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_第1页
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_第2页
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_第3页
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_第4页
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印刷品质量检测印刷品质量检测 主讲人:杨传印刷技术教研室LOGO 课程介绍课程介绍 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受到各种因素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课程根据现代印刷工艺,的影响,本课程根据现代印刷工艺,从印刷品质量内容及检测的基本理论从印刷品质量内容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入手,系统地讲解了印刷品质量的检入手,系统地讲解了印刷品质量的检测原理与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各类测原理与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各类印刷品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并围印刷品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并围绕印刷品质量对优化管理做了一定的绕印刷品质量对优化管理做了一定的论述。论述。LOGO参考教材及需熟悉书目LOGO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课

2、程概述课程概述1印刷质量检测原理印刷质量检测原理2 印刷品检测与控制主要参数印刷品检测与控制主要参数 3印刷测控条与测试版印刷测控条与测试版4各类印刷品的检测各类印刷品的检测6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5 7印刷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印刷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第一章第一章 印刷质检概述印刷质检概述LOGO 1.1 印刷质量概念1 1、定义:、定义:印刷品质量: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阶段中,印刷环节使印刷印刷品质量: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阶段中,印刷环节使印刷品还原原稿的逼真程度。它包括清晰度、色泽、阶调层次(明品还原原稿的逼真程度。它包括清晰度、色泽、阶调层次(明暗变化)、质地感、景深和瑕疵等,

3、简称印刷质量。暗变化)、质地感、景深和瑕疵等,简称印刷质量。LOGO 1.1 印刷质量概念2 2、印刷品质量的内涵:、印刷品质量的内涵:印刷品质量的优劣视以下程度而定:印刷品质量的优劣视以下程度而定:(1 1)印刷品对原稿的接近程度)印刷品对原稿的接近程度; ;(2 2)印样对付印样(签样)的接近程度)印样对付印样(签样)的接近程度; ;(3 3)同一批印刷品的合格率以及同一种印刷品不同批次之间或)同一批印刷品的合格率以及同一种印刷品不同批次之间或者同一印张多联图案之间的一致程度。者同一印张多联图案之间的一致程度。绝对质量绝对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LOGO 1.2 印刷质量v 图像质量图像质量v

4、 文字质量文字质量LOGO 1.2 印刷质量v 图像质量图像质量阶调层次再现阶调层次再现颜色还原颜色还原清晰度清晰度龟纹龟纹LOGO 1.2 印刷质量v 文字质量文字质量字迹不糊字迹不糊无缺笔断画无缺笔断画无斑点无斑点无滋墨无滋墨LOGO 1.3 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v 传统的评判方式到现代的评判方式传统的评判方式到现代的评判方式v 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的评判标准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的评判标准v 单一的评判方式到单一的评判方式到“三结合三结合”的评判方式的评判方式1.1.标准的演化标准的演化LOGO2.2.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影响因素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影响因素审美因素审美因素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一致

5、性因素一致性因素印刷环境因素印刷环境因素1 1、 审美因素审美因素印刷品的审美因素基本上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是设计人员想象印刷品的审美因素基本上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是设计人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审美特性受到生产技术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无法定量表示或者预审美特性受到生产技术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无法定量表示或者预示印刷品质量的美学特性。示印刷品质量的美学特性。2 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技术因素是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1.3 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LOGO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因素主要包括:

6、3 3、一致性因素、一致性因素允许各个印张之间的变化有多大。这是印刷过程中质量稳定性方允许各个印张之间的变化有多大。这是印刷过程中质量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面的问题。u 阶调复制阶调复制u 层次和清晰度层次和清晰度u 色彩复制色彩复制4 4、印刷环境因素、印刷环境因素包括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和净化等。包括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和净化等。 1.3 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LOGOv 第一种场合:客户对送审样的评判第一种场合:客户对送审样的评判v 第二种场合:印刷现场的评判第二种场合:印刷现场的评判v 第三种场合:印后加工现场的评判第三种场合:印后加工现场的评判v 第四种场合:印刷品出厂前的评判第四种场合

7、:印刷品出厂前的评判v 第五种场合:消费者对印刷品的评判第五种场合:消费者对印刷品的评判v 第六种场合:各种各类印刷品质量的等级评判第六种场合:各种各类印刷品质量的等级评判v 第七种场合:客户与印刷企业就印刷质量看法想做发生地仲裁评判第七种场合:客户与印刷企业就印刷质量看法想做发生地仲裁评判v 第八种场合:国际性、地区性书展或印制大奖赛上的印刷质量评判第八种场合:国际性、地区性书展或印制大奖赛上的印刷质量评判 1.3 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第二章第二章 印刷检测原理印刷检测原理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1 1、什么是印刷密度:、什么是印刷密度:i透射稿透射稿i反射稿反射稿i i 为入射

8、光通量为入射光通量为反射光通量为反射光通量 为透射光通量为透射光通量i反射率为:反射率为:i透射率为:透射率为: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明暗。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明暗。物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越强,物体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就越低。物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越强,物体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就越低。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 为了将物体的明暗程度用一个数值表达出来,引入光学密度的概念,为了将物体的明暗程度用一个数值表达出来,引入光学密度的概念,简称密度。简称密度。1 1、什么是印刷密度:、什么是印刷密度:密度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密度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u 反射密度:反射密度:反射密度为

9、反射率倒数的对数值。反射密度为反射率倒数的对数值。iDlg1lgu 透射密度:透射密度:透射密度为透射率倒数的对数值。透射密度为透射率倒数的对数值。iDlg1lg密度表示了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物体吸收光量大密度表示了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物体吸收光量大, ,其密度就高;物其密度就高;物体吸收光量小体吸收光量小, ,其密度就低。其密度就低。反射率大,物体明反射率大,物体明亮,物体吸收光量亮,物体吸收光量少,密度小。少,密度小。透射率大,物体明透射率大,物体明亮,物体吸收光量亮,物体吸收光量少,密度小。少,密度小。衡量印品衡量印品颜色深浅颜色深浅衡量软片衡量软片的透光率的透光率LOGO2.1

10、 密度检测原理1.1.什么是印刷密度:什么是印刷密度:反射率和密度的关系反射率和密度的关系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印刷油墨彩色密度的测量:印刷油墨彩色密度的测量:结论:彩色油墨密度测量时,通过放置滤色片可测知该色油墨对光谱结论:彩色油墨密度测量时,通过放置滤色片可测知该色油墨对光谱中某色光的吸收程度,从而测得该色油墨的密度值。中某色光的吸收程度,从而测得该色油墨的密度值。吸收光量多,密度大吸收光量多,密度大吸收光量少,密度小吸收光量少,密度小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二、密度计二、密度计1 1、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密度计的工作原理:u 密度计是印刷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是用密度计是印刷

11、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是用来间接确定物体表面吸收光的测量仪器。来间接确定物体表面吸收光的测量仪器。u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将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或从表面透射的光)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将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或从表面透射的光)的强度与照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光的强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逻辑关系计的强度与照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光的强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逻辑关系计算出密度值。算出密度值。u 密度计主要作用:密度计主要作用: 可用于透射稿或反射稿的密度测量;可用于透射稿或反射稿的密度测量; 可用于检测照排输出胶片和晒版后的可用于检测照排输出胶片和晒版后的PSPS版的网点密度;版的网点密度; 可用于测量打样中各颜色的网点面

12、积和实地密度;可用于测量打样中各颜色的网点面积和实地密度; 可用于在印刷中随时掌控网点及实地的密度值。可用于在印刷中随时掌控网点及实地的密度值。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2 2、密度计的组成:、密度计的组成:密度计一般由光源、透镜组、偏振滤光片、彩色滤光片、传感器、电子密度计一般由光源、透镜组、偏振滤光片、彩色滤光片、传感器、电子线路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线路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密度计测量简图密度计测量简图45 1.23滤色片() 红、绿、蓝光电管 s()密度显示透镜光源S()纸张油墨() 0.50 0.14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3.3.密度计由三个部分组成:密度计由三个部分组成:由

13、光源、照明光路和供光源发光的电源组成。由光源、照明光路和供光源发光的电源组成。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转换使之符合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转换使之符合ANSI / ISOANSI / ISO标准,提供具有一定颜色标准,提供具有一定颜色质量的光,称为光源质量的光,称为光源A A。 u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u 采集光和测量的系统:采集光和测量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光接受器、采集光的光路和只将可见光谱的那部分光线传这个系统由光接受器、采集光的光路和只将可见光谱的那部分光线传送到光接收器而把其他部分光线阻断的分光滤色片所组成。送到光接收器而把其他部分光线阻断的分光滤色片所组成。信号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入射光和接收到的光能量

14、的电子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入射光和接收到的光能量的电子信号,进行计算和显示。计算和显示。 u 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LOGO 2.1 密度检测原理三、密度测量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三、密度测量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u 胶片的透射密度测量胶片的透射密度测量u 印刷实地密度的测量印刷实地密度的测量u 网点面积百分比网点面积百分比/ /网点增大的测量网点增大的测量u 油墨叠印率的测量油墨叠印率的测量u 印刷反差的测算印刷反差的测算u 油墨呈色效果的评价油墨呈色效果的评价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色彩的度量色彩的度量描述色彩的表示方法和系统有两类:描述色彩的表示方法和系统有两类:1 1、

15、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这种表示方法是在大量汇集各种色样的基础上,根据色彩的外貌,直这种表示方法是在大量汇集各种色样的基础上,根据色彩的外貌,直接按照颜色视觉的心理感受,将颜色有系统、有规律的进行归纳和排接按照颜色视觉的心理感受,将颜色有系统、有规律的进行归纳和排列,列,并给各种色样以相应的文字、数字标记以及固定空间位置并给各种色样以相应的文字、数字标记以及固定空间位置,做到,做到“对号入座对号入座”,这种方法被称为,这种方法被称为“色彩的显色系统表示法色彩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对于印刷工业来说,采用较多的是对于印刷工业来说,采用较多的是“色谱色谱”。这种表色方法是根据印

16、。这种表色方法是根据印刷工业的特点和要求而汇集大量实际色样,分别排列。按照刷工业的特点和要求而汇集大量实际色样,分别排列。按照网点面积网点面积百分比或三原色油墨比例成分百分比或三原色油墨比例成分排列,在印刷工业中更有针对性。排列,在印刷工业中更有针对性。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混合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混合系统表示法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色彩的度量色彩的度量u 孟塞尔表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把各种表面色的把各种表面色的色相、明度、彩度色相、明度、彩度三属性作为三维空间坐标,按目三属性作为三维空间坐标,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排列,把各种颜色的特征表示出来。视色彩感

17、觉等间隔的方式排列,把各种颜色的特征表示出来。(彩度)(彩度)(色相)(色相)(明度)(明度)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瑞典的自然颜色系统瑞典的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 色相色相 明度明度以五种主色调以五种主色调红、黄、绿、蓝、紫红、黄、绿、蓝、紫为基础作为色相环,再加上它们的为基础作为色相环,再加上它们的五种中间色五种中间色红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红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成为,成为1010个主要色相。再个主要色相。再进一步把进一步把1010个色相各自从个色相各自从1 11010细细划分,得到细细划分,得到100100个

18、刻度的色相环。个刻度的色相环。 100100等份等份明度是为区分亮色与暗色的特性的。明度是为区分亮色与暗色的特性的。按感觉上的差距从按感觉上的差距从0 0(黑)(黑)1010(白)(白)之间加入等明度的之间加入等明度的9 9个灰度等级。个灰度等级。 由黑到白的由黑到白的1111个等级个等级黑黑0 0白白10 10 (彩度)(彩度)(色相)(色相)(明度)(明度)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 彩度彩度彩度是从灰度中辨别色相纯度的特性。彩度轴从明度轴向右延伸,彩彩度是从灰度中辨别色相纯度的特性。彩度轴从明度轴向右延伸,彩度值记于明度值之后。用视觉上色彩感觉相等的间隔来划分为度值记于明度值之后。用

19、视觉上色彩感觉相等的间隔来划分为2020等级。等级。 (彩度)(彩度)(色相)(色相)(明度)(明度)100100等份等份由黑到白的由黑到白的1111个等级个等级黑黑0 0白白10 10 2020等级等级如有下列颜色:如有下列颜色: 表示红黄色调并偏黄,明度表示红黄色调并偏黄,明度7 7,彩度,彩度1212。7.5YR/7/127.5YR/7/12表示饱和的橙色,表示饱和的橙色,明度是明度是5 5,彩度是,彩度是1010。5YR/5/105YR/5/10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CIE 1931 RGBCIE 1931 RGB三原色表色系统图三原色表色系统图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u

20、 CIE 1976 L CIE 1976 L* *a a* *b b* *系统系统 CIE L CIE L* *a a* *b b* *是基于人类色感的三度色彩空间,其三度空间的是基于人类色感的三度色彩空间,其三度空间的L L* *代代表亮度,表亮度, a a* *代表红绿色轴,代表红绿色轴,b b* *代表蓝一黄色轴代表蓝一黄色轴。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u CIE L CIE L* *a a* *b b* *颜色系统测试实例:颜色系统测试实例:色差的计算过程:色差的计算过程:(EabEab* *为总色差)为总色差)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中国颜色体

21、系(中国颜色体系(Chinese Color SystemChinese Color System)该体系中不同颜色在空间的排列是依据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该体系中不同颜色在空间的排列是依据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属性来标定的。规定观察条件用标准光源三属性来标定的。规定观察条件用标准光源D65D65和和1010视场及视场及0 0/45/45的观察条件,与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系统相匹配。的观察条件,与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系统相匹配。 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颜色测量的作用:颜色测量的作用:l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油墨和纸张的质量控制。如分光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油墨和纸张的质量控制

22、。如分光光度的数据对纸张白度的测量是很有价值的;度的数据对纸张白度的测量是很有价值的;l 制定油墨、纸张标准;制定油墨、纸张标准;l 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印刷条件的校色;l 分析打样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分析打样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中所用颜色的色度特性;中所用颜色的色度特性;l 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颜色测量的作用:颜色测量的作用:l 分析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分析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

23、的关系;l 采用色度测量规范,提高标准化生产的程度,以达到节省材料、采用色度测量规范,提高标准化生产的程度,以达到节省材料、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l 印刷色彩的质量控制;印刷色彩的质量控制;l 分析匹配专色的颜料的组成;分析匹配专色的颜料的组成;l 在分色设备上进行精确校色,在印刷机上控制色彩复制。在分色设备上进行精确校色,在印刷机上控制色彩复制。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3.3.色度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色度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色彩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色彩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照明、观测的几何条件和标准白照明、观测的几何条件和标准白。u 照明:照明: C

24、 C光源和光源和D65D65光源对印刷工业是最合适的;光源对印刷工业是最合适的; 观察透射原稿样本时,推荐采用观察透射原稿样本时,推荐采用D50D50光源;观察印刷品等反射样光源;观察印刷品等反射样本时,推荐采用本时,推荐采用D65D65光源,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光源,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观测的几何条件观测的几何条件8 8 方向的反射光方向的反射光4545 环状光源,排除样本光泽环状光源,排除样本光泽4545 /0/0 几何条件测量几何条件测量在仪器测量中,仪器中光源、样品、探测器之间的关系,成为照明在仪器测量中,仪器中光源、样品、探测器之间的关系,成为照明和接收

25、几何条件,称为几何条件。和接收几何条件,称为几何条件。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4.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图如下: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图如下:LOGO 2.2 色度检测原理4.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和眼睛是不同的。眼睛是同时感受全部波长的光,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和眼睛是不同的。眼睛是同时感受全部波长的光,而分光密度计需而分光密度计需逐个波长地进行测量逐个波长地进行测量。 dxSKX)()()( dySKY)()()( dzSKZ)()()( 其中,其中, s() 光源光谱功率分布光源光谱功率分布 () 物体光谱辐射亮度因素物体光谱辐射亮度因素 x()、y()

26、、 z() 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测量物体的测量物体的光谱辐射亮度因数或光谱透射比光谱辐射亮度因数或光谱透射比,选用,选用CIE标准照明体标准照明体和标准观察者和标准观察者,利用三刺激值公式,计算测量样品,利用三刺激值公式,计算测量样品颜色的三刺激值颜色的三刺激值。第三章第三章 印刷品检测与控制参数印刷品检测与控制参数LOGO 3.1 实地密度2.2.什么是实地密度:什么是实地密度: 印刷实地部位的密度值是影响图像再现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印刷实地部位的密度值是影响图像再现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地部位的密度越高,在单色印刷中再现的阶调范围越宽,在彩色印刷地部位的密

27、度越高,在单色印刷中再现的阶调范围越宽,在彩色印刷中色彩再现的范围越宽。中色彩再现的范围越宽。 实地是指印张上实地是指印张上网点面积覆盖率为网点面积覆盖率为100%100%,即印张上被墨层完全覆,即印张上被墨层完全覆盖的部分。实地密度是该部分的密度值。盖的部分。实地密度是该部分的密度值。LOGO 3.1 实地密度2 2、实地密度:、实地密度: 决定油墨实地密度的的三个基本因素:决定油墨实地密度的的三个基本因素: 1.1.实地覆盖率实地覆盖率2.2.油墨层平均厚度油墨层平均厚度3.3.油墨层的表面状态油墨层的表面状态油墨的覆盖率越大,实地密度越大。油墨的覆盖率越大,实地密度越大。纸张上实地部位的

28、油墨在纸上附着是不均匀的,因此,用平均墨纸张上实地部位的油墨在纸上附着是不均匀的,因此,用平均墨层厚度来代表墨层厚度。层厚度来代表墨层厚度。平均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平均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 粗糙的墨层表面使密度降低,平滑的墨层表面使密度变高粗糙的墨层表面使密度降低,平滑的墨层表面使密度变高; ;墨层平墨层平滑度受纸张表面平滑度的影响。滑度受纸张表面平滑度的影响。 LOGO 3.1 实地密度同一张纸上同一张纸上C C、M M、Y Y、K K最大实地密度值不同最大实地密度值不同 据据CY/T5-91,胶印产品的要求:,胶印产品的要求:色别色别精细印品实地密度精细印品实地密度一般印品

29、实地密度一般印品实地密度C0.85 1.150.80 1.10M1.25 1.551.15 1.45Y1.30 1.601.25 1.55K1.40 1.801.20 1.60叠印色叠印色1.50以上以上1.30以上以上印迹新旧程度不同,有不同实地密度。印迹新旧程度不同,有不同实地密度。干退密度现象:密度值油墨的干燥而下降的现象。干退密度现象:密度值油墨的干燥而下降的现象。印品质量检测使印品质量检测使用干燥后的实地密度值。用干燥后的实地密度值。LOGO 3.1 实地密度u供墨量与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供墨量与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 实地油墨密度大小受供墨量大小的影响,供墨量是与印刷图像表实地油墨密

30、度大小受供墨量大小的影响,供墨量是与印刷图像表面墨层厚度有关的。面墨层厚度有关的。 随着墨层厚度增加,实地密度也在增加,但是到达某点后,实地随着墨层厚度增加,实地密度也在增加,但是到达某点后,实地密度将不再随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将不再随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最大实地密度最大实地密度DmaxDmax(称为饱和密度)受(称为饱和密度)受纸张纸张和和印刷方式印刷方式的制约。的制约。LOGO 3.1 实地密度 目前,印刷机墨量自动调节包括两个部分:墨斗辊整体出墨量调目前,印刷机墨量自动调节包括两个部分:墨斗辊整体出墨量调节,墨辊各局部区域墨量的调节。节,墨辊各局部区域墨量的调节。在印刷过程中,

31、必须对供墨量(墨层厚度)加以控制。在印刷过程中,必须对供墨量(墨层厚度)加以控制。 可总结出供墨量、墨层厚度和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可总结出供墨量、墨层厚度和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低油墨量低油墨量墨层薄墨层薄反射率高反射率高密度值低密度值低颜色淡颜色淡吸收光量少吸收光量少高油墨量高油墨量墨层厚墨层厚反射率低反射率低密度值高密度值高吸收光量多吸收光量多颜色深颜色深LOGO 3.2 网点扩大1.1.什么是网点增大什么是网点增大 网点增大是印刷过程和设备中特定的因素产生的印刷现象。网点增大是印刷过程和设备中特定的因素产生的印刷现象。 网点网点大小大小的变化会引起阶调和颜色的变化,网点的变化会引起阶调和颜

32、色的变化,网点形状形状的变化会的变化会使图像的清晰度下降。使图像的清晰度下降。印刷网点印刷网点LOGO 3.2 网点扩大2.2.网点增大的种类:网点增大的种类: 网点增大按发生的工艺过程可分为两类:网点增大按发生的工艺过程可分为两类: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制版过程中的网点增大制版过程中的网点增大u 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光学网点增大光学网点增大几何网点增大几何网点增大LOGO 3.2 网点扩大 几何网点增大是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网点尺寸发生扩张的现象。几何网点增大是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网点尺寸发生扩张的现象。压力越大,网点增大越明显。压力越大,网点增大越明显。

33、 几何网点增大几何网点增大网点变形的类型主要有网点变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下几种: 原因:滚筒包衬不合原因:滚筒包衬不合适,齿轮啮合不标准,适,齿轮啮合不标准,橡皮滚筒弹性变形,橡皮滚筒弹性变形,使得印版与橡皮布、使得印版与橡皮布、橡皮布与纸张之间产橡皮布与纸张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生相对滑移。 LOGO 3.2 网点扩大光学网点增大是由纸张本身对光线具有双重反射特性决定的。光学网点增大是由纸张本身对光线具有双重反射特性决定的。 光学网点增大光学网点增大光学网点增大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光学网点增大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光学网点增光学网点增大是人眼感到网大是人眼感到网点增大了,实际点增大了,实际真实

34、网点大小并真实网点大小并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LOGO 3.2 网点扩大3.3.加网线数与网点增大的关系:加网线数与网点增大的关系: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高网线数对网点增高网线数对网点增大的反应要比低网大的反应要比低网线数灵敏得多。线数灵敏得多。 但是,同时也必须考虑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必须考虑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的影响。结论:结论:加大网线数要谨慎。加大网线数要谨慎。LOGO 3.2 网点扩大网网点点转转移移曲曲线线4.4.实地密度与网点增大的关系:实地密度与网点增大的关系:LOGO 3.2 网点扩大 实地密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最明

35、显实地密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最明显油墨密度越高,中间调处的网点油墨密度越高,中间调处的网点增大越明显。增大越明显。油墨增加时,曲线隆起部位朝油墨增加时,曲线隆起部位朝亮调移动,引起暗调丢失更多反亮调移动,引起暗调丢失更多反差,整个中间调变暗。差,整个中间调变暗。由于增加实地密度会对网点增大产生影响,因此需合理控制由于增加实地密度会对网点增大产生影响,因此需合理控制实地密度,以得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单纯增加之上的油墨不实地密度,以得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单纯增加之上的油墨不会使印刷产生理想的结果。会使印刷产生理想的结果。结论:结论:中间调的反差变得较强时,暗中间调的反差变得较强时,暗调反差减少,甚至糊版

36、。调反差减少,甚至糊版。伴随着油墨密度增加,曲线的伴随着油墨密度增加,曲线的斜率增加。斜率增加。高高光光中间中间调调暗暗调调LOGO 3.2 网点扩大 纸张的印刷适性取决于它的表面特性,如吸收性、平整度等。纸张的印刷适性取决于它的表面特性,如吸收性、平整度等。u 纸张性质与网点增大纸张性质与网点增大 纸张的吸收性越好,网点增大的百分比越高。纸张的吸收性越好,网点增大的百分比越高。 纸张平整度越高,网点增大越小;平整度越低,网点增大越多。纸张平整度越高,网点增大越小;平整度越低,网点增大越多。 油墨的印刷适性包括它的强度和着色力、黏着力等。油墨的印刷适性包括它的强度和着色力、黏着力等。u 油墨性

37、质与网点增大油墨性质与网点增大 色强度越高,着色力越强,印刷墨层就越薄,网点增大越小。色强度越高,着色力越强,印刷墨层就越薄,网点增大越小。 油墨黏性越高,网点增大越小;但黏性过高,超过纸张强度,油墨黏性越高,网点增大越小;但黏性过高,超过纸张强度, 会发生纸张会发生纸张“起毛起毛”现象。现象。LOGO 3.2 网点扩大印刷条件包括印刷机速度、润湿液、橡皮布、墨辊、印刷压力等。印刷条件包括印刷机速度、润湿液、橡皮布、墨辊、印刷压力等。u 印刷条件与网点增大印刷条件与网点增大卷筒纸印刷速度高,其网点增大程度比单张纸印刷机大。卷筒纸印刷速度高,其网点增大程度比单张纸印刷机大。可压缩性橡皮布产生的网

38、点清晰,避免传统不可压缩橡皮布产生的可压缩性橡皮布产生的网点清晰,避免传统不可压缩橡皮布产生的“重影重影”的网点增大现象。的网点增大现象。墨辊系统提供的墨层越厚,无方向性的网点增大就越多。墨辊系统提供的墨层越厚,无方向性的网点增大就越多。润湿液供应太多会引起油墨黏度降低,加大网点增大的程度。润湿液供应太多会引起油墨黏度降低,加大网点增大的程度。印刷车间应做到恒温、恒湿。印刷车间应做到恒温、恒湿。LOGO 3.2 网点扩大网点形状与网点增大网点形状与网点增大机械网点增大的趋势,是随网点周长(或周长总和)的增加而增大的。机械网点增大的趋势,是随网点周长(或周长总和)的增加而增大的。 网点在由小到大

39、的过程中,网点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搭接的部位会造成印刷品密搭接的部位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破坏了印刷度的突然上升,破坏了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品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层次的损失。层次的损失。 圆形网点在圆形网点在70%70%搭接,方形网点在搭接,方形网点在50%50%搭接,链形(菱形)网点在搭接,链形(菱形)网点在40%40%和和60%60%搭接。搭接。结论:图像反差小用链形网点,反差大用方形或圆形网点。结论:图像反差小用链形网点,反差大用方形或圆形网点。LOGO 3.3 相对反差相对反差,也叫印刷对比度,简称相对反差,也叫印刷对比度,简称K K值值,是控制图像阶调的重要参数。,是

40、控制图像阶调的重要参数。VRVRVDDDDDK1D DR R 为测出的某一网点百分比的密度,如为测出的某一网点百分比的密度,如30%30%,60%60%等等D DV V 为测出的实地密度为测出的实地密度K K值在值在0-10-1之间变化,之间变化,K K值越大,说明网点密度和实地密度之比越小,即值越大,说明网点密度和实地密度之比越小,即D DR R和和D DV V的差值越大。的差值越大。K K值可由相对反差计算尺求出。值可由相对反差计算尺求出。1.1.相对反差的定义相对反差的定义LOGO 3.3 相对反差印刷品相对反差的范围印刷品相对反差的范围色别色别精细印刷品的精细印刷品的K K值值一般印刷

41、品的一般印刷品的K K值值黄黄0.250.250.350.350.200.200.300.30品、青、黑品、青、黑0.350.350.450.450.300.300.400.40LOGO 3.3 相对反差相对反差计算尺相对反差计算尺LOGO 3.3 相对反差1.1.纸张的影响:纸张的影响:铜版纸铜版纸胶版纸胶版纸相对反差的影响因素相对反差的影响因素 黑、品红、青、黄墨的黑、品红、青、黄墨的K K值随最大实地密度的减少而减小。值随最大实地密度的减少而减小。 铜版纸的铜版纸的K K值比胶版纸的值比胶版纸的K K值大。值大。结论结论LOGO 3.3 相对反差墨层厚度和相对反差墨层厚度和相对反差的关系

42、曲线的关系曲线 在墨层较薄时(在墨层较薄时( 0) ),墨量过大,墨量过大, K K值下降;值下降; = =0 时,供墨量最合适,时,供墨量最合适,K K值最大。值最大。2.2.实地密度的影响:实地密度的影响: 最佳供墨量?最佳实地密度?最佳供墨量?最佳实地密度? LOGO 3.4印刷色序与叠印率1 1、什么是叠印、什么是叠印在彩色印刷中,后一色油墨在前一色油墨墨层上的附着,即为油墨的在彩色印刷中,后一色油墨在前一色油墨墨层上的附着,即为油墨的叠印,也叫做油墨的承受转移。叠印,也叫做油墨的承受转移。LOGO 3.4印刷色序与叠印率2 2、什么是叠印率、什么是叠印率叠印率是描述一种油墨黏附到前一

43、印刷表面的能力,也叫油墨的受墨力。叠印率是描述一种油墨黏附到前一印刷表面的能力,也叫油墨的受墨力。叠印率是衡量油墨叠印程度的物理量。叠印率的数值越高,叠印效果叠印率是衡量油墨叠印程度的物理量。叠印率的数值越高,叠印效果越好。越好。 叠印率通常用下式确定:叠印率通常用下式确定:1 10 00 0% %第第二二色色密密度度D D第第一一色色密密度度D D- -叠叠印印密密度度D D叠叠印印率率f f2 21 12 21 1D D( (2 2/ /1 1) )LOGO 3.4印刷色序与叠印率3.3.叠印率的测定叠印率的测定叠印率为叠印率为100%100%的含义是:的含义是:印在油墨印在油墨1 1上的

44、油墨上的油墨2 2具有与直接印在纸上相具有与直接印在纸上相同的彩色密度同的彩色密度。 叠印率的值越大,印刷效果越好。叠印率的值越大,印刷效果越好。 注意:注意:测定某一单色油墨的密度测定某一单色油墨的密度时,利用减色法在密度计中安装时,利用减色法在密度计中安装滤色片。滤色片。滤色片的颜色通常与被滤色片的颜色通常与被测油墨的颜色呈补色测油墨的颜色呈补色。 叠印率的测量是使用叠印率的测量是使用密度计密度计来完来完成的。成的。 LOGO 3.4印刷色序与叠印率根据公式计算叠印率,就要用密度计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叠印率,就要用密度计测定D1D1,D2D2,D1+2D1+2。例如:要测定如下两色叠印后的叠印

45、率例如:要测定如下两色叠印后的叠印率 纸张纸张第一色黄墨第一色黄墨D1D1第二色品红墨第二色品红墨D2D2两色油墨叠印墨层的总密度两色油墨叠印墨层的总密度D1+2D1+2测量两色叠印的总密度:选用与第二色(测量两色叠印的总密度:选用与第二色( 品红色)品红色)呈补色的滤色片呈补色的滤色片( 绿滤色片绿滤色片)。)。实质:测量第一色透过第二色的能力,所以将第二色过滤。实质:测量第一色透过第二色的能力,所以将第二色过滤。LOGO 3.4印刷色序与叠印率. .叠印率的影响因素叠印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叠印率的因素包括:墨层厚度、油墨粘性、印刷色序、两色影响叠印率的因素包括:墨层厚度、油墨粘性、印刷色序、两

46、色套印的间隔时间等。套印的间隔时间等。墨层越厚,叠印率越低;墨层越厚,叠印率越低;油墨粘性越大,叠印率越低;油墨粘性越大,叠印率越低;印刷所接受的色序为:黑(印刷所接受的色序为:黑(BKBK)青()青(C C)品红()品红(M M)黄()黄(Y Y););两色套印的时间间隔越长,前色油墨干燥越彻底,叠印率越高。两色套印的时间间隔越长,前色油墨干燥越彻底,叠印率越高。 第四章第四章 印刷测控条与测试版印刷测控条与测试版LOGO 4.1 测控条的定义及分类 测控条(测控条(Control StripControl Strip)是实施印刷质量数据化测控的重要媒)是实施印刷质量数据化测控的重要媒介,由

47、网点、实地、线条等测标组成的软片条,用以判断和控制拷版、介,由网点、实地、线条等测标组成的软片条,用以判断和控制拷版、晒版、打样和印刷时的信息转移。晒版、打样和印刷时的信息转移。 GB9851.3-88 GB9851.3-88 印刷技术术语图像制版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图像制版术语测控条测控条 control strip control strip 印刷测控条发展:印刷测控条发展: 信号条信号条 测试条测试条 测控条测控条 数字测控条数字测控条LOGO 4.1 测控条的定义及分类 一、测控条分类一、测控条分类按照功能分:测控条可以分为信号条与测试条按照功能分:测控条可以分为信号条与测试条按照形式分:

48、测控条可以分为模拟测控条与数字测控条按照形式分:测控条可以分为模拟测控条与数字测控条按照使用用途分:测控条可以分为印刷测控条、数字印刷测控条、传统制版按照使用用途分:测控条可以分为印刷测控条、数字印刷测控条、传统制版测控条、晒版测控条、数字制版测控条、打样测控条测控条、晒版测控条、数字制版测控条、打样测控条LOGO 4.2 测控条的测量原理二、测控条测量原理二、测控条测量原理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成正比。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成正比。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来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来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辐射状图形变化时,圆心处变化明

49、显。辐射状图形变化时,圆心处变化明显。利用等宽或不等宽的折线测控水平和垂直方位的变化。利用等宽或不等宽的折线测控水平和垂直方位的变化。利用等距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利用等距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能够提供测试单元图形能够提供测试单元图形。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1) UGRA(1) UGRA晒版控制条晒版控制条Ugra plate control wedge (PCW) 1982 晒版控制条晒版控制条 第一段:第一段:13级灰梯尺段,级差为级灰梯尺段,级差为0.15。用来控制印版的显影,也可。用来控制印版的显影,也可以检查印版的曝光;以检查印版的曝光; 第二段:第二段:

50、12个直径为个直径为4.5mm的阴阳微线条圆圈,线宽为的阴阳微线条圆圈,线宽为470微米之微米之间。用来控制曝光时间和确定印版的分辨力;间。用来控制曝光时间和确定印版的分辨力; 第三段:网点段、分第三段:网点段、分10%网点到网点到100%实地实地10块。用来检查曝光显块。用来检查曝光显影,也用来做为印刷特性曲线测量的基准;影,也用来做为印刷特性曲线测量的基准; 第四段:蠕变和重影检测段,使印刷工可用目测检查印刷机有无网第四段:蠕变和重影检测段,使印刷工可用目测检查印刷机有无网点变形和重影;点变形和重影; 第五段:精细网点段分阳图第五段:精细网点段分阳图0.5%到到5%和阴图和阴图95%到到9

51、9.5%,用来目,用来目视检查印版上高光和暗调网点有无变化。视检查印版上高光和暗调网点有无变化。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1) UGRA(1) UGRA晒版控制条晒版控制条Ugra plate control wedge (PCW) 1982 晒版控制条晒版控制条 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2) Ugra/Fogra(2) Ugra/Fogra数字制版控条数字制版控条A.A.信息区:包括设备名称、信息区:包括设备名称、PSPS语言版本、语言版本、 、网屏线数、网点形状等。、网屏线数、网点形状等。 B. B.分辨率块:包含两个半圆区域。线条自一点发出,呈射线形排列

52、,射线的浓分辨率块:包含两个半圆区域。线条自一点发出,呈射线形排列,射线的浓密度与输出设备理论上的分辨率一致。在线条中心形成一个或多或少,敞开或封闭密度与输出设备理论上的分辨率一致。在线条中心形成一个或多或少,敞开或封闭的四分之一圆,这两个四分之一的圆越小和越圆,聚焦和成像的质量越好。左边为的四分之一圆,这两个四分之一的圆越小和越圆,聚焦和成像的质量越好。左边为阳线,右边为阴线。阳线,右边为阴线。C.C.线形块:由水平垂直的微线组成,用来控制印版的分辨率。线形块:由水平垂直的微线组成,用来控制印版的分辨率。D.D.棋盘区:由棋盘区:由1 11 1,2 22 2,3 33 3和和4 44 4(像

53、素(像素像素)构成的棋盘方格单元。像素)构成的棋盘方格单元。控制印版的分辨率,显示曝光和显影技术的差异。控制印版的分辨率,显示曝光和显影技术的差异。E.E.视觉参考梯尺(视觉参考梯尺(VRSVRS):控制印版的图像转移。):控制印版的图像转移。F.F.网目调梯尺:主要用于通过测量确定印版阶调转移特性。同时所提供的网目调梯尺:主要用于通过测量确定印版阶调转移特性。同时所提供的1%1%,2%2%,3%3%和和97%97%,98%98%,99%99%色块也可用于对高调和暗调区最终所能复制出的阶调进行视色块也可用于对高调和暗调区最终所能复制出的阶调进行视觉判断。觉判断。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

54、能及应用(2) Ugra/Fogra(2) Ugra/Fogra数字制版控条数字制版控条信息区信息区: : 包括输出设备名称、包括输出设备名称、PSPS语言版本、网屏线数、网点形状等。语言版本、网屏线数、网点形状等。分辨力块分辨力块:包含两个半圆区域。线条自一点发出,呈射线形排列,射:包含两个半圆区域。线条自一点发出,呈射线形排列,射线的疏密度与输出设备理论上的分辨力一致。在线条中心形成一个或线的疏密度与输出设备理论上的分辨力一致。在线条中心形成一个或多或少、敞开或封闭的四分之一圆,这两个四分之一的圆越小、越圆,多或少、敞开或封闭的四分之一圆,这两个四分之一的圆越小、越圆,聚焦和成像的质量越好

55、。左边为阳线,右边为阴线。聚焦和成像的质量越好。左边为阳线,右边为阴线。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2) Ugra/Fogra(2) Ugra/Fogra数字制版控条数字制版控条线形块线形块:由水平垂直的微线组成,用来控制印版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由水平垂直的微线组成,用来控制印版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辨力;向的分辨力; 棋盘区棋盘区:控制印版的分辨力,显示曝光和显影技术的差异:控制印版的分辨力,显示曝光和显影技术的差异 。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2) Ugra/Fogra(2) Ugra/Fogra数字制版控条数字制版控条视觉参考梯尺视觉参考梯尺(VRS(VR

56、S,Visual Visual R Rreference reference S Stepsteps) )控制印版的图像转移控制印版的图像转移 ,共有共有1111个个VRSVRS,并且在从,并且在从35%35%85%85%的网点区域里按的网点区域里按5%5%的增量递增。在理想状态和线性复制的情况下,的增量递增。在理想状态和线性复制的情况下,VRS4VRS4(参考半色调为(参考半色调为50%50%处)处)中的两个区域在视觉上应该具有相同的阶调值。但是实际上,两个区域具有相中的两个区域在视觉上应该具有相同的阶调值。但是实际上,两个区域具有相同阶调的同阶调的VRSVRS要比要比VRS 4VRS 4高

57、或低,这取决于印版类型和所选的校准条件。高或低,这取决于印版类型和所选的校准条件。VRSVRS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过程控制块,利用它无须进行测量,直接从视觉上就可指示出一个非常理想的过程控制块,利用它无须进行测量,直接从视觉上就可指示出与所选条件的差别,进行视觉检查。与所选条件的差别,进行视觉检查。 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2) Ugra/Fogra(2) Ugra/Fogra数字制版控条数字制版控条网目调梯尺网目调梯尺:主要用于通过测量确定印版阶调转移特性。同时所提供:主要用于通过测量确定印版阶调转移特性。同时所提供的的1%、2%、3%和和97%、98%、99%色块也可用于对

58、高调和暗调区最色块也可用于对高调和暗调区最终所能复制出的阶调进行视觉判断。终所能复制出的阶调进行视觉判断。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3) (3) Ugra/Fogra Ugra/Fogra 打样测控条打样测控条 测控条由测控条由 46 个色块个色块,含含 34 个彩色色块、个彩色色块、6 个黑色灰阶以及个黑色灰阶以及 6 个个三色灰阶。三色灰阶。 主要用于评估检测打样颜色的准确性,还可以检验印刷样张与打主要用于评估检测打样颜色的准确性,还可以检验印刷样张与打样样张之间颜色转换的精确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评估印刷样样张之间颜色转换的精确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评估印刷品

59、与打样样张的视觉一致性。品与打样样张的视觉一致性。 LOGO 4.3 各种测控条的功能及应用4.印刷测控条4.1 GATF星标v 直径直径10mmv 36条黑色楔形和条黑色楔形和36条白色楔形条白色楔形v 中心是中心是1mm的小白圆点的小白圆点LOGO 当印刷过程中网点发生增大、重影时,楔形线就会产生各向等量或定向等量当印刷过程中网点发生增大、重影时,楔形线就会产生各向等量或定向等量的扩张宽度。的扩张宽度。 每条楔形白线或者楔形黑线,其对应的圆心角均为每条楔形白线或者楔形黑线,其对应的圆心角均为5:360 (36+36)=5星标直径为星标直径为10mm,其外圆周长为:,其外圆周长为: 2R=D

60、=31.41592654mm 现印刷所得网点在直径上(圆形网点)有现印刷所得网点在直径上(圆形网点)有 0.025mm的扩展增量,意味着每根的扩展增量,意味着每根楔形黑线加粗也为楔形黑线加粗也为0.025mm(每边单向扩展出(每边单向扩展出0.0125mm),换句话说白楔线处有换句话说白楔线处有0.025mm的空白被占据,在星标中心成半径为的空白被占据,在星标中心成半径为L的,被油墨占据的大圆点,根据的,被油墨占据的大圆点,根据形似规律有:形似规律有:每条楔形线在圆周上单向弧长为:每条楔形线在圆周上单向弧长为:D/72=0.436332313mmD/72:R=0.025:LL=0.025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