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_第1页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_第2页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_第3页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_第4页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3篇【篇一】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

2、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

3、完整。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篇二】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尤其是比角的教学,我觉得教师处理得很好。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教师能承接前面的内容,先让学生比较黑板上所展示的学生做的角,学生马上想到用已准备好的学具“活动角”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通过动手比较,学生知道角的叉口

4、越大角越大。接着,教师又用自己两边比较长的活动角做成与黑板上某一角一样大,然后问同学“现在是我的角大些吗?”,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从而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了。这节课还有一点让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篇三】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多次让学生参与观察活动,鼓励学生能根据

5、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摆物体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从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形象直观地对物体进行观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一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一)主体性。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课的设计始终围绕

6、着“自主参与独立学习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去获取和领悟感性材料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如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活动中,继而让学生独立沉浸在丰富的学习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观察的方向,再画一画,画好后又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座位,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所画的物体,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启迪,体会到在实际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二)探究性。本节课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条件,一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刀课堂上来;另一方面我也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同学生

7、一起观察,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能通过他们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三)实践性。对于这节课,我准确把握了教学要求,每个学生我准备了学具,切实组织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强化了视图与实物的认识,做到不以教师的演示来替代学生的操作,不以对教材中的插图观察来替代对实物的观察。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这节课中,大量地创设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学以致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课中观察玩具

8、、用品等,都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联系生活,开阔视野,同时延伸学习,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某一个面,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其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二年级语文练习2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练习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2、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组成词语。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4、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重点:难点:修改错句和看图补写句子。教学时间:二教时第一教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2、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组成词语。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过程:一、读拼音

9、写字1、自己拼读音节,指名拼,评议正音2、填写,3、指名板书,校对4、同桌批改二、区别形近字、同音字1、自由说说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或相近。2、给每个字口头组词3、划去不能搭配的字4、校对三、比一比,在组词1、自己比较每组字的相同点、不同点2、反馈,得出结论:3、口头组词4、书面完成,同桌交换批改。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1、读例句,比较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具体在哪里?。2、指名说,3、口头填空,自由说指名说,评议4、书面完成5、小结:我们把句子写具体可以在“什么”的前面加上“怎么样”的词语。五、作业:作业1第二教时课时目标:1、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2、

10、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本单元词语二、读一读,把句子写下来1、读第一句,理解题意明白每一行都是按字词句的顺序排列的a、读一读b、说说“明亮”是有哪几个字组成的,“明亮”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说明什么?c、抄写第一句。3、按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学习二、三句。三、说说下面几句话错在哪里,改正后写下来1、读三句话,想想错在哪里2、指名说,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怎么说?3、反馈:第一句:把“春天”改成“夏天”,或把“荷花”改成“桃花”第二句:删去“和白杨树”,在“梨树”前加个“和”4、书面完成四、看图,把每幅图下面的话补写完整1、读题,了解题意,明确要求2、仔细看图,看懂

11、图意3、想想每句话应补写什么,才能连成一段完整的话。4、补写地方飞过海酿母菌,没,那么点忐忑后飞过海发挥5、交流反馈五、作业:作业本作业57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角的认识关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角的认识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角的认识一、背景设计“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作了比较具体的要求,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等。而“角”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但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角”的知识

12、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对角已积累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认识。教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活动增加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创设认识和理解数学角的情境。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概括,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学情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1、实际是什么?(认知起点能力)学生在认知上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能够识记平面图形中的角及实物中的角。2、应该是什么?(认知上达到使能目标)。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的大小,学会画角并能实际理解应用。二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性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

13、较强,在撑握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会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的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二、教学策略分析一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二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三突破方法:

14、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借助直观动演示,使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四教与学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变教为诱、变诱为思、以诱达思”。三、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剪刀、水彩笔、木棒、纸。四、教学媒体的选用1、设计思想: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的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学时

15、必需通过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先认识实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经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1、板书角,师:你认识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师:是呀!这些角生活中处处可见,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角是数学意义的角,数学中的'角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好吗?2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画角:看来大家对角的认识有些不同,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3谈话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意义的角具有

16、仕么样的特点呢?1、说生活中的角2、指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3画角:在纸上试画,说说画的角是怎样的)为学生学习数学角创设具体情境打开思路,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根据二、操作感知、自主构建(一)抽象角建立表象1、演示观察,正确感知:1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2、画角、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的线)。3、师:动动小手也画一个角,好吗?4、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5、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自学教材)。6、练习内化、丰富表象、课件演示。判断,深化表象(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7、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学意义中的角,所具有的特点,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数学意义中的角。课件演示(实物图:五角星、扇子、山羊等)1、观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过程2、学生画角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4、汇报角各部分名称5、学生练习、评价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过程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然后通过看、画、找等多种感官活动初步建立角的表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体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二)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谁的手最巧?2、师巡视3、师:通过展示你们发现了什么?1、做角:用毛线、吸管、小棒等学具做角。2、交流做法3、展示、相互评价4、议一议做

18、、比、议、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性的多样化,这一过程即巩固对角的认识,又为学习角的大小架起了桥梁。(三)感知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1、引导观察,比较大小。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2、创设冲突,引发争论。师:你能画一个很大的角吗?3、在视频仪上展示,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为什么?4、直观演示:课件演示:有两边重合,向左旋转;拉活动角5、师:根据观察和活动,上面的角到底谁大,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观察、说一说哪一个角大?2、学生画角,小组讨论。3、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它的变化4、学生拉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距离有关)让孩子经历实践活动沟通了学生经验与知识的联系,获得感性知识并掌握角

19、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交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总结欣赏延伸1、师: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师完成板书,认识角。3、欣赏发现美。师:同学们,角不仅不数学中被应用,而生活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课件演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欣赏古建筑物)4、“小小设计师”用角或者有角的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1、生谈收获2、带着音乐,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及数学的

20、魅力,体验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五、教学流程六、自我评价1、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与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进的大小,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成功的快乐。2、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为此,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练习中升华,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数学学,用数学的需要。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回归生活。在感受数学知

21、识与生活的联系时,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一幅幅美的图片和建筑物,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角的广泛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的魁力,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一篇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

22、象。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4、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5、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

23、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三、说教法1、信息收集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2、情景教学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

24、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四、说学法1、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2、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五、说教学过程1、设情景,感受雨的美:教学

25、实践过程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的话,他就能自觉排除多种多种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课前,我会播放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雨,有蒙蒙细雨,有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声。先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我们学习的课文雷雨。2、认识生字,理清结构: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也就是同位同学每人读,指名读一个一个自然段,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这是读流利,读正确的做法,学生只有读通,读顺了课文,才能谈得上体会,有感情地朗读。3、赏读感悟,体会感情: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

26、、压下来、挂、垂。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我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4、合作交流探究: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5、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6、课堂的延伸: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这些日子观察过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假如是

27、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二、说理念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三、说目标1、认识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诗歌中一个小节。四、说教法1、重视学生个性

28、化的识字方法。2、重视学生自读自悟,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给足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自读自悟。六、说教学流程1、紧扣生活,导入新课。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知道神笔的作用吗?让学生明白马良这枝神奇的笔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这样就调动学生对神笔的兴趣,学习的欲望也被激发了。2、听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点,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碎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学初始,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3、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29、交流个性化的识字方法。低年级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以识字为主,二年级的识字量大,学生认的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多种形式多次复现生字,先让学生四人小组按小组合作识字三步法合作识字,并要求学生在小组自学中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先由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全班交流共同识记,而后齐读几遍。最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领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出现生字,及时正音,并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形、义,以此突破本课的重点,同时把评价融入其中。4、初读课文,读通句子。学会生字

30、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让学生自读课文中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5、细读课文其中一节,读中感悟,悟中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落实的:由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一节学习,小组内读后交流:这一节诗讲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就此一节适时点拨引导,而后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小组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

31、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我采用图文并存的方

32、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三、说教学目标遵循课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能初步读懂童话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认识愿、浅等生字,理解相关词语。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五、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六、说教学流程我将本课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