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能)_第1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能)_第2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能)_第3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能)_第4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李元镇中心学校) 岳 亚 萍23、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李元镇中心学校 岳亚萍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朝诗人翁卷的代表作,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诗的文眼在最后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的意境优美,处处散发出诗的魅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

2、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感悟古诗,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蚕桑、卷、了”等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3、 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教学

3、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描绘生动的画面。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1、 激情导入1、 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请闭上眼睛,听一听,想一想,老师描述的是个什么地方(山清水秀、杨柳依依、细雨蒙蒙)2、 导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这就是乡村,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3、 板书课题,并指导读课题。2、 知晓作者师:有谁了解翁卷,给大家介绍一下。(出示诗人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人(

4、经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四人合称“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3、 整体感知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到课文108页,先把这首诗和书下的注释自由放声读三遍,开始。(1) 生自由读古诗。(2) 教师指名读,相机指导多音字“了”。(3) 学生齐读,相机指导生字“蚕桑”书写。(4)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古诗节奏。(5) 学生齐读(播放音乐)4、 知诗情、悟诗意(1) 品读美景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个绿色的世界。江南乡村,那一个绿色的世界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同学们,你能在江南乡村的哪些地方发现绿色?(根据

5、学生回答,进而展开想象理解古诗,借助课件拓展写景古诗,比如咏柳咏鹅.体会诗人“遍”字的妙用,借助课件理解“白满川”,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读诗)(2) 品读人勤1、 师:同学们,江南乡村除了这些山山水水,还有没有别的画面呢?(抓住“才”“了”二字,情景再现,体会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2、 生边想象画面边读诗。(3) 品读全诗1、 出示子规图,认识杜鹃鸟,感受声音,动静结合,使山水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2、 师: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江南乡村,这里有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你能感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侧耳细听,天空中传来了熟悉的歌声(播放大自然之声

6、).我们听到了无数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草丛中,池塘边,小溪旁,森林里.生纷纷说听到的美妙声音。师:同学们,你们听到的声音,诗人也听到了。(出示课外诗句)读。3、 学生边想象这些声音,边读古诗。4、 学生谈体会到得情感。5、 感悟升华1、师:同学们,这诗中真的蕴含了很多的东西。江南乡村的景色,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是那样的美。读着这首诗,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能陶醉其中,仿佛已经来到了江南乡村。清晨,烟雨蒙蒙,勤快的姑娘从桑树上采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中午,布谷声声,忙碌的农民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丽的诗行;傍晚,清风徐徐,散学的儿童向天空中放飞天真的梦想;入夜,繁星点点,可爱的娃娃们在睡梦中伴

7、随着青蛙无眠的歌唱。同学们,这田园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它究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带着陶醉之情来读古诗。) (带着敬佩之情来读古诗。) (众生生带着赞美之情来读古诗) (生练背古诗) (生背诵古诗)2、 诗人翁卷写下这首诗,是出于什么原因呢?生纷纷说。3、 再次回味乡村生活,并出示课外古诗。4、 留下脚印:同学们,你想欣赏田园的风光,你想体会乡村的生活,我都能体会,那同学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首小诗,写出来呢?好,请打开你带来的练习本,请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还有自己记忆当中的画面和音符完成。生完成练笔,师巡视。5、 再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6、 拓展阅读师:其实,像这样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我们曾经也学过一些,比如说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还记得吗?(教师与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