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G:J60-2020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_第1页
TCECS G:J60-2020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_第2页
TCECS G:J60-2020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_第3页
TCECS G:J60-2020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_第4页
TCECS G:J60-2020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ECS G: J60202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Standard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esting of Highway Tunnel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Issued by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2、 Testing of Highway TunnelT/CECS G:J602020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实施日期:2021年05月01日心炙交通出极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 告第739号关于发布公路隧道检测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 038号)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 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公路隧道检测规程,经协会公路分会组织审查, 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G:J602020,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O二O年十

3、二月十日,.y刖s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38号)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隧道 检测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制定工作。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隧道断面;5隧道衬砌混凝土; 6隧道路面;7渗漏水;8锚杆;9防排水设施;附录A隧道部位划分;附录B半电池电位 法;附录C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方法;附录D地质雷达检测法;附录E隧道检修道检查 表;附录F隧道渗漏水检测表;附录G水质试验分析表;附录H锚杆抗拔力检测方法;附 录J防排水设施检测表。本规程基于通用的工程建设理论及原则编制,适用

4、于本规程提出的应用条件。对于 某些特定专项应用条件,使用本规程相关条文时,应对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归口管理,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本规程日常管理组,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电 话;传真;电子邮箱:shc rich, cn),或许崇帮(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电子邮箱:xubang-2003 163. com),以便修订时研用。 主编单位:交通运

5、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上海地下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养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山西高速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 主编:王华牢许崇帮主要参编人员:陶双江 陈建勋 夏才初 林志田卿燕邓冈IJ 师刚张彦龙汪成兵宁磊尉周李张刘学增李永红万飞罗彦斌李雪峰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CECS G:J602020)主审:韩常领参与审查人员:程崇国武移风姜杰栗光华李东升李宏哲 牛晓凯3 参加人员:高晓静邵普冯春蕾徐筱秦幼林吴启昊目 次目 次1 测 12和吾23 基本规定 33.1 检测工作程序33.

6、2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 43.3检测资料整理44隧道断面 54.1 一般规定 54.2 现场检测54.3检测数据处理 65隧道衬砌混凝土 - 75.1 一般规定75.2喷射混凝土强度75.3模筑混凝土强度 85.4 混凝土抗渗等级 85.5混凝土碳化深度 95.6钢筋锈蚀95.7 衬砌墙面平整度 105.8 衬砌裂缝 115.9二次衬砌厚度135.10衬砌表观缺陷 145.11 衬砌背后空洞 156隧道路面166.1 一般规定166.2路面隆起或沉陷 161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CECS G;J602020)6.3路面开裂或错台176.4检修道 177 渗漏水187.1 一般规定 187.2

7、 渗漏水 187.3 城197.4 衬砌背后含水体探测 198 姗208.1 一般规定. 208.2 检测方法209 防排水设施219.1 一般规定219.2 防水板219.3 施工期排水设施 229.4 运营期防排水设施22附录A隧道部位划分23附录B半电池电位法24附录C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方法26附录D地质雷达检测法32附录E隧道检修道检查表 36附录F隧道渗漏水检测表 37附录G水质试验分析表38附录H锚杆抗拔力检测方法 39附录J防排水设施检测表41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423 总 则1总则1.0.1为规范和指导公路隧道检测工作,满足技术可行、操作规范、数据可靠的要求, 制定本规程。1.

8、0.2本规程适用于以钻爆法施工为主的隧道土建结构检测。1.0.3隧道检测应选择合理的方法、配套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保障检测安全和检测结 果的科学性、客观性。1.0.4隧道检测应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 设备。1. 0. 5隧道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1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CECS G:J602020)2术语2.0.1 无损检测方法 method of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对既有结构性能和完整性无影响的检测方法。2. 0.2 图像法 image method借助数字成像技术对隧道衬砌信息

9、数据进行采集,由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判 断而实现对隧道衬砌检测的方法。2. 0.3 混凝土碳化 carbonation of concrete空气中co2渗透到隧道衬砌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 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化学腐蚀。2.0. 4 结构性裂缝 structural crack应力状态超出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承受能力而产生的裂缝。2.0.5 非结构性裂缝 non-structural crack不影响隧道结构性能和安全的裂缝。2.0.6 腐烛 corrosion隧道结构直接与环境介质接触而产生化学的变化,导致构件材料的劣化。2.0.7 激光断面仪方位角 laser

10、 profiler azimuth angle检测断面内测点与垂直方向(仪器测头垂直向下为0°)的夹角。# 隧道断面3基本规定3.1检测工作程序3.1.1检测工作程序应按图3.1.1执行。图3.1.1检测工作基本流程3.1.2应根据隧道检测的要求,收集和分析隧道原始资料,制订检测方案。条文说明检测方案包括检测目的、依据、内容、方法和手段、交通疏导、实施流程、检测时间、保 障措施及工程量清单等内容。3.1.3检测仪器、设备、量具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计量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证 书,精度应满足检测要求;辅助工具状况正常,应满足检测项目安全要求。3.1.4应根据检测方案开展现场检测,必要

11、时可调整检测内容,检测记录应全面详细。3.1.5应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结论,并编制项目检测报告。3.2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3.2.1隧道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专业技 术能力。3.2.2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检测资格。3.3检测资料整理3.3.1检测资料应按人工测试、试验测试和仪器(包括隧道检测车)检测等类型进行 分类整理,并应签署和保存原始数据。3.3.2检测资料宜采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表述隧道性能和状况。3.3.3检测资料整理应充分结合隧道检测的技术手段,并根据检测内容与方法对检测 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给出检测结论。3.3.4检测报告内容宜包括

12、任务来源、项目概况、检测依据、检测内容与方法、检测数 据分析、结论与建议。5 4隧道断面4.1 一般规定4.1.1隧道开挖断面、初期支护断面和二次衬砌断面的内轮廓宜采用激光断面仪 检测。4.1.2激光断面仪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半径:1 45m。2检测点数:自动检测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0cm。3测距精度:± 1mm。4测角精度:0.1°。5自动、定点检测时的方位角范围:30°330°(仪器测头垂直向下为0°)。6手动测头转动方位角范围:0°360°。7定位测量方式:具有垂直向下激光定心标志、测距功能。8

13、校准要求:激光对中点偏移误差±0. 2mm;测距误差±0. 03mm+3 x 1(F5£(£为 测距长度);竖直角和水平角测角误差II级及n级以上。4.2现场检测4.2.1检测断面间距,开挖断面检测不应大于20m,初期支护断面检测不应大于10m, 二次衬砌断面检测不应大于20m。4.2.2采用激光断面仪对隧道断面检测前,应先采用全站仪按一定检测断面间距(频 率)放出隧道中线点,并在隧道边墙上放出对应的横断面点。4.2.3激光断面仪宜置于所需检测断面的隧道中线点上,安装并调整好仪器,使仪器 对中。激光断面仪置于隧道中线偏位处时,应确保偏位点和中线点在同一个

14、检测断面,并 对偏位值进行记录。4.2.4激光断面仪安装并对中后应归零,自动测取仪器高度并记录。4.2.5激光断面仪测量时应准确记录断面桩号,起始和终止角度应在方位角范围之 内,测量点数应不低于检测点数。4.2.6激光断面仪测量结束时应保存自动记录的角度、斜距等数据,并人工记录检测 时间、检测单位和检测人等信息。4.3检测数据处理4.3.1现场检测数据宜采用专用数据软件处理。4.3.2应采集与输人隧道内轮廓线设计参数,形成设计内轮廓断面。4.3.3应根据仪器架设的位置处理检测数据,形成实测内轮廓断面。条文说明仪器架设在隧道中线点上,X坐标值为零;仪器架设在隧道中线偏位点上,X坐标值 为偏位值。

15、Z坐标值为仪器高(此处是相对路面设计高程),利用隧道现场量测时的地面 高程仏、燧道该点的路面设计高程圮和在现场量测得到的仪器高Zx计算出Z = A - d-H')。4.3.4开挖断面的检测结果应包括超欠挖的部位、量值和面积;隧道初期支护断面的 检测结果应包括侵限部位、量值和面积;二次衬砌断面的检测结果应包括超限或侵限的部 位、量值和面积。4.3.5检测结果宜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 12017)表10.2.2和表10.6.2进行处理。隧道衬砌混凝土5隧道衬砌混凝土5.1-般规定5.1.1隧道衬砌混凝土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

16、土)、混 凝土抗渗等级、混凝土碳化深度、钢筋锈蚀、衬砌墙面平整度、衬砌裂缝、二次衬砌厚度、衬 砌表观缺陷和衬砌背后空洞。5.1.2运营隧道衬砌混凝土检测应优先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必要时可采用破损检测方 法进行验证。5.1.3隧道衬砌检测中切割或钻孔留下的孔洞应采用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材料进行 修复。5.2喷射混凝土强度5.2.1喷射混凝土强度主要检测抗压强度,试件可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凿方切割法或 钻孔取芯法进行制作。5.2.2喷大板切割法、凿方切割法和钻孔取芯法的检测试件制作应满足下列规定: 1喷大板切割法:隧道施工时,将混凝土喷射在450mm x 350mm x 120mm或450mm x 200

17、mm x 120mm的模具内,混凝土脱模标准养护7d后,加工成6块或.3块100mm x 100mm x 100mm的立方体试块,并在同条件下养护至28d进行试验。2凿方切割法:当对喷大板切割法检测有异议时,可采用凿方切割法。采用凿岩机 或切割机在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结构上凿出约350mm x 150mm的混凝土块,加工成 100mm x 100mm x 100mm的立方体试块。3钻孔取芯法:当对喷大板切割法检测有异议时,或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验 证时,可采用钻孔取芯法。钻孔取芯法用钻孔取芯机钻取并加工成clOOmm x 100mm的 圆柱体试块。5.2.3切割法试件应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极

18、限抗压强度,试件抗压强度值应为极限 抗压强度乘以系数0.95。5.2.4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操作应按现行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中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规定进行。5.2.5检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件3块为1组,单洞两车道或三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制取 1组试件。2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应重新制取试件。5.3模筑混凝土强度5.3.1施工期质量检测和运营期检测应首先选用无损检测方法;当隧道出现较严重病 害或气象地质条件复杂时,应以钻芯检测为主,无损检测为辅。条文说明模筑混凝土强度检测可分无损检测和钻芯检测。隧道出现较严重病害主要指隧道土 建结构技

19、术状况为3类及3类以上或混凝土腐蚀病害;气象地质条件复杂主要指存在冻 融、冻账等。5.3.2模筑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强度检测应按现行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标准 (GB/T 50081)执行。5.3.3模筑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包括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其检测技术要求应按 现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 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执行。5.3.4模筑混凝土强度钻芯法检测,其检测技术要求应按现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 度技术规程XJGJ/T 384)执行。5.3.5检测频率应满足下列规定:1隧道模筑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在同一隧道断面应布设不少于3个检

20、测区:左侧边 墙、右侧边墙、拱顶(见本规程附录A);当隧道检测断面跨度较大或隧道结构强度存疑 时,宜增加左侧拱腰、右侧拱腰检测区。2测区在纵向上宜选在每模板中间部位,不得选在靠近施工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的部位。 5.4混凝土抗渗等级5.4.1混凝土抗渗等级应采用逐级加压法进行试验测定。5.4.2检测所用试件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次制作不少于2组,每组试件为6.块,试件为上端直径175mm、下端直径 185mm、高150mm圆台体试件。2试件养护时至少1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件与隧道混凝土结构相同条件 下养护,试块养护应不少于28d、不超过90do5.4.3试验测试步骤与试验结果分析应按普通混

21、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GB/T 500822009)中第6. 2节执行。5.4.4检测频率应满足下列规定:1同种混凝土材料或同一配合比情况下,若地下水不发育时,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 土每200m检测一次;当地下水发育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加密检测频率。2混凝土材料或配合比发生变更时应重新检测。5.5混凝土碳化深度5.5.1混凝土碳化深度宜采用酚酞试剂滴定法检测,在同一隧道断面布设不应少于 3个检测区:左侧边墙、右侧边墙、拱顶(见本规程附录A).;测区在纵向上宜选在每模板中 间部位。5.5.2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混凝土测区表面形成直径15mm、深度超过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2、且不小于 10mm的孔洞。2孔洞中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且不得用水清洗。3应采用浓度为1% 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 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 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应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5.5.3检测频率应满足下列规定:1作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修正措施时,应与回弹法检测同步进行。 2火灾或改扩建时,隧道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应根据检测需要进行检测。5.6钢筋锈蚀5.6.1钢筋锈蚀检测可根据测试条件和测试要求选择剔凿检测法和半电池电位法。5.6.2钢筋实际锈蚀状况宜采用剔凿

23、检测法,剔凿出钢筋后,直接测定钢筋的剩余 直径。5.6.3半电池电位法适用于定性评估隧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烛性状,不适用于带涂 层的钢筋,以及已饱水和接近饱水,或已经干燥到绝缘状态,或已发生脱空层离的混凝土 结构。检测方法见本规程附录B。条文说明半电池电位法适用于已硬化混凝土中钢筋检测,不受混凝土构件尺寸和钢筋保护层 厚度的限制;若已经干燥到绝缘状态或已发生脱空层离的混凝土,测试时不能提供稳定的 电回路,则半电池电位法不适用。5.6.4半电池电位法检测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半电池电位法检测结果可采用电位等值线图表示被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 状况。2按一定的比例绘出测区平面图,标出相应测点位置

24、的钢筋锈蚀电位,得到数据阵 列;通过数值相等各点或内插各等值点绘出等值线,等值线差值宜为100mV。3当采用半电池电位法评价钢筋锈蚀状况时,应根据表5.6.4进行判断。表5.6.4半电池电位值评价钢筋锈蚀状况的判据电位水平(mV)钢筋锈蚀状况> -200不发生锈蚀的概率90%- 200 -350锈烛状况不确定< -350发生锈蚀的概率90%5.7衬砌墙面平整度5.7.1隧道施工期和交竣工验收时应进行衬砌墙面平整度检测。5.7.2衬砌墙面平整度检测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范围应以边墙部位为主,当隧道拱腰、拱顶等其他范围有明显不平整时,应检 测不平整部位。12检测时,应分别检测隧道两

25、侧的衬砌墙面平整度。5.7.3检测工具与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工具宜采用2m直尺和塞尺。2检测时,2m直尺应水平紧贴衬砌表面,用塞尺量测直尺与衬砌表面间最大缝隙 宽度。3直边墙隧道应进行垂直方向的检测。5.7.4检测频率宜为明洞段每10m每侧连续检查2尺,其他段每20m每侧连续检查 5尺,每尺测最大间隙。5.8衬砌裂缝5.8.1隧道衬砌裂缝检测宜包括裂缝的位置、走向、形态、长度、宽度、深度等内容。5.8.2裂缝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裂缝位置是指裂缝的起点或终点的位置,分为隧道拱顶、拱腰、边墙3个部位,宜 采用隧道中线定位法检测,也可采用墙底线定位法检测。2裂缝走向宜用量角器或地质罗盘在裂缝

26、起点处,测量裂缝起点和终点的连线与隧 道中线或墙底线的夹角。3裂缝长度宜用钢卷尺测量。4裂缝宽度是指裂缝最宽处的宽度,宜用游标卡尺或裂缝宽度检测仪检测,其宽度 描述见表5. 8.2-1。表5.8.2-1裂缝宽度描述裂缝特征宽度限值K( mm)轻微张开尺 <0.2微小张开0.2$ 尺 <1.0微张开1.0/C<3.0张开3.0$ 尺 <5.0宽张开K5.05裂缝形态按单裂缝开裂面的线型及裂缝交叉情况描述时,可按表5. 8. 2-2进行描 述;按裂缝延展方向与隧道轴线关系描述时,可按表5. 8.2-3进行描述。表5.8.2-2裂缝形态描述形态特征备注平直裂缝基本呈一条直线起

27、伏裂缝总体上呈一条直线,细部有弯曲起伏弧形裂缝呈弧形分叉裂缝从某一处向多于一个方向发展交叉多条裂缝相交呈交叉状龟裂多条裂缝闭合在局部区域形成多个闭合状表5.8.2-3裂缝形态描述形态特征备注环向裂缝延展方向与隧道轴线呈垂直或近似垂直斜向裂缝总体上呈一条直线,细部有弯曲起伏纵向裂缝呈弧形6裂缝形态宜采用素描裂缝展布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并标注该里程的素描图编号 和照片编号,隧道衬砌裂缝展布图可参见本规程附录C。7隧道衬砌裂缝裂缝深度和倾角宜采用钻孔取芯法或无损检测法(如裂缝探测仪, 见本规程附录C),也可采用凿孔检查法。8裂缝发展性观测:需要观测裂缝发展变化规律时,应对裂缝宽度和长度进行定期 或不

28、定期多次观测。裂缝宽度可采用标点量测法、砂浆涂抹法或裂缝计测量法观测;裂缝 长度可采用尖端标记法、砂浆涂抹法观测,见图5. 8. 2-1 -图5. 8. 2-4。条件允许时,宜采 用裂缝自动监测装置进行长期观测。5.8.3对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结果的描述可参照表5.8.30表5.8.3衬砌结构裂缝描述序号技术状况描述1裂缝宽度发展速率小于1. Omm/a;裂缝宽度小于3. 0mm,长度小于5. Om2裂缝宽度发展速率1.0-3. Omm/a;裂缝宽度小于3. 0mm,长度大于5. Om,或 裂缝宽度3.0 5.0mm,长度小于5. Om;裂缝多宁3条,且有交叉续表5.8.3序号技术状况描述3裂缝宽

29、度发展速率3.0 10. Omm/a;裂缝宽度3. 0-5.0mm,长度大于5. Om, 或裂缝宽度大于5.0mm,长度小于10.0m;有错台或错位裂缝,长度小于5.0m; 拱部裂缝呈网状,衬砌有掉落风险4裂缝发展速率大于10. Omm/a;裂缝宽度大于5.0mm,长度大于10.0m;有错 台或错位裂缝,长度大于5. Om ;拱部裂缝呈网状,有衬砌剥落掉块注:1.“ a”代表“年”。2.跨施工缝的纵向裂缝、斜向裂缝和不规则裂缝应作为同一条裂缝。5.9二次衬砌厚度5.9.1二次衬砌厚度检测宜采用地质雷达法、直接量测法,也可采用断面检测法,,必要 时采用钻孔取芯法、钻孔量测法。5.9.2地质雷达法

30、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线布置应以纵向布线为主,环向布线为辅。2施工阶段检测时,单洞两车道隧道应在隧道拱顶、左拱腰、右拱腰、左边墙、右边墙 布置共5条测线;单洞三车道或四车道隧道应在隧道拱腰部位增加两条测线,遇到衬砌有 缺陷的位置应加密测线。3交工验收阶段检测时,单洞两车道隧道应在隧道的拱损、左拱腰、右拱腰布置共3 条测线;单洞三车道、四车道隧道应在隧道的拱腰部位增加2条测线,遇到衬砌有缺陷的 位置应加密测线。4环向测线布设的纵向间距宜为812m。若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 或测点。5具体检测方法见本规程附录D。5.9.3钻孔取芯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量测钻芯取出的混凝土芯样长度,得到钻芯

31、处衬砌混凝土的厚度。2钻孔取芯法适用于衬砌厚度典型位置的验证性量测。3现场钻孔时不宜打穿防水板。5.9.4钻孔量测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接量测二次砌钻孔深度,得到穿孔处衬砌混凝土的厚度。2钻孔量测法适用于衬砌厚度典型位置的验证性量测。3宜采用冲击钻在待检测部位打孔,量测孔深。4 .现场钻孔时不宜打穿防水板。13 隧道衬砌混凝土5.9.5断面检测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将激光断面仪检测的初期支护内轮廓线与二次衬砌内轮廓线进行对比,得到二 次衬砌厚度。2初期支护内轮廓线实测结果与二次衬砌内轮廓线实测结果应在同一断面位置。 3衬砌背后不得存在空洞或间隙。5.9.6直接测量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二次衬

32、砌模板为参照物直接测量。2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就位后,在模板台车端头沿台车内模环向以不大于2.0m的间 距布置测点。3应以内模法线方向用直尺量取模板距初期支护表面的距离,测得二次衬砌厚度。 5.10衬砌表观缺陷5.10.1宜对隧道衬砌表观的起层、剥落、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进行调查,并记录缺 陷的种类、位置和范围。5.10.2衬砌起层、剥落位置和范围宜采用钢卷尺或皮尺测量;剥落深度可采用2m直 尺和塞尺测量,检测时将2m直尺沿隧道轴线放置在最大剥落处测量。5.10.3衬砌蜂窝、麻面的位置和范围宜采用钢卷尺或皮尺测量。5.10.4衬砌孔洞大小、深度宜采用钢卷尺、皮尺、游标卡尺测量。-5.10.5衬

33、砌露筋长度宜采用钢卷尺或皮尺测量。5.10.6表观缺陷可采用数字摄像测量法、三维激光扫描法(公路隧道检测车)等对其 位置和范围进行快速检测。条文说明公路隧道检测车是基于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及图像分析技术,可连续、动态、 完备地采集隧道结构表观病害和隧道变形信息,在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测量获得 隧道表观缺陷的几何参数及状况,实时显示病害图像和激光点云数据,实现对表观缺陷或 病害的快速非接触无损数据采集及数据自动化处理。5.10.7衬砌表观缺陷检测结果应分类汇总,并绘制衬砌表观缺陷展布图。5.11衬砌背后空洞5.11.1衬砌背后空洞检测宜采用地质雷达法,必要时应采用钻孔取芯法和钻孔量

34、测法。5.11.2地质雷达法检测衬砌背后空洞应与衬砌厚度检测一次性实施,检测方法应按 本规程第5.9节的规定执行。5.11.3钻孔取芯法和钻孔量测法检测衬砌背后空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与检测二次衬砌厚度一次性实施。2应在孔内测量空洞深度,同时可采用内窥镜观察空洞。# 隧道路面6隧道路面6.1 一般规定6.1.1隧道路面检测应包括路面隆起或沉陷、路面开裂或错台及隧道检修道等。6.1.2路面隆起或沉陷检测侧线布设方式可采用横断面法,也可采用纵断面法。6.1.3路面隆起与沉陷检测可采用目测法,也可采用全站仪或精密水准仪的仪器法。6.1.4宜采用多功能检测车检测路面开裂的位置、长度、宽度等,也可

35、采用人工检测。6.2路面隆起或沉陷6.2.1目测法检测路面隆起与沉陷时宜采用步行方式,并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或设 备,对有异常部位应做出标记。6.2.2采用横断面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适用于隧道拱墙无变形和二次衬砌表面无装饰隧道。2测点宜布置在隧道路面中线,或隧道路面中线+行车道中线。3宜采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测点到隧道拱部的垂直高度. 4根据设计资料计算测点设计高度Hd。5计算实测垂直高度与设计高度差值,得出路面隆起或沉陷量。当Hm-HD0时, 表明隧道路面沉陷;当好、-Hd <0时,表明隧道路面隆起。6.2.3采用纵断面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时应建立相对控制网,在距离路面隆起或沉降

36、段50 - 200m外无变形段落, 布置3个水准点作为控制点形成闭合导线,沿隧道路面中心线布设支导线,覆盖路面隆起 或沉陷段落,高程测量精度不宜大于1mm。2应沿隧道路面中心线间隔5 -10m布设纵向高程测量点,覆盖路面隆起或沉陷 段落。3测量各测点的路面高程,并根据设计资料计算各测点设计高程Ado4计算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差值,得出路面隆起或沉陷量。当Am -Ad >0时,表明 隧道路面隆起;当/L-Ao<0时,表明隧道路面沉陷。6.3路面开裂或错台6.3.1检测车检测路面开裂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时路面应无影响检测结果的积水、积雪、泥浆等杂物。2检测车应连续、动态、完备地采集路面

37、结构开裂和变形信息,在后台进行数据 分析。3应准确定位桩号里程和开裂位置,且可根据实际里程桩进行桩号修正。4检测车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现行车载式路面损坏视频检测系统JJG(交通) 077 X车载式路面损坏视频检测系统(JT/T 678)的规定。6.3.2人工检测路面开裂与错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路面裂缝的起始位置为标记,确定对应的桩号,量出裂缝的长度。2裂缝宽度应使用裂缝测宽仪沿路面裂缝的开裂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检测裂缝宽 度,并将测试最大值作为裂缝宽度,精度不宜低于0. 01mm。3错台检测可采用3m直尺,间隔一定距离检测裂缝错台高度,将测试最大值作为 错台高度,精度不宜低于1mm。6.4

38、检修道6.4.1检修道检查宜结合路面检测、衬砌裂缝、衬砌表观缺陷等检测协同进行。6.4.2检修道检查内容应包括:盖板破损与缺失、边墙倾斜、边墙破损、隆起与沉陷。6.4.3检修道盖板破损与缺失、边墙破损的检查可采用人工检查方法,检修道边墙倾 斜、隆起与沉陷检查宜采用人工检查与尺量,检查内容可参见本规程附录E。19 7渗漏水7.1 一般规定7.1.1渗漏水检测应包括形态检测、水质检测、衬砌背后含水体探测等。隧道渗漏水 现场检测宜按本规程附录F内容记录。7.1.2当富水隧道和水系较复杂隧道发生影响行车安全的渗漏水时,宜进行衬砌背后 含水体探测和渗漏水水源专项检测等工作,综合分析渗漏水原因。7.1.3

39、隧道渗漏水检测时应收集和记录检测前一周内和检测时的隧址区降雨 情况。7.1.4渗漏水存在重大灾害风险时应开展水源专项调查。7.2渗漏水7.2.1渗漏水检测应包括渗漏水的位置、范围、水量、浑浊与冻结状态等。7.2.2渗漏水水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渗漏水状态为喷射或涌流时,应测量和计算渗漏水量。2渗漏水状态为滴漏时,可采用目测方式估算渗漏水量。3渗漏水状态为浸渗时,应进行检查和记录。7.2.3渗漏水呈现浑浊状态时,可目测渗漏水的浑浊程度和颜色等特征。7.2.4渗漏水冻结状态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温度计测定渗漏水冻结位置的环境温度。2应查明冻结渗漏水在隧道内横纵断面的具体位置及分布范围。3应

40、检查确定路面结冰、堆冰、拱部挂冰等的规模。-渗漏水7.3水质7.3.1水质检测应包括渗漏水的温度、pH值、电导度、化学成分。7.3.2渗漏水水质化学分析宜按本规程附录G执行。7.3.3渗漏水腐蚀性应按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的规定检测。7.4衬砌背后含水体探测7.4.1衬砌背后含水体探测宜采用地表探测与洞内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宜以综合工程 物探法为主、钻探法为辅。7.4.2地表探测宜采用高分辨直流电法或瞬变电磁法,洞内探测宜采用地震映像法或 地质雷达法,对已探测到的含水体可采用钻探法进行验证。# 防排水设施8锚杆8.1 一般规定8.1.1现场检测锚杆应进行标识,检测时应统一编号

41、,且检测仪器记录、现场标识、图 纸标识的锚杆编号等应一致。8.1.2锚杆施工质量宜分项目或单元进行抽样检测,当检测錨杆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 异常时,应补充检测。8.2检测方法8.2.1锚杆数量检查宜采取扫描拍照数点,也可现场直接人土数点,检测任意取5 - 10m区段,逐根清点,记录检查范围内的锚杆数量。8.2.2锚杆抗拔力宜采用锚杆拉拔计检测,抽查不宜少于1%,且不少于3根,具体方 法参见本规程附录H。8.2.3可采用钢卷尺量测锚杆孔位的环向间距和纵向排距,抽查不宜少于10%。8.2.4可采用直尺、游标卡尺量测锚杆孔孔径,抽查不宜少于10%。8.2.5可采用直尺、游标卡尺量测锚杆垫板的外观尺寸,

42、抽查不宜少于10%。8.2.6可采用无损检测仪检测锚杆的长度、锚杆与围岩黏结质量等,抽查不应少于 10%,且不少于20根。9防排水设施9.1 一般规定9.1.1防水板施工质量检测应在钢筋混凝土衬砌钢筋绑扎前以及二次衬砌台车就位 前完成。9.1.2隧道纵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盲管和中心排水沟或侧式排水沟应在排水设施施 作完成后、路面铺装前进行检查。9.1.3运营期隧道排水沟、检查井和沉沙井检查一年不宜少于2次,且应在主要降雨 季前后检查各不少于1次;寒区隧道排水沟、检查井和沉沙井宜在冬季前检查1次;其他 防排水设施宜根据隧道渗漏水状况进行专项检查。9.2防水板9.2.1防水板搭接方式包括焊接和黏结

43、。9.2.2防水板焊接质量检查内容应包括焊缝尺寸检测、焊缝密封性检测。9.2.3防水板检测项目应符合表9.2.3的规定。表9.2.3防水板检测项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搭接长度(mm)彡100尺量:每5环搭接抽查3处2缝宽(mm)焊接焊缝宽25尺量:每5环搭接抽查3处黏结焊缝宽& 503固定点间距(m)满足设计要求尺量:每20m检查3处4焊缝密封性满足设计要求每20m检查1处焊缝9.2.4防水板焊缝密封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水板焊缝可采用目测方式,焊接在一起的两层防水板应紧密连接,呈透明状、无气泡。2防水板焊接应无脱焊、漏焊、假焊、焊焦、焊穿;黏结应无脱粘、漏粘

44、。焊缝若有漏 焊、假焊应予以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漏的固定点,应采用同材质防水板焊接 覆盖。3防水板焊缝施工质量检测可采用充气法检测,检测应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 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F80/l)的规定执行。9.3施工期排水设施9.3.1隧道排水设施检查宜采用通水法,也可采用目测法。9.3.2隧道排水设施通水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排水盲管和中心排水沟或侧式排水沟,宜采用分段通水检查。 2横向排水盲管应与纵向排水盲管、中心排水沟或侧式排水沟进行联网通水检查。9.3.3通水检查应记录起始端和各终端断面过水量、记录排水设施积水、渗水位置与 状态。9.3.4隧道检查井、沉沙井和出

45、水口等可在路面基层施工前采用目测方式检查。9.4运营期防排水设施9.4.1防排水设施检查可结合衬砌、施工缝、沉降缝完整性与渗漏水判断防水板、止水 带等防水设施的性能状况,防水设施检查内容可参照本规程附录Jo9.4.2对排水管道的检查可采用目测、工业内窥镜、工业潜望镜、管道检测机器人等 方法。23 隧道部位划分附录A隧道部位划分A. 0.1隧道横断面中边墙、拱腰、拱顶三个部位可按图A.0.1划分。建议拱顶 测试位置建议拱腰 ;测试位置拱顶范围拱腰范围衬砌中心线拱墙范围O'、R2 腰X Z拱位 议试<测墙脚范围图A.0.1隧道横断面各部位划分示意图#半电池电位法附录B半电池电位法B.

46、 1 一般规定B. 1.1钢筋锈蚀状况检测前应使用钢筋探测仪探测并确定钢筋位置。B.1.2钢筋锈蚀应采用钢筋锈蚀检测仪检测。B.1.3钢筋锈蚀检测仪由铜-硫酸铜半电池、电压仪和导线组成。.B.2钢筋锈蚀检测仪参数要求B.2.1半电池的电连接垫应预先浸湿,多孔塞和混凝土构件表面应形成电通路。B.2.2电压仪应具有采集、显示和存储数据的功能,满量程不宜小于1 000mV。在满 量程范围内的测试允许误差为±3%。B. 2.3连接电压仪与混凝土中钢筋的导线宜为铜导线,导线长度不宜超过150m、截 面积宜大于0. 75mm2;在使用长度内因电阻干扰所产生的测试回路电压降不应大于 0. lmVo

47、B. 2.4钢筋锈蚀检测仪保养、维护与校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刚性管、铜棒和多孔塞,并应密闭盖好多孔塞。2铜棒可采用稀释的盐酸溶液擦洗,并用蒸溜水清洗干净,并不得用钢毛刷擦洗铜 棒和刚性管。3硫酸铜溶液室温22丈±1丈时,铜-硫酸铜电极与甘汞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应满足 68mV±10mVoB. 3检测方式与工作要求B. 3.1测区应能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锈蚀外观表征,每种条件的测区数量不宜 少于3个,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m x 5m,各测区应编号。B. 3.2 测区应米用矩阵式(行列)布置测点,宜用200mm x 200mm、300mm x 300mm或 20

48、0mm x 100mm划分网格,网格节点为电位测点,测点数不宜少于20个。B. 3.3测区不应覆盖衬砌施工缝,测点与施工缝边缘距离宜犬于100mm。B. 3.4测点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清洁,无绝缘涂层介质。B. 3.5在与测区同模板衬砌混凝土中应剔凿出钢筋作为连接钢筋(钢筋应无锈迹、污 物),连接钢筋与测点处钢筋应连通,导线与连接钢筋应有良好的电连接。B. 3.6测点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位读数时,电位变动不得超过2mV。2同一测点相同半电池重复2次读数差异不得超过10mV。3同一测点不同半电池重复读数差异不得超过20mV。B. 3.7检测环境温度应在22t ±5冗之内。当不满足时

49、,电位值应按式(B.3.7-1)和 式(B.3.7-2)的规定进行修正。当温度T27°C时,F = 0.9 x (T-27) + VR(B.3.7-1)当温度时,V = 0.9 x (71 - 17) + VR(B.3.7-2)式中:V温度修正后电位值(mV),精确至1 mV;VR温度修正前电位值(mV),精确至lmV;T检测环境温度),精确至1 ;0.9系数(mV/T)。B.3.8检测测区环境温度可采用温度计直接读取。B.3.9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整个测试系统有良好的电连接,包括导线与钢筋连接、导线 与半电池连接、半电池与混凝土表面良好耦合等。2为使铜-硫

50、酸铜电极与混凝土表面有较好的电接触,可在水中加适量的家用液态 洗涤剂对被测表面进行润湿,减小接触电阻和电路电阻。3使用接触液后仍然无法得到稳定的电位差时,应分析是否电回路的电阻过大或附 件存在连通的大地波动电流,在以上情况下不应使用半电池电位法。# 公路隧道检测规程(T/CECS G:J602020)附录C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方法C. 1 一般规定C. 1.1裂缝深度检测可分为垂直裂缝深度检测和倾斜裂缝延伸深度检测。C. 1.2垂直和倾斜裂缝延伸深度检测前均应通过不跨缝和跨缝测试,对检测仪器进 行现场调试。C.1.3裂缝检测完成后,应将仪器内部检测数据拷贝到计算机中,并使用配套的测试 分析软件对

51、检测数据分析处理。C.1.4裂缝检测应绘制隧道衬砌裂缝展布图,展布图可参考图C.1.4。C.2裂缝宽度C. 2.1裂缝宽度检测可采用裂缝宽度检测仪检测,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摄像头放置在待测裂缝上(图C.2.1),摄像头将裂缝图片实时传输到仪器并显示 在液晶屏上。2待图像清晰后,仪器可自动识别裂缝轮廓,并自动实时判读,获取裂缝自动判读宽度。 3停止捕获后,仪器获得当前帧图片,可对当前图片进行手动判读,获得裂缝手动判 读宽度。C. 2.2裂缝宽度检测仪检测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表C. 2.2要求。表C.2.2裂缝宽度检测仪主要技术指标类另IJ要求检测范围(mm)0 12.00检测精度(mm)&#

52、177;0.01图像存储方式标准USB和SD卡插口记录类型裂缝实际图像、裂缝编号、宽度值、电子刻度尺、放大倍数,拍摄日期,测量人 员等信息工作环境温度(弋)一10 +4027 bo左边墙脚 左拱脚线拱顶中心线右拱脚线 右边墙脚病害说明结构病害 处治方案3.0、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2500卜+兑空、施、施、施二次衬砌厚度:1935cm与初期支护月 3.0二子初支背后回填不密实,局部空洞,起止深度:65160cm、施与初期支护脱空QO.«n00in00000000+g+Os部分测点厚度小于设计值,裂缝发育,局部段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后有脱空或不密实裂缝处治+工字钢+脱空处治2

53、 裂缝处治+工字钢 +so 裂缝 o 奉 处治琴裂缝处治+工字钢+脱空处治o+图C.1.4隧道衬砌裂缝展布图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方法C. 3垂直裂缝深度检测C. 3.1垂直裂缝深度检测可采用裂缝深度检测仪检测,检测时被测裂缝内无水、泥浆 等耦合介质。C. 3.2垂直裂缝深度检测前应先测试不跨缝和跨缝的超声波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 仪器进行现场调试。C. 3.3垂直裂缝深度检测不跨缝构件波速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跨缝构件应表面平整、平面内无裂缝。2应在不跨缝构件处布置测线,并应在测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可取50mm)布置一个 测点(图C.3.3)。3将发射换能器用黄油耦合在第一个测点,宜分别将接收换能

54、器耦合在第二个测 点、第三个测点,分别测量测距为、L2、L3时的超声波速度。4可根据测试值回归计算出不跨缝构件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度,以获得准确的超声波 速度和修正值。C. 3.4垂直裂缝-度检测跨缝波速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垂直于待品裂缝布设一条测线(图C. 3.4)。2在裂缝两侧应对称布置测点,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测点间距可选取25mm。 3将发射、接收换能器应分别耦合在裂缝两侧的对称测点上,测量测距分别为£。、 Lx、L2时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声速。C. 3.5垂直裂缝深度检测可按图C.3.5布设。a)正视示意图b)俯视示意图图C.3.5裂缝深度检测C. 3.6裂缝深度检测仪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表C.3.6的要求。表C.3.6裂缝深度检测仪主要技术指标类 另IJ要求检测范围(mm)5 500检测精度(mm)±5图像存储方式标准USB和SD卡插口记录类型裂缝实际图像、裂缝编号、深度值、测量人员等信息工作环境温度(:)一 10 +40C. 4倾斜裂缝延伸深度和倾角检测C. 4.1倾斜裂缝延伸深度和倾角的检测可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测试。C. 4.2倾斜裂缝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