu Gang

35、guan Yates J . Photo -catalysis on i surface :principles mechanism and selected results J . hem Rev 1995 95 3 :735 758.3offmann M R Martin S etal .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photo -catalysis J . hem Rev 1995 95 1 : 69 96. Goswami D Y . A review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s of agueous

36、 phase solar photocatalytic detoxification and disinfection pro-cesses J . Journal of Solar Energy Engineering 1997:119 1O7.5罗菊仙 赵中一 .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 应用研究进展 J .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OOO 5 5 :536 5 1.6Keichi . Effect of crystallinity of i on its photocatalytic ac-tion J . hem Phys Lett 1991 187 1 :73 7

37、6. 7azceruddin M K Kay A Rodicio I et al . onversion of light to electricity by cis -X B is prime -bipyridyl - prime -di-carboxylate rutheniu m II charge -transfer sensitizers X = l - Br - I - - and S - on nanocrystalline i elec-trodes J . J Amer hem Soc 1993 115 1 :638 639O. 8enrik L akan R Sven S

38、et al .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dye -sensitized -nanocrystalline i films J . J Phys hem 1996 1OO 8 :3O8 .9hen Lung -hyunan hou se -huan . Photodecolorization of methyl orange using silver ion modified i as photocatalyst Ind J . Eng hem Res 199 33 6 :1 36 1 3. 1OSerpone Lawless D Disdier J e

39、t al . Spectroscopic photo-conductivity and photocatalytic studies of i colloids . aked and with the lattice doped with r 3 Fe 3 and V 5 cations J . Langmuir 199 1O 3 :6 3 65 .11藤岛昭 桥本和仁 . 工业材料 日 1998 6 :11. 1 iscao Zhao Jincai et al . Photodegradation of surfactants : 8omparison of photocatalytic p

40、rocesses between anionic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and cationic benzyldode-c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on the i surface J .J Phys hem 199 96 5 :6.13Wang R ashimoto K et al . Light -induced amphiphilic sur-faces J . ature 1997 388:31 3 .1 方佑龄 等 . 纳米 i 在空心陶瓷微球上的固定化及光催化 分解辛烷 J . 应用化学 1997 1 :81

41、83.15祖庸 雷闫盈 俞行 . 新型防晒剂 纳米二氧化钛 J . 化工 新型材料 1998 6 :6 3O.16曾维勇 李秋珍 . 纳米 i 的应用 J . 矿冶工程 1996 O :5 53.17Birkfeld L D . Amer . eram . Soc 199 75 1 :96 . 18hikara . ayashi . Ultrafine particales J . Science and ech-nology 1987 A 5 :1375 138 .19Siegel R W Ramasamy S et al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6材

42、料工程 /OO 年 11期纳 米 TiO 2 的 性 能 应 用 及 制 备 方 法 properties of nanophase TiO 2 J . J Mater Res 1988 3 ( 6 : 1367 2 1372. P 树脂的改性 3 29 徐群华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 纳米 TiO 2 对 研究 J . 塑料工业 21 细粉 J . 高技术通讯 22 李晓娥 ( 11 : 42 23 2 28 ( 6 : 43 44 . 方法和发展趋势 J . 现代化工 . 2 材料科学进展 2 ( 7 : 2 47 23 . 王晓慧 王子忱 李熙 等 . 胶溶法合成 TiO 2 超微粒子

43、 J . 1992 6 ( 6 : 533 537. Corriu K J P Lecleng D.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olecular chemistry f or sol-gel processes J .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6 35: 142 1436. 王彦平 汪浩 朱鹤孙 .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 TiO 2 纳米超 1998 ( 2 : 42 44 . 1999 19 31 祖庸 . 纳 米 TiO 2 的 制 备 J . 现 代 化 工 44. Terabe K Kato K et al. Microstructu

44、re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TiO2 precursor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using metal alkoxide J . J Mater Sci 1994 29 ( 6 : 1617 1622. 张敬畅 曹维良 于定新 等 .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 1999 14 ( 1 : 29 46. Akhtar M K Pratsinis S E. Dopants in Vapor-phase synthesis of titania powders J . J Mater Res. 1994 99 ( 5

45、 : 1241 1249. 32 TiO 2 的研究 J . 无机材料学报 33 24 Akhtar M K Pratsinis S E. Vapor synthesis of titania powder by titanium tetrachloride oxidation J . AIChE Journal 1991 37 ( 1 : 1561 157 . 陈爱平 等 . TiCl 4 -O 2 体系高温反应制备 超 1999 14 任莉 祖庸 .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 TiO 2 A . / 96 中国材料研 讨会论文集 C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34 irai T

46、Sato Komasawa I. Mechanism of f orm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ultraf ine particles in reverse micelles by hydrolysis of titanium tetrabutoxide J . Ind Eng Chem Res ( 12 : 3 14 3 19. 高等学校博士学 1993 32 25 李春忠 朱以华 细 TiO 2 光 催 化 材 料 的 研 究 J . 无 机 材 料 学 报 ( 5 : 717 26 725. Casey J D aggerty J S. Laser-induc

47、ed vapour-phase sythesis of titanium dioxide J . J Mater Sci 1987 22 ( 12 : 43 7 4312. 基 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批准号 : 299 6 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批准号 : 99 Kousaka Y Wu Jin Jwang etal. Production of 收稿日期 : 2 程专业 作 者简介 : 陈德明 ( 1973- 331 资助 2- 9- 8 化学工 2- 2-26; 修改日期 : 2 4 27 Okuyama K ultra-f ine metal oxide aerosol pa

48、rticle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etal alkoxide vapors J . AIChE Journal 1986 32 ( 12 : 2 1 28 2 19 . 姚超 朱毅青 成庆堂 顾立新 . 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 男 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研究生 84 o 联系地址 : 清华大学化工系 ( 1 ( 上接第 31 页 表明 粗糙度也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其 2Mm 2 区 域内的平均粗糙度分别为 4. 5 5. 37 5. 88 6. 24nmo 退火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是由晶界移动造成的 o 晶 粒边界具有一定的过剩能量 o 在一定条件下 学

49、有关 6 o 退火使晶粒边界被激活 融合 晶粒边 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但在较高温度下增长速度趋 缓o 参考文献 1 J F Scott and C A Araujo. Ferroelectric memories J . Science 1989 246 14 2 14 5. 界会发生移动 这种移动的激活能与晶粒边界的结晶 晶界发生移动并 这个过程就 从而使晶粒长大 o 退火温度越高 W A Geideman. Progress in f erroelectric memory technology J . IEEE Trans FFC 1991 38: 7 4 王耘波 谢基凡 741. 朱

50、丽丽 . 铁 21. 王华 于军 周文利 周东祥 3 越快 就将有更多的晶界被融合 晶粒尺寸也就越大 o 然而 晶粒尺寸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晶界的移动将变 得缓慢 因而晶粒增长也随之变缓 o 电 场效应晶体管 J . 电子元件与材料 2 4 19 ( 2 : 19 J F Scott. Ferroelectric memories today J . Ferroelectrics 2 241: 247 258. 5 E C Sbbarao. Crystal chemistry of mixed bismuth oxides with layer-type structure J . Journa

51、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962 45 ( 4 : 166 169. 3 结论 6 采用 Sol-Gel 工艺 在分层快速退火的工艺条件 下 淀积在 Si 衬底上的 Bi 4 Ti 3 O 12 薄膜经 55 85 退火处理均为多晶铁电薄膜 而且均未出现焦绿石 相 o 退火温度对 Si 基 Bi 4 Ti 3 O 12 铁电薄膜晶相结构 晶 粒尺寸及表面形貌有重大影响 : 退火温度低于 45 时薄膜为非晶状态 退火温度在 55 85 范围时均 为多晶薄膜 而且随退火温度升高 Bi 4 Ti 3 O 12 薄膜更 趋向于沿 c 轴取向的生长 ; 而晶粒

52、尺寸及薄膜粗糙度 K Ntu J W Mayer L C Feldman. Electric Thin Film Science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s 8 Material Scientists M . Macmi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基 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69771 24 和广西教育厅基金 项目资助 ( 桂教科研 2 收稿日期 : 2 2- 4-22; 作 者简介 : 王华 ( 1965- 工程系 ( 541 156 修订日期 : 2 2- 9- 9 男 博士 副教授 o 目前主要从事

53、铁电薄膜 材 料及应用器件的研究 联系地址 : 广西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通信与信息 4 o 纳米TiO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陈德明, 王亭杰, 雨山江, 金涌 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 材料工程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2(11 35次 参考文献(34条 1.Fujishiman A.Honda K Electrochemical prote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外文期刊 1972(238 2.Linsebiger A L.

54、Lu Gangquan.Yates J T Photo-catalysis on TiO2 surface: principles, mechanism and selected results外文期刊 1995(03 3.Hoffmann M R.Martin S T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外文期刊 1995(01 4.GOSWAMI D Y A review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s of aqueous phase solar photocatalytic deto

55、xification and disinfection processes外文期刊 1997(2 5.罗菊仙.赵中一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0(05 6.Keichi T Effect of crystallinity of TiO2 on its photocatalytic action 1991 7.Nazceruddin M K.Kay A.Rodicio I Conversion of light to electricity by cis-X2B is(2, 2 prime bipyridyl-4, 4 pri

56、me -dicarboxylaterutheniu m(II charge-transfer sensitizers (X = Cl-, Br-, I-, CN-, and SCN- on nanocrystalline TiO2 electrodes外文期刊 1993(14 8.Henrik L.Hakan R.Sven S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dye-sensitized-nanocrystalline TiO2 films外 文期刊 1996(08 9.Chen Lung-Chyunan.Chou Tse-Chuan Photodecolorization of methyl orange using silver ion modified TiO2 as photocatalyst Ind外文期刊 1994(06 10.Serpone N.Lawless D.Disdier J Spectroscopic, photoconductivity, and photocataly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